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没打扰你们吧?”孙万军有些不好意思,脸上表情憨憨的,笑着问。
“没有。”江盼让他进屋, 等坐下后江盼直接问:“昨晚说的事可有结果?你爹娘可同意?”
孙万军忙道:“同意, 就是怕我做不好, 给你添麻烦。”
“没事,不会可以慢慢学。”江盼看出对方的局促, 宽慰道:“做的东西都不难, 只要勤快肯干,大家都是从不会到会,到时候你可以跟着进宝学,让他带带你。’
他打算雇孙万军,不是一时冲动, 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诚然是有报答之意, 但他也看上孙万军这个人。
能见义勇为的人, 人品不会坏到哪里去。
更何况孙万军虽然家贫, 人却不邋遢,反倒收拾的很齐整;再加上天生的笑脸, 很适合招呼客人。
做餐饮行业,没有好的服务意识怎么行?
林进宝对孙万军也很有好感,这会儿安抚道:“对,前期你就跟着我, 做的东西都不难,很快就能学会。”虽然他也不知道新店要做什么, 但江盼既然敢用他们,总归是信他们的吧?反正相信他哥总没错!
孙万军嗫嚅着应下。
江盼就说起他的工钱:“工钱我给你每月开五百文,上工期间店里管三餐, 只是要你们自己做。”
城安县普通工人工钱一个月差不多也才三百到五百文,还都是身强力壮的,他才十三岁,一个半大小孩,江盼就给他开这么多,孙万军知道这是江盼有意照顾自己,他有心推辞,却拗不过对方。
工钱的事就这么定下,想了想江盼又问:“要是你家里人跟我问起你的工钱,我说多少合适?”他怕工钱开的高于市价,说出去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可以对外统一说少点。
谁想孙万军给了他一个意料之外的回答:“按正常的说就可以。”
见江盼面露惊讶,知道对方是担心他被大嫂二嫂欺负,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没关系,我的钱我自己收着,别人拿不走。而且……你本来就给的多,不能因为顾着我,让别人以为你给的少。”
江盼张了张口,一时无言。
他真不在意这些,就算对外说的少,也跟市场价差不了太多,只是没想到孙万军会考虑这么多。
事情谈好,说好铺子有着落后开始上工,孙万军就走了。
孙万军走后,林进宝犹犹豫豫想说话又憋着不啃声又欲言又止。
江盼见不得他这幅样子,好笑地问:“你干嘛?便秘啊?”
“不是!”林进宝结结巴巴道:“哥,要不我的工钱对外也如实说吧,我之前没想那么多,我……”
江盼没想到林进宝半天在琢磨这个,有些哭笑不得:“你乱想啥呢?你跟万军的情况又不一样,人家的钱能自己做主,你能吗?再说,给你的那一成分红还没影的事儿,要是生意不好有没有利润都不好说,反正给你的暂时也是一个月五百文,你想说就说呗。”
“嗯……那就不说分红的事,每月的工钱如实说。”林进宝最后决定。
“可以,你觉得没问题就行。”
--
接下来,林家村的人都开始进入农忙阶段,种麦子,收稻子,上山砍柴,准备过冬。
江盼家地少。
两亩水田种的水稻还没收割,这时期种的是单季稻,六七月种植,十月中下旬收割,等种完麦子,刚好收割水稻。分家时说好的地里的稻子不用江盼他们管,收割后他们得两亩田和五石稻子,剩下的归林家。
江盼打算等村里水稻收完缴纳过赋税后他就去林家讨要水稻,到时候估计还得一番扯皮,不过当时写了字据,他也不怕,实在不行就找里正出面。
另外就是屋子后面的三亩旱田,江盼打算挨着后院的一亩地现在种辣椒,城安县靠近南方,气候温暖,辣椒冬天也能成活,等一月份就能收获,到来年春天试着种点春小麦,若是收成不错,其他几亩地也可以一年两种,轮作种植。
剩下两亩旱田,今年就还是老老实实种冬小麦吧,他们一家得吃饭。
就这,明年粮食估计不太够,得提前屯点麦子,到时候有钱了再买几亩地,粮食是根本。
江盼让时远归按着之前的方式做了好多个竹子方格种植盘做苗床,再去山里背了几次腐植土,先把辣椒种在种植盘里,等后面发芽了再移株定培。
接着就是给种辣椒的一亩地做地垄,地里的肥是麦子收完后就施过一遍的,前段时间江盼又买了些菜籽油枯饼二次施肥,现在地垄做好,等辣椒苗移栽过来定植后再施一次肥,就可以了。
收拾完辣椒地,便开始忙活种冬小麦。
两亩地,家里劳动力就他跟时远归,他本来打算花个三四天慢慢搞,结果这天一早,孙万军来了,林进宝来了,张屠户和张世忠扛着他家的犁也来了。
干活的人多,他们看江盼瘦不拉几的,就没让他去地里。
江盼:“……”他不瘦,他这是脱衣有肉,穿衣显瘦!
时远归看江盼一脸幽怨的眼神,觉得可爱,心里欢喜的很,温声哄劝:“就两亩地,这么多人估计今天一天能种完,要不你多准备点吃食?”
小麦种子前两天刚刚泡过,现在用刚好。
地是早早翻好的,他们之前在县城出摊,时远归就经常照看江盼家的地,要不是这次种辣椒挖地垄,江盼都不知道。
时远归果然是雷锋,偷偷做好事不留名。
江盼一想就没去地里凑热闹,在家跟林萍萍准备午饭。
在村子里收了只老母鸡,做一道板栗鸡;上次张屠户家送的排骨和肉没有吃完,做一道红烧排骨,一道尖椒回锅肉;家里两只鸡下蛋,他们平时吃的多,鸡蛋没剩几颗,用了四颗做一碗蒸蛋;前些日子收的豌豆磨成粉装了两布袋,做一道凉粉,用辣椒料汁拌了;汤是粉鱼汤,一小碗豌豆粉能做一大锅,用漏勺挤成小蝌蚪状,汤汁是江盼的独家秘方,再舀一勺辣椒油,红艳艳油浸浸香喷喷。
主食是杂粮饭,他们分家时的大米早就吃没了,这几个月都是买米吃,杂粮和大米混合。
江盼又熬了一大锅酸梅汤解腻,现在天冷,不用放凉,温着喝刚好。
饭做好,江盼让安安跑去喊人。
农忙时大家都是去地里送饭,中午不会回家。只是江盼家地少,离的近,就回来一起吃。
林安安去地里喊人,江盼又让萍萍去隔壁喊张娘子,让她带上张世忠妹妹张晓梅一起;饭多,管够。
张娘子和张晓梅来了后,林萍萍又去喊孙万军家里人,只是孙万军父母都不来,林萍萍只把孙万霞拖了过来。
江盼提前在洗脸盆准备了温水,等人来后直接洗手。
人多,堂屋坐不下,就都在院子里,刚好今天有太阳,不怎么冷。
院子里摆了两桌,张屠户,时远归,孙万军,林进宝,江盼和张世忠一桌;张娘子,林萍萍,林安安,张晓梅和孙万霞坐一桌。
江盼虽没有过多讲究,但林萍萍和孙万霞毕竟大了,还是得注意点,平时交流没什么,一起吃饭就不行。
两桌菜都一样,落座后都吃起来。
饭吃到嘴里,都不停夸好吃。男人们忙了一下午,这会儿美食入口,顾不上说话,只大口吞咽。
女人孩子们就悠闲多了,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边吃边聊天。
张娘子:“萍萍,你这做饭也太好吃了,年纪不大,上哪儿学的啊。”
村里人接触的都是君子远庖厨,没有那个男人会愿意上厨房灶头做饭,哪怕知道之前做生意是江盼负责,也没有人会觉得家里做饭的人还是江盼,就下意识以为是林萍萍做的。
林萍萍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想到他哥平时也不在意,就笑着道:“不是我做的,是我哥做的,我就只会煮个简单的饭菜。”
“呀!”张娘子很是吃惊,没想到江盼会进厨房,对江盼的好感度又多了不少;她男人张屠户就会进厨房,她一向觉得会做饭的男人顾家。
张娘子真心夸赞:“你哥真不错,也不知道以后哪家的姑娘有这服气,能嫁给你哥。”
两张桌子离的不远,江盼和时远归就坐在张娘子后面,他们这桌安静,张娘说话声音没压着,就传了过来。
张屠户接道:“是啊,能嫁给江盼真是要享福,江盼年纪也不小了吧?”
江盼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林进宝插嘴道:“嗯,我哥过完年就十七了。”
“十七,那确实可以说亲,村里有好多十七八岁成亲的,不算早。”中年人总有做媒的喜好,张屠户也不例外,“可有看上的女子,要不叔跟婶给你合计合计?”
江盼呛了下,咳了几声,时远归在旁边拍了拍他的背,把手边的杯子递过去让他喝,然后状似无意地跟着道:“是啊,可有看上的人家?”
江盼一脸无语地看着时远归,真是搞不懂这人,他有没有看上的人,他心里没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