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他好奇道:“这书很复杂吗?怎么你一直这幅摸样?”
  江盼有气无力地回道:“你不懂,复杂的不是书,书籍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时远归:“……”好吧,他确实不懂。
  “那你说说人怎么复杂了。”时远归好奇道:“刚刚在里面,你对着陆夫子就一副小心谨慎的模样,不知道还以为即将要读书的是你呢。”
  江盼心说那可不得小心谨慎,任谁活了二十几年有大半的时间是在读书、写作业、考试、受老师批评中度过,都会战战兢兢吧!
  他还是轻的,最起码见了老师不会跑。他前世有个小学同学,看见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大老远都会躲起来,而且感观及其灵敏,在其他人都没意识的时候,他就发现附近有老师出没,如果去网吧带着他,保准不会被抓包!
  江盼:“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我怕夫子就像老鼠怕猫,都是天生的!”
  时远归:他表示不懂,他大受震惊。
  --
  林安安入学的事办好,江盼就了了一桩心事。
  此后都是早上他跟时远归送林安安去学院,中午接回来吃饭,休息过后再送回去,晚上接回来。
  自此林安安就住在他们在县城租的屋子,有时候他跟时远归要赶在城门关闭前回林家村,接林安安的活就交给店里其他人。
  城里有了住处,林进宝,孙万军,孙万霞和萍萍安安晚上就不回去了,只有孙巧巧坚持每日从林家村来回。
  江盼跟时远归商量过后,买了一头骡,做了一辆骡车,早上张世忠送菜,晚上载人回村,都很方便。
  他们两个也大部分时间都回村里,毕竟时远归要做家具,在村里方便。
  只是萍萍和安安住城里,家里的鸡就没人喂了,杀了吃肉!
  第68章 卖酱
  转眼到了正月底, 十月份种的一亩辣椒全熟了,红艳艳,绿油油。
  江盼站在田埂上, 无限快意, 这都是钱啊!
  据他所知, 在前世大棚或土地肥沃的地方,一亩地能收获四千到六千斤辣椒。这个时代土地肥力低, 粮食产量不高, 那一半总能有吧。就是最少最少也能收个一千斤左右。
  一斤鲜辣椒可以做出两罐辣椒酱,五斤鲜辣椒能得一斤干辣椒。用五百斤鲜辣椒做一千罐辣椒酱,五百斤鲜辣椒制成一百斤干辣椒。
  干辣椒就不卖了,留着自己店铺用。
  辣椒酱平均一罐算一百三十文,一千罐就是十三万文, 合一百三十两银子;辣椒酱成本高昂, 利润按四成算, 能净得五十二两。
  这不比种地划算?!
  而且这还只是一茬, 辣椒生长周期两到三个月,家里刚买了十二亩地, 留出一半种辣椒,三月播种,六七月份就能收获,收完辣椒后田地醒两三个月, 刚好赶上冬小麦种植。
  城安县都种冬小麦,夏水稻, 一年收一茬。江盼想试试轮种,两年三收或一年两收。这里冬天温度不低,降雨量也充足, 完全可以试一下。
  等过些天他就把新买的地剩下的一半种春小麦,秋收后醒完地,就可以在冬天种植辣椒,这样辣椒和小麦轮种间作,分别一年两收,既能增加粮产,又不会让地空置太久,一举多得。
  当然,可能会出现土地肥力缺少的情况,到时候到花点钱买点油枯饼施肥,应该也行。
  如果效果好,他就把这种方法告诉里正,让他在村里推广,也算是借助后世的知识帮助先人了。
  当然,他的辣椒酱事业可能不会长久,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效仿,种植,卖买,他守不住独家也没想过守。
  他可以挣两年快钱,一世无忧……
  时远归见江盼看着前方傻乐,不由好奇道:“看到啥了?一脸傻笑。”
  “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流进咱们口袋了!”江盼嘿嘿直笑。
  时远归知道江盼的盘算,不过他还是打趣道:“口水收一收,还没到肚子里呢,先找人收辣椒吧。”
  “走走走,找人去。”
  --
  一亩辣椒不算多,江盼找了张娘子,孙万军爹娘,里正家林三叔,加上他跟时远归六个人,一天就收完了。
  给干活的几人各付了二十文工钱,又每人装了两斤辣椒,就没有留晚饭。
  几人都知道辣椒昂贵,一瓶辣椒酱最少的都要卖一百二十文,他们都推辞不肯收,江盼笑着道:“拿着吧,家里这么多呢,你们回去尝尝鲜。这两天还得再找你帮忙做辣椒酱呢。”
  张娘子:“我们这又拿钱又拿东西的,多不好意思啊,再说我们也没做什么。”
  其他人跟着道:“是啊,这太贵重了。”
  江盼摆摆手:“贵不贵重的,端看给谁。若用来卖钱,那可能还算昂贵,但用来让叔叔婶婶尝尝鲜,那就不值什么。之前遇着事,多亏你们帮忙,这一点辣椒算什么。”
  众人就不好推辞,只能忐忑收下。
  林三叔开玩笑般打趣道:“你就这样把辣椒送我们,若是我们也试着种出辣椒,就要跟你抢生意了。”
  江盼乐了,他还怕别人不学呢。
  赶紧学,赶紧种,等他们都种辣椒他就不种了,坐在家里收辣椒,制作辣椒酱,反正辣椒酱的方子别人不知道,而且他会的辣椒酱可不止这一种,他坐着收钱岂不美哉!
  “你们都试着种种看,能种出来是好事。”江盼给他们分享种植心得:“辣椒里面籽就是辣椒种子,要晒干才行。种辣椒要先培苗,再移苗固植,对土壤的肥力要求比较高,你们可以先在院子里少种点,多用心伺候,试试看,有不清楚的回头来问我。”
  林三叔本来也是抱着试探的心思,不曾想江盼真的不介意,反倒用心教他们种植方法,一时有些感叹,格局这么大,活该人家挣钱。
  江盼又跟他们商量:“明天开始我准备做辣椒酱,需要几位婶子帮着洗辣椒,磨辣椒,三叔,三婶方便的话让她也过来帮忙,加上张婶子和孙婶子,你们三个人能做三天时间,工钱还是每天二十文,如果不想要铜钱,就每人一罐辣椒酱,如何?”
  几人都没有问题,她们有些不好意思地选了辣椒酱,三天工钱六十文,辣椒酱售价一百二十文,她们占了江盼便宜。
  江盼无所谓,亏点就亏点,在其他地方赚回来就是。
  --
  因着要做辣椒酱生意,江盼提前定制了印有江记标志的粗陶罐,买了芝麻花生豆浆等所需原料,又专门买了一架小石磨,辣椒多,再用手锤打得累死人,还是让骡子拉着磨吧!
  江盼和时远归准备其他配料,张娘子带着林三婶和孙母洗辣椒。
  一半辣椒洗干净后直接晾晒在院子里,晒干后磨成辣椒粉;剩下的一半洗干净后直接磨成碎末,用来做辣椒酱。
  做辣椒酱用的油多,江盼他们买油一直是在村里油坊李富家,一斤油做四罐辣椒酱,这次一共买了二百五十斤油,刚好是一千罐辣椒酱的量。
  油是江盼提前预定说好的,钱是拿到油后才交的。
  李富两口子一次性拿到二十五两银子,满脸的不可置信:这都快赶上他们一年的收入了,江盼一次性就买了?
  听说江盼是为了做所谓的辣椒酱,里面不仅油多,还有香菇鸡肉啥的,而且里面还有不少芝麻花生之类的,这些东西都精贵,那江盼还赚不赚钱哦。
  江盼赚不赚钱,李富两口子不知道。但村里人倒是跟着江盼赚了不少钱!
  不说李富家一下子收入增加这么多,就村里其他人,在江盼店里干活的几人每月都有工钱拿,都是半大小子,工钱竟然比一个成年劳动力还多;还有养鸡的,种菜的,晒蘑菇笋子干货的,甚至做竹筒的,都挣的比往年多!
  好像自从江盼兄妹三人搬家后,村里人就跟着沾了不少光。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跟着江盼沾光。
  比如林家。
  林家整个正月都因为钱吵吵闹闹,赵桂芳甚至还找过江盼,想让林秀也跟着去店里串菜,江盼当然拒绝了。
  其实林家也并不是没有沾光,孙巧巧和林进宝都在店铺干活,每个月有近一半的工钱上交,林家的日子也是比往日松快不少。
  但是,赵桂芳是不满足的。
  她觉得江盼就不应该找其他人,让自家人去店里不好吗?林秀能串菜,林钱来能算账,她能洗碗,她男人能送菜。再让林家二老在村子里收菜,这样安排不挺好?
  为什么要让外人挣这个钱?
  只是她想归想,江盼不理她就是了,她现在可不敢惹江盼,连林老头都再三叮嘱她别给江盼找事,毕竟家里确实因为林进宝和孙巧巧上交的收入好过了不少。
  让不让林进宝和孙巧巧继续干,还不是江盼一句话的事?
  所以赵桂芳心里想归想,私下骂归骂,面上是不敢做什么的,唯一做的就是让林秀去帮忙,还给拒绝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