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如学几招,领悟一下刀意。
说不定能用没生锈的刀,多杀几个人。
这样,即便那年轻侠客战亡,也算得上死得其所了,抱着这样的觉悟,如果侥幸没死,那不就成了生逢其时?
“先有舍生取义的侠客,才有生当逢时的誉词。
“不解刀意,锈刀只是锈刀。”
祝无邀轻拍了下桌子,小声赞道:
“好!”
没想到章知寒竟是她散落天涯的知音!
她的文章居然还可以这么解读,可惜已经交稿了,不然非得把这两句话给添上。
这个话本的设定,部分来源于叶小舟的故事——
她离了那两把弯刀,依然是同阶第一;
可那两把弯刀离开了她,却只能沦为俗器,绝不会有如今的威名。
当然,《十日不封刀》的故事内核有所改动。
可如今的关键在于,无论章知寒说什么,如果啸天宗嘴硬着不赞同,依然是无用之辞。
果不其然,那许剽嗤笑一声道:
“呵,照你这么说,真正厉害的是那年老侠客喽?
“既然她厉害,何不把刀让出去,自己赤手空拳出去一战?”
听到这强词夺理的一番话,章知寒居然认真思索了,然后皱了下眉,说道:
“虽然书中说年老侠客记性不好、忘记了许多事情。
“但并未提到,她是个憨傻之人,你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假设?”
语气诚恳至极。
“你……你!简直强词夺理!我说得根本不是那个意思!”
啸天宗当真是高估了章知寒。
他甚至都没听出来,这个辩题是在影射摘星楼与啸天宗。
能说出上面那番话,纯粹是心有所感,本质上,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呵!不如让那年老侠客,死于年轻侠客刀下,用她的死得其所,来成就后来者的生逢其时?”
“不会,她是来借刀的,不是来抢刀的,我看她不像卑鄙无耻之人,甚至还会称呼前辈、挺有礼教。”
……
“既然老了,就该识趣一些,把手里的东西完好无损让给后人,这叫传承!”
“只是老了,不是死了,年轻侠客如果不懂礼数,估计遗物都轮不上她捡。”
……
“年老侠客何苦倚老卖老,给年轻人当拦路石?她该发挥的余热,便是让年轻侠客生逢其时!”
“你为何要将年轻侠客说成狗急跳墙的样子,她分明是个心怀大义之人,还请这位道友莫要诋毁她。”
……
祝无邀坐在位置上,听着双方你一言我一语,甚至产生了些迷茫——章师兄到底有没有听懂,怎么看似在辩经,却每句都骂了回去?
不对,这还是辩经吗?
早就离题十万八千里了吧……
不过倒也正常,毕竟啸天宗这个辩题,本就是为了指桑骂槐。
许剽早已不顾什么辩经不辩经的,他合上折扇,气得指向章知寒,怒道:
“你们摘星楼为长不尊、欺人太甚!”
章知寒眸中有了一丝茫然,随后恍然大悟道:
“确实如此,我既然身为上宗弟子,又格外善于辩经,理应让你三句,怎么能得理不饶人呢?”
真妙啊!
怪不得让章师兄上台辩经,这你来我往的,实在精彩,吸引了在场众人的注意力,完全无法分出心神、去留意其它。
许剽自知失语,连忙补救、拉回到话本中的内容:
“年老的侠客已经风光过了,何必要与后来者相争?
“不如安心养老,将江湖让给年轻人!”
章知寒略有些不赞同地摇了摇头,说道:
“风光不风光,居然还需要别人相让,这样一代不如一代——
“江湖要完。”
章知寒说得是话本。
可听在啸天宗耳朵里,却不是这么回事儿了,这是在说他们宗门实力不够、异想天开啊!
许剽的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让章知寒忧心不已,他好心建议道:
“不如换个人?”
“你……!”
这是何等程度的蔑视!
许剽气到手抖,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传来,拯救了他——
“《十日不封刀》后续来了!”
听到这一句,看到那位跑腿师弟手中的话本,许剽立刻有了主意,说道:
“既然辩经难分高下、各执一词,不如我们两人各自猜个结局,谁猜得近,谁便赢了。”
章知寒当然明白穷寇莫追的道理。
若是这位啸天宗的弟子,因为辩经辩不过,气出个好歹,岂不是坐实了他得理不饶人、给摘星楼抹黑?
当即点头,同意了这个方式。
许剽的眼睛一直偷偷瞄向那位看过结局的师弟,等着他给出个提示。
听到这个分胜负方式,那个跑腿的啸天宗弟子也格外上道,他假装抹了把额头上的汗、顺势竖起了一根手指。
一!
一!!
许剽得到了提示。
他「唰」得一下展开了折扇,恢复为自信满满的样子,说道:
“呵,我猜这后续是——
“两人生死厮杀,最终存活下来了一人,那年轻侠客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使锈刀弃暗投明认她为明主!”
第341章 横死于江湖
在《十日不封刀》的上篇中,提到那退隐江湖的侠客,不愿将锈刀交出,她还要用这把锈刀、与镇中的鬼兵决一死战。
哪有躺在床上咽气的侠客?
她始终认为,自己该死在厮杀之中,该横尸街头,伴随着磅礴的大雨,将这一生的爱恨情仇冲刷干净,继而善恶全销,独赴黄泉路。
面对年轻侠客的恳求,她沉默着从案下抽出锈刀,与老伙计久别重逢,看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我要去剿灭鬼兵,若你想要我的刀,便跟在身后。
“等我死了,这刀就是你的。”
在这个寂静黄昏,两代侠客初相逢。
年轻的侠客决定目送江湖前辈去送死,并拾取遗物。
夜幕深。
街巷无人,年老侠客猛然抽刀,眼前是一支挥舞残破笙旗的鬼兵,骷髅烈马嘶鸣。
锈迹斑斑的大刀,斩向血迹斑驳的盔甲。
挟着过往岁月的峥嵘意气,以及那杀尽千人的煞气,年轻侠客在偷师学艺,她手执木枝作刀斩,一招一式跟得认真。
年轻侠客学得很快,仿佛那年老侠客的招式,为她而存在。
每一招都是那样契合。
有她在前,传授着该如何以一敌众,如何生死两忘。直到手中的木枝越挥越快,隐约斩破风声,比那年老侠客的刀更快。
鬼兵飘散成灰烬,落在年老侠客的身上,死气沉沉。
她想起了什么——
年少时,她途径江南,恰逢贼兵入城,人不得出,主将以烧杀抢掠作犒赏,定下了十日不封刀的规矩,仅是第一日,血流成河、野火四焚。
她满腔愤慨,可初入江湖,武艺稀疏。
故立下誓言,愿以横死于江湖为代价,得悟绝世刀法,斩贼兵、护万民。
初入江湖的侠客,于梦中借来一刀。
所以年老的侠客,执着于横死街头。
黑色的灰烬飘落在她的白发上,几十年江湖风霜纷扬,盖在身上,成了裹尸的旧席。
年轻侠客目光清朗,学得认真。
大梦一场,忘却了梦中之事,唯独记得——
她是宋昧生。
会成为世间最厉害的刀客。
会横死于江湖之中。
————
这个故事,是祝无邀根据历史中真实发生的故事编出来的,只可惜,在真正的十日屠中,并没有这样一位侠客。
所以她叫宋昧生。
是素昧平生的刀客。
但「素昧平生」这四个字之后,往往跟着一句「有幸相识」。
而随着《十日不封刀》下篇放出,也跟随着无数句——
“我再也不说有道是才尽词穷了……”
“这两位侠客,居然是同一人!!”
“我的天,怪不得上篇的行文,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这可不就是梦中——略带朦胧、不问前因后果,我还以为是她们江湖中人独特的相处方式,我差一点儿就说服自己了……”
“怪不得没名字啊!”
“姜还是老的辣,这么一对比,最近的新起之秀小铃铛,确实有些小儿提笔的感觉了。”
“哎,直到那句「所以年老的侠客,执着于横死街头」,我才恍然大悟,我之前还说过,这两个犟种、怎么一点都不懂变通呢?”
……
祝无邀在写上篇时,不仅创造出了梦境般的氛围,让年轻侠客的借刀之行、显得格外理所当然。
还将退隐江湖的侠客,设定成了「忘记很多事情」的形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排行榜单|</a>|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