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直到去年八九月份,香满楼突然推出了一道新菜--烤鸭!
一下子压了自家一头。
眼睁睁看着昔日对手甩了自家一大截,醉香楼老板不甘心啊。想了各种办法,让生意有了一点点起色。
眼看着就快要追上,结果,对方又搞来了辣椒酱,这一下子他们怎么都追不上了!
不是说江记串串辣椒酱搞限购一天只能卖三罐,还得消费够一定数量才能卖?怎么他香满楼就能一下子买到那么多?
醉香楼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唯一想到的就是香满楼和江记串串有什么关联。他也试着让自家酒楼的采买上江记串串打探过,结果采买说人家拒绝了。
醉香楼老板无法,牛不喝水不能强压头,人家不卖,他不能硬逼着人家卖,城安县不是他说了算。
好在江记又搞了个预售的活动,他这次一定要多屯点辣椒酱,最好都让自家买了,让香满楼哭去吧!
醉香楼老板一边暗恨江盼不识好歹,拒绝跟他合作,一边打发几个伙计排队预定。
江盼其实很冤,因为醉香楼采买根本没找过他,他压根不知道这一回事。
原来醉香楼的采买就是当初坑时远归钱的李师傅,李师傅接了老板的安排,本打算找江盼谈合作,结果发现江记的老板是当初拆穿他的那个少年。
那个猎户也经常在江记店铺出没,想来两人关系不错。
李师傅以己度人,觉得江盼肯定记仇不会同意跟他们合作,故而自作主张地没有上门去问,直接找了个借口回了自家老板。
反正江记本来就搞限购,他也没说假话!
这些事江盼自然不会知道,预定活动结束,他正在跟林进宝统计销量和收入。
短短五天时间,售出去了四千六百五十罐辣椒酱,光定金就收了一百九十多两。
看着这么多白花花的雪花银,饶是江盼这几个月赚了些钱,不再是当初的穷鬼,他还是有些怔愣。
这只是三成定金,等尾款收齐,全部能有六百多两。
钱这么好赚?!
第72章 双更
看着憧憬挣大钱发愣的江盼, 时远归和林进宝难的统一阵营,轮流给他破冷水。
“醒醒,你还得给人交货, 货没交出去, 总是不踏实。”林进宝是真的心慌啊, 他哥也太胆大了,这辣椒都还没有种到地里呢, 就敢先卖出去这么多!
关键还承诺了交不出货或者货物质量有问题三倍退款。
这辣椒都还没有种到地里, 辣椒酱都还没影呢,他怎么敢的啊!
万一辣椒长不出来?万一辣椒酱做失败了?再或者做辣椒酱的其他材料收不齐,到时候要咋办?
林进宝甚至都开始在心底盘店铺的账了,看到时候够不够赔!
时远归倒是没有担忧这些,他给江盼一笔笔算账:“已经售卖的这批辣椒酱, 粗算能得四成利, 预售的这些未必有这么多。”
江盼一秒被拉回现实。
是啊, 现在他们做啥都要钱:种辣椒要请人, 后面施肥、摘辣椒、做辣椒酱都要请人,几千罐的量, 光人工人费就不少;还有清油、芝麻、花生、各类调料,价格都不低,就是陶瓷罐都是一笔不少的支出,再加上还有赠送出去的部分。
最后算下来, 估摸着有个三成的利都算好的。
这还是理想情况,不会出现辣椒酱变质, 当然这个把控好制作过程应该没问题,除非人为找茬。
这么一算,这次预售顺利的话能有二百两左右的利润, 刚好是收的定金。
时远归看江盼一会儿双眼闪闪发光,一会儿唉声叹气,好笑地哄劝道:“二百两不少了,这还只是半年的收入,只要咱们辣椒种的好,就像你说的,一年能收两茬,单辣椒酱的生意,你就要变成商籍了。”
大启朝凡经商者,年利超五百两,落商籍。
他们不光有辣椒酱,还有串串店,年利润肯定会超五百两。
江盼一想也是,他还有串店,而且木艺店也在筹备中,估摸着能赚不少,至于商籍不商籍的,江盼不在乎,反正有钱花就行!
从短暂的兴奋过头到失落再到回复平静,江盼不到十分钟就调整好了心态,开始接下来的操持和安排。
首先是串串店人手问题。
接来他要忙的事情很多,春种、辣椒酱、还有木艺馆,串串店的生意他就没法兼顾,不能亲力亲为,只能偶尔监督。
好在目前的几人都是熟手,能独当一面,后厨有孙巧巧,账务有林进宝,他也放心。
就是少了他跟时远归后,人就不太够了,于是他打算再招几个人。
后厨帮忙的,梅娘子推荐了她女儿吴蓉:“阿蓉现在吃住都跟着店里,江老板就让她留在店里做事吧,待着后院不出来,不会给店里惹事的。”
似是怕江盼顾虑这些,梅娘子解释道。
江盼其实无所谓,只因吴蓉生的确实好看,在前厅的话怕是会遭受一些顾客言语上的调戏,他怕小姑娘家家的心里难受,就一直没提。
这朝梅娘子提了,江盼顺势应下,开出头一个月三百文的工钱,后面依据工作表现,调整工钱,江盼心里是想着三个姑娘工钱调成一样的。
新招的另一个人便是张世忠,张娘子年前就“预定”好了,加上这几月张世忠送菜,都没有出过什么岔子,人也是可靠的,江盼就直接用了,加上每日送菜和前厅跑趟,一个月开五百文。
为此张娘子还特地给江盼跟时远归送来五斤排骨感谢。
店铺有了新人,江盼顺便给老人都涨了工钱。
孙巧巧由六百文涨到一两银子,不仅要配料配菜,还管着后厨,操心的事情确实多,一两银子不算高。
林萍萍和孙万霞由三百文涨到四百文,后厨帮忙;一个月后吴蓉也会涨到四百文,几个小姑娘干的活一样,工钱一致。
孙万军由六百文涨到八百文,负责跑堂招揽顾客带教张世忠,顺便接送林安安上学。
梅娘子由四百文涨到五百文,负责洗碗洒扫等活计,干的都是累人的活。
至于林进宝,工钱就还是五百文,他拿一成分红,此次不再单独涨薪。
另外就是店里员工的休息问题,江盼提出每月每人轮休四天后大家一致觉得不用,活轻松不累人,非饭点人少,她们可以轮换着休息,不用单独安排休息日,都是踏实勤快做惯了活计的,闲不下来。不过江盼不想做黑心资本家,在他的坚持下,与众人商议后每人每月轮休三天,由林进宝统一安排。
串串店人员安排好,接着是木艺店。
从村里找了两个手脚灵活的学徒,是一对十三岁双胞胎男孩儿,林文林武,手上很有巧劲儿,人也机灵听话。
学徒工不要学费不给工钱,帮着时远归干活打杂,江盼和时远归管一日三餐,他们两个便顺便照看江盼时远归的太白和大黄两只狗。
再者便是木艺店的货物储备。
一是江盼设计的各种改良后的家具,诸如长椅,木床,茶几,床头柜,衣柜等等。
二是各类积木零件,江盼画图,时远归摸清门路后负责核心部分,简单的零碎部件交给林文林武两人练手。
三是找人收的各类根雕木雕,以根雕为主,只做简单清理,二次加工有时远归和学徒三人做,木雕就挑做好的,收入价格都不高。
四是放出一部分技术含量低,耗时久的东西,让村里或者邻村的木匠接活去做,这样减少他们的时间,核心技术也不会泄露。
货源问题解决,江盼和时远归开始商量店铺的事情。
“空间要大,得有两层,下面一层做展示,引流;上面一层做组装,私单。”晚饭后,江盼懒洋洋躺在床上,头枕着时远归大腿慢悠悠说着他的想法。
时远归往江盼嘴里喂了一个剥好的板栗,江盼嚷嚷道:“我真不吃了,肚子都撑了。”
“我摸摸看。”
说着,时远归手搭在江盼肚子上摸了两把,开始轻轻揉捏。
江盼舒服地长舒一口气,眯着眼睛问:“行不行啊?你给点意见。”
“行,我觉得没问题,就按你说的来。”
“我说什么你都没问题,哼!”
时远归无奈:“听你的还不行,就非得让我跟你对着来不成?”
“那不行,你就得听我的。”江盼立马反驳。
时远归抬手刮了下江盼鼻尖,痴痴笑道:“真霸道,干脆叫你江霸道算了。”
“对你那肯定得霸道点。”江霸道很大爷地说完,又继续道:“那铺子就按我说的来找,若有合适的,我想买下来。”
时远归停下揉着江盼肚子的手,微微挑眉,眼神询问。
江盼坐起来,拉过时远归的手放在自己大腿上,认真道:“我想过了,木艺店得好好装饰一番,若按我的想法来花费必然不小,若是租的,万一屋主看我们生意好不租了或者要涨租金,我们舍又舍不掉,租又租不了,到时候太被动,所以我想直接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