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好。”张大海答应着。
楼上,房间内。
周清水醒来, 舒服地蹭了蹭被子。
房门被推开,张大海端着早餐走进来:“醒了?起来吃饭吧。”
周清水伸了个懒腰, 听着窗外传来的雨声:“下雨了?”
“对,下雨了。”张大海拿了衣服给他, “要不要先去洗个澡?”
周清水伸手接过去:“要。”
两人在屋子里腻腻歪歪地吃早饭的时候,门口一个小脑袋伸出来。
周清水笑着看过去:“豆豆吃过了没?”
豆豆迟疑了一下:“吃了。”
张大海见状:“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再吃点?”
豆豆闻言,眼睛立马亮晶晶的:“嗯。”
两大一小吃完饭, 周清水便陪着豆豆玩玩具,张大海坐在一旁看报纸陪着他们。
外面的雨细细密密地下着,屋内一片温馨。
张大海在香岛停留一周后,便再次忙碌了起来。
内地。
张大海停车休息,下车伸展伸展身体。
“听说恢复高考了!”
“真的假的啊?”
“真的, 都登报了,肯定是真的。”
“啥情况啊,咋又能高考了。”
“好事啊,拨-乱-反-正了!”
……
张大海凑过去散了几根烟,打听清楚后,长吐了一口烟:机遇要来了。
他转头给家里打了通电报。
郑春燕抱着孙女坐在门口跟大嫂徐桂枝聊天:“彩云什么时候送米面?”
徐桂枝大女儿张彩云这胎终于生了个儿子,可算松了口气,因为是儿子,必然是要办酒席的:“说是十三号办。”
“那行。”郑春燕咬了口手里的青萝卜,“到时候我给她逮只老母鸡,让她好好坐个月子。”
她说道:“这回咱们去了可得好好跟她婆家说说,再敢在月子里找事,咱们可不饶他们。”
徐桂枝点头,这回更有底气:“肯定的。”
张彩云前两胎生女儿,她婆家就各种借口不照顾月子,徐桂枝心疼女儿只能自己过去照顾。就这,还得被人给脸色看:“这回他们要是再敢,我就直接啐她脸上!”
她说这也咬了口青萝卜:“这萝卜真好吃,甜丝丝的,跟水果差不多。”
郑春燕道:“可不是,能当水果吃了。这是大海从外面找来的种子,等结了种子我给你些。”
“行。”徐桂枝道,“明年我也种些。”
“对了,明亮的对象处得咋样啊?”郑春燕问道。
张明亮上一个对象黄了之后,本以为结婚要等两年了,结果没想到他自个能耐,跟隔壁村子的一个姑娘好上了。
徐桂枝笑呵呵的说:“处得挺好,过阵子两家人见个面。”
双方家长能见面,说明婚事就大差不差了。
“那可太好了。”郑春燕转而想到,“那个,夏生咋办?”
徐桂枝道:“就还这么着呗。当时也是想出口气,本来也没想拿他给明亮抵媳妇。”她倒是挺喜欢王夏生的,人长得不错,主要是能干性子还好,可惜他儿子不喜欢哥儿。
“让他在你家待着也好,那孩子挺不错的,在你家好歹能吃口饱饭。”郑春燕想到王夏生家那对没脸没皮的父母,“至于以后,只能以后再说了。”
隔日,张家人接到张大海的电报,张牛和郑春燕一起去了大哥张熊家。
刚吃了午饭,一家人都在。
郑春燕道:“大海打了电报,说既然恢复高考了,就让彩霞也去考。”
徐桂枝惊讶:“啥?”
张彩霞慌忙摆手:“不行,我还没学多少呢,真的不行。”
张熊看看闺女:“大海咋想的?咋会说让彩霞去高考啊?”
“电报就那么几个字,我哪能知道他咋想的?”郑春燕倒是没觉得是多大的事,她对张彩霞说道,“你不是一直在学习嘛,你大海哥让你去考,你就去考。又不是非得让你考个大学回来。”
张牛跟着说道:“你婶子说的对,又不逼你必须考上,你有啥好怕的。”
听他们这么说,张彩霞松了口气,但还是紧张:“我……我真能去考啊?”
郑春燕肯定道:“咋不能啊?我听说别村的知青都开始特积极的看书学习了呢,你也努力一下,万一瞎猫碰上个死老鼠了呢?”
张牛是对儿子的说法都很支持的:“你大海哥让你考,肯定是有考量的,那你就放心去考。我去帮你寻摸书,让余文臻好好给你补一补。”
张牛猜测着:“浩平应该有书吧?”
郑春燕道:“浩平肯定要参加高考的,他肯定能找到书的,到时候让彩霞跟着抄一下。”
夫妻俩你一句我一句就把事情给定下了。
张熊和徐桂枝俩人听得有点云里雾里,就觉得吧,高考这种事跟他们家没啥关系。咋一转眼,女儿已经要奋战高考了?
徐桂枝问:“彩霞,你啥想法?”
张彩霞踌躇了一会儿后:“我想试试。”
高考的消息传遍全国,仿佛一阵春风似的,唤醒了这片大地。
张大海的买卖,进了腊月便停了,他和周清水也该启程回家了。
周清水和申宁依依不舍地告别:“师姐,等明年我再来玩。”
申宁不舍地抱抱他:“一路顺风。”
两人带着豆豆上了船,因为有侯武在,他们一路上很安心地直到上了岸。
两人在渔村住了两天,换了些新鲜的海鲜后便没多耽搁地往家赶。
火车上。
周清水抱着豆豆靠着张大海:“好想家啊。”
——
一大早,张牛起床后,看着阴沉沉的天:“看样子想下雪。”
郑春燕戴上围巾:“都腊月了,大海和清水咋还没回来,不会是遇到什么事了吧?”
张牛道:“别瞎想了,之前不是来信说了嘛,腊月肯定回来。”
不见着人回来,郑春燕总没办法放心:“一去那么久,也不知道他俩在外面忙活啥呢,一直不回家。”
张大山拎着热水瓶进堂屋:“我感觉大海应该快回来了。”
郑春燕嘀咕道:“也不知道能不能摊上个好日子,可别淋着雪回来。”
结果事情还真让郑春燕给说准了。
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
张大海给豆豆裹紧了棉大衣抱怀里,和周清水俩人顶着大雪往家走。
“麻蛋,连个能住一晚的旅馆都没有,真糟心。”
周清水用围巾捂着嘴说道:“别抱怨了,留点力气赶路吧。”
“咋那么巧就遇到下雪啊!”张大海无语死了,“你小心点别滑倒。”
“没事儿,现在积雪还不多。”周清水道,“走快点,到家就能喝上热汤了。”
张大海无奈:“要是能开车……”
周清水打断他的话:“你这是由奢入俭难啊。”
张大海笑嘻嘻道:“好,我检讨。”
两人顶着风冒着雪,终于来到了家门口。
因为下雪,没人出门,大门紧闭着。
周清水激动地拍门:“爹——娘——开门——”
坐被窝里说话的几个人,听到声音,立马忙活起来。
郑春燕激动道:“是清水!他们回来啦!”
张大山屋子离大门进,先一步去开了大门,看到俩人笑着说:“你俩回来啦!”
周清水松口气:“可算到家了!”
郑春燕看到他俩高兴极了:“快快快进屋!”
张牛喊着:“大山,你把暖瓶提过来,让他俩先喝口热水暖暖。”
张大海道:“哥,你把这袋子东西先放厨房吧。”
张大山应道:“好嘞。”
张大海和周清水赶紧进屋。
郑春燕拿了毛巾给他俩弹去身上的雪:“你俩可真会挑日子,下着雪的回来了。”
“哪能想到会这么不巧啊。”张大海说着把豆豆放下,“一路上快冻死了。”
两口子看到豆豆,愣了一下。
郑春燕疑惑:“这孩子是……”
张大海道:“待会儿再说。”
郑春燕一听就知道里面有事儿,便没再问:“行,来喝点红糖水发发暖。”
她特地端了一碗递给豆豆:“给你喝糖水。”
豆豆看向周清水。
周清水道:“接着,叫奶奶。”
豆豆便乖巧地接过碗,声音糯糯地喊了声奶奶。
“诶!”郑春燕听着高兴。
张牛则看的好奇。
赵红梅抱着女儿也来了堂屋,一家人说说笑笑地,聊着张大海他们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两人挑拣了一番,自然不能全说,不然他们得担心死。
郑春燕发话:“做饭做饭,今天早点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