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嫂端详着谢宁,笑道:“咱们的宁哥儿,今天真是光彩照人,可要便宜了那陆秀才了。”
  此刻的谢宁身穿一身红色喜服,映得他本就白皙的皮肤,更加红润。脸上只上了一层淡淡的妆,唇上抹了鲜艳的唇脂,真是应了那句光彩照人。
  谢母看着这样的谢宁,想到自家哥儿今天要出嫁,以后就不在家里住了。她的心头涌起一股酸涩,浸湿了眼眶。
  谢母趁人不注意,悄悄用手帕抹了眼泪,平复心绪。
  之后走到谢宁跟前,打趣道:“哟哟哟,这是我生的哥儿吗?这么好看,当娘的都认不出来了!”
  大家皆笑了起来。
  大嫂接话:“咱宁哥儿本就天生丽质,稍一打扮,更是美不可言了。”
  面对她们的打趣,谢宁一概不理,他长得好看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谢瑾凑了过来,他已经十岁了,立在那里比坐着的谢宁还高一些。
  平时故作稳重而严肃的脸,现在也满是不舍。从谢瑾记事起,他爹就经常不回家,他娘整日忙着府内的事物,大多时候是小叔叔来陪他玩乐。
  自从上学之后,他跟小叔叔相处的时间就少了很多,现在小叔叔还要嫁出去,不知多久才能见上一面。
  谢瑾蹲下来,趴在谢宁的膝头,像小时候一样。
  谢瑾的声音有些哽咽:“小叔叔,您以后能常回来吗?您教我练的刀法还没学会呢。”
  随着话音落下,刚刚的欢快消失不见,漫上了悲伤不舍的气氛。
  倒是谢宁什么感触都没有,爽朗地说:“放心,我以后天天回来,必定监督你把刀法学会。”
  谢母心头的悲伤戛然而止,这孩子,还在说这种傻话,也是她没教育好,养出了个这么没心眼的哥儿。
  旁边的永宁侯倒是连连应和:“对对对,到时候天天回家来,爹给你耍大刀看,还能给你讲爹在北疆时的英勇往事。”
  永宁侯本人长得虎背熊腰,卸下官职后,荣养在家。吃喝还跟以前一样,但不训练了,吃得肚腩都出来了。
  现在的他却红着眼睛,满是不舍,莫名让人感受到老父亲的心酸。
  但谢宁是什么人,他不但没感受到,还一脸嫌弃:“爹你都老了,耍的大刀还没我大哥好看,还有那个英勇往事,我都听腻了。”
  永宁侯在北疆时受了不少伤,现在年纪大了,以前的暗伤都爆发出来,耍一次大刀都够呛。
  之后他就经常在家休养,觉得无聊了,就把呆在家里的谢宁和谢瑾叫来,讲了一通他的英勇事迹。
  一开始谢宁和谢瑾两个人还特别敬佩,结果听来听去都是那几个故事,两人都开始躲着他了。
  永宁侯满腔的父爱,瞬间被哽住,说不出话来。
  谢明撞开他爹,自己凑上来,拍着胸膛道:“宁哥儿,那陆川若是敢欺负你,尽管来找二哥,京城的大街小巷可都有二哥的人!”
  谢宁对此不置可否,他不认为陆川一介书生能欺负得了他。便是欺负了,也完全用不着他二哥,他一个人就可以把人收拾得服服帖帖。
  可怜此时的谢宁还不知道,有一种欺负是他没法反抗也不想反抗的。
  之后就是谢宁的大哥谢博,终于从北大营请假回来了。
  与父亲和二弟不同,谢博生下来就是长子,被要求着承担家族的重任。所以他从小就稳重,沉默寡言,护佑弟弟。谢瑾故作沉稳就是学的谢博。
  谢博脸上没什么表情,平静说道:“有事找大哥。”
  谢宁完全不介意他的态度,他大哥从小就那死样子,他都习惯了。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仆人的声音。
  “来了来了!”
  “老爷夫人,新郎来接亲了!”
  “到大门了!”
  第21章 出嫁
  迎接队伍进入城门,穿过熙攘的人群,繁华的街道,来到了永宁侯府门前。
  侯府门口挂着红绸缎,连门前的石狮子也装点得很喜庆,此时侯府中门大开。
  陆川在一片欢笑声中,潇洒下马,紧接着一群人在主家的欢迎下,进入侯府。
  一路顺畅地来到谢宁的院子,此时院门前堵满了人。
  大安朝的迎亲习俗,其中一项便是拦门。新嫁郎的亲人朋友会在新郎来接亲时,出难题让新郎解决,通过了才能接到人。
  寓意着新郎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娶到我家宝贝的女儿/哥儿,以后定要好好待她/他。
  首先出场的是谢明,他为人一向粗犷,也不懂什么文人的难题,只想着要做他的弟夫就一定要身体好,不然都给不了宁哥儿幸福。所以这第一关就是举石头。
  “我要求也不高,只要你能你面前的这块石头举起来,并坚持半刻钟即可通过。”
  谢明一招手,就有两个小厮抬上来一个石墩子,陆川目测那石头大概有一百多斤。
  谢明倒也没有想欺负陆川,这块石头,一个正常的青壮年都能举得起来。
  奈何他忘了,自己的这个弟夫是个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前几个月还因为身体太差没考完乡试。
  陆川弯腰掂量了一下石头,然后一使劲,把石头抱起来,再调整手势,举过头顶。
  “好!”
  “新郎官好样的!”
  旁边的人看到新郎把石头举起来了,像是被高昂的气氛给感染了,纷纷叫好。
  陆川咬着牙绷着脸,努力坚持着。
  陆川心里暗自庆幸,自己这几个月来健身不断,若还是刚来时的身体状态,怕是要折在第一关了。
  一刻钟就是十五分钟,半刻钟便是七分半,时间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很快就过去了。
  时间一到,陆川放下石头,此时的他脸色不变,只有额角泛着细密的汗珠。
  接过陈青山递过来的手帕,陆川抹了一把汗,微喘道:“我这算是通关了吗?”
  谢明本人也很爽朗,看到陆川一介文质书生,能举起百斤石头这么久,直接算他过关了。
  “过了过了!你可以啊!”
  得到二舅哥的认可,陆川不禁露出一抹笑。
  这拦门一般是有三关,文人那边大多是出些策论辩论诗词类的难题,而武人大多就是考验对方的武力了。
  像谢宁与陆川就是武将与文人的结合,考虑到陆川是文人,他们还想过要出一些文人的难题去为难为难他。可谢家结交的都是武人,没几个有文化的。
  所以第二关还是比力量。
  他们倒是想出点别的,也得陆川会才行啊。陆川会的东西,他们也不会啊。
  陆川要是知道他们的想法,估计还要感谢他们呢,要是出些策论诗词什么的,他才要苦恼呢!
  要他一个文科学渣答这些题,那才真的要他死啊!
  第二关是谢博出场,他伸出一只手,陆川也伸出一只手。
  没错,这第二关就是掰手腕!
  谢博才不会像他二弟一般不知轻重,掰手腕这种比赛,哪怕是陆川力弱,他也可以放水。
  毕竟是宁哥儿成亲的日子,哪能真不让人家通过,宁哥儿还要不要嫁了?
  想到这,谢博瞪了谢明一眼,谢明不明所以,还以为大哥是在赞扬他刚刚做得好呢,对着谢博嘿嘿一笑。
  谢博简直不想理这个弟弟,太傻了,没眼看!
  这些动作只在须臾间,谢博和陆川还掰着手腕,谢博假装没力气,缓缓卸力。陆川感觉到大舅哥的放水,一鼓作气,直接把对方的手压倒。
  旁边的气氛组当仁不让,爆出欢呼声。
  大家都能看出谢博放大水了,但也没有哪个没眼色的戳破。
  一阵欢呼过后,轮到谢瑾出场了。
  “小侄要求也不高,便念首催妆诗吧。”
  谢瑾肉嘟嘟的脸绷着,小小年纪故作成熟的模样实在可爱,陆川不免生出几分喜爱。
  谢瑾算是谢家最有文化的人了,从小被送去国子监读书,虽然才只读了几年,也比他二叔好多了。
  第三关一般就是要新郎念催妆诗,有才华的可以自己写,才华平平的可以念别人写好的。
  这个陆川早有准备,他肯定是不会写,所以搜罗了好几首催妆诗,背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这个时候用了。
  忍住想捏谢瑾脸颊的手,陆川开始念他准备好的催妆诗。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面上浑妆却,留著双眉待画人。”——出自贾岛写的《友人婚杨氏催妆》。
  “好!”
  “这诗太好了!”
  陆川话音刚落,他请来的气氛组立刻开始吆喝。
  其实现在在院门前的这些人,都不太懂这诗的意思,唯一文化水平稍高点的,就是谢瑾。
  不过催妆诗都是喜庆的,大家只管吆喝就是了。
  陆川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来到了谢宁的房间。
  大安朝的女子出嫁,头上一般要盖红盖头,哥儿可以盖红盖头,也可以不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