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周志刚见她碗里空了,便把自己的鱼汤给她倒了些。
梁莹莹冲他笑得甜甜蜜蜜的,不吭声的把汤喝了。
周清水无意间看到这一幕,心里撇嘴:“果然男人都吃这一套。”那个姓刘的混蛋也是这种人,别以为他不知道那个王八羔子早跟别人勾搭上了。
“不想那个腌臜东西,影响吃饭。”周清水抛开那些烦人的事,美滋滋的喝了口鱼汤,想到自己只分了张大海一条小鱼苗,好像有点不仗义。
“等我下次钓到鱼,便分他条大的。”周清水这般暗自决定的想。
周家喝了鱼汤,张家则因为赵红梅明天要走亲戚,鱼没有动。
晚上一家人喝得骨头汤,主食做的少,用郑春燕的计划来说,用汤汤水水的把肚子灌饱了,省粮食。
夜里睡觉的时候,郑春燕忍不住跟张牛抱怨。
“我之前咋说的?只要家里买了肉,红梅肯定要回趟娘家。”
张牛也不知道该咋评论:“她娘家也是真的难。”
赵红梅娘家本来就过得不好,父母早早去世了,两个兄弟中,老大去年还意外没了。结果张红梅他大嫂没多久便抛下四个孩子改嫁了,那几个孩子就由赵红梅他弟赵卫国养着。
大小伙子还没结婚就拖着四个孩子,家里又那种情况,这辈子恐怕都娶不上媳妇了。
就因为赵红梅家这个情况,所以她时不时的往娘家贴补,夫妻俩也不好说太多。
郑春燕也叹气:“我知道她娘家难,可咱家条件也没多好啊。”
张牛也不知道该咋安慰,家里的粮食能紧着够吃,可都多亏了妻子仔细的过日子:“往好了想,这年月起码不用担心饿死人了。”
“算了,情况都这样了,多说了也没用。”郑春燕说道,“早点睡吧,明天还得上工。”
…………
半夜三更的时候,张大海上了趟厕所,回屋后觉得饿了:“晚饭就吃了一肚子的汤汤水水,根本不顶饿。”
他准备垫吧点东西好睡觉,于是特地选了个小手电,拿了点面包火腿肠卤蛋啥的,在面前堆了一小堆,按着自己喜欢的开吃。
张牛也开门出来起夜,一瞅小儿子屋里有光亮:“大海,还没睡呢?”
“咳咳……”张大海差点噎到,缓过来回道,“刚去了趟厕所,这就睡。”说完赶紧关了手电筒。
张牛:“你也是起来上厕所啊?晚上水喝多了就是麻烦。”
听着他爹走了,张大海松了口气,一个人吃独食的感觉真不好,感觉嘴里的面包都不香了。
“得赶紧想个办法改善一下家里的伙食才行。”
第5章 稀奇啊:鞋底大的烧饼
第二天一大早张家人吃过饭就准备去上工了。这年头村里靠工分分粮分钱,为了填饱肚子男女老少都要干活。
不过张大海是个例外的,独苗苗爹娘宠的厉害,自个儿又是个不爱干农活的,要么不上工,要么出工不出力,大小伙子拿的工分连人家姑娘小哥儿都不如。
如今张大海还伤着,张牛和郑春燕更不会喊他去上工了。
不过张大海自个儿却跟上了。
昨天吃独食,心里愧疚,虽然他实在不怎么会干地里的活,还是决定跟着一起下地。
张牛惊讶,玩笑的说:“稀奇啊,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郑春燕则问:“说吧,是不是又想要钱买什么东西了?”这套路,她太熟了。
张大海:“……”
张大海知道自己说真话也会被当做有目的的卖乖,只好找了个借口:“闲着无聊,跟着你们去地里转悠一圈。”
这话他爹娘倒是信了,张大山则过去药帮他拿锄头:“你头上还有伤呢,锄头我帮你拿着。”
张大海不让:“不用,一把锄头能有多重。”他大哥是个憨厚老实的,加上又是养子,遇事什么都让着他。他以前不懂事,还被人挑拨说他哥一个不是亲生的将来还要分掉他一半的东西。这让他心里对张大山不喜,但因为他不爱干活觉得有张大山在能帮他干活,倒是没闹什么幺蛾子,不过总爱理直气壮的指使他哥干这个干那个就是了。
现在想想,自己以前可真憨。
什么分走一半?他自己偷懒不爱干活,他哥却打小就特别能干,成年后拿的工分年年能排村里前三,这个家他贡献可不少。
……
全村人一起干活可是很热闹的,一出门就遇到不少人。他爹娘在人群里跟人聊天,张大海刻意坠在后面,他可真不习惯跟人寒暄。
“大海。”
身后有人叫他。
张大海看过去:“明亮哥。”
张明亮是张大海大伯家的儿子,两人关系不错,臭味相投:“脸上还没好全呢?”
张大海:“哪那么快啊?”
“没想到刘虎那个孙子下手这么狠。”张明亮一副同仇敌忾的样子,“这个亏咱不能吃,肯定得讨回来!”
张大海心里翻个白眼,这时候的他看得明白,张明亮这人遇事也就一张嘴,话虚的很:“算了,反正赔钱了。”
“咋能这么算了?”张明亮道,“你要是这么算了,你以后面子往哪儿放啊?”
张大海故意说:“那倒是,不过我现在伤着,你先帮我去套他麻袋怎么样?先帮我出口气。”
张明亮自然不应:“打草惊蛇了多不好啊,还是等你伤好了,自个儿报仇才痛快嘛。”然后转移话题问,“你这伤口多久能拆线啊?”
张大海就知道他会这么说,没意思:“再过十天吧。”
郑春燕回头瞅见儿子跟张明亮凑一起呢,她不喜欢儿子跟这个侄子混,便喊了一声:“大海快点跟上,看你都落多远了。”
“好嘞。”张大海也没跟张明亮胡侃的兴趣,小跑着跟上家人。
周清水本在后面跟张满星说话呢,听到张大海的名字抬头看过去,便看到了张大海的身影:“这小子今天出来混工分了啊。”
今天村里主要的农活是种红薯,栽红薯苗这活儿张大海没经验干不来,就只能一旁跟着整理地垄堆土。
大家都知道张大海干活爱磨洋工,勤快的人不爱跟他一起干活。不过今天大家发现,张大海虽然一如既往的干活动作一看就不熟练,但好歹一直在老实干活呢。而不像以前,不是喝口水,就是歇口气。
“今天咋跟换了性子似的?”
“谁知道整的哪一套啊?”
“有啥好说的,肯定三分钟热度。都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的就是张大海这种人。”
其实村里干活磨洋工的也不是张大海一个人,但谁让他头上顶着纱布,话题度高呢。
中午十一点收工,一到家郑春燕就心疼的说:“大海今天累得不轻吧,赶紧进屋歇歇去,身上还有伤呢。早知道你今天要下力气干活,我就不让你去了。”
张大海笑笑:“不算累。”
张大牛道:“他那活算啥累啊,男娃别养得娇气。”
“啥娇气,我这不是心疼他身上还有伤呢吗?”郑春燕说完,跟赵红梅道,“你俩赶紧走亲戚去吧,篮子我给你们准备好了。”赵红梅娘家离得不远,这时候走也不晚,而且夫妻俩也舍不得请假。
郑春燕说着进里屋,把篮子给拿了出来。
郑春燕跟赵红梅说:“我给你装了二两肉,一些肉骨头,还有半条鱼,粉条也拿了点,你别嫌少。”
赵红梅连忙说:“不会不会,这些东西很多了!”她这可不是说的面子话,而是真觉得婆婆给的不少,毕竟那可是肉。
“那行。”郑春燕道,“厨房里有些我早上割好的韭菜,还有几把菠菜,你也带上。配上些肉,你娘家那几个孩子好吃上口饺子。”
“好。”赵红梅心里高兴。
张大山一旁看着,心里也是很感激的,他觉得自己命好,摊上这么好的养父母。
夫妻俩走之后,郑春燕也没急着做午饭,喝点水歇会儿。
郑春燕问儿子:“你不会嫌我给你大嫂拿的东西多吧?”
张大海摇头:“不会啊。”
“我也就是瞅着那几个小孩可怜,当娘的可真够狠心的,说改嫁就改嫁了。”郑春燕这么解释一句。
说起来两人对张大山这个养子挺好的,两口子算不上什么大善人,但对养子的态度一致觉得既然养了就当自家孩子养。养都养了,不好好对孩子,再养出个仇来图啥?
当然,跟张大海这个亲儿子比起来,一碗水端平是做不到的。不过两口子觉得这也没啥,别说大海是他们亲生的,就其他人家,偏心个小儿子太正常了。两口子让张大山吃饱穿暖,还让他读完了小学,也不随意打骂他,别人家亲生儿子都不一定有这待遇。
当然,前提也是张大山是个知道感恩的,要是个白眼狼,夫妻俩也不想把这份心喂给狗。
“还剩半条鱼,中午炖上吧。”郑春燕道,“再给你爷俩弄碗鸡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