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撂下笔后,照例欣赏了会儿成果,祝无邀牵上萝卜走出长寿客栈,打算寻家医馆瞧瞧身体。
  虽然最近几天行动自如,再不像刚穿越过来时那样倍感沉重,但找个医馆看看,总是能安心些。
  傍晚风凉,祝无邀披上了仅有的那件袍子,晚风轻拂过发丝,衣袂翻飞,她骑着萝卜走过小桥,远远瞧见了医馆的牌子。
  她喊了声“驾”,萝卜没听懂,依然慢悠悠走着。
  哎,早晚得换匹白马。
  不对,早晚得学会御剑飞行!
  做人得有大志向。
  医馆大夫是位老婆婆,似乎眼神儿不太好,把完脉,这位婆婆眯着眼睛开始翻医书,祝无邀心里咯噔一下。
  “婆婆,我是不是要死了?”
  老婆婆停下了翻书的动作,幽幽地瞅了她一眼道:“怎么不早点儿来?”
  “我之前没钱,婆婆,您再努力一下,我还不想放弃治疗。”
  “哼!病都好了你才过来,我还赚什么钱?”
  “那您怎么还翻上书了?”
  “因为我爱看书。”
  祝无邀愣了下,不放过任何一个推销自己话本的机会,顺杆爬地问道:“您知道《沧浪文集》吗?
  “下一期,上边儿就有我写得话本,绝对不能错过。”
  老婆婆没说应,也没说不应,盯着眼前那页看了挺长时间,才抬头看向祝无邀,慢悠悠地问道:
  “你是不是要拜入门派修仙?”
  祝无邀挠挠头,不知道话题怎么拐到这儿来的,但还是点了点头。
  这医馆婆婆冷笑一声道:“我劝你打消这个念头吧。”
  听了这句话,祝无邀有些气恼,觉得这婆婆无端瞧不起人,又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是我身体里的毒?”
  可这老婆婆居然再不答了,祝无邀不信邪,坐在这儿不走了。
  两人大眼瞪小眼,过了会儿,这医馆婆婆先移开了视线,居然继续去翻医书去了。
  祝无邀一口气哽在胸口差点儿上不来。
  无奈,她按着记忆里的价格,往桌子上摆出了十文钱,打算以后有空了再过来问问。
  看到祝无邀给钱,老婆婆这才抬起头,说道:“二十文。”
  “别人都十文,您这怎么要二十文?”
  “因为我医术高明。”
  祝无邀深吸了一口气,又百般不舍地掏出十枚铜钱。
  走出医馆,她看了眼这个小屋。
  窗户上横七竖八钉着木板用来挡风,怪不得屋里阴涔涔的,这老婆婆虽然瞧着不像好人,但似乎有点儿真本事。
  居然连有关修仙的东西也能看出来。
  这北玄城,不简单啊。
  不愧是辖属于摘星楼的城镇。
  正琢磨着,萝卜又不走了,祝无邀抬头一看,居然是棵苹果树。
  萝卜嚼着别人院子栅栏根儿处的嫩草,祝无邀望着头顶上的苹果。
  看了眼紧闭着的柴门,又看了眼树冠长出院子的苹果树,祝无邀觉得,这也许是大自然的馈赠。
  她好好地走在路上,突然出现了一棵苹果树,她又正好能够着,说起来也是缘分了1。
  祝无邀没有贪多,摘了三个苹果揣进口袋里,然后拿出了炭条和纸张。
  本来是怕医药费太贵,拿着它们准备写欠条的,没想到现在用上了。
  她写下一排大字:
  【借三个苹果,来日必还!——「无语」留】
  将这张宣纸叠成了个纸飞机,字都翻在外面,只要瞧见了就能注意到,祝无邀把它飞进院子里,腿一迈跨上骡子。
  “萝卜,咱们快走!”
  ——
  云卿一行人找了祝无邀三天,都不见此人踪迹。
  就当他犹豫着要不要继续时,他的师妹巫雅突然惊呼一声:
  “师兄,寻灵鼠感应到了她的气息,她在北方!怎么又能感应到了呢……”
  北方……云卿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三个字——摘星楼。
  “应该是没有佩戴隐藏气息的法器或符箓,又或者留下的痕迹够多。
  “如今还未到摘星楼招收弟子的时间,她必然在北玄城内,我们要抓紧时间。
  “到了北玄城后,切记谨慎行事。”
  “是!师兄!”
  那摘星楼,修的是卦术之道。
  传言最顶尖的卦修,不仅能算祸福吉凶,更能卜天地气运。
  即使绝处也能探得一线生机。
  北玄城里,不仅有商贩走卒、凡人聚居,更有不知多少隐居在城内的前辈大能。
  多少人为了求得摘星楼一卦,不惜在北玄城苦守多年,或为了突破境界的机缘、或为了求得法宝丹药方位,又或者为了寻人救人。
  虽说他们不会在北玄城内横行霸道,可若是被别人惹到头上,总没有忍气吞声的道理。
  所以,在北玄城中不必太畏缩,也不能仗着自己是修仙之人胡作非为。
  第5章 贫寒帖
  北玄城,一处小院内。
  季道亭早就察觉到了院外的小贼,只是摘了几个苹果而已,他也就装作不知、任由院外那人去了。
  看到了一个纸折的物件慢悠悠飘落在院内,他还以为这小贼偷东西不说,还往人家院里乱扔垃圾。
  正要动火,突然看见上面似乎有字迹,他“咦”了声,手指微微一屈,那折纸无风自动,飘落于他手中。
  将纸张打开,看见这用炭块儿写得欠条,嘴角有些抽动。
  这小贼,偷人东西还写欠条。
  好歹还知道要脸,没敢报上自己真名,只是胡诌了个「无语」的名号。
  但下一秒,他就被这欠条上的字吸引了视线。
  虽然是潦草写成的,但勾点之间随性不羁,框架更是舒展大气。
  最妙的是,这张欠条是用炭条写得。
  算是无意间造就了合宜。
  炭条自带的阻滞感,将这洒脱的字形带出了几分“拙”意,尤其竖画时,那本该锋锐的笔锋受阻,正出锋艰难、却又被生生劈开。
  如同劲竹破石。
  若是用了惯常的笔墨,这样的字大概只能称为中上等。
  身为符道季家之人,季道亭本就是书法大家,他稍微一揣摩,就猜测执笔之人,大概小时候家境贫寒,买不起毛笔。
  所以只能用树枝、炭条这种东西来练字,练就了一手更适合用炭条来写的字。
  也对,若不是家境贫寒,何至于来偷苹果?
  他微叹一声,仔细地收好这张欠条,将它纳入了私家珍藏。
  季道亭已经想好了,如果这位姑娘信守诺言,来还三个苹果的钱,稍微帮扶一二也是可以的。
  正好能和自家孙女作伴,共修符道!
  至于这张欠条,就叫「贫寒帖」吧。
  此人因囊中羞涩来“借”苹果与他结缘,又因买不起纸笔只能用炭条练字,这个帖名恰如其分。
  ——
  祝无邀已经骑着她的骡子跑远了,生怕那户人家放狗来追她。
  她并不知那张欠条引起了怎样的后续。
  即使知道了,估计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作为一个现代人,她用惯了碳素笔、钢笔,更擅长使用类似的东西来写字,这不是理所当然吗?
  反而是毛笔,她虽有原身的熟悉度,但终究不是自己认真练出来的,写得只能算是不错。
  此时,祝无邀正满头黑线地站在告示前。
  这摘星楼居然三个月后才开始招收弟子?
  在看到告示时,她甚至想继续跑路,看看其他门派那里有没有办法进。
  更何况,这摘星楼本就和她向往的修仙之路不同。
  若不是急着进门派找寻庇护,祝无邀还是更想当个剑修。
  到时候仗剑天涯,遇到不平事便拔剑相助,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1,何等洒脱自在。
  这两天,她已经打听过了。
  摘星楼里是一群卦修,招收弟子十分严苛,每十年选拔一次,千百人里也挑不出几个。
  而她又急需找到门派庇护、提升实力,如若不然,说不定暗里的仇人见下毒不行,哪天又想了别的法子要她小命。
  祝无邀长叹一声,上了骡子,心情沉重地回到客栈。
  去找其他门派也不靠谱。
  没有银两当路费不说,这一路说不定遇着什么风险,即使平安到了地方,也许下个门派不是三个月后开始招收弟子——而是三年后。
  她还是得先试试摘星楼。
  又付了今晚的住宿钱,祝无邀的银钱再次缩水。
  狠狠地咬了口苹果,她倒是想租个院子,先把这三个月混过去,这不是没有钱?
  现在只能指望话本儿的稿酬赶紧下来,以慰藉她啃苹果充饥之苦。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喧嚷声。
  她拿着手里啃了一半的苹果,推开门想瞧瞧发生了何事。
  只见楼下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正抓着一个小老头不放,非说这人偷了自己银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