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他的妹妹不需要顾虑良多,只要随心而活。
“萍萍,哥哥问你,你是愿意迷茫的将就还是清醒的选择?”
林萍萍似懂非懂。
江盼摸了摸她头,柔声道:“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嫂子不应该被蒙在鼓里,她有知情权。我们不告诉她,才是害了她。”
“可是,知道了,她会难受……”林萍萍不忍。
“现在告诉她,难受只是一时;若一直瞒着她,投入的多了,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才是痛苦的根源。”江盼道:“而且,未必能一直瞒着她,林钱来那外室再有不足半年就会生产,到时候无论如何,嫂子都会知道。与其现在不说到时候啥也不知道被打的措手不及,不如早早告知她,让她有个准备。”
“嫂子怎么办?若林家非要那女子进门呢?”
江盼:“那就要看嫂子如何选择了。”孙巧巧有独立的经济依仗,就看她够不够清醒,够不够决断。
“成家好烦。”林萍萍叹气:“哥,我可以一直不嫁人吗?”
“可以。”江盼答的肯定,未了又道:“只是哥希望你不嫁人是不想嫁人,而不是惧怕嫁人。”
林萍萍疑惑道:“有何区别?”
“有区别。不想嫁人是你有自己的选择,有其他的活法,不一定非得嫁人;惧怕嫁人是你没有经营一段夫妻关系的底气,不敢嫁人。一个是因为不想才不做,主动选择;一个因为不敢而不做,被迫选择。”
林萍萍懵懵懂懂。
江盼怜爱道:“你还小,不必考虑这么多,你安心长大,哥哥会让你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嗯。”对于他哥说的,林萍萍似懂非懂。但她相信他哥,她哥给了她无与伦比的安全感。
人生有无数种选择,没人能干预对方的决定。
孙巧巧的事对江盼来说只是个插曲,他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与帮助,但绝不会教她如何选择。
他也有自己的家人。
-- 世人--
正月底,去年十月份林业成新买来种下的五亩辣椒成熟,众人又是一通忙碌。
因着三月里马上又要大规模种植辣椒,加上十月份上市的辣椒酱还没有卖完,这次五亩辣椒江盼打算留出一大半做辣椒面和干辣椒,一并对外出售。
至此,江记经销铺除了售卖辣椒酱,还有辣椒面和干辣椒售卖,零售价辣椒面一斤二百二十文,干辣椒每斤一百八十文。
价格虽高,但物以稀为贵,一时间生意倒也不错。
三月份,林家村春耕开始。
里正从去年就关注江盼春小麦种植和收成问题,到去年九月底春小麦全部收割,确定产量不低后才决定在村里推行。
如江盼跟林业成建议,本次林家村春小麦种植只选择少部分人家,试推行;等八九月收割后,若效果好,再全面推行。
涉及到全村粮食产量问题,江盼就不敢如自家几亩地般随便种种,而是努力回想了前世所学所见轮种套作知识,写了份详细的方案。
首先确定种植种类和时间安排。
整个大启朝目前大部分都是单季作物,不论小麦水稻或是北方的青稞燕麦之类,都是一年一收。这样一来,一年间土地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空置状态,白白浪费。
而轮作种植就是把这种土地空置时间利用起来,达到一年两收或两年三收。
林家村地处偏南,气候适宜。江盼给里正的建议是先试种小麦,分春冬两季;春小麦三四月种,八九月收;冬小麦十月左右播种,来年四五月收割,这样能保证两年三收。
中间空置的几个月,可以用来涡肥养地。
当然,同一块地不能连着几年都种小麦;中间可根据土地肥力穿插种些其他作物,如油菜,豆类等,能很好的平衡土地养分。
等小麦轮种没有问题后,再将水稻加进来,由单季稻变成双季稻,这样每年的粮食产量都会大大提高。
确定好种植种类和时间,接着便是土地肥力的问题。
除了不同农作物套种平衡土壤养分外,最主要的便是施肥。
这个时期没有化肥,能用的都是有机肥。而林家村给土地施肥仅有秸秆燃烧和粪肥两类,少部分人会用槽渣。
江盼便建议里正说服大家增用腐植土和枯油饼,这两类肥力很足。
确定好肥料类型,接着便是如何施肥。常见的施肥节点便是基肥、种肥和追肥。江盼跟里正详细介绍施肥的节点和对应的肥料种类等。
这些都安排好,最后便是首次实行轮种的农户,这个里正在年前就一一做了动员。
能确定本次春耕种植春小麦的,整个林家村全部有十户人家共计八十亩地,这其中包括里正家、张娘子大儿子两口子、孙万军父母等。
林家村春耕的事项跟里正交代完毕,江盼就着手安排自家的耕种。
经过这一年多的打拼,江盼家全部田地有水田十二亩,旱田三十亩。十二亩水田留做种植水稻不动,三十亩旱田辣椒小麦与豆类轮种。
林家村全年温度适宜,辣椒一月、六月、十月各收一茬,每茬至少十亩地;小麦五月、九月各收一茬,一年两收或两年三收。这样既能保证辣椒生意不断货长久发展,又能保证家里粮食够吃不用慌张。
家里的地都交给林业成找人打理,按着工人上工时间给钱。
江盼没打算再买地,有这些家里四人够够的,辣椒生意他一时半会儿也不打算扩大,后面如果要再加量,就让其他村民种植,他收购就行。
--
五月,时光木艺馆开业一周年,江盼请店内员工大餐一顿后对他们工钱做了调整。
木艺馆自去年五月开业,生意一直不错,即使后面外派订单分出去一部分利,江盼他们的净利还有三成多,每日将近十五两银子的净利,占了他们所有生意收入的大头。
这次员工工钱调整,底薪提成不变,江盼打算给他们分红。
没有分红,留不住员工,要想员工把公司当成家,就得让他们觉得是在给自己打工,分红是必不可少的。
木店是定海神针,店里一应事务都由他打理,分给一成;木元掌管店里账务,分半成;店里其他员工提成多,分红全部加起来占半成。
林文林武月钱由每月八百文涨到一两,并分出去一成分红两人各半成,由他们两负责木艺馆货物筹备和对接事项。
这样下来,木艺馆净利分出去三成,江盼跟时远归占七成,每月最少能得三百两净利。
串串店和辣椒酱的生意都是理顺的,由林进宝打理。
生意上的事不太需要江盼操心,每月抽时间巡视一二便可,他跟时远归两人算是退居二线,回归家庭。
五月里还发生几件事--
张老板踩着契约时间线给江盼寻到两头奶牛,只不过是小牛犊,要用还得再养养,估摸着看秋后如何。
江盼跟丁熊富的约定作废,毕竟他这边辣椒面对外出售,哪怕他有意控制,坝子镇其他食铺还是得到了辣椒面,丁熊富不再是独家,江盼便主动找丁熊富制止了合约,不再从对方手里分成,辣椒面还是按每斤二百文提供给对方;丁熊富感念江盼仁义,时常走动,一来二去,两人倒成了不错的朋友。
县城有其他商人效仿木艺馆开业务,只是没做几天便以生意惨淡收场,毕竟时光木艺馆的收入不在家具制作,在于积木;而积木的技术一直有时远归把控,未曾泄露半点。
林钱来的外室果真于五月中旬诞下一子,林进宝早在孙巧巧出月子后就将林钱来外室一事告知孙巧巧,而孙巧巧一直没闹。
等外室诞下一子后,林钱来提出让外室进门,不分大小;孙巧巧没同意,也没提分开,一家子僵持着。
--
江盼再次见到孙巧巧,是在六月底。
六月新一茬辣椒成熟,收割后开始制作辣椒酱,以备七月上市出售,江盼到他家院里巡查辣椒酱制作。
孙巧巧便是这个时候找上他的。
半年未见,孙巧巧发生了很大改变。
一头乌黑的头发枯黄开叉,脸颊微陷,眼底泛黑,平日里精神透亮的大眼睛没有一丝光泽,目光呆滞。
江盼看的心头大震,连忙让时远归弄点吃食,他带着孙巧巧去前院石桌坐下,男女有别,怕别人看到说闲话,只能将人安置在前院,好在辣椒酱制作都在后院,前院没人进来。
时远归端了几碟糕点小吃和一壶酸梅汤,放在石桌上。
孙巧巧扯了个笑容:“阿远,你也坐吧,谢谢你。”
孙巧巧叫阿远,便是告知江盼她已知晓他二人关系,在她面前不必忌讳。
时远归看眼江盼微微点头,他便挨着江盼坐下。
“江盼,你跟阿远,你们两个真好啊,挺好的。”孙巧巧似艳羡,似感叹。
“谢谢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