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而殷闵是什么样的人呢,从他最开始作为楚王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达到了最高的一层精神追求,身份上他肯定不缺衣食住行,安全?别的不说这个人武力值很高。
  情感需求不高,除了身边少数亲近的人以外,以他的身份想纳多少妃子生多少孩子都可以,没人拦着,可他没有,那只能是他不需要。而身份上,哪怕是没有当皇帝的时候,他在荆州也很受爱戴,不然他死后百姓又怎么可能给他建庙呢?
  所以他才会在退位的时候才会放权的那么轻易,因为在他看来,自己该做的都做完了,也已经实现了人生的追求,剩余的时间自然没必要继续眷恋权位——从这里就能看出,这个人其实有那么点哲学,本质上有点不流于世俗。
  当时有大臣不满淳化帝,便到他那里告状,希望太上皇能插手,但他是怎么说的呢?表示自己已经退休了,不要拿这些事来烦他,意思是你们得听新帝的,别找我,我不管。
  可见哪怕千古一帝应该也是不喜欢上班的,何必为难退休老人再就业呢?】
  说到最后,不知为什么,李华莫名感觉背后仿佛传来了一股注视,可她身后明明只有神像啊!
  第63章
  庙外的石阶上, 有路过的信众见那名扫地的青年突然停下动作,脸上似乎露出了点一言难尽的神色,不由关切道:“你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吗?”
  青年叹了口气:“没什么。”
  就是被当面讲这些, 确实有些不太适应。
  同时, 殷闵也终于依稀想起这个女孩是谁了, 上一次对方就是这样在他坟头上讲话的,只不过因为李华也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人, 毕竟这年头拍视频的人很多, 所以当时他只远远瞄了一眼, 就没再理会, 却不曾想对方竟然还追到了家里来继续。
  庙里, 方才的感觉一闪而过, 李华便也只当这是错觉, 毕竟背后又没人, 难道神像还能盯着她看吗?况且她又没说当事人的坏话,还一直在吹呢,嘿嘿。
  于是继续直播。
  【当然, 我说这么多也不是只为了证明殷闵不喜欢上班, 而是从他退休前后的态度就能够看出,这个时候他的心态明显已经变了, 算是在卸下了责任之后回归本真, 前半生实现了精神追求,于是剩下的时间, 他就为了自己而活, 因此在退位之后的不久, 殷闵便开始到处云游。
  大臣们哭天喊地,当真不舍得太上皇走的不是没有, 毕竟儒家一直以来灌输的就是忠君爱国的思想,再说您老岁数都这么大了,出远门也不安全啊,万一把自己玩没了咋整,要不就别折腾了?
  再不就是出于政治考虑,不想听新帝的,就想把太上皇留在京中继续拿主意,不过以上两种当然都没成功,所以退位后不久殷闵就微服出访到了民间。】
  天幕下,李华的这番话听的不少人甚至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天幕上的太上皇在身为楚王时就已经如此,甚至还又胆子敢到难民中义诊,更别说如今的太子了。
  ……突然有种自己等人和太子相比,就成了俗人的错觉。
  不过也有人越发感到钦佩,帝王能做到这种地步,当真是世上独一份了。
  【微服出访,咱们听着可能跟电视剧似的,虽然也的确有导演拍过殷闵微服出访的故事,但在历史上这种情况各个朝代其实都有,并不只是戏剧里的情节,主要也是皇帝为了体察民情。
  说起这个,当时殷闵从京城出发,后来一路辗转来到福州柳泉县,就遇上了这么一桩案子,因为当地地处贫瘠,古代交通又不是那么方便,收入主要靠食盐,但因为官盐在质量上没有私盐好,价格还更贵,百姓们就普遍不愿意购买。
  盐卖不出去,财政收入减少,相关提成也没了,这肯定不行,于是地方官员就想个损招,只要百姓交了买官盐的钱(拿不到盐),再买私盐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了——正常来说肯定是不让你买卖私盐的,这在当时是重罪,因为盐业是由政府严格把控,不过有些事肯定不可能那么一丝不苟就是了。】
  太宗朝。
  天凤帝听到这里,面容不由带上了一丝冷厉,这些贪官还当真是杀之不尽,竟敢如此盘剥百姓。
  许多百姓听到这里也是骂爹骂娘,不给盐还要交钱,完了之后还要自己单独买盐,这狗官怎么不去死!
  【贪官污吏这种存在肯定是什么时候都没办法断绝的,这个招数一出,随着流进口袋里的钱变多,当地官员就更是吃到了甜头,有道是财帛动人心,狗胆自然也随之上涨,于是接下来的每年官盐的价格都随之上涨。
  百姓们不堪承受,自然不愿意交钱,可当地的官府却采取起了强制措施,不交钱就要抓人坐牢。于是当时便有人一气之下状告到了福州知州那里,可谁知道这些人都是一伙的,柳泉县压榨百姓的钱福州知州自然也有分成,所以就将这件事交给了柳泉县这边处理。】
  天幕下,有人听到这里,当即就忍不住骂出了声,这不就是将告状的人交给了被告的贪官处置吗?傻子都能想到有什么结果!
  当即就有人为这名状告的百姓哀叹。
  “这人怕是要性命不保了。”
  天幕继续说道。
  【当地县令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气愤,就将状告的百姓随意按了个罪名下狱,而等事情传回村里,同村的村民得知此时后自然也很气愤,恰巧又逢当时有小吏来收取官盐的钱,就更是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怒火,仗着人多势众便抓住那名小吏想要交换回被关押的村民,可却在争执的过程中不小心打死了一名官府的人。
  事情传回县里,县令便借题发挥污蔑这群村民造反,并上报到了福州知州那里,后者便派出了一名将领来“平乱”,这些人都是穿的一条裤子的,一方面恼恨百姓竟敢告状,意图断他们财路,另一方面来的将领又想借机冒领军功,于是,就准备杀了这近千名百姓……】
  天幕下的所有人当下心中一惊,没想到那名将领竟胆大包天至此,胆敢杀良冒功,当真是可恶至极!可随后天幕的声音便随之响起【好在恰逢当时殷闵来到了这处村落……】
  天幕随之播放出画面。
  【“老丈,我初至此地,却看你们这处村落里人人似都面带愁苦,也不知是为何啊?”
  殷闵收回替人把脉的手,一边拿笔写着药方子,一边状似无意的说道。
  旁边几名跟在他身边的护卫和身边侍候多年的内侍李康闻言面色怪异,我滴个太上皇哎,真要算年纪,您怕是比对面那个头发花白的卧床老者年纪都要大上十余岁,这句老丈是怎么叫的出口的!
  可没办法,谁叫太上皇保养的好,看起来也不过五十岁许。
  那卧床老者闻言叹了口气,他是此地的里正,说起话来也有几分条理:“还不都是贪官闹的……”
  随即便将此地的事说了一遍,又将前几日村里的村民把前来收取盐钱的小吏绑住想要换人的事告诉了殷闵。
  那名千里迢迢去告官,结果转头却被下狱的村民就是老里正的儿子,正是因为里正一家平素为人不错,在村里颇有人缘和威望,不然村民们也不会冒险替他打抱不平。
  殷闵听后写字的手一顿,面色微冷起来:“任由这等贪官放肆,这是朝廷的失职……”
  他其实更想说这是自己的失职,早就该将这等贪官抄家砍头。
  这边正看病说着话,谁知外面却突然传来一阵阵马蹄声,结合方才里正说的话,殷闵便知事情不对,这些村民不晓得官场的人心有多险恶,还认为能够把里正的儿子换回来,可他却知道,县令肯定不会接受这等威胁,这马蹄声怕是不好。
  “走。”殷闵一时顾不得其他,当即便叫上几名随从侍卫走出了门外,才刚走到村口,正巧便见到几名村民将那名作为人质的小吏交了出去,与此同时,眼看着人已经到手,对面的那些官兵也举起了手里的刀,准备大开杀戒!
  “去将对面为首的那名将领擒下!”
  千钧一发之际,殷闵厉声下令,他身后的护卫都是千挑百选出来的好手,闻言身形更是快如闪电,当即便夺下了那些人手中的刀,同时将带头的将领果断擒下!
  这突发的一幕看的在场所有人顿时一惊!
  那些所谓“平乱”的官兵是没想到对上些手无寸铁的村民原本是十拿九稳的事,竟还能出这样的变故,那些村民却是又惊又怒,一则是没想到朝廷来的人竟会不分青红皂白想要动手杀人,二则是惊讶这几个跟在这位冯先生身后的人居然如此武艺高强!
  被擒住的将领王承怒道:“你们这是想要造反吗?还不快放了本将军!”
  没有殷闵的命令,护卫自然不为所动。
  可方才的一幕又该如何解释呢?有村民当即带着些后怕的愤怒说道:“放什么人?你们刚才还想要杀人!我们都看见了!”
  “对!我们都看见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