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淑妃像是赌气般地说道,“本宫要不是看在哥哥的婚事到底如常举行了,再加上皇上又让人来”,说到这她懊恼地住了嘴,像是情绪上头才说了不该说的话一般,“反正本宫不喜欢你!”
她凶巴巴地看着纯嫔,“本宫不喜欢你,你日后也不必与本宫来往,但本宫也不屑去害你!”
她像是说烦了一般突然起身行礼,“娘娘,嫔妾兄长今日回门,嫔妾还得去宫中等着人来禀报,嫔妾先告退了”,说完也不管众人怎么看得扭头就走。
众人面面相觑,淑妃那话里的意思倒像是说是皇上让她不要与纯嫔计较的,也就是说动手的真的是纯嫔母族?
出了坤宁宫后淑妃坐在銮驾上走了好久才缓缓吐出一口气,演什么戏?她哪里会演戏?让她看看戏倒成,徐允政真会为难她!
淑妃走了后众人渐渐也就没了聊天的兴致,贤妃和德妃两人走着回宫,贤妃忍不住道,“如此说来,倒真像是吐蕃动的手,那淑妃虽然一直没个好性子,但也算不上跋扈”,贤妃觉得她不跋扈不代表她善良或者平易近人,只是她平等地不愿意跟任何人相处。
“你瞧她今日打鸡骂狗的,我本来就觉得跟吃错药了似的,也不知是不是脏躁”,前一阵子她自己精神不振,情志烦乱,睡眠不安,哭笑无常的,太医就说是什么脏躁症,是一种情志病,女人到了年龄都容易有点儿这个那个的问题,淑妃虽比自己小一些,但也难说。
“可若是因为明明是纯嫔那边犯了错,皇上却要她要求她原谅”,贤妃冷笑,要是搁她身上,她也要闹的。
没法儿跟皇帝闹,那就跟周围的人闹,反正谁都别想好过!
德妃也信了,甚至突然有些同情淑妃了,“你说两位秦将军从他还没到这个位置上就帮着他,如今竟然为了一个女人”,德妃摇了摇头,凉薄至此啊!
昌贵人出了坤宁宫后快步追上了纯嫔,她满眼嫉妒地看着纯嫔,“你倒是好手段,勾得皇上眼里只有你,可你也别太得意了,今日有你,来日也会有别人的!”
纯嫔本就心里难受,她还来自己跟前儿说这些莫名其妙的话,没忍住怼了回去,“至少现在是我,贵人姐姐可近不了皇上的身!”
昌贵人气急,“你个小贱蹄子,我可是为皇上生了十一皇子,你竟敢如此对我?”
“所以呢?你也说了是十一皇子,他前面可有八个呢!后面两个可比你生的要得宠得多!陈嫔肚子里也揣了一个,你说将来还会有多少?你的十一皇子又特别在哪里?”
她满眼恶意地看着她,“贵人姐姐,你如此性子,你猜我若是跟皇上进言说姐姐的性子无法抚育皇子,你说皇上会不会立马派人将十一皇子送到皇子所去,再不让姐姐见他?”
虽然说她自己是个什么情况她自己心里清楚,可不妨碍她扯大旗吓唬人啊!
昌贵人又是气又是怕的,恨恨一跺脚扭头就走。
纯嫔见她走了这才松了口气,宫女见她这幅模样心里不解,“娘娘,您如今盛宠优渥何必在意这么一位低位嫔妃呢?”
她叹了口气,“你不懂”,可对上宫女不解的眼神后又突然打了个机灵,“本宫是说本宫到底是新宠,根基不稳,今日又跟庞妃、陈嫔不睦,若是让皇上以为本宫恃宠而骄到时候本宫还有本宫的母族又该何去何从?到了那个时候,皇上若是翻旧账,问责本宫母族又该如何?还有秦将军,他也不是好惹的啊!”
宫女了然地点了点头,纯嫔余光见到这才松了口气。
第129章 今日是潘媛媛三朝回门……
今日是潘媛媛三朝回门, 潘父潘母见她神情恍惚心里都很是着急,对秦封也不免多了几分不满。
潘大人今日特意请假没去当值,他向来是个直来直往的脾气, 见状也不拐弯抹角,“之前你们成婚当日, 我们不好打上门去问个明白, 可今日你既然来了, 我也是要问一问你的。”
潘老夫人嘴角挂着讽刺的笑容, “有什么好问的?这男人有个三妻四妾的又哪里不对了?秦将军丧妻多年, 不管是外头养个红颜知己还是府里纳两个妾侍那都是合情合理的!咱们潘家也不是那等不知礼数的人家,若为了这事儿与女婿闹起来传出去才叫人笑话!”
潘夫人脸色一变, 看着潘老夫人的目光像要吃人一般, 这个老虔婆整日里嚯嚯自己不够如今又要来嚯嚯自己闺女了!
潘少夫人不知这里面事情真假,便赶在秦封说话前先笑道,“瞧祖母说的,咱们潘家自然是不会养出那等善妒妇人的。只不过这世间万事万物都逃不过一个理字,我从前在娘家的时候就总听我母亲叮嘱我哥哥, 说但凡是体面人家就做不出宠妾灭妻或者私纳外室的事情来,更别说弄出个孩子了,这让孩子将来又如何见人?”
她拍了拍潘媛媛的手,“不过这事儿与咱们潘家跟潘家的姻亲也没什么关系,咱们都是明事理儿的人家, 做不出那等腌臜事!”
潘少夫人嫁到潘家来算是下嫁, 她外祖母是有封号的郡主, 她母亲在先皇面前也有两分颜面,为此在潘家没人敢给她脸色看。
潘老夫人阴狠地瞪了她一眼,潘少夫人见状拿帕子掩嘴笑了起来, “祖母您别多心,舅祖父家的小子当年那是年纪小,行差踏错也是难免的。不过祖母您得空也劝劝舅祖父家里,管孩子多上上心,他家表弟如今也年纪不小了,若是再闹出什么艳闻轶事来,那还有什么官声可言,将来的前途也就到顶了!”说着她还瞥了秦封一眼,秦封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夫人的嫂子可真是厉害啊!
潘老夫人被她气得脸色涨红,潘大人虽不爱管家里的事,但是他也知道在女儿的事情上,母亲从来都是做错的那一个。如今当着女儿跟女婿的面说这些更是让人心寒。想到这里他忍下了想去关心老母亲的心,头也不抬坐在那里盯着茶碗。
潘夫人见状心里这才满意了几分,也就是因为潘大人还是个明白人儿她才愿意表面敬着这个祖宗,否则早掀了桌子不伺候了。
“哎呦,灵芝你瞧你伺候主子也不当心,祖母这头痛病是不是又犯了,赶紧将人服下去,再去请了大夫来好好瞧瞧”,她状似埋怨道,“祖母您也是的,妹妹和妹婿都不是外人,肯定还是您身子重要,您快去歇着吧!”
秦封也乐意配合,“嫂子说得是,祖母您自去歇息就是”,对上秦封那似笑非笑的眼神,潘老夫人心里一凛,勉强笑着让人搀扶下去了。
等她走了后,潘少夫人得意地瞥了丈夫一眼,潘继笑着摇了摇头,怨不得母亲从夫人入府起便将管家权交到了她手里,每日见到她都跟亲闺女似的,单从能对付祖母这就够了!
潘夫人对上潘老夫人,碍于孝道总是矮了她一头,这么些年可没少受她委屈啊!
见不相干的人走了,潘少夫人这才正色看向秦封,“父亲方才问得也是我们想问得,还得让秦将军知道,我们潘家的姑娘并不是非要嫁到你秦家的。便是妹妹一辈子不出嫁,我与她兄长还有我们的孩子也愿意养她一辈子,妹妹不是没有依靠的。”
“你若是婚前有妾侍,我们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家,但若你有外室,我们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秦封心里感慨夫人在娘家的受重视程度,心里也很高兴。他起身朝潘大人几人恭敬地抱拳,又朝潘少夫人抱拳,“我秦封就是一粗人,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但我确实没有外室。那女人跟孩子与我无关,”见潘大人想说些什么他又道,“只是许多事如今也不便多说,还请岳丈岳母兄长嫂嫂体谅。”
潘大人皱着眉没说话,潘夫人却看向了潘少夫人,只见潘少夫人眼中闪过一抹明悟,她笑道,“爹,妹婿并无欺瞒咱们的理由,他不说也有他的道理,咱们只信他便是”,主要是如今也没有回头路了。
潘大人叹了口气,信不信得又如何呢?但好歹是得了他一句准话,这两天提起来的心也算是放下了一些。至于婚礼上另外的事情,他们虽是姻亲,但是也不好问得太多了。
在潘家用完午膳后潘媛媛在娘家又待了一阵,秦封自己则是骑马进宫了。
在御书房里他与皇上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只听里面二人时不时发出争吵声,还有瓷器碎裂的声音,最后秦封黑着脸从宫中出来。
等他去潘家接了潘媛媛后,秦封与皇上发生争执一事已经闹得众人皆知了。
不少人都暗自嘀咕,那纯嫔进京后在周围的寺庙中多有徘徊,倒也有不少人曾见过她。
美则美矣,但也没到美到乱人心魄的地步吧?怎么就迷得徐允政跟自己手下的大将都闹得不愉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