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陆川很快就把这则小故事讲完,拿起炉子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热水,慢条斯理地喝了起来。
  谢宁摸着恢复平静的肚子,有些苦恼道:“这孩子这么好动,不会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子吧?”
  陆川时常在他耳边念叨,说想要一个软软糯糯的小哥儿,最好是像小溪或者是泉哥儿那样的。
  被他念叨多了,谢宁也不免想要一个这样的小哥儿,如今眼瞅着孩子好动,不像是个小哥儿,他怕陆川的希望要落空了。
  陆川饮了一口热水,润了润嗓子,才说道:“不是所有的哥儿都是文静软糯的,也有调皮捣蛋的小哥儿。”就比如宁哥儿你。
  “就算是男孩子也无所谓,我都喜欢。”陆川是真的不在乎孩子的性别,反正生出来后,该怎么教就怎么教,男孩哥儿都是自己的孩子,还能嫌弃不成。
  谢宁想想也是,总归是他们的孩子,怎么样都好。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陆川也歇够了,正打算讲下一个故事,谢六从外面走了进来。
  “大人,公子,一切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开始了。”谢六说。
  陆川看向谢六,问道:“现在外面是什么情况了?”
  “不少百姓买不到粮食,纷纷怨声载道,对大人您也有不少怨言。”
  从除夕那天算起,距离丁家关闭铺子已经过去了十天,不少百姓家中存粮告罄,其他东西也很难买到,心里开始焦急。
  家中有粮的百姓,也不敢轻易把自己的粮食卖给别人,要是丁家的店铺一直不开门,他们也要吃不上饭。
  陆川之前让谢六去开了一间粮铺,还从丁同知手上买了一批粮食,但自从因为梯田之事和丁同知闹翻后,陆川的粮铺就开不下去了。
  天天被人恶意竞争,每天的收益甚微,甚至是亏本的,陆川索性就把店铺给关了。
  所以现在府城里除了丁家的粮铺,没有一家能卖粮。
  而且除了粮食,府城里就连药铺和医馆都关门了,百姓们有病都没有大夫可看,也没药可吃。
  整个临安府的百姓,这个春节都过得很不好,积攒了一堆怨气,都是冲着陆川和云大根夫妇来的。
  他们不敢怨恨丁家,害怕丁家记恨,不卖粮给他们,只能怨恨得罪了丁家的陆川和云家人。
  陆川点了点头,对百姓们的怨言一点儿都不在乎,百姓们的正常生活被影响,有点怨气也是正常的。
  “那明天就开始吧。”陆川说。
  谢六笑了一下:“是。”然后就下去了。
  谢宁露出看戏的表情,说道:“要是丁家知道,他们损失了这么多收益,不仅没能让你妥协,反而成就了你,丁同知不知会不会吐血啊?”
  陆川一脸无辜道:“那我可不知道,大家各凭本事罢了。”
  第二天一大早,百姓们正常起床,第一反应就是出门去看丁家的铺子开了没有,发现没开后又开始焦虑抱怨。
  这时祁明一敲铜锣,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他身上。
  祁明满脸兴奋,扬声道:“告诉大家一个大好事儿!在城门口外,出现了许多摊子,大家有什么缺的,可以拿上银钱去买!”
  寂静了一瞬,才有人开口问道:“那有粮食卖吗?”
  祁明大声回答:“不仅有粮食卖,还有大夫免费看诊,什么都能买到!”
  第256章 倒下
  丁老大从府衙牢房回来,刚进大门就气得踹了一脚门口的柱子。
  “简直是欺人太甚,一个小小衙差竟然都敢拒绝我丁家,等以后,看老子怎么收拾他!”
  自从丁志进了牢房后,丁老大就一直想去看他,还准备了不少银子想要打点一二,让儿子在牢房里的日子能好过一些。
  但牢房被陆川提前下了禁令,关押丁志的牢房,不准任何人探视,也不准给他任何优待,就算是丁同知来了也不放行。
  所以丁老大和丁同知都吃了个闭门羹,准备的银子没花出去一点儿。
  但丁老大不死心,仍然每天都去牢房处,希望能见他儿子一面。
  跟在丁老大身边的随从附和道:“就是,这衙差太没眼力见了,殊不知这知州大人迟早要调走,能一直留在临安府的,只有咱们丁家。”
  丁老大冷哼一声,自从他弟弟成了临安府的同知后,就没有人敢这么驳他的面子,也不知道他儿子在牢里怎么样了。
  “可怜你大侄子,打小就没受过这等苦,那牢里的环境哪里是人待的地方?吃的又那样糟糕,你可得把他救出来啊!”
  丁老大对着丁同知哭诉,没能见着儿子,他已经能想象到他儿子会遭受什么样的苦了。
  丁同知心里也不好受,丁志这个侄子虽然不成器,好歹是他大哥唯一的儿子,他平日里也多是宠溺。
  丁同知安慰他大哥:“大哥,你别担心,我保证,小志最多再在牢里待一天,明天肯定能把人救出来。”
  他手下的人来报,云家人已经快撑不住了,他再让人使一把劲儿,云家那对老东西明天肯定会去撤案。
  还有陆川,这些日子以来,整个临安府的大部分店铺关门,他丁家虽然损失了不少,但也成功让百姓对陆川产生了怨气。
  如今陆川的民心不再,被百姓裹挟着,肯定已经撑不住了,这几天都不见他府里有什么人出入,就连那位秦公公,都不再出门游玩了。
  丁同知猜测,陆川肯定已经扛不住了,但碍于面子,不肯改口重判。
  而云家那对老东西的撤案,就是他给陆川准备的台阶,只要丁志的案子能重判,丁家的店铺马上就会开门营业。
  收拾陆川的事情不急,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他大侄子给救出来,否则他大哥得哭晕在这里。
  果不其然,丁老大又开始哭了起来:“还要再待一天?小志还要再受苦一天,我可怜的小志啊~”
  丁同知被他大哥哭得不耐烦,但这人是他大哥,只能忍下不耐,继续劝慰他:“大哥,只要小志能出来,他吃的这些苦,弟弟都会替他还回去的。你放心,我不会让陆川好过的!”
  丁老大哭声一顿,吸了下鼻子,说道:“还有云家那对老东西以及那个贱人,不知检点勾搭了小志,如今还当没事人似的回了云家,必须要给她好看!”
  丁同知点了点头,正打算继续说什么,外面就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紧接着是丁府管家焦急的声音。
  “大人,不好了!府城门口出现了许多卖东西的摊子!好多没粮的百姓都去买了!”
  丁同知猛地走到门口打开门,紧紧盯着管家:“你刚刚说什么?”
  管家此时也顾不得丁同知眼神的威压,焦急地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大人,您快去看看吧,听那些百姓说,这些摊子,是陆知州让人摆的。”
  丁同知一脸不可置信:“怎么可能?整个临安府,有余粮的只有我们丁家,陆家开的那个粮铺,早就关门了,怎么可能会有粮?”
  “老奴也不知道,但他们真的买了粮回来了!”
  丁同知脸色阴沉,一把将管家推开,径直往门口走去。
  丁老大也听到了管家的声音,连忙跟了上去,这可关乎他儿子的生死,不会真的让他们破局了吧?
  等丁同知他们赶到城门外,城门外那一大片空地上,来来往往站满了人,人群里还有不少用木架子支起的摊子。
  其中有两个摊子前面排了很长一队,分别是卖粮食的,和免费看诊的,免费看诊的摊子旁边,还有一个药材摊子,专门给百姓们抓药。
  买到了粮食和药材的百姓,拿着东西从丁同知身旁经过,嘴里还感叹道:“这些摊子的价格真良心,尤其是这些稻米,一斤比在丁家粮铺买的还便宜了两文钱。”
  “是啊,能省下不少钱呢,我今儿拿的袋子太少了,等回去拿两个米袋,再来排队卖粮。这么大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咱们可真有福,知州大人来了之后,不仅搞出了梯田来,连粮价都降了,可比丁家好多了!”
  “还让他府中的医师出来免费看诊,今儿买药的钱都少了一半,实在是……”
  听着百姓们称赞陆川的话,丁同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们丁家引以为傲的商业垄断,被陆川给破了,小志救不回来了。
  接着丁同知一口气上不来,吐出了一口血来,然后就晕了过去。
  丁老大和管家慌张地把人扶住,尤其是丁老大,看看眼前热闹的景象,又看看昏迷过去的弟弟,眼中满是茫然。
  两人很快把丁同知扶到了马车上,把人送回府中,再让丁家医馆的大夫来看诊。
  丁家发生的事情,陆川可不知道,他也没兴趣知道。
  城门口的简易生活市场开起来后,听着谢六他们的转述,谢宁非常感兴趣,也想来凑凑热闹。
  陆川完全抵挡不住谢宁的歪缠和撒娇,没坚持多久,就同意了把人带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