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过了?!!”大安朝的第一份报纸要诞生了?!!
  谢宁眼里闪烁着兴奋和激动,肯定地点头:“没错!过了!我们的报纸可以出版了!”
  今天李掌柜看完《修仙传》的全文大纲,大呼惊奇,对这本书极为感兴趣。知道是由荣斋先生负责编写后,还一个劲催促他赶紧写完。
  至于具体内容,他之后又审了一遍,没发现什么特别有争议的情节,就大方给过了。
  双方确认出版后,接下来出版的是事情就由荣斋先生和李掌柜谈。
  一张报纸的成本,除了稿费之外,主要成本还是纸张墨水。纸和墨的价格区间特别大,有几百两一刀的纸,也有一两百文一刀的,墨跟纸是一样的。
  陆川以前用的纸墨就是相对比较便宜的,自从和谢宁成亲后,他读书上的一切花销,谢宁直接给他准备好了,无一不是精贵的。
  古代可没有多少品牌效应的营销,能卖上贵价的东西,要么是物以稀为贵,要么是质量绝对过硬。
  贵有贵的好,陆川练字都感觉流畅了不少。
  对于纸墨用料这方面,荣斋先生和李掌柜还是有争议的。
  李掌柜认为,报纸主要是卖给读书人和后宅女眷,用料最好要中等的。只是用中等的纸墨,成本大大提升,相对应报纸的售价也得提升。
  荣斋先生认为,报纸的受众是广大平民,只有便宜的东西,他们才会舍得买。报纸就适合走薄利多销的路线。
  这个问题荣斋先生和谢宁陆川三人都讨论过,一致认为报纸一定要便宜,最好定价三文钱一份。
  他们算过成本,用最低档的纸墨,一份报纸的纸墨成本大概是两文钱,利润是一文钱左右,和翰墨书斋五五分成,一份报纸他们能赚半文钱。
  《修仙传》按市场价给稿费,还有林先生的稿费,以及报社的各项人员支出,如果卖三文钱一份,至少要卖出五万份报纸才能回本。
  陆川对这个预估销量还是很有自信的,不过李掌柜对这个销量不报多大希望,近几年来最热销的话本,一年下来,顶多只能卖出两万份,这还是加印过好几遍的销量。
  据荣斋先生的说法,第一次印刷便想刊印五万份,他个人是不看好的。他比较倾向于提高卖价,走中高端路线,第一次先刊印五千份。
  两人争执不下,都坚持自己的看法,最后是谢宁一句话给解决了。
  谢宁表示:第一期报纸的印刷费用全部由他负责,包括书局印刷工匠的工钱,滞销造成的损失,也由他负责。
  李掌柜这才勉强同意,这样一来,不管销量如何,书局都不会亏本。
  协商好成本支出,第一期报纸的样版也做出来了,接下来便是让工匠印刷出来。
  大安朝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很成熟了,特别是书局,每天都有要印的书籍,字模有三四套,正适合印刷内容多变的报纸。
  得到谢宁肯定的回复,陆川也忍不住激动起来,这个报纸从起草到落实,陆川虽然没有全程跟进,也花费了不少心血。
  此时能够出版,陆川心中产生一种成就感,报纸将是他从现代带来到大安朝的第一样产物。
  他从现代文明来到落后封建的大安,自然希望能为这个朝代留下点什么。
  而报纸正是他传播思想的第一步。
  思及此,陆川按耐不住心中的澎湃,一把揽住谢宁的腰,抱着人转了几圈。
  谢宁一时没防备,等反应过来时,身体已经腾空,被陆川带着转圈。
  被放下来时,谢宁一点事儿都没有,反倒是陆川,有些头晕,不得不抱着谢宁,倚靠在他身上缓缓。
  陆川的头靠在谢宁肩窝,有些虚弱道:“不行了,头晕了。”
  谢宁从一开始的惊呼,到对陆川的嘲笑,变化只在一瞬之间。
  谢宁嘲笑道:“这就晕了?!!人家唱戏的转上几十圈都没问题。”他话是这么说,心里还是疼惜陆川的,双手绕到他背后,给他顺了顺气。
  陆川靠了一下,就缓过来了,但还是没放开谢宁,谢宁一时竟也没想起来,任由他抱着自己。
  他们在院子里,相拥着说话,气氛温馨又暧昧,看得周围的下人忍不住脸红。
  大安朝讲究礼仪,在大庭广众之下相拥,这对他们来说乃是失礼之事,从来就没见过,哪怕相拥的两人是正经夫妻/夫夫。
  所以看到这一幕,他们都愣住了,反应过来时,都不约而同脸红了。
  在陆川回来之前,谢宁正在和白玉荷花说话,见此情景,白玉也没有去打扰谢宁,公子和姑爷感情好,他们也开心。
  至于失礼,都在自家院子里,他看谁敢说嘴主子。
  这么想着,白玉让同样红着脸的荷花,带那两个粗使丫鬟回去,他自己则去吩咐其他下人不准进来。
  谢宁没注意到这些,他的心神完全在陆川身上,温暖的怀抱,让他不想离开。
  陆川用脸蹭了谢宁一下,开口道:“商量好什么时候发行报纸了吗?”
  谢宁脖子被陆川蹭得有点痒,躲了一下没躲开,便由他去了。
  “李掌柜说,下月初一,官员书生都休沐了,发行报纸正好。”
  “那也没几天了。”
  “是啊,所以李掌柜一回去就让工匠赶工,荣斋先生也跟着去监工了。”
  此时离下月初一没剩几天了,他们要在初一这天发行报纸,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是印刷出来就可以了,还需要和各个书铺商议铺货。
  用陆川的话来说,就是趁着流量最大的时候,打出报纸的知名度。
  之后谢宁给陆川说了荣斋先生和李掌柜之间的争执,虽然最后因为他的财力,采纳了他们的方案,但他觉得李掌柜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谢宁说:“我觉得中等或高级纸墨的报纸,也可以印点出来,专门卖给那些有钱人。”就谢宁自己来说,他是宁愿多花点钱,也不想买纸张差的书。
  他之前听陆川说过,书籍的内容虽然是一样的,但可以用不同的纸张,给它们分成三六九等,以此得到更多的利润。
  闻言陆川不禁笑了:“宁哥儿不错啊,懂得学以致用了!”
  谢宁脸上顿时露出自豪的笑容,被教导了这么多,他也是有长进的好吗。
  “那当然!”谢宁语气里满是傲娇。幸好此时陆川没见着谢宁的表情,不然又要心动了,抓着谢宁就是一通亲吻。
  “不过,其他品质的报纸,可以等等再印刷。”陆川说。
  谢宁疑惑抬头:“为什么?”
  陆川解释:“现在还不知道销量如何,待卖上几天,再粗略统计一下有钱人的数量,再决定印刷也不迟。”
  闻言谢宁更不解了:“他们都看过了,怎么还会再花钱买更贵的报纸?”
  陆川轻笑:“若是有一本好书,你看过后特别喜欢,这时候告诉你,有品质更好的版本,可以让你收藏,你会不会买?”
  谢宁想了想,他还真的会买,好看的书就是要好好珍藏,纸张越好他越珍惜。
  谢宁严肃点头:“我会!”
  陆川笑了一下,才继续道:“况且,他们多买一份普通的报纸,我们不就能多赚一份钱了吗?”
  谢宁恍然:“也对哦!”有钱人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之后谢宁又聊到了铺货问题,他们这次印刷五万份,墨雨书铺就要了五千份,剩下的四万五千份,要跟一家家书铺谈。
  对此陆川没有什么建议,记得他小时候,大人们看报纸,要么直接从报社订报纸,要么到附近的书报亭买,基本就这两种途径。
  虽然他长大之后,书报亭因为电子产品的进步,慢慢地消失了,但在纸质时代,书报亭曾是他们一代代人的回忆。
  他们的报纸是新鲜玩意儿,没有一定的推广,一开始肯定不会有人订报,干脆就没开放这个途径。
  书铺跟书报亭的性质差不多,他觉得报纸放到书铺里卖很正常。
  结果问题就出在这书铺上,他们不愿意在店里卖报纸。
  报纸这东西,他们见都没见过,哪怕翰墨书局给他们看了样版,内容很精彩,他们还是不愿意。
  因为报纸的价格太低了,才三文钱,他们能拿到手的利润非常低,还不如多卖两本书呢。
  也有几家书铺愿意在店里卖报纸,不过他们要的量很少,大部分是要两三百份,最多的才一千份,加起来需要的量一万份都不到。
  接到李掌柜来信的时候,谢宁和荣斋先生都愣住了,他们自信满满地印了五万份,结果人家书铺连一万份报纸都没订够。
  此时李掌柜也是一脸愁容,虽然他一开始不支持印刷五万份报纸,这次印刷的成本也不需要书局承担,但现在报纸都已经印刷出来了,后悔也没用。
  这对一个刚开始的报社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打击。
  报社的人知道了这事儿,他们也都愁容满面,他们的生计,是在报社,报社的生意不好,难说不会把他们辞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