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因她的声音太过尖厉,吓得苜蓿连忙跪在地上。
  门外有三三两两宫女跑进来。
  所有人都说并无任何人进来。
  他们一个个更是纳闷的很。
  紫禁城中已许久没有孩子出生,哪里来的三两岁的小孩?熹嫔娘娘莫不是病糊涂了?
  熹嫔吓得不行,她率先怀疑到苜蓿身上。
  虽说苜蓿是杨嬷嬷的干女儿,跟在她身边十几年,但如今这般情形之下,她已是谁都不信。
  当天夜里,她就换了个宫女值夜。
  可惜,情况并未好转,甚至还变本加厉。
  梦里那个小男孩依旧如冤魂似的缠着她,深处胖乎乎的爪子要来抓她,她跑啊跑,跑的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那小男孩绕到她的跟前,她这才得意看清那孩子长得什么模样。
  他,他竟长得与故去的福宜一模一样!
  福宜!
  是福宜来找她索命呢!
  熹嫔尖叫从噩梦中醒来,她身边已围了几个心腹宫女,那几个宫女面上皆是一脸惶恐。
  熹嫔深吸几口气,方开口道:“方才,方才依旧没有小男孩过来吗?”
  “你们一个个脸色为何会这样难看?”
  “你们,你们到底看到了什么!”
  为首的宫女名叫香槐,与苜蓿一样,都是陪了熹嫔十几年的老人,比起聪明的苜蓿,自是要老实几分。
  但春槐却是面色惊惶,腿肚子一软,就跪了下来。
  “娘娘,娘娘,奴婢……奴婢们不敢说!”
  不仅是她,连带着她身后跟着的几个宫女,一个个皆是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宛如见了鬼。
  第118章 你竟敢吓唬我?
  纵然熹嫔心中惶恐,但当着香槐等人,自不会露出端倪来。
  她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冷声道:“说!本宫要你们说!”
  “方才你们看到了什么,都一五一十说出来!”
  “若是还畏畏缩缩、支支吾吾的,这永寿宫也留不下你们!”
  香槐哪里还敢藏着掖着?深吸一口气,这才低声道:“方才,方才……娘娘您双手掐着自己的脖子,口口声声喊着‘福宜’……”
  她们既是跟在熹嫔身边的老人,自然知道福宜是谁。
  福宜是华贵妃的儿子,养到一两岁时没养住,好好的孩子没了。
  当年华贵妃伤心欲绝,若非皇上下令将年七格格接到听雪轩住着,如今紫禁城中有没有华贵妃这号人都不好说。
  她们原以为福宜阿哥是娘胎里带着病弱之症,亦或者是故去的福晋害死的,如今看来……只怕这事儿是熹嫔在捣鬼。
  香槐等人低着头,别说再说话,一个个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熹嫔一愣,手下意识摸向自己颈脖处——难道,当真是福宜前来索命了吗?
  当日一早,弘历就过来了。
  对上憔悴不堪的熹嫔,弘历却是镇定许多。
  “额娘,您莫要怕,好端端的福宜怎么会前来找您索命?他既要来,为何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挑准这个时候来?”
  “您刚在年珠那儿吃了闷亏,生着病,福宜就来了,您不觉得过于巧合了吗?”
  熹嫔一愣,继而低声道:“弘历,你的意思是有人在其中装神弄鬼?”
  弘历颔首。
  就算不说这人是谁,他们也能想到是年珠。
  熹嫔心下并未踏实多少,甚至更担心起来,活人……远比死人可怕多了。
  “想来也是,年珠可不是泥巴捏的,从前她一直没对我下手,是顾及着皇上,担心皇上不高兴。”
  “但如今福惠愈发得皇上喜欢,翊坤宫那位也有了身孕,他们几人在皇上面前是什么都不怕,年珠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说着,她皱皱眉,道:“只是,她如何能将手伸进永寿宫来?”
  自雍亲王府开始,她便将院子治理得井井有条,别说安插个人冲她下毒,就连只苍蝇想要飞进来都是难事。
  “额娘,这件事不重要,如今重要的是你不能自乱阵脚,万事,都有儿子在呢。”弘历握着熹嫔的手,只见熹嫔脸色比起从前是愈发憔悴难看,“想来定是皇阿玛发落了杨嬷嬷,给了旁人可趁之机。”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是区区噩梦罢了,您莫要过于担心,更不能分寸大乱。”
  “如今当务之急,是您要养好身子才是。”
  “剩下的事,交给儿子。”
  他也好,还是熹嫔也好,都没怎么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在他们看来,将永寿宫的奸细抓出来就是了。
  但接连着几日过去,弘历却是一无所获。
  熹嫔更是夜夜噩梦,每天夜里从噩梦惊醒也就罢了,甚至有的时候大白天的都还嚷嚷起来。
  “福宜!福宜!你滚开!不是本宫故意要害你的!”
  “谁要你有个狐媚子额娘的?”
  “你那狐媚子额娘没来之前,本宫与皇上琴瑟和鸣,你那狐媚子额娘一来,皇上眼里心里全是她……本宫不害你去害谁?”
  弘历这才知道,当年所有人都觉得福宜是故去的福晋所害,甚至连福晋都是这样觉得的。
  可其中,熹嫔定是功不可没。
  他也跟着急躁起来,以“节省开支,安心养病”为由,将永寿宫不少宫女太监都打发走了。
  一来他是想要彻查出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
  二来他担心熹嫔的胡言乱语会传出去。
  只是可惜,弘历失算了。
  紫禁城中向来没有秘密可言,便是无来由的风言风语,都能传的是人尽皆知。
  渐渐的,皇上也有所听闻。
  翊坤宫内,年若兰更是知道了此事。
  已至深秋,她肚子已高高隆起,却比上次怀福惠时心情平静许多,毕竟如今她将大半的心思都放在了年珠成亲一事上。
  就算听说福宜之事,她愤恨不已,却早没有当初的伤心欲绝,毕竟人活着都是要朝前看的,她都快忘了自己有多久没想起故去的福宜。
  “……想必连九泉之下的福晋都以为是她动手害死了福宜,殊不知她也是被人当成了刽子手,当年的熹嫔那叫一个乖觉温顺,不知不觉中竟要福晋为她所用。”
  “这件事,皇上也听说了,皇上是心中不悦,已派人彻查此事呢。”
  她原以为皇上看在弘历的面子上,这件事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
  她这才知道,在皇上心中,她的儿子福宜一直很重要呢。
  年珠也跟着高兴起来:“纵然当年之事已过去多年,但熹嫔身边的杨嬷嬷、苜蓿等人都还活着,若皇上下令细细去查,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福宜表弟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呢。”
  至于这时候熹嫔出事对弘历的处境来说是雪上加霜,这话她并没有说。
  在她看来,如今她已是胜券在握。
  弘历……若弘历是个聪明的,这时候就该老老实实安分守己,而不是妄图以一己之力拉他们下马。
  年珠总以为历史上的乾隆帝被皇上选中,应该是有点过人之处的,谁知她与年若兰的话还未说完,就听说四阿哥来了。
  年珠:“……”
  看样子是她想多了。
  历史上的乾隆晚年时期昏庸无能,如今与盛怒之下、失去理智的弘历有得一拼,可谓是半斤八两。
  她有点可怜起历史上的雍正来了,膝下统共就那么三四个儿子,矮子当中拔高个,也只能选出个乾隆来。
  四阿哥很快就走了进来。
  这些天因永寿宫的事,他面色也带着几分憔悴。
  但他却不笨,今日过来时还带着富察氏,明面上看起来是来给年若兰请安的。
  “……我听说您临盆在即,早就想与富察氏一起过来看看您,可惜,额娘身子不好,一直没有机会。”
  “昨儿,我收到了一盒铁皮石斛,一分为二,一半留在了永寿宫,一半给您送了过来。”
  铁皮石斛是好东西,不仅是绝佳的补品,还能抗衰老,被一些大夫称为“救命仙草”。
  更别说,他送来的铁皮石斛是极品中的极品。
  年若兰含笑命亲嬷嬷将东西收下,寒暄几句后就问起熹嫔的身体状况。
  她向来是个心肠好的,总觉得所有的事情是一码归一码,熹嫔所做的事与弘历并没什么关系。
  弘历摇摇头,低声道:“……多谢您关心,额娘的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时常做噩梦。”
  “就在前两日,我才知道当年福宜去世一事与额娘也有关系。”
  “今日过来,我不仅是前来探望您,更是代额娘给您赔不是的。”
  说着,他更是忙道:“我并不敢奢求您原谅,只是做错了事总是要有个说法的,还请您放心,稍后我离开翊坤宫后,就会去御书房找皇阿玛,将此事与皇阿玛言明。”
  “不管皇阿玛如何发落,我皆不会求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