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张大海苦着脸嚎:“娘,我又不是后院的羊,光吃草就行了。”
郑春燕白了他一眼:“你还不如后院的羊呢,起码那俩养大了还能卖钱。”
张大海心道:“我有大价值呢,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光吃饭不干活。”
张大海不说了,他直接趁他娘不备倒了半瓢面进盆里,倒完就跑。
郑春燕见状气得骂:“你个败家玩意儿!”
赵红梅一旁看得发笑:“娘,别气了,还能盛出来呢。”
郑春燕一边把面往瓢里装,一边嘟囔:“这个混小子,不知道我这半瓢面是留着配玉米面擀面条的吗?”
张大海差不多也能想到他娘的操作,但好歹也能再沾点面粉。他跑回自己屋里,门一关,继续抄课文。
结果提笔就忍不住叹气,也没有拼音,遇到不认识的字,那是真一点办法都没有。
张大海心道:“下午去找一下那个大学生。”
——
下午。
宁旭干完活,便忧心的往回走。他爷爷病了,药吃完了得想办法弄点药才行。
张大海看到他脚步匆匆的样子,把人堵了。
宁旭有些忐忑,张大海他知道,前阵子的话题人物,村里的二流子。他怕对方找自己麻烦。
他小心的问:“你……你找我什么事?”
张大海看他谨小慎微的样子,便冲他亮了亮手里的课本直接表明来意,省得他自己吓自己:“我呢最近打算学习一下,缺个人教我。听说你是个大学生,所以想着以后要是遇到不会的就过来请教请教你。”
宁旭抬头迟疑的说:“我这身份,不太好吧?”
张大海看清了,宁旭长了张特别正派的国字脸:“没啥不好的。我呢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你呢是帮助我这个广大的穷苦农民兄弟,之一。”
“不让你白帮忙。”张大海小声道,“一个月我给你十斤面粉,两个鸡蛋。”
本来宁旭要拒绝的,他不想跟张大海这样的人打交道。但一听报酬,犹豫了。
想到爷爷,他咬了咬牙,看向张大海问道:“可以,但你能先借我点钱吗?”
他急忙解释道:“我爷爷病了,需要药。”
张大海:“借多少?”
“一块钱。”宁旭说完小心的问,“行吗?”
“行。”张大海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给他。
宁旭感激连连:“谢谢!谢谢!我会想办法尽快还你的。”
张大海知道他境况窘迫,倒也善解人意:“不用急着还。”
宁旭小跑着回到牛棚,激动的跟他爷爷说:“爷爷,我借到钱了!我这就去医院给你买药!”
“咳咳……”宁元伦咳嗽着问,“你跟谁借的?”
宁旭道:“张大海借给我的。”然后三言两语的把情况说了一下。
“爷爷您别担心。”宁旭安抚道,“咱这情况他也没什么好图的。”
宁元伦微微点头,沧桑病容的脸上满是愧疚:“是爷爷连累了你。”
“爷爷,这话您别再说了。”宁旭安慰道,“以后会好起来的。”只有这么自我安慰,他们才能坚持下去。
——
李厚盯了张大海两天,回去跟姜卫国报告:“那小子这两天要么在家里窝着,要么被他娘赶出去割草,连村子都没出。就有一点不太寻常,我看到他跟一个臭老九有接触。”
“臭老九?”姜卫国觉得那些人没什么威胁,“确定他没接触那些狗东西?”
“确定。”李厚肯定的说道,“他都没出村子,也不爱找人说话,就喜欢跟一个姓周的小哥儿斗嘴。”
姜卫国点头:“行,知道了,你回去吧。”
李厚出去遇到姜卫国他娘郑娥:“郑大娘,我走啦。”
“诶。”郑娥进屋,担心的看着姜卫国,“卫国……”
姜卫国安慰道:“没事。”
郑娥叹气。她是个命苦的,早年没了丈夫,大儿子去当兵又牺牲在了战场上,家里就剩这一个顶梁柱了。但二儿子是个不安分的,一想起他们私底下偷偷干的那些事,她就提心吊胆。
郑娥自责,怪自己这个当娘的没用,让二小子小小年纪就为了弄口吃的费尽苦心。
夜幕降临,张大海拿着个迷你小手电,带着防身武器,借着微光出了村子。
“这倒霉催的。”张大海十分后悔,“早知道应该在空间里塞辆自行车了。真是有钱难买早知道,可苦了我出门全靠腿了。”
而这边,姜卫国借着出去上趟厕所确定没人盯着后,回来偷偷下了地道。
姜卫国小时候被饿怕了,那是挖空心思弄吃的。等他长成大高个,有把子力气后,方法就多了。
村里定量养鸡、养羊,他就带几个兄弟帮忙挖了地道偷偷在下面养,然后换着天的把羊放出来见见太阳。反正谁也不会特地盯着别人家的羊觉得长相不一样。
要不是被卢波给盯上了,他根本用不着急着出手。卢波已经找了他好几次茬了,但他家是烈属,卢波没有实据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只能跟臭虫似的膈应人。不过如果真被他找到地道里的东西,自家就麻烦了。
姜卫国下了地道,走了不小一段路,那里分窝养着十几只羊。这几年地道里被挖的更复杂了,能养的东西也多了。
第15章 有组织:现成接盘的
姜卫国家西北边有户人家,屋子建在了村子外围,家里的男人外号叫李老实。村里人都知道,这人性子特别闷,软和好欺负,平时在村子里没什么存在感,一提他都说是个闷葫芦。
而此时,李老实大晚上的不睡觉守在乌漆麻黑的厨房里安静的坐着。直到听到锅灶那边传来动静,他赶紧上前小声问:“姜哥?”
姜卫国的声音从灶底传来:“是我。”
李老实赶紧把铁锅拿下来,他家这灶是地道的一个出口。不过因为灶口不够大,出人不行,但拿东西倒是可以。
姜卫国小声说:“赶紧接着。”这李老实就是他为数不多的几个合作者之一。
李老实费了些劲把羊肉从灶洞里拿出来,又把锅恢复原位:“姜哥,那我去了啊。”
姜卫国:“去吧。”
李老实背着羊肉小心出门,半道上遇到了负责盯梢的李厚。
李厚瞧见人影,从树上下来跟他说:“我一直盯着呢,就他自己。”
而这边张大海靠着双腿来到姚庄,百无聊赖的在约定好的地方等着。他面前放着个袋子,里面装着五十斤面粉、二十斤大米、两斤红糖和一壶十斤的菜籽油。
说起来,张大海空间里的东西比较简单。就米面油粮肉蛋奶的分量比较大,他当时储存的时候照着自己再活五十年的分量买的。因为避免白花钱,他特意花了些心思,比如面粉,他就特地买了些小麦再花钱打成面粉,而不是直接买面粉厂的。这样哪怕没遇到天灾,平时自己也能消耗。
然后就是些糖和调味品以及速食类的储存不多,至于贪便宜存的一些质量不好的东西,比如赶大集买的毛毯,分量就更少了。
以至于他忍不住后悔怎么没多存点东西,就比如他今天就挺想念某家他经常光顾的餐馆里那道酱香肘子的。要知道有一天会穿回来,他肯定存它千八百个。
当然,他想念的东西太多了。
“烤鸭、蛋糕、玉米排骨、红烧鱼……”张大海想到清汤寡水的晚饭,怨念的吸溜下口水。
“啥时候来啊?哎,这个年代真不容易啊,为了吃口肉整得跟特-务接头似的。”
好在没让他等太长时间,他远远看到个人影晃动,知道要等的人来了。
等人走近了,张大海发现人家蒙着脸,连声音都不带露的。
张大海也不在意,倒也不是他心大,都不是“正经”人,也不用担心互相泼脏水。
他打着点微光给李老实看了看米面油糖,李老实给他看了看新鲜的羊肉。
两人拿着秤把斤数一秤,张大海再一张张数了钱,各自便拿着各自的东西离开了。
整个过程就像一出哑剧。
等彼此走出去老远,没有异动后,都松了口气。
李老实这边放心了。东西卖出去了,就算张大海回去的路上倒霉地被抓了,他们也不担心。张大海也就知道一个楚萧寒。
说楚萧寒卖羊肉?人家楚知青根本没养羊,你这纯属是污蔑!
有同谋?那你指认哪个是同谋?
什么,指认不出来?那你就是诬告!
那边张大海把羊肉收空间里,也放心了:“这么有组织有纪律,肯定不止这一只羊,看来可以多交易个几回。”
李老实把东西交给李厚,分开后自己回家。
刚临近村子,结果被手电桶给照了,顿时人僵住在那里。
那人大声叱问道:“谁在那?”
李老实吓了一跳,是村里巡逻队的,他心里慌,虚声回了句:“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