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客人这次拿到酸梅汤倒是没急着喝,而是站在小吃车前问:“你们明天可还来,以后可还来?”
“正常情况下都来,只是不一定在这个位置。”
客人得到想要的答案,端着竹筒边喝边走了。
旁边的人早被吸引,这会儿也跟着买。你一杯,我一杯。有嫌价格高的,嘴上抱怨几句,也有让多加圆子的。
江盼都乐乐呵呵应对,做生意嘛,和气生财。
也有人问冷串的:“这是何物?看着红红的,还有芝麻。”
江盼就趁机推销:“这东西叫冷串,吃着凉凉的,不热。有荤有素,荤菜五文一签,素菜有两文的有一文的,看您要几签。”
“怎么那么贵哦,太贵了太贵了。”“就是,五文钱都可以买一斤菜自己做。”
江盼就笑着解释:“自己可做不了我这味道啊。先不说这底下都是鸡汤,就这芝麻,得不少钱吧?”
众人一看,是,芝麻不少,密密麻麻铺满一层。
江盼又说:“再看着上面飘的红油,可都是清油,这一斤清油也得一百文啊。”
当然这一斤清油能做好多料汁,这个就不用跟客人说了。
众人一听,确实,油贵,寻常人家哪里舍得放。这么一看,这东西也没有那么贵了,毕竟成本高。
江盼又继续加码:“其他如盐啊,糖啊等材料就不说了,众位也知道都不便宜。诸位可知这红油是何物?”
众人摇头,好奇的就问:“是何物?”
“这东西名叫辣椒,味辣而不辛,香而不干,用来代替茱萸再好不过。诸位还别不信,这东西只我这儿有,不说顺和府,反正整个城安县没有第二家有。”江盼笑眯眯道。
“真有这么神奇?”“如果真是这样,那倒也不贵。”“是啊,用的东西都精贵。”
“那我倒要尝尝看。”
于是你五串,他十串的要。
虽然之前早有经验,也早就知道生意应该不错,只是没想到卖的这么顺利。
江盼收钱,林进宝负责装东西,两人配合默契。
过了饭点不久,东西就都卖光了。
“还得再多准备点。”江盼和林进宝同时开口。
然后都笑了。
两人一起吃了午饭,要的肉丝面,还给林进宝多加了一个烧饼。吃完饭,江盼让林进宝看着车子,他去办点事儿。
江盼从东街出来,向路人打听了下铁匠铺,便循着位置寻了过去。
到了铁匠铺,师傅正坐在门口纳凉,看到江盼便问:“买什么,要成品还是定制?”
“要一把匕首,定制。”江盼描述了下想要的样式,约三寸长,刀身略弯,刀尖细而锐,问:“做这样一把,大概需要多少银子?”
铁匠师傅打着蒲扇思考了片刻:“含材料和刀削,一共六两三钱,十日后取,先付一两定金,剩下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价格听的江盼咂舌,真贵。
不过他想着按照今天的生意火爆程度,再有十天也能挣来。
他老早就想给时远归送件礼物了,时远归实在帮他们太多,先不说之前用的蔬菜,就现在这个小吃车,自己做就得花不少钱。
更何况他想给时远归送个自己定制的礼物,匕首就很合适。时远归经常上山打猎,有个匕首多一份安全。在山里还可以用来处理野物,方便。
江盼掏出一两碎银给铁匠师傅,对方就给了他一个牌子,约好十天后来取。
离开铁匠铺,他又去了书坊。
他想买点纸和笔,有空了教三小的认几个字,纸笔平时自己也能用到。
只是一问,便险些劝退。纸真贵,好点的都得每刀一千文往上。
江盼没敢看宣纸,就只挑了能写字用的黄纸,一刀七百五十文,又挑了几支笔,一方墨,看还有炭笔,也要了几支,全部加一起差不多花了一千文。
付完钱拿上东西出来,江盼看外面微微西斜的太阳,内心感叹:赚钱难,存钱更难啊!
回家路上,林钱来看江盼买了纸笔,有些好奇:“你买这个做什么用?是打算送安安去读书吗?可是咱们村没有书塾,镇上的话安安年纪太小了,得有人跟着,你要照顾生意,萍萍能行不?”
“先不送书塾,我平时有空教几个字,认识字了再看他想不想读书。”
这下林进宝是真的吃惊了,他不知道江盼还认字啊,以为江盼就是比较聪明,毕竟以前也没见过江盼读书或写字。
他眼睛瞪的老大:“你自己教?你竟然认字,我都不知道,以前也没见你看书或者写字。”
“你可能不知道,我曾祖父是个老童生,教过我娘几个字,我娘又教我认字,所以我才认得几个字。”江盼说的漫不经心,他也没有说谎,原主确实认得几个字。
林进宝感叹:“真是没想到,大伯娘竟然也识字,能认字好厉害啊!”
林进宝是真的羡慕,家里只有林钱来能读书,他爹娘从没考虑过让他也认几个字,这方面他一直很羡慕林钱来。
他看着江盼,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咬牙道:“那你教萍萍安安的时候,我能不能跟着听?纸笔我都自己买,我就跟着听就行,不会打扰你们。”
江盼:“就是你不说,我也打算要你一起学。最起码得会算账,才好帮我管摊子。”
林进宝就笑了,十五六岁的人,笑的像个大傻子。
回到家,跟萍萍和安安说了有时间教他们认字的事。
安安年纪小,没反应,也不意外他哥识字。林安安是他哥的头号迷弟,觉得他哥无所不能,他哥让他干嘛他就干嘛。
倒是萍萍很意外,激动的眼睛都红了:“哥,你竟然识字?你还打算教我们认字,我也可以学么?我们以后都能识字了么?”
江盼肯定道:“对,你们三个以后一起学,最起码要学会常用的字,要会算简单的账。”
江盼没打算把林萍萍教成才女,毕竟他自己学识也有限;也没打算逼着林安安走科举道路,凡事还得看是否合适与喜欢。
教他们识字,教他们明理,让他们自己选择。
林萍萍是女孩子,选择少,但他也会给她铺好路,尽量让她在这个世道走的不那么辛苦。
女孩子,活的总会比较艰难。
林萍萍是真的很激动。
整个林家村就没有一个女孩子是识字的,就是读书人也没几个。里正家的林爱强算一个,她二叔家的林钱来算一个。
林钱来读书已经好几年,之前还在镇里上书塾,后来眼见着快二十了还考不过童生,赵桂芳就逼着回来结婚。
不过想来明年还是会继续考的吧。
林萍萍是真的很羡慕林钱来,读书不仅可以不用干农活,而且还受人尊重。就是考不上童生,也能去镇上或者县城里找个账房的工作。
怎么都比在地里刨食好。
这朝听江盼说要教她们识字,她是真的很开心。
她想,哪怕她不能参加科举,不能考取功名,不能去当账房做掌柜,她也要好好认字。
她想知道读书到底有多难,也想看看书里到底有什么,更想知道林钱来为什么那么受尊重。
她想认字,想长见识,想像他哥一样去大酒楼不会胆怯,想游刃有余的跟人交谈不会畏畏缩缩。
林萍萍小手捏的紧紧的。
她一定会好好学习,绝不浪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第34章 猜想
之后每天早上江盼和林进宝去城里摆摊, 回来教他们三个认字,有时候心血来潮做一顿好吃的,喊上时远归, 五个人一起吃喝玩闹。
日子就在这样平淡中度过, 一晃就到了中秋。
距离江盼来这个世界已经快两月, 而江盼的生意也做了一个月。
江盼跟林进宝商量后,决定出摊的东西不加量。他们到的稍微晚点, 下午还得早点回来。就目前这个量, 每日也有近一两银子的进项,抛出成本和花销,一日差不多也能存下五百文。
这个收入,对普通农家来说是真不少了,毕竟有好多人家一年都存不下二两银子。
可对江盼来说, 还不够, 主要是他们花的多。
他们三个都是长身体的阶段, 加上之前身体亏空太多, 江盼就在吃食上格外注意。不仅每日荤腥不断,还让张娘子帮忙收鸡蛋, 蛋白质不能少啊。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挣钱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没有好的身体怎么行?
这个钱必须得花!
还有就是读书实在是费钱,怪不得都说寒门难出贵子。就这纸笔都不是常人能承受的, 更不要说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
也不知道林钱来这几年读书,花的钱都是哪里来的。
不过书还是得读, 不能做睁眼瞎。
这个钱也必须得花!
加加减减算下来,在县城摆摊快一个月,家里的存款竟然还是不足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