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芹婶子憋笑:“陆秀才莫不是读书读多了,连哥儿会生孩子都忘了。”
  陆川一个晴天霹雳,直接傻了。
  生……生孩子?!!男子也能生孩子?
  王婶子看陆川太过震惊,赶忙打圆场:“陆秀才想必是在家待久了,没怎么出来走动过,也少接触怀孕的哥儿,大概就忘了。”
  梁婶子也跟着附和:“对对,也没人跟你说,忘了是正常的。”
  陆川……陆川能咋办,只能讪讪一笑,默认是自己忘了。
  可不敢再继续问了,万一暴露了他不是这里的人,怕是会被当成妖怪烧死吧。
  接下来一路陆川都没再说话,谁也不知道他淡然的神情下,藏着怎样的惊涛骇浪。
  到了城门口,排队进城,他就和陈青山分开了。陈青山要把柴火担到城北的平民区,给订柴火的人家送柴。而陆川要去的医馆在城西,不同路。
  这京城威严壮观,房屋鳞次栉比,人流如织,比他想象中更繁华一些。不过陆川没心情逛,现在首要的就是去复诊,看自己是否痊愈了。
  陆川从医馆出来,又拿了三帖药,据大夫所说,吃完这三帖药基本就好了。
  这算是他近几天来唯一的好消息了,虽然花了500文,好歹身体无恙。
  医馆出来后,他就直奔书店,路上芹婶子他们说的“哥儿”和“生孩子”让他耿耿于怀。好像这是一个常识问题,他却不能问出来,以防暴露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陆川今天穿了一件青色的长袍,虽然有些褪色了,但看上去还是一副文人姿态,所以书铺小二看他把书翻来翻来,也没有赶人。
  陆川把书都翻了一遍,终于找到了有关哥儿的记载。
  原来这个世界有三种性别,除了男人女人,还有一个哥儿。
  这哥儿外表跟男人一样,却跟女人一样可以生孩子。哥儿跟男人的区别就是哥儿比男人多了一颗红痣,有些长在眉心,有些长在手臂上,还有些长在胸口上。
  哥儿虽然外表跟男人一样,却不能让女人怀孕,所以大安朝明令哥儿只能嫁人,不能娶妻。
  看到这,陆川心内的震惊渐渐平静下来,随即又开始高兴起来。
  他是一个gay,在现代难免有些格格不入,他不想像其他gay一样,去骗一个女孩子结婚生子,或者像圈子里的人一样游戏人生。
  他对爱情还是存在幻想的,来到这个朝代,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喜欢同性了。
  陆川把书放回原位,走出店门,比来时多了一丝潇洒轻松。
  小二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还以为又是一个买不起书的穷书生来蹭书,至少得待上一两个时辰,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
  放下心事的陆川,这才感觉到腹中饥鸣,找了一家馄饨摊子,要了一碗馄饨吃,今天着急出门都没吃早饭。
  一碗馄饨十二文钱,京城什么都贵,哪怕是一个小摊子,不过味道也是真的好。
  陆川舀了一勺汤,骨头炖出来的汤鲜香可口,然后又吃了一个馄饨,皮薄馅嫩,回味无穷。
  正吃着,前方传来喇叭的声音,听着挺喜庆的。
  陆川循声望去,原来是一支迎亲的队伍,新郎官坐在高头大马上,风流俊朗,意气风发。
  “这是哪户人家结亲啊?”路人在散在道路两边,等着队伍经过。
  “听说是新科进士连大人和吏部侍郎家的千金,看这郎才女貌的。”
  “这新郎官的才貌我是见着了,新娘子好不好看就不知道了。”
  “听说是个有才有貌的大美人,侍郎家的千金,必然是好的。”
  “我听说啊,这个连大人之前是有未婚夫的,就是永宁侯府的哥儿,这咋娶了侍郎家的千金啊?”
  说这话的声音比较小,但听的人却更好奇了,周围听八卦的人都凑了过去。
  就连陆川也不禁伸长了耳朵,听一听这京中富贵人家的八卦。
  “豁,怎么回事?快说快说!”旁边人催促道。
  “听说这连大人以前是个穷书生,跟永宁侯府定亲后,受侯府资助才能继续科举。没想到刚考中进士,就迫不及待地退亲,迎娶千金小姐。”
  “这……这也太那个了吧?!”
  “这有什么,京城哪个大官的会娶一个哥儿当正妻,哪怕是侯府的哥儿,那也是个哥儿。”
  一个大娘叹了一口气:“唉,谁让哥儿的地位低下,大多只能做侧室,只有那些乡下人为了种地力气大,才会娶哥儿做正室。”
  陆川看书时,只知哥儿的力气比女人大一些,但生育能力比女人差。
  当时不觉得有什么,原来这短短一句话,就定了男人、女人、哥儿的地位。
  第3章 退亲
  外面街道喜气洋洋,永宁侯府内的气氛却是颇为压抑,演武场附近静悄悄的,扫洒的下人小心翼翼,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生怕被演武场上的宁公子注意到,被拉过去对打一番。
  演武场上谢宁正拿着一柄大刀在挥舞,虎虎生风。
  谢宁生得貌美,是时下不受欢迎的艳丽。此时他正冷着一张脸,就连眉心的红痣都为了他增添了几分肃杀,让人不敢靠近。
  良久,谢宁终于累了,停下挥舞的大刀,旁边的两个小哥儿赶忙跑过来。
  一个去接谢宁手中的大刀,一个替他擦汗。
  白玉心疼地说道:“公子累了吧,我已吩咐厨下做了绿豆汤,公子一会儿喝点消消暑。”
  旁边的荷花把刀放好,生气地说:“消什么暑,我看是消气才对。”
  白玉手肘顶了一下荷花:“别拱火。”
  这次舞刀,谢宁不仅没有把心中的气发泄出去,反而愈发气愤。听得荷花的话,脸色更冷了。
  其他下人见着,更加不敢出声,唯有这两个小哥儿不怕。
  荷花继续说:“那人人品低劣,忘恩负义,完全不值得咱们公子惦记。公子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
  这话白玉倒是赞同。若非那连英杰家受过侯爷的恩,有意求娶,侯爷觉得有恩情在他们定会好好待他家的哥儿,才不会把公子许配给他。
  本来说好了,这次科举过后,不管考没考上,都会与公子完婚。
  没想到这人一朝考上进士,不过区区二甲,真当自己是人上人了,竟敢看不起他们公子。
  大安朝向来有榜下捉婿的习惯,连英杰在琼林宴上被吏部侍郎看上,就要退了与永宁侯府的婚事。
  荷花小嘴没停过,一直在说那对母子的坏话。
  “当年若非我们侯爷,怕是他们一家早已命丧黄泉。”
  当年连英杰和父母上京投奔亲戚,路上遇到匪徒,那匪徒凶残至极,拿了钱财不算,还要把人给杀了。
  连父挡在母子俩身前,被砍了十几刀,正在匪徒要对两人下手时,永宁侯恰巧因公经过,救下了母子二人。然后把匪首斩杀,其余匪徒绑至当地衙门。
  之后因为顺路,一直护着连家母子到京城才分开。
  永宁侯府对他们有大恩,知道侯府想找个读书人当儿婿后,连母就拿着自家儿子的秀才功名上门求娶。
  侯爷看连父遇到危险主动挡在妻儿身前,想必他的儿子也会有担当,再加上连英杰读书不错,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谁能想到子不肖父,父亲是个有情有义有担当的人,儿子却是个忘恩负义之人。
  “他母亲也不是个好的,竟敢大言不惭地要我们公子做侧室。”
  “侧室那是什么?说得好听是侧室,实际上就是个妾。”
  “还说什么哥儿上不得台面,我看她才上不得台面,呸!”
  “我们公子要是想做侧室,什么高门大户,王公贵族嫁不得,要找他这么个穷书生。”
  “这进士说到底还是我们侯府给供出来的呢,不要脸!”
  当初连家母子到京城后,投奔的亲戚看连父没了,不想搭理这门穷亲戚,便把母子俩赶了出去。
  连家是做布料生意的,上京既是为了儿子读书,也是想开拓新的市场。偏生母子俩都不是做生意的料,连母拿着银子去做连父以前做过的布料生意,识人不清被骗了个精光,连儿子读书的银子都没了。
  母子俩一个给人洗衣服,一个给人抄书,才把生活维持下去。
  直到攀上了永宁侯府这门亲事,才结束了这样的生活。侯门每年送的礼,都够他们生活读书了。
  更别提侯府还给连英杰搜罗了一堆科举的书籍,帮忙打听主考官的喜好,否则连英杰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地考上进士。
  旁边的白玉看着荷花义愤填膺,虽没有附和,但也暗暗点头赞同。
  他们公子这么好,这种小人完全配不上他们公子。
  谢宁还是没有说话,他在等,等他二哥下值回家。
  谢明刚进府,还没换下官服,就有小厮过来传话。
  “二爷,公子在演武场等你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