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刚才喷火表演的旁边就是福源斋,所以他们见面的地点就在云阁。
听宫里的人说,云阁是鄢都最大的绸缎庄, 以布料轻盈, 绵软如云而闻名,深受鄢都达官贵人所喜,且只为上流社会所供应。
所以修建得极为气派, 据宫人说,即使从未去过的人, 也能一眼从众多建筑中认出来。
因此千尧一开始很庆幸他和小麦子会面的地点在这儿。
可是不知是不是他跑错了方向?明明已经按照刚才路人所指,却还是没有看见云阁的踪影。
千尧突然有些着急。
毕竟他们的方法只能制造一时的混乱,以岐岸的敏锐, 定然很快便能发现他已逃跑,岐岸身边侍卫无数,且都是万里挑一的高手,追捕千尧和小麦子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太监实在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因此千尧只能寄希望于今日街上这样多的人可以拖住他们一点。
若是能有什么混乱就更好了。
不知是不是哪位神仙听见了他的祈祷,千尧还没跑多久,就听见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闹。
千尧循声望去,然后看见了两队拿着麻搭,火叉,水囊,唧筒的潜火兵正在向他来时的方向跑。
最前面的士兵一边疾驰一边分开人群,“望火楼救火,所有人退避!”
人群见状纷纷让开道路。
着火了?千尧有些惊讶,但已经顾不上,继续向云阁跑去。
不知跑了多久,他终于看到了路人所说的灵仙桥。
这是一座石拱桥,连接着织金河两岸,据说只要在这桥上挂上同心结,便能得到姻缘,因此这里是男女祈求姻缘的圣地。
今日更是如此,桥下织金河缓缓流过,映着头顶的烟火和长明灯,像是落了满河的繁星,而灵仙桥上,几乎站满了正在挂同心结的年轻男女。
千尧自然没有心思关注这些,整个人的注意力都被灵仙桥对面的云阁所吸引。
确实如宫人所说,即使从没有去过,也能一眼从所有的建筑中认出云阁。
毕竟它实在是太显眼了。
云阁上下足有三层,整座建筑以红木建成,飞檐处挂着灯笼,处处灯火通明。
门前停着一排排的马车,来往进出皆是蒙着面纱的贵女。
千尧已经累极,但见状还是一步步不停地跑了过去。
刚跑到门口就看见了已经等着他的小麦子。
“哥哥!”小麦子一看见他,整个人这才放松了下来,满目的劫后余生,“你终于来了。”
千尧已经顾不上和他说话,拉着他便到了一边的僻静处,然后脱下自己的衣服扔进了草丛里。
“哥哥,我们接来下去青衣巷吗?”小麦子问道。
“嗯。”
千尧说着看了一眼旁边的马车。
有一瞬间他动了雇一辆马车的念头,但看着周围人挤人的场景,很快便反应过来这条路行不通。
人太多了,马车只会更慢,而且目标也大,更容易被发现。
因此千尧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对着小麦子问道:“你打听青衣巷在哪儿了吗?”
“你来之前我就已经打听好了,跟我走。”小麦子说着便拉着他向前跑去。
小麦子的方向感极强,千尧一路上只觉得七拐八绕,可是他竟然没有迷路,很快便带他来到了青衣巷。
到了此处,离城门口已经不算太远,因此人也少了许多。
街道上因为没有了方才那样拥挤的人群,显得宽敞了许多,其间也能不时看见马车穿过。
千尧已经跑不动了,因此刚从青衣巷出来便雇了一辆马车。
说是马车其实并不对,只是由马拉着,后面是一辆铺着干草的板车。
车夫是个中年人,正要出城去拉货。
一开始他还不愿意拉,直到千尧掏出一锭银子,车夫这才同意。
因为千尧给的钱实在太多,车夫一路上很是好奇。
“两位小公子出城做什么?”
“有事。”
千尧一边回答一边向后看,根本没心思和他唠嗑,只是不断催促,“还能再快点吗?”
“自然能。”车夫说着立刻狠狠牵了一下手中的缰绳,前面的马果然跑得又快了些。
千尧明白现在已经比他们自己跑快了许多,但还是忍不住心焦,恨不得下一秒就赶紧出城。
车夫自然看出了他的着急,连忙说道:“两位小公子别着急,出了这步连巷就到城门口了,这条路我日日走,熟悉得很,走的都是最近的路,不过你们为什么这么着急啊?”
“家里有人生病,急着去见最后一面。”
千尧见车夫似乎起了疑心,连忙想了个解释。
车夫一听,瞬间明白了他们的着急,这次不必千尧吩咐便自己扯动缰绳,让马跑得更快了。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你们这么着急。”车夫似乎想起了什么伤心事,脸上闪过一丝难过,“我年轻的时候在外面闯荡,后来突然收到家中书信,说老爹病重,也是一路紧赶慢赶,但最后还是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所以我从那之后就留在家了,以赶车为生,虽然赚得少了些,但至少日日都能陪在家人身边。”
车夫说得颇为感慨,重重叹了口气,然后突然想起了什么似地问道:“对了,你们家是谁病重了?”
千尧被问得一哽。
原身的家人都已经死完了,自己的家人又都不在这里,自然没有什么病重的家人,唯一和他有关系的似乎只剩下了狗皇帝。
因此沉默了片刻,这才回了句,“哥哥。”
“啊?”车夫一听更加惊讶,本以为病重的肯定是家里的老人,没想到竟会是哥哥,而且看千尧年纪这么小,哥哥的岁数应该也不会太大,因此连宽慰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甚至不敢再问下去,只是默默地把马车赶得更快了些。
千尧见他终于不问了,不由松了口气。
直到离城门口还剩百米,车夫才终于再次开了口,“看,前面就是城门口,我们要出城了。”
千尧闻言立刻坐直了身体,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些许,“终于到了。”
然而下一秒,就听身后突然听见快马疾驰的声音。
千尧连忙转过头,然后就见离他们百米处,有一士兵骑着一匹红鬃烈马,边骑边高声喊道:“陛下口谕,关闭城门,禁止出入,关闭城门,禁止出入!
车夫自然也听到了身后士兵的叫喊,不免有些奇怪,“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关城门了?上元节的时候不是不关城门吗?”
说话间他们身后骑马的士兵已经越过了他们。
千尧见状脸色瞬间白了下来,“城门彻底关闭要多久?”
“很快,不过今日城门口那么多人,估计没那么容易,至少得先把人群疏散吧。”
果然,不远处城门口来往的百姓听见突然要关城门,瞬间乱了起来,纷纷加快脚步进出。
“停车。”
“什么?”车夫有些没听见。
“麻烦你停车,我们就在这儿下。”
车夫闻言有些不解,但还是按照要求停下了马车,车都还没停稳,就见车上的两人已经跳下马车向前跑去。
他们刚跑到城门口,就见守城的军官已经下来接旨。
随即,立刻吩咐周围的士兵开始疏散人群。
城门口急着出去的百姓一听瞬间急了,都想在最后一刻出去,因此立刻乱成了一团,纷纷拼命向外跑去。
“回去!都回去!都回去!”
身后的士兵竖起长矛试图用身体堵住哄闹的人群,开始关闭城门。
而千尧拉着小麦子,在最后一刻跑了出去。
城门关闭。
-
岐岸登上城楼,看到了拥堵在城门口的百姓。
城楼下的百姓不知发生了何事,议论纷纷,甚至有人想要上前拍城门,但城门口有士兵戍守,他们根本无法靠近。
鄢都的府尹穿着官服,匆匆跑上城楼。
从春节起他便心惊胆战,毕竟鄢都这几日游人如织,他生怕出了什么事情。
今日上元节更是悬了一日的心,提前便叮嘱过各级官府,加派巡逻,万万不能出事。
可是没想到还是出了事,有人在福源斋外当街闹事,还弄出了火情,本来没有人受伤才放心了些,但他没想到会刚好碰到陛下出巡,还正好撞见了一切。
姜府尹听到这儿时只觉得眼前一黑,刚想过来认罪,就听陛下吩咐,立刻关闭城门。
姜府尹虽不明所以,但还是立刻派人去传达陛下口谕。
自己则迅速跑过来认罪。
“臣姜引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姜引说着一个头重重磕在地上。
本以为陛下应当会大发雷霆,然而他却好像没有听见自己的声音,只是静静望着城外。
姜引不解,也不敢问,只能继续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