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其实之前陈青山跟原主也没怎么有过接触,若非他爹叫他陪原主去考试,估计现在都不会有往来。
  陈青山面对陆川前后态度不同,自己给自己找了个理由:想必陆秀才之前是因为临近考试太紧张了,无暇顾及他人。
  想到这,陈青山看陆川的眼神愈发温柔,陆川一个激灵,鸡皮疙瘩都要出来了。
  陆川说:“青山哥,有什么事你就说,不用这么看着我。”
  陈青山这才反正过来自己一直看着陆川,吓到他了。
  陈青山咳了一声,说:“也没什么,我就说一下一会儿到茶馆需要注意的点。”
  接下来一路上,陈青山都在嘱咐陆川要如何如何,把一个兄长的稳重表现得淋漓尽致。
  陆川也领了他这份情,频频点头表示知道了。
  两人排队进城,穿过人流,来到茶馆的后门处。
  陈青山示意陆川敲门,很快就有人来开门了。来人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穿着一身小二的服装。见着是陈青山,咧嘴一笑,侧过身让他进来。
  “陈大哥,来送柴火啦!”
  陈青山担着柴火走进去,来到后院放柴火的地方把柴放下,这才转身说:“对,你看看这担柴可以吗?”
  小二笑道:“陈大哥送来的柴,质量自然是好的。”
  京中的柴火,基本都是从附近的村子里采购,质量有好有坏,干燥耐烧且烟少的柴火就是质量好的,价格会高一些。
  他们茶馆用的自然是要好的。质量差些的,陈青山便会卖给北城的贫民,也能赚些钱。
  其实烧炭卖炭的收益更高,尤其是银丝炭,天一冷,京中人人争抢。
  不过陈家既没有烧炭的技能,也没有什么靠山,连普通的炭都不能烧来卖。
  这炭的门道可多了,不是陈家一个农家人可以沾染的,能卖点柴赚点钱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话是这么说,小二还是抽出一两根检查一下。
  小二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掏出钱袋子,给陈青山结账。
  陈青山接过铜板,没数就收了起来。然后问小二:“来福小哥,前阵子听掌柜的说,茶馆要招新的账房,不知可招到了?”
  来福说:“提到这个就来气,前两天来了个穷秀才。学了点九章算术的皮毛,在掌柜的面前说得好听,结果上手一看,完全不会做账。净扯些之乎者也,掌柜直接把他给撵出去了。”
  陈青山闻言担忧地看向陆川,不知道他会不会做账。
  感受到陈青山的视线,陆川对他安抚地笑了一下,示意他不用担心。
  陈青山安下心来,便开始向来福推荐起来:“来福小二,我今天除了送柴火,也是想给你介绍个人。这是我们村的陆秀才,刚刚结束乡试,打算找份活计,便想来毛遂自荐,”
  陆川刚进来时,来福就注意到了,还以为是陈青山村里的乡亲,便没多理会。
  此时闻言,来福上下打量了陆川一番。
  陆川穿着一身洗旧了的长袍,这十几天好吃好喝,再加上练太极拳和翻地种菜的运动量,他已经不像刚穿过来那般削瘦,身上多了一层肉,看着挺拔不少。脸颊也多了一层肉,显得没有那么病弱,兼之他本身温和的性格,让他裹上了一层温文尔雅的气质。
  世人常说面由心生,陆川第一面给来福的印象不错。他想,哪怕这陆秀才没有做账的本事,应该也不会像上一个人那样高傲自大瞧不起人吧。
  来福知道陈青山是想让他把人引荐给他大伯,因为对两人的印象不错,他不介意引荐一下。
  茶馆大堂里,没有几个客人。现在不是喝茶的时间,一般是午后到晚上,才是茶馆生意最好的时间。
  陆川和掌柜面对面坐着,来福在旁边介绍:“这是花溪村的陆秀才,说想来找份活计,我寻思着咱们茶馆还差一个账房,掌柜的可要考察一番?”
  掌柜是个矮矮的胖子,留着胡须,他看着陆川捋了一下胡须。
  京城里读书人多,秀才也不少见,所以掌柜也没对陆川的秀才名头有多尊崇。
  掌柜盯着陆川看了一会儿,陆川不动声色地喝着茶,仿佛没注意到他的视线。
  片刻后,掌柜开口了:“我这有本帐记错了,不知陆秀才可否能帮张某找找哪里错了?”张掌柜拿出一本账本,放到桌上,推到陆川面前。
  考察开始了。
  陆川放下茶杯,唇角勾起,微笑道:“自是可以。”
  陆川拿起账本翻看,张掌柜示意来福拿来算盘。
  陆川用行动表示,他压根用不着算盘,心算足以。
  实际就是他压根不会打算盘,在现代都用计算器了,大学也没教,完全没有接触的机会。
  陆川在脑内被文字转化成数字,很快就找到错漏之处。
  张掌柜很惊讶,便是他自己,用上算盘,也得算上半天才能找到。没想到这个陆秀才光凭心算,一盏茶的功夫就找到了。
  “陆秀才好本事,张某这还有几本错账,可否再看一下?”说着不等陆川回答,就起身去拿账本了。
  陆川自然是可以啦!古代的账本看起来复杂,主要复杂在书写文字方面,比现代的一些假账容易多了。
  之后的考察,也被陆川轻松通过。
  张掌柜大笑道:“陆秀才大才啊,不介意的话,可否在我店里当一名账房先生?每月月俸六两银子。”
  陆川?陆川自然是答应啦,比他预期中还多了一两银子。
  约定好明天来上工后,张掌柜让来福给陆川介绍店里的情况,就出去忙了。
  来福领着陆川介绍茶馆,陈青山也跟在身后听着,他往常来茶馆只去过后院,这次难得有机会,跟着陆川见识见识。
  茶馆有三层楼,一楼是大厅,二楼是用屏风隔出来的雅间,三楼是单间的茶室。
  大厅设有说书台,中午和晚上会有说书先生在上面说书。爱听说书的人可以在一楼二楼听说书,要谈事情可以上三楼。
  茶馆在繁华地带,靠着说书引流生意还不错,听说是朝中某位大臣家的产业。
  逛完茶馆出来,时间已经有些晚了。怕赶不上回去的车,陆川原本去书铺的计划只能取消了,明天再去。
  *
  永宁侯府。
  那日连英杰成亲后,他与谢宁的那点破事果然又被人翻了出来。
  谢宁外表看着高冷坚强,但内心真没有那么坚强,面对这些流言蜚语,还是有些难受的。
  谢宁虽然立志要找一个比连英杰更好的人,但毕竟时间太短,饶是谢明在京城里人脉再广,也没那么容易找到。
  既要长得好看,又要有才华,没有娶妻没有妾室通房,愿意娶宁哥儿为正妻。
  这些条件单拎出来,谢明随随便便能找到百十个。可加在一起,便是凤毛麟角了。
  所以这段时间谢明忙得不行,每天深夜才回府,根本无暇顾及他弟弟的心情。
  谢宁的母亲和大嫂倒是注意到了,以为还是连英杰的事。也在积极给他找新人,可惜他们找出来的人完全不合谢宁的审美。
  父母眼中的好男人,总是跟自己眼中的好男人不一样。
  而且完全达不到打脸连英杰的程度。
  没办法用权力打压他,就只能从夫婿这里找回脸面了。
  谢宁躺在床上,又叹了一口气。
  永宁侯夫人撩开珠帘,走进谢宁的房间,白玉跟在后面,端着一盘点心。
  谢宁惊得坐了起身:“娘,你进来怎么不让人通报一声?我还躺床上呢!”
  谢母温婉一笑,说出的话却跟她的气质完全不同。
  “你是我生的,什么样子我没见过?”
  “那也不行,我都多大了?我不要面子啊?!!”
  “好好好,那娘以后注意,我给你带了你爱吃的榛子酥,快过来尝尝。”
  只要是点心,很少有谢宁不爱吃的。
  白玉看谢宁还是有些兴致缺缺,便开口道:“公子,这榛子酥是夫人亲手做的。”
  永宁侯夫人因为小儿子爱吃点心,在北疆的时候,特意去学了。
  如今在京城,会做点心的师傅颇多,而且种类多样,她已经很久没有自己动手过了。
  谢宁瞬间来了兴致,拿起糕点吃了起来,他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他娘做的东西了。
  虽然他娘做的点心没有点心师傅做的细腻好吃,但却有别样的口感,可能是母亲的味道吧。
  谢母慈祥地摸了摸宁哥儿的头发,说道:“好些日子没见你出门了?可要出去逛逛?”
  “不去,万一又遇上那些讨厌的人,看着难受。”
  “那就不去逛那些衣服首饰的店,你不是爱听说书吗?要不去茶馆坐坐?”
  “不去,没意思,说的书我都听腻了。”
  “真的?听说荣斋先生明天要说新书,这也没兴趣吗?”
  谢宁瞬间就坐不住了,他最爱荣斋先生的说书,跌宕起伏、生动有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