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不知是不是受了陆雩的影响,青义和青耳也悄悄地把身上银钱换成了黄金。
  他们似乎也看到了, 危机在悄然之间蔓延。
  因着前阵子辽东地区地龙,河北南部又有水患,灾民越来越多。这些灾民无处居住,就举家搬迁逃荒活命,得知金陵城富蔗,一股脑地涌到了附近。
  只是金陵城的日子也不好过。
  起初都督下令放粮赈灾,但不允许灾民进城。很快灾民数量越来越多,已经将城门涌得密密麻麻有包围之势。
  城里的粮食也越来越少,粮价飞涨。
  守城门的士兵们岌岌可危,心中都一阵后怕。
  这么多灾民,若是发生暴乱,他们金陵城能够抵挡吗?
  这天青义和青耳买菜回来,都是和陆雩抱怨:“少爷,粮价又涨了!今儿金陵粮铺的粮食价格竟然涨到了两百八十文一斤!”
  陆雩也点点头道,“这确实是天价。”
  但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粮价这样飞涨,更不用说其他肉菜食物了。前不久伏成周便发来书信,说祁县火锅店的生意大受影响。
  以前的普通平民肯定是消费不起了,因着物价上涨,他现在给食物定价也惊人,来消费的人很少。
  “我都在想,要不先把火锅店关门闭店一段时间。”他这样在信上写道。
  陆雩让他先继续开着,现在还没到最危急的时刻,没必要关门。
  要是火锅店也关门了,反而会打击祁县百姓的信心,认为粮食接下去会越来越贵,然后引发抢粮潮,开始恶性循环。
  青义道:“少爷,要不一会我们再拿银钱出去多买一些,囤够半年的量?”
  陆雩摇头道,“不用,现在粮价这么高,新皇肯定会出手的。”
  青义和青耳心想,你是真相信主公啊。
  但陆雩说得没错,主公心怀天下,仁济百姓,女皇下葬后他登基,没过多久便下令赈灾,平定内外。
  与此同时,新皇下令,开赦恩典,广募人才,科举继续举行。
  现在朝堂上都是前朝或女皇留下的人,新皇自然急于建立自己的势力。
  在这节骨眼上,金陵城上终于揭榜乡试成绩。
  这天青义和青耳早早地围在官府衙门口,探头张望,路上还碰到了徐夫子府上派来探听消息的下人。
  三人笑着彼此打了个招呼,客套两句。
  “哎,你也来了啊。”
  “是啊是啊。”
  后面的人流早就围挤得水泄不通。
  “成绩出来了,别挤,都别挤!”
  “前面让一让,哎,你堵着前面路作甚……”
  放榜用的都是黄色的大纸,上书黑色墨字,格外醒目。
  这也是“金榜”的来源。
  青义和青耳分头行动,一个从前面看起,一个从后面。
  “中了中了——”青义看得最快,激动地喊道:“少爷中了!”
  旁边立时传来一阵羡慕嫉妒的眼神。
  “是什么名次?”青耳探过头问。
  青义利索地把喜报喊出来:“桂榜第六十七名!”
  青耳闻言面露笑容,大喜道:“中了!少爷中了进士!快,我们赶紧回去报喜。”
  两人并不准备把此事告知主公。
  想来以主公对陆少爷的关注,早就知道了。
  此时陆雩正在家中焦急地等待。
  他根基尚浅,对这次乡试把握不大。
  等待期间,陆陆续续有听到外头有人进来报喜的,说是同住巷尾的一位老秀才中了副榜。
  周围乡邻都是一阵唏嘘,又前来向老秀才贺喜。
  副榜不是举人,而是贡生。
  除非放弃这次考试名次重新参加乡试,否则永远没机会获得进士功名。
  若是寻常青年得了这副榜的名头,自然是痛苦不甘,可对这个头发花白的老秀才来说,却是正好。
  “同喜,同喜。”只见老秀才喜气洋洋地出门给大家拱手,不时抓一把喜糖零嘴分给街头巷尾前来道喜的小孩。
  陆雩等得心跳加速,就干脆出了门,在院门口候着。
  老秀才认识他,远远地拱手向他作揖:“不知陆小生的名次是?”
  陆雩苦笑了两下道,“我的名次还未出来。”
  老秀才一顿,旋即便安慰道:“以陆小生之才,定能高中。再等等,我听闻后面还有一批报喜的人被堵在路上没过来。”
  “那我便承先生吉言了。”陆雩回以拱手礼。
  不多时,就见青义和青耳从冲进巷子,高声喊道:“少爷!少爷你中了进士!”
  噫!好!我中了!!哈哈哈哈哈……
  周围一片恭贺道喜声。
  现在轮到方才那位老秀才来羡慕他了。
  “陆小生这么年轻便中了进士,前途无量啊。”他唏嘘感叹。
  陆雩高兴地手足无措,嘴角合不拢,过了一会才想起来问:“是什么名次?”
  第58章
  青义赶紧道:“是桂榜二甲第六十七名!”
  “中了, 中了就行……”陆雩喜极而泣。
  这会名次多少已显得无关紧要。只要是进士就行。
  就是前世高考那会,他都没有这般等待成绩的惶恐和激动。
  大抵是因为终于中了进士,他就可以迎娶心上人, 而不用再等三年。
  女子的青春最经不起消耗。
  眼下季半夏又去了京城投靠父母家, 万一她父母逼她婚娶,自己错过了她, 陆雩想自己会抱憾终身。
  旁人听了陆雩成绩,亦纷纷道喜。
  “恭喜陆小爷金榜题名!”
  “他日陆公子高中了, 可别忘记我们啊……”
  人们一窝蜂地涌了上来, 用稀罕的目光看向陆雩。
  这秀才遍地走,进士可还真是这边头一位。
  而且, 中了进士, 就意味着陆雩一只脚踏入官场, 他日必定为官。
  未来的官老爷,如今不得好好笼络!
  当即就有人争先恐后地往陆雩手里塞鸡蛋, 或是介绍自家女儿。
  陆雩被围得水泄不通, 满头大汗。
  青义连忙驱赶周围看客, “都别挤了。今日不甚方便, 改日大家再一一登门拜访可好?”
  “自然,自然忘不了。”青耳帮忙招呼同巷的诸老乡亲们道,“若是我们家少爷发达了, 肯定不会忘记大家,还望大家行个方便, 让咱们少爷先进屋歇息。”
  费了老大一番功夫, 陆雩才回到自己院里,坐在石凳上喘着气。
  青义给他倒了凉茶,担忧道:“陆少爷, 您没事吧?要不请大夫来瞧瞧。”
  陆雩摇了摇头道,“我身子骨还没这么脆弱。”
  青耳心道不然吧,否则主公临走前为何千叮咛万嘱咐他们,一定要看顾好陆少爷的身体?
  青义道:“那咱们这几日便闭门谢客吧。”
  陆雩摇头道:“你们现在就收拾东西,我们连夜上京。”
  “这么快?!”青义和青耳都傻眼了。
  陆雩估摸了一下时间道,“也不快了,距离殿试还有一月多时间。我们远道而来,肯定要早做准备。”
  青义心想,您怕不是想早日去见到主公。
  不过两人谁也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而是遵照陆雩指示手脚麻利地回屋收拾起行李。
  陆雩见他们在忙,想了想,拿上钱袋准备出门。
  青义连忙拦住他道:“少爷,您这个点出门很危险的。”
  万一又被门口那帮父老乡亲追围,就尴尬了。
  陆雩解释道:“我想起来,半夏她爱吃金陵大街上那家蜜煎局的果脯,我想给她买些,带到京城去。”
  青义接过钱袋道:“那一会我去吧,顺便买些吃的回来。少爷您想吃什么?吃过我们一会就准备出发了。”
  陆雩道:“给我买碗羊肉面回来就成。”
  “对了。”他叮嘱青义:“你一会出门别忘了联系码头船只,我们要走水路。”
  青义点点头应下,“是,少爷。”
  金陵水路四通八达,走水路抵京确实更快。
  看得出来陆少爷是十分急迫想见到主公了。
  ……
  入夜,京城。
  皇宫御书房。
  “陛下,这是今年的进士名单。”尚书递上一叠厚厚的名册,附带一些考生的优秀试卷。
  坐在龙椅上的男人接过一看,道:“辛苦你了,陈爱卿。”
  陈尚书忙跪在地上道,“能为陛下分忧,臣不辛苦。”
  今日白日全国刚揭榜,陈尚书就把排名成绩都列好连夜进宫交给皇上,可见其办事效率。
  当然这也是因为陈尚书从宫中听到了一些风声。
  听说皇上许是刚登基不久的缘故,对此次科举格外重视,准备亲自广纳人才。
  高高在上的男人翻阅着名册,忽而道:“这届进士中,可有一名叫陆雩的贤才?”
  陈尚书一愣,旋即忙不迭点头道:“有的,陛下,您看,他的排名在二甲,成绩很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