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梁程美景> 第103章

第103章

  梁书媞已经起身了,明知道程清玙这样来去匆匆,给王昭霞对于他们的关系添不了什么好的砝码,但她也不想粉饰太平,做多余的解释,反而是破罐子破摔,
  “嗯,就是忙,我们都忙,见一面不容易,走了啊,妈。”
  几乎是用逃离的速度,离开了王昭霞,离开了这个家。
  门关后,王昭霞就站在客厅的窗户往下望,过了一会儿,小区院子里,就出现了自己的女儿和她的男朋友程清玙。
  晚上,梁国伟回来后,王昭霞把白天的事情,给自己丈夫说了一遍。
  “到底是年轻人,不吃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也是不撞南墙心不死啊!”
  “现在在热恋期,异地也才刚开始,心里一股子劲,两人还觉着来回奔波不算什么,让他们再耗个半年,你看他们还觉着异地有意思么,再不要说以后结了婚了。”
  梁国伟沉默了半晌道:
  “本来好好的感情,你非得让耗的没意思,不知道你是心里咋想的一天。”
  真是到了更年期了,有时候他都觉着有些不可理喻。
  王昭霞没得到丈夫的认同不说,还听着他有些责怪的意思,情绪一下进了死胡同,说发泄就发泄,
  “哎,梁国伟,你在这儿给我唱红脸,让我唱白脸是吗,把你还装的大义凛然,我多不近人情一样。”
  “上回我晕的时候,给你说不用给小媞说,你扑的急的,转过身给娃把电话打过去,下雨天,娃自己开车跑回来,你自己把责任甩远了,然后可装下了是嘛。”
  …………
  人到中年,夫妻之间,又是翻不完的旧账,吵不完的架。
  第99章 另一种过程(4)
  从父母家出来后,梁书媞才算是舒服了一点点,就这都让程清玙无辜地邦邦邦挨了几拳。
  程清玙挨了打后,还是把她肩膀搂住,半开玩笑道:
  “怎么咱俩都这样啊,我回我父母家生气,你回你父母家也生气,还是咱俩回自己的家好。”
  梁书媞听了,可不是这样嘛。
  剩下半天,梁书媞带着程清玙去了南门跟前的湘子庙。
  湘子庙庙宇不大,前后几步就能逛完,香火旺盛,传说是八仙之一韩湘子的出家之地。
  西安就是这样,看着随处可见、不起眼的庙宇,背景全都大有来头。
  城里的八仙庵是吕洞宾一枕黄粱梦悟道之处,据说求姻缘很灵。
  陕西考古博物馆附近的香积寺,又是佛教八宗之一净土宗的祖庭。
  更不要说什么大兴善寺和广仁寺。
  湘子庙出来,往西走的湘子庙街,是如今最典型的citywalk街道。
  小巷地面铺的是青石,街边充满情调的咖啡店和酒吧几步一家,树栽两旁,绿茵盎然,无论拍照还是休闲,都很合适。
  这不是他俩头一回走这条街了,但每次走都不厌。
  最后沿着这条街走到勿幕门,也就是现在西安最出名的早市地点,小南门。
  再沿着四府街拐到五星街上,能看到一座天主教教堂,中西融合的建筑,在古城里,让人有点意想不到。
  这地方,程清玙是头一回来。
  “西安还有这个?”
  梁书媞道:
  “怎么没有?每年平安夜的时候,不仅要摆个超大的圣诞树,还会节目,过来看的人可多了,挤都挤不进去。”
  “不过我没进过教堂里面,我也只是在门口看过。”
  她怕进去被拉住传教。
  “那要不进去看看,刚好能歇歇。”
  “行吗?”
  “怎么不行。”
  程清玙直接带着她就进去了。
  头一回进教堂,其实这个教堂没有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大教堂宏伟,但还是有那点感觉的。
  墙上写了十戒,正中央的十字架上是耶稣受难。
  这会儿教堂里的人不多,他们俩找了排椅子坐下,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落在地面上。
  和他们隔了两排的椅子上,有教徒正在闭眼祷告。
  梁书媞的座位旁边,放了本圣经,她随手拿起看的翻阅。
  香港这类教堂反而很多,程清玙总是耳濡目染见过,更不要说在剑桥读书的时候,去教堂,是日常。
  不过这座教堂,里面独特的晚清彩绘,倒是很少见。
  梁书媞是个好奇宝宝,左瞧右张望。
  “那是什么?”
  “怀抱耶稣的圣母玛利亚。”
  她会小声问程清玙,结果程清玙都能回答她。
  这一回,他成了讲解员,她成了听众。
  梁书媞随口一问:“这儿是不是还能办婚礼啊?”
  “你想在教堂办?”
  梁书媞摇了摇头,
  “俺不信教的。”
  既然讨论到这里,那再多说说也无妨,
  “那你想在哪里办?”
  这个话题,虽然令梁书媞有点小小害羞,但也不用非常避讳,她想了想,扭过头看着他道:
  “雪山、桃花、湖泊,都行。”
  程清玙跟梁书媞十指相扣,和她相视一笑,他知道她说的是哪里了。
  “是的,都行。”
  天黑后,程清玙亲自驾车送梁书媞回到宝鸡。
  月明星稀,这一晚,太晚了,程清玙还要回西安,她不能向从前一样,带他在村子里闲逛。
  临别时,她对他道:
  “程清玙,你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会想办法说服我父母的。”
  以往电视上,都是有钱的男主对着女主这样说,而他们身上,却是反着过来的。
  晚风吹得梁书媞裙摆摇曳,程清玙上前抱住她。
  “没事,只要我们彼此坚定,你别头脑一热,想跟我分手,那我就再没什么担心的。”
  梁书媞笑着亲了亲他的唇角,
  “哼,你还怪会记仇的。”
  程清玙吻回去,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你可咬了我不止一次。”
  “好啦,小气鬼,再一再二,不会再三再四了。”
  第100章 另一种过程(5)
  人这一生的命运,到底是自己能主宰的成分多一点,还是被动的事件推动的成分更多一点。
  又一年9月,雨季来临,连绵阴雨天不断。
  幽默的网友网上发段子说,陕西就是大不列颠帝国,不仅地图相似,连天气都像的九成九。
  遗址这里,但凡雨下的影响不大,就能上工上工,不能上,统一室内整理资料。
  梁书媞是没再敢多请一天假,乖乖的待在这里,听候安排,指哪儿打哪儿。
  今年的中秋和国庆假期连着,梁书媞倒盼望能到时候给放两三天假。
  天气放晴,已经是到下旬了。
  梁书媞这一组考古人员,负责的几个祭祀坑,因为前些天下雨的影响,落了进度,最近是要忙着迎头赶上。
  平时可能吃了午饭还午休睡一阵,这几天是吃过饭就回去继续上工。
  三米多深的基坑,中间撑了几根长棍顶着。
  梁书媞蹲在地上,教旁边的新人画地层线,还有一位同事,在另一旁刮面。
  厄运在来临之前,没有预兆。
  等察觉到的时候,已经晚了。
  云净天空,梁书媞正在给新人示范,清楚看到眼前的土层发生位移。
  她一把拽起旁边的人,只是都还没站起来。
  上方的土,全部倾泻下来。
  她连同她的同伴一同被土压在地,梁书媞在倒下的那刻,从缝隙中,还窥得见一丝蓝天。
  再一瞬,身上的重量更重了。
  整个世界,完全暗了。
  秋日送爽,风吹过,一片叶落下。
  *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年代,距离长短对信息传递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
  刚开始,只需要是一个考古行业的微信群,有人发出一条消息。
  【听说陕西某某某考古作业坑现场,发生坍塌,埋了好几个人。】
  然后附一张现场事故图。
  从微信群,到更多个微信群,再到头条、微博、抖音等等。
  不需要记者,一条新闻就产生了。
  王昭霞和梁国伟在钟楼的面馆商量着双节来临,要不要再多招几个人。
  有位上了年龄的男性客人,坐在大厅,一边用筷子拌面,一边刷手机,看到了一条新闻,嘴上顺便读了出来。
  【xx考古现场塌方,多人被埋】
  是正倒面汤的服务员听到了,因为知道老板的女儿就是干考古的。
  “叔,你说哪个地方?”
  大叔把手机屏幕给服务员看,
  “你看,就咱陕西的。”
  里屋的门被敲,王昭霞喊了声进,服务员急急忙忙走进来,不等她问干什么,服务员直接张口:
  “叔,姨,小媞考古去的地方,好像发生塌方了。”
  王昭霞听了后,没确认真假,直接拿起手机就拨梁书媞的电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