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林进宝不管借刀还是借剑的,他就觉得他哥厉害。
除了这些,其他细节也做的很好。
墙上还挂了几串红辣椒,跟店铺风格很搭,很有一番农趣,江盼也打算趁此机会宣传一波辣椒,他还打算卖辣椒酱!
桌子上摆上提前找村人收的竹编,当做筷子篓,另外还有个空着的篓子,有啥插啥,春天的树枝,夏天的野花,秋天的稻穗,冬天还有竹叶松叶呢,别让空着就行。
不要钱,还好看。
装修没问题,就等选个黄道吉日,开张!
第53章 二合一
开张日期定在三日后。
趁这几天他们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是确定菜品!
串串生意当然是万物皆可涮, 但这个时代有局限性,那就是物资匮乏,冬天蔬菜种类非常少!
荤菜为主, 什么鸡鸭鱼肉猪, 能用的都用, 不好涮的全部做成肉丸子。
素菜就有啥算啥,稀有的就价格定高点, 这时间笋子木耳和部分菇类倒是比较多, 可以多准备点。
江盼这次打算按签子定价,荤菜一律串长签,一签五文;素菜短签,一签一文,分一/二/三/签每串菜, 三根签子的就是反季蔬菜。
再准备点小吃, 酒酿小圆子, 粉鱼汤, 凉粉,红糖冰凉粉。
饮品就酸梅汤, 米酒,果酒,分别定价每竹筒五文/八文/十文。
小料区有:葱蒜香菜碎;限量辣椒油,没办法, 必须得限量,油太贵;秘制泡菜等。
菜品定好, 就是材料问题。
江盼还是让张娘子收菜和竹筒,竹筒一天三百个,菜根据当天用量提前定, 另外多加一项收鸡和鸭,村里东西肯定比县城便宜,而且都是之前合作惯的,没什么大问题。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送菜。
之前是东西做好,用小吃车拉着去县城,现在有了铺面,就不能按以前的来。
张娘子想了想提议:“世忠在家也没事儿,要不让世忠每天送一趟,主要是肉类不好存放,笋子和菇类可以多囤点。”
“行,那就按婶子说的来,世忠每天早上送一趟到铺子,每日工钱算五文如何?”
来回一趟县城,就两个时辰,一日五文,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文,抵得上镇上县里做工半月的收入,世忠在家闲着也是下河捉鱼上树摸鸟,人嫌狗憎的,这朝能给家里添进项,张娘子哪有不应的?
材料的事情解决好,接着是人员安排。
店铺江盼主要负责,培养林进宝做掌柜,目前林进宝兼顾收银,带新人,招呼客人,反正有活大家都一起干。
孙万军负责跑堂招呼客人。
时远归坚持要到店里帮忙,江盼想了想也行。后厨没啥技术含量,材料提前准备好,料汁也调好,要做的就是烫煮。他们可以一边接木制定制单子,一边忙活店里,等孙万军上手后,时远归再脱离出来。
串菜的人除了孙巧巧多了个孙万霞,孙巧巧工钱不变,每月六百文,要负责检查,监督,收菜,还要处理荤菜和后厨的工作;孙万霞跟着做,每月三百文。她们两个都是当天早上来,晚上城门关闭前回林家村。
晚上林进宝和孙万军轮流看店,后院的储物间改造一下能住人,吃饭就在店里自己做。
人员安排好,江盼又做了几个带店铺标志和店名的围裙,当工作服。
万事俱备,只等开张。
--
十月二十三,天气晴朗,诸事皆宜,宜开张。
东西是提前准备好的,江盼跟时远归昨夜没回林家村,直接宿在店里。
等孙巧巧等人到时,店里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两大锅鸡汤已经在锅里炖着,荤菜都处理好在一旁放着备用,各种调料整整齐齐放在案头,串好的各类菜干净整齐地码放在选菜区的盘子里,店里桌椅摆放的整齐妥当,万事俱备,只等人到齐开张。
开业第一天,张娘子和张世忠也过来帮忙,萍萍和安安都跟着来了。
江盼按照准备好的给众人安排任务:孙巧巧负责后厨,张娘子,孙万霞、林萍萍、林安安负责备菜,孙万军负责站试吃车旁推销,时远归负责收盘子端盘子,他负责招呼客人和收银。
见其他人都得了任务,林进宝着急道:“那我呢,我做什么?”
“江盼哥,还有我,我今天也来帮忙,给我也分点活。”张世忠跟着道。
“不急,不急,都有安排。”江盼说着从屋子里拿出一副铜锣和一个三尺长的大字招牌,递给林进宝:“你跟世忠走街串巷去招呼,口号嘛,就照着招牌上喊:南街江记串串新店开业酬宾,买十送一,先到先得,送完为止。”
林进宝:“……这,我行吗?”
“可以的,你肯定行,相信自己。”江盼鼓励道:“而且咱们在东街卖了那么长时间,口碑都攒起来了,你可以去那边多转转,多宣传一下,一定要宣传到位。”
“那好吧。”林进宝接过东西,让张世忠拿着铜锣出发。
江盼还请了舞狮队,这会儿人也到了。
锣鼓一敲,表演开始,江记串串正式开业啦!
店铺门口围着的人渐渐多起来,一舞结束,人群爆发热烈的掌声:“好!”
江盼站在台阶上,敲了下锣,等众人安静下来后笑着道:“众位父老乡亲大家好,鄙人姓江,江记串串掌柜。今日店铺开业酬宾,优惠多多,还请各位进去品尝。”
不论何时,都不缺捧场之人。
江盼话刚落,便有人问:“江老板可是之前在东街买冷串的?”
“正是,这位兄台好记性。”江盼笑着夸了句,又道:“现下我们店里不仅有冷串,还有热串,天冷就该来点热乎的。店里还准备了各种特色小吃,绝对让你吃了还想吃。”
“那店里今天有什么优惠?”又有人问?
江盼徐徐道来:“新店开业优惠多,其一,凡进店消费的客人,每桌送一碟秘制凉粉;其二,凡消费每满十文,送一文,吃的越多,送的越多。其三,一桌消费满一百文,额外送价值二十八文的果酒一壶。以上种种,仅限今日。还请大家进店一尝。”
“走走走,我之前吃过他们家冷串,够味儿!”
“就是,这段时间没吃,还真是馋的紧。”
“还有那酸梅汤,酸梅汤现在可有?”
江盼:“都有,除了酸梅汤还有米酒、果酒,都是独家配方。”
江盼带着第一批顾着进店。
众人都不停感叹:“此店装修倒是别具一格,我是见所未见。”
“还有那墙上的字,甚妙,甚妙!”
“计掌柜,怎么点餐啊?”有耐不住性子的客人问。
江盼指着选菜区跟大家解释:“那边是选菜区,傍边有篮子,大家想吃什么自己拿。拿完自己端去出餐口也行,给我也行。吃完饭统一数签结账。价格都在上面标好了,长签一签五文,短签一签一文;另外各类小吃酒水也做了价格牌挂在收银处,大家想吃什么在收银处登记。”
众人跟着到选菜区,菜品一一摆放在浅底盘子里,干净整齐,价格贴在架子旁边,想吃什么自己选,果然十分方便。
“老板这主意不错啊,吃到嘴里的东西能看的见,放心。”
“是啊,想吃什么还能自己拿,不错不错。”
“就是价格有些贵啊,一串荤菜才那么几块儿,就要五文钱,还有三文钱的素菜,太贵了。”
江盼笑着道:“您看着贵,是不知道我们的成本有多高;不说煮菜的都是鸡汤,就是料汁都是花了大价钱配的,芝麻和油就不说了,最主要的是只有我们家有的辣椒,这可是有价无市啊,老顾客都知道,不信您问问。”
“这倒是,他们家味道是真不错,尤其是那个叫辣椒的,好吃。对了,你们家辣椒往外出售?”
江盼故意面露为难:“这,原本是不打算出售的,只是您是老顾客,您提的需求,我想办法去做;这样吧,我先做一批辣椒酱,过段时间出售,到时候给您留几坛。”
“那可就这样说好了啊,得给我多留点,我就是喜欢那个味儿。”
“放心,肯定给您留。”江盼呵呵笑道:“大家先选菜吧,选好后拿去出餐口拿牌子,然后坐着等就行。”
客人选好菜,林萍萍在一旁按照江盼的交代将两块写着同样数字的竹牌一块儿放进菜篮一块儿递给客人:“号码牌您收好,等会儿菜煮好后会叫号。”
客人看着手上的竹牌,感觉十分新奇。
店铺不大,四十六个位置不一会儿就坐满了人。
江盼让时远归给每桌都端了一小碗提前准备好的凉粉,大声道:“今日凡进店消费的,每桌送价值十文的独家秘制凉粉一份,大家吃好。”
“多谢老板,那个米酒是满一百文送一壶?我们这一桌满一百文没?”
江盼过去看了下他们的签子:“客官,你们一桌全部九十六文,要不再加一碗酒酿珍珠圆子,一份十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