第34章
而后脸上却冷不丁被贴了个热源,侧目而视,萩原微笑的一张脸。
“热牛奶?”我问,懒得抬手接过,直接扭头咬住吸管,含糊地续上,“这附近居然有卖。”
萩原脾气甚好,见状索性微微压低手腕,让我喝得更方便些:“有个便利店,小阵平出去买烟的时候发现的。”
倒是没有闻到烟味,我侧头环顾一圈。据说犯了烟瘾那位正游走在监听音箱和人声效果器附近,目光心醉神迷,堪称史上最健康的戒烟手段,我索性不去管,倒是另一个协同者不见踪影:“那孩子呢?”
“快凌晨两点,被我哄去睡了。”
萩原失笑,“她一开始还不肯,一直在门外看着。但是隔音做得那么好,外面根本什么都听不见。”
“虽然装修差劲,这毕竟是个专业录音棚,能被听到才不妙。”
一口气把牛奶吸完,我道了声谢,揉着额头往临时清理出来放包裹的办公台走,萩原跟过来,将牛奶盒扔进旁边弃置的垃圾桶,见我打开电脑,微微瞪大双眼:“不休息?”
“不休息了。”我道,点开导演给我的摄影脚本,“天气预报说明天早上是晴天,能见度不错,摄影团队也能到场,顺利的话就地开拍,导演叫我先看看台本。”
“剧情mv?”
“不……确切的说是澄清视频吧,中心思想是坚韧不拔小白花,表述上越含糊其辞越好。”我指指分镜稿,画框里的人物示意火柴图侧身对着镜头,目光对准远处的海平面,有和朋友谈天的随意和自然,“整个视频的流程是前段招呼加后半歌曲发布的组成形式,当然我们不会明着说歌曲发布,而是把它当作我这段时间的所思所想,作为澄清的一部分发出去。”
“以近期的话题热度,pr认为上传一个小时内就能冲上首页。至于最后播放量能落在哪个区间,就取决于我装可怜装得怎么样,以及歌到底好不好听了。”
“听起来你很有信心。”萩原评价。
“差不多。”
我答,后方的控制室投下暖光,隔着长条状的玻璃窗的工作人员正忙中有序地对录音素材加工处理。废弃工厂般的外表下的录音棚此刻也能称得上井然有序。团队作业,各司其职,一个藤泽叶琉能走到今天的原因。
摄影团队于凌晨五点到场,携带五十公斤重的摄影设备,叮叮咣咣地在门外铺了一地,溅起飞灰无数,顺道惊醒入睡不久的女孩。她睡眼朦胧地拉着我的袖口出门看,取景地最后选在一处海岸边,潮汐涨落的起伏带出连绵不绝的海浪声,为室外收音效果凭添麻烦,收音师们正凑在一起商量是否为昨天录制的音轨再叠一卷室外音效,而我匆匆吞完便利店饭团,就被造型师扯到一边上下打量。
女孩跟着我走,就被迫听了一脑子造型思路。这次的摄影主题,坚忍,不屈,还有藤泽叶琉一贯的人设,温柔,稳重,知性,考虑到最近的事态,再加一些憔悴。造型师言之凿凿,握着化妆刷有握着权杖的自信,以这个思路为主,发型就不多下功夫。但今日光线太好,底妆要打厚些遮掩气色,眼睛也太有神,用眼镜挡一下。至于衣服,该用些更亲民些的打扮——不是羽绒服,那太臃肿了,人们要的是脆弱而美观的,毛衣,牛仔裤,围巾,不过这次要带收音耳返,脖颈处已经有点缀,所以最后一项还是免了。
“等一下,”萩原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这种天气只穿毛衣不会太冷吗?”
“视觉效果上这样比较好,也可以贴暖热贴将就一下。反正到时候歌也是对口型,还是用录音室那版。”造型师耸耸肩,显然不以为意,转头看我,“不过还是要本人决定。”
这显然也不需要决定。
在所有的美丽,浸染,色彩斑斓的感动背后,从来都是标尺,结构,缜密无漏的计算。
“按你说的做就好。”
脱掉大衣,我轻松地笑一笑,将它盖在神情无措的女孩身上。
“这就是,关于藤泽叶琉的一切。”
【“大家好,我是藤泽叶琉。”】
【出现在镜头里的女孩温婉而干净,鼻梁上架着工整的镜框,长发却被海风吹得凌乱,脸色冻得苍白,她怀抱一把吉他,坐在海边一块凸出的岩石上。】
【“嗯……这个视频是突然被要求录制的,在此之前我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收到工作上的联络,本人也还在私人旅途中,很多设备都缺失。所以准备得很匆忙,希望收音效果能被后期救回来。”】
【“如大家所见,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北海道,”她侧过身,让身后的海岸线暴露在镜头中,“我和我的朋友们策划这次旅行很久了,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只是日程一直对不上,对现代人来说很常见的事。所以就像很多人一样,我们总是觉得运气不好而已。”】
【“直到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那起事故之后,我们才发现,有些事是拖不起的。”】
【她沉默了几秒,手指抚过琴弦,金属变幻的角度折射着日光。】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所谓的表达,沟通,交流是一件多困难的事情,要真正理解一个人的行动,又是多严苛的要求。我是公众人物,所以我有义务解释清楚,为什么那天那样愤怒,情绪失控。所以再怎么不愿意也要面对,要把隐私挖掘出来给人看,这是明星的义务。所以说实话我没有太多不满,但我只是在想。”】
【“在想,这种事不一定只发生在我身上。”】
【“它发生在几乎每一个人身上,那些无法为自己辩白的时候,那些无法对人诉说的时候,那些言语变得如此苍白无力的时候。”】
【“即使我这么说,也没法让每个人都明白吧。”】
【“毕竟我是个歌手,不是小说家,如果真的需要传达,我更擅长的方式是歌唱。”】
【“所以,下面是我想要告诉大家的话。”】
12月20日,周六晚上十一点二十三分。
藤泽叶琉上传事件回应与新曲《不可说》。
一小时点击量破千万,当日全站播放量榜首,同时在线观看最大人次百万余人。
公众媒体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个词语进行概括。
——一曲成名。
第33章 尾声
31.
忙碌的拍摄于傍晚彻底收工。
如同来时般忙乱,重新将花了大量时间打造的布景重新收拾起来也不轻松,在冷风里冻了七八个小时的我披了件羽绒服,坐在避风口的沙滩椅上,手里捧了杯热茶,享有劳动豁免权,傍晚的海平面上有明黄色的波光,映衬着来回走动的黑影,偶尔能听到几声模糊的对谈,裹挟在海风里,有种无名的惬意。
背后有灵巧的脚步声接近,体重很轻,步伐也散乱,单薄的人影在我身后站定,属于女孩的长发被海风撩起几缕。
“我准备回家了。”她说。
也对,我想了想:“你住哪?”
“空知。”
对四面环海的北海道来说是稀少的内陆城市,我在脑内勾勒着地图,提议:“要和我们一道吗?还算顺路。”
女孩却摇头:“不了,回去前我还想去别的地方走走。”
“不会又中途迷路吧。”
作为捡到她的人之一,我这担心是有根有据的,女孩在我头顶笑起来,弯下腰,她将下巴抵在我的肩膀上,再把双臂从座椅靠背后环绕过来,给了我一个吃力而紧密的拥抱。
“不会。”
她笃定,明亮的赤红从海洋彼端涌动而来,为她的瞳孔铺上光。
“我已经见过海了。她比我想得更好。”
面朝西方能欣赏落日,天际铺满了瑰丽的绛紫和橙红,明黄的圆型缓慢地被海水吞噬,留下透明的青紫色,逐渐暗沉,海滩冷清下来,工作人员一个接一个地离开,回家,或者奔赴下一个战场,风带走了我肩膀上残留的温度,我往外套里缩了缩,才发觉手中的热茶渐渐冷却。
而有人天生细心,侧旁递来一只马克杯,替换掉我手中凉掉的茶水,紧跟着人影也出现在旁边,萩原的声音带点笑:“恭喜多了个忠实粉丝。”
“过几年说不定是同行。”
“这么有信心?”
“她带着的那把吉他。”接口的是另一道声音,从另一侧的后方接近,懒散而漫不经心,“品丝磨平,清漆有损,琴桥上拱,是使用了很久才会有的痕迹。琴弦的张力和面板共振却完好无暇。甚至更甚制式的标准,但叶良出道才一年,能把琴用成这样,估计是除了吃饭睡觉都在练习。”
“之前我就想说了,小阵平太狡猾了。你们俩,果然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吧。”
“吃醋吗?你认真的?我都没问你们国中——”
“都给我闭嘴,我刚骗完全国观众,正在遭受良心的谴责,让我安静一会。”
天性妥帖的和一点就炸的,表里都迥异的青梅竹马,此刻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像挨了训斥的长耳犬,温顺地围绕在椅子左右。远处的天色一点一点暗下去,遥遥地能望见跨过海港的大桥,路灯在其中连绵成片,不时有汽车飞驰而过,车灯像段移动的光源,代表一种都市化的生存状态,繁忙,拥挤,而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