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穿越之两世> 穿越之两世 第333节

穿越之两世 第333节

  一开始投广告的人不多, 都是为着想在摄政王面前讨个好,比赛过了四五天,投广告的商家就尝到了甜头,要求追加广告投资。
  朱露白正在预售决赛进摄政王府的门票, 还有各种广告洽谈。
  想进摄政王府吗?想在摄政王府里看到你家的商品吗?那就买票投资吧!
  初赛的票价都不算贵, 一开始才几十文, 朱露白怕冷场, 所以定的低。
  哪知道京城人民非常热情,第一批票卖得精光, 那之后的复赛门票就贵了,估算后定了一两银子。
  至于决赛的门票, 朱露白和人商量后定下了二十两一位。
  朱露白其实不关注比赛本身, 她要的是选出手艺高超, 最好还有思考能力的匠人。
  对了, 道士来的也不少。
  道士们的比赛也简单,炼丹,但朱露白要的不是丹药本身的作用,她要的是这些道士能弄出她需要的化合物。
  如果能搞出三酸两碱,好了,可以起飞了!
  匠人的比赛其实不复杂,这不是文人写文章,你觉得这个人写得好,他觉得那个人写得好。
  作品拿出来就能分辨好坏。
  就比如木匠,比赛要求做桌椅板凳,那做好了一比就知道好坏。
  结实美观,实用性,精细程度,一看就知道,实在不相上下那就都进入下一轮,之后再比。
  老百姓们就看个热闹,而且这种热闹很少见,当然要见识一下。
  姜薄的幕僚们关注这件事是想看朱露白扑街,她花了那么多钱,还都是姜薄的钱,最后能得到什么?
  可是现在他们情绪非常复杂,因为朱露白赚钱了,花出去的她差不多都赚回来了。
  账房是算盘不离身的,对着这些老爷们劈里啪啦一通拨弄,最后道,“若是决赛结束,夫人非但没赔钱,还能赚个一两万两!”
  有些匠人制作的东西当场被人看上就预定了,这些东西都是朱露白的,比赛前就已经说清了,朱露白提供原材料和场地,制作出来的物品不管有没有用,都是朱露白的。
  幕僚们集体沉默,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围,怎么就还能赚钱呢?
  大臣们默契地装作不太关注,但还是会买最后的决赛票支持一下,摄政王只要不折腾他们,随便他做什么。
  初赛复赛都很顺利,刷下来的人,朱露白都让给了些补助银子。
  一开始没说就是不让大家认为这是应该的,现在给点补助银子就拉来了很多好感。
  落选的匠人们也很高兴,从未有过这种同台竞技,其实对大家的启发都很大,互相学习啊。
  落选的人中,如果脑筋比较灵活,有某一方面的特长,但比赛中没有发挥机会,朱露白也让留下了。
  比如有个木匠就很有设计天赋,但他的技能一般,他做了一张折叠收纳箱,心思巧妙,只是没做好,拿出来的是个半成品。
  比赛是不能继续了,但朱露白派人和他谈,愿不愿留下,进入百工坊工作,因为没得奖,你的待遇一开始就是普通工人待遇。
  那人自然愿意,乐得不得了。
  决赛也开始了,这几天摄政王府车水马龙,大门开着就没关上,上到官员,下到老百姓,当然,出得起二十两银子的,家境也不会薄,大家都在摄政王府里走来走去。
  官员们其实也对摄政王府感到好奇。
  只是姜薄从不宴客,没人见过摄政王家到底什么样。
  大家都带着好奇的心态以及窥探的心情而来,对摄政王宅子的好奇程度大过比赛。
  工匠们干活有什么好看的,又不是美人。
  决赛顺利落幕,朱露白到手了两百多匠人,这些可都是手上有真功夫的匠人。
  只要进了决赛,最后都有补助。
  账房给姜薄算总账,“……刨开一切开销,最后结余两万三千银,根据分红契约,夫人拿六千九百两,只后续还有百工坊要运营,夫人建议直接投入百工坊。”
  姜薄自然同意,他都没准备这次能赚钱,现在才知道自己还是看轻了朱露白。
  百工坊那里还没有工坊,只有员工宿舍。
  朱露白管理百工坊也简单,根据手艺不同,分成不同的队伍,每队暂时一个代理队长,两个副队长。
  百工坊主管也是这样,一个主管,两个副主管,财务另外走。
  朱露白就算有一脑袋主意,也不可能一个个去沟通,她就让各组出自己的项目计划书。
  你们自己考虑要做什么,然后朱露白觉得可行,就拨款,你们生产。
  若没好的项目,那就做些基础工作,只拿工资,没有额外收入。
  留下的几个道士,朱露白给了范粟。
  有了人加入,轮胎终于鼓捣出来了,范粟浪费了五桶胶。
  现在的橡胶轮胎自然比不了上辈子工业化下的产品,但也还可以了。
  第一辆防震橡胶轮马车出现了。
  朱露白让姜薄过来看,并且体验一下,除了防震,这辆马车的速度也很快。
  姜薄满眼都是惊奇。
  朱露白道,“最好还是在平地行驶,我还要那种胶,多多益善,这些车走精品路线,一辆车最低销售两万两,不含马匹。”
  姜薄,“……谁会要?”
  朱露白,“会要的人不会少,这一辆你用,每天都要用。”
  活广告不用白不用。
  除了这些外,车内还有不少精妙设计,炉子的放置,各类物品的放置,都独具匠心,这辆车就是古代版的劳斯莱斯。
  朱露白打出去的广告就是摄政王最喜欢的车。
  官员们碍于各种原因可能不会掏钱,但商人们没顾虑啊,他们很乐意买一辆这种车回去显摆。
  而这种车是要预定的,先预付定金,工期最短半年。
  第一批也只有十辆车的名额,橡胶不多啊。
  但就这,轻轻松松数十万定金进账。
  两万的是基础款,想要升级款,钱当然也要更多了,材质也不同。
  姜薄的幕僚被朱露白赚钱的方法惊呆了,也有些麻木了。
  朱露白管不了他们,也不放在心上,就是百工坊的匠人们都惊呆了。
  因为这是范粟这一组的项目,然后出成绩了,于是奖励就下来了,奖金,范粟一个人就拿了两千,两个助手一人五百,便是抽过去干活的人都有奖励拿,还有其他别的奖励。
  原本还对百工坊不太有信心,一直在犹豫观望的人热血沸腾了,一份份项目书送到了朱露白面前。
  朱露白作为穿越者,别的没有,眼光还是有的,能分辨出这些项目哪个可行,哪个不行。
  可行的就让出具体计划,她拨钱。
  百工坊开始进入了正真的运营阶段。
  朱露白都考虑好了,项目少,自己做,项目多,那就卖出去和人合作,自己只收钱。
  她让范粟做的下一个项目就是火器,火器不是现代就有的,明代就有火器营。
  然后她又点了几个道士准备提炼青霉素和奎宁。
  而朱露白手里也有了一点棉花,这么久了,姜薄也在给她找棉花,现在她手里不说多,几万斤是没有的,几千斤棉花有了。
  于是朱露白开始准备纺棉布,然后发现这不怎么能行,因为现在人们做衣服用的是丝麻葛这些材料,它们和棉花的纺织工艺不一样。
  纺棉花的纺织机一时半刻也弄出不出,主要在去棉籽这一步,纯手工去棉籽,这效率太低下了,那朱露白就干脆要棉絮。
  她用棉絮做了棉袄给姜薄看,“做军袄怎么样?”
  姜薄拿在手里颠来倒去看,还穿在身上试,“……有多少?”
  朱露白道,“没有多少,这都是慢慢收集来的,需要大面积培育。”
  姜薄道,“这个好,你放手去弄!”
  朱露白点点头,告辞走了,姜薄看着她的背影,说不出挽留的话。
  他和朱露白是不吵了,但两人的关系并未亲近,好像更远了,朱露白成了负责帮他赚钱的幕僚,而姜薄完全不能拒绝。
  这时候朱露白收到了那年在泉州委托出海船带的东西。
  别的倒还罢了,朱露白一眼看到了花生,土豆和葵花籽。
  原来现在大荆朝还没有葵花籽呢,怪不得她没看到过香瓜子。
  这些东西让人拿去试种,反正一定要给她种出来。
  生土豆有毒这件事朱露白叮嘱了好几遍。
  朱露白每天都很忙,忙的基本不回家,常驻百工坊。
  姜薄其实也没有很多时间抓着朱露白腻味,以前他们两夫妻也是白天各做各的事,晚上在一起。
  现在朱露白忙了,那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就变少了。
  以前姜薄躲在赘婿的壳子里还能在朱露白面前做小伏低,现在不行了,他要这么做,朱露白也不会接。
  但朱露白也得承认,姜薄是个不错的老板,他们是合作,姜薄算是大股东和投资人,但他并没有对朱露白指手划脚,一直支持她。
  没有姜薄的支持,朱露白弄不出百工坊,也无法开展项目运营。
  好多人一开始都是投反对票的,是姜薄拦住了所有反对意见,全力支持了朱露白。
  到了现在,也有人发现了百工坊的潜力,开始想要插一脚,当然他们说话是很漂亮的,这百工坊事务繁多,怕夫人累着,或是管不过来。
  夫人毕竟是女流,有些事怕是抹不开面子,工坊里毕竟都是男子,夫人一个女子进进出出也不好。
  诸如此类的言语并不少。
  读书人不要脸起来也是很无敌的,典型就是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
  姜薄的幕僚也有各种才能,有的一心要弄个从龙之功,有的知道自己没这份能耐,就做些其他活。
  现在一看朱露白把百工坊弄得风生水起,那这个就是下金蛋的母鸡啊,就想要掺和进去。
  如果姜薄现在把朱露白撤下,朱露白也毫无办法,她大概只有卷铺盖跑路了。
  但姜薄全都拦了,不许任何人插手百工坊,他只给朱露白需要的工作人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