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陆雩没停步。喘着粗气的回应顺风远远地飘过来:
  “大娘,我还没吃。”
  “我在锻炼,强身健体……”
  一个大娘目送他的身影笑呵呵,“呦,这倒是稀罕。”
  “莫不是陆家小子自知考不上科举,打算转考武举了?”有人调侃道。
  溪源镇就这么点大,经常能碰到熟人。
  陆雩拐过一个巷口,就碰见了汪云琛和他那口子在卖凉粉。
  晚食过后散步的人不少,有领着孩子的,都愿意过去买一份尝尝。
  陆雩也有些心动,走过去一瞧,这不就是古代翻版的手搓凉粉嘛。
  汪云琛看见他后似乎自觉丢脸,往后躲了躲。
  但这片巷子里,实在无处可躲。
  陆雩和他对视一眼,便移开了视线,问道:“一份凉粉多少钱?”
  汪云琛的妻子是个高高瘦瘦的哥儿,此时正手脚麻利地给食客们用碗盛装凉粉。旁边放着瓶瓶罐罐的调味料,有红糖、姜和醋。
  他闻声抬起头,回道:“两文钱。”
  陆雩心想倒是不贵,而且女孩子应该都挺喜欢吃这种小食的,便掏了掏口袋,摸出上回季半夏给的零花钱递过去:“给我来一碗。”
  哥儿接过钱,问:“您现吃吗?”
  陆雩:“不,我带回去。你给我个碗就成,一会我洗干净给你送过来。”
  “好嘞!”哥儿给他盛了满满一大碗凉粉,满到几乎都要溢出来。陆雩双手接过。
  “要加什么味儿你自己放哈。”
  “嗯,好的。”
  陆雩觉得姜和醋太鬼畜,就只放了两勺红糖水。
  这时汪云琛主动与他搭话道,“听闻你时今在家自学?”
  陆雩点了点头。
  自打上次他们的事儿闹出去后,汪云琛也被严秀才赶出了学堂。
  溪源镇上只有严秀才这一家学堂,故汪云琛现下也只能自学。
  他苦涩道:“自学没什么用,按这样下去明年肯定也考不上……陆雩,不如我们一起凑钱买礼去找严夫子道个歉。”
  陆雩:“我觉得自学挺好。”
  说罢便捧着碗小心翼翼地朝家走。
  不请夫子能考中功名?汪云琛心想这是天方夜谭。若陆雩是天才也就罢了,可他曾与陆雩同窗,深知对方肚子里的墨水与自己也就半斤八两。
  他赌咒般对旁边的哥儿说道:“待我去县里重新拜师读书,一定能考上童生!”
  哥儿沉默不语,只低下头继续用勺子挖搅盆里晶莹剔透的冰粉。
  ……
  陆雩捧着冰粉回到家,一进门便笑道:“半夏,来吃凉食了。”
  炎炎夏日,就是这会披了夜色时凉快。季半夏抬眼撞进少年灿烂如朝阳的笑颜,打了片刻的恍,才回神道:“你从外边买的?”
  “嗯。”陆雩去厨房拿了两个小碗并勺子出来放在石桌上,分着盛给季半夏的那一份,特别大。
  季半夏:“打哪儿买的?我以前都不知道镇上有卖凉食。”
  陆雩把碗推到她面前,又放好勺子,道:“路过看到就买了,是汪云琛和他的哥儿在卖。”
  季半夏尝了一口,“味道不错。”
  陆雩也尝了,冷冽微甜的口感与夏夜很配。他又挖了一勺送入口中,享受地眯起眼,感叹:“要是有冰淇淋就好了。”
  “冰淇淋?”季半夏道,“那是何物?”
  陆雩:“也是一种凉食,不过更美味。”
  季半夏若有所思,“我竟从来没听闻过。”
  陆雩:“有机会的话,我做给你吃。”
  季半夏:“你还会做凉食?”
  陆雩:“做法很简单的,有手就会。”
  “你知道得还真不少。”
  “当然。我还知道一些早点食谱,等过几天请了伙计过来,你松快些了,我们便可以开始尝试去做。”
  季半夏似漫不经心地问:“你从哪儿得知的这些?”
  陆雩一愣,旋即就笑道:“藏书啊。书里什么都有。”
  季半夏瞥了他一眼。
  显而易见,他知道他在糊弄自己。
  陆家留下的藏书中根本没有食谱类的书籍。
  就那些自视甚高的读书人,对庖厨避而远之,怎可能关心这些。
  不过季半夏也没有拆穿他。谁还没有秘密呢?就像他自己,也有。
  又几天过去。
  陆雩日夜紧赶,终于抄完了书。不得不说抄书属实是一项苦力活。他甩了甩酸痛的手指,欣慰地看着桌上一沓厚厚的抄纸。
  等墨干了,不需要装订,他便急急忙忙地拿着这沓抄纸往书铺方向奔去。
  主要是想快点拿到钱。
  这几日,陆雩可是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一分钱难倒好汉。
  纵使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现代人,突然来到古代,身上半个铜板子没有,依旧寸步难行。
  有了本钱以后就好钱生钱了。可是当连本钱都没有时,想赚到钱,就显得尤为艰难。
  幸好原主是个读书人。
  爷爷家教缘故,他写得一手好字,声名远播。之前每逢过年周围就有不少邻居找他写对联。
  陆雩走进书铺,迎面还碰上了汪云琛。
  对方似乎打算买书,站在木架子前挑挑练练的。
  “陆弟……你也来购书?”汪云琛问。
  “非也。”
  陆雩与他打了个照面,便去寻老板了。
  书铺老板也相信他。只是摊开纸粗略扫了一眼,便满意点点头,从里屋拿了余款交予他:
  “这是八百文钱,你点一点。”
  陆雩抓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好家伙,是真沉啊。
  “谢谢老板。”他发自内心地笑起来,那张病弱寡淡的五官仿佛都一下显得生动不少。
  汪云琛在旁边看到老板给他这么多钱眼睛都直了。
  书铺老板问:“你还继续抄吗?”
  陆雩点头,“要的。”
  书铺老板:“下本送过来,我给你涨五十文。”
  “老板大气!”陆雩冲他竖了个大拇指。
  书铺老板笑,“主要是你字写得好,规整,清楚,又漂亮。拿出去也好卖。”
  陆雩便又从书铺这儿拿了厚厚一沓纸,带着钱回家了。
  等陆雩走后,旁听他们对话的汪云琛内心蠢蠢欲动。
  他如今打算去县里求学,也是需要一笔巨款。家里哥儿砸锅卖铁还远不够,便想着自己不若也学那陆雩,靠抄书赚些资费。
  汪云琛跟书铺老板讲了此事,书铺老板递给他纸笔,“你先写几个字试试。”
  汪云琛对自己还是有几分自信的,抬笔唰唰利落写完,吹了吹纸上的墨。
  “好了。”
  谁知书铺老板一看,说:“不行。”
  “怎么就不行了?”汪云琛急了。
  书铺老板:“见字如见人,你的字不行,还比不上方才那陆家小子的一半半。”
  汪云琛:“……”
  -
  骤然得到八百文的巨款,陆雩都不知道该怎么花。
  最后他只留下了两百文,其余的全部上交给季半夏。
  季半夏收到时很惊讶,问他:“你哪来这么多钱?”
  陆雩:“挣得呗。”
  季半夏:“怎么挣得?”
  陆雩:“抄书,挣了八百,我自己留了两百。”
  季半夏闻言也没说什么,从里面就拿了两百文给他,道:“这你拿着,剩下的四百文我拿去还债。”
  “不用不用。”陆雩摆手道,“我两百就够花了……”
  季半夏挑眉,“你不是说还要请伙计做新食谱吗?这点钱怕是不够。”
  陆雩想想也是,就领了钱。
  因为有了这笔额外开支,晚上陆雩就去镇上肉铺割了半斤五花肉,并半条咸鱼、豆腐,烧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饭香顺着晚风弥漫整个小院。
  他和季半夏正吃着饭时,院外忽然传来咚咚的敲门声。
  陆雩起身去开门。
  来人是住同一条街上的陈大嫂,平时和陆家常有来往。
  “陈嫂子,您吃过饭了吗?要不在我这儿吃点。”陆雩招呼道。
  “不用,我吃过了,这不刚从县里回来……”陈大嫂塞给他一副用麻绳串好的猪下水,道:“这是你姐夫托我给你带的。你姐她前两天刚诊出有孕,他叫你有空的话去县里看看她。”
  第11章
  “行,我知道了。”陆雩接过东西。
  原主有个姐姐,叫陆月怡,比他大五岁,前两年以很高的彩礼嫁给了县里的一个屠户,从此基本和溪源镇这边再无联系。主要原因,大概在于原主娘重男轻女。
  这次对方怀孕,他作为弟弟,于情于理都应去探望。
  正好陆雩最近本也要去县里一趟。
  送去陈大嫂,陆雩先拎着臭烘烘的猪下水放进厨房。这个部位滂臭,一般普通人家都不会买的。肉铺往往是作为添头送给别人。不过免费的他也不嫌弃,寻思明天做一道爆炒猪大肠给季半夏尝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