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嬴政说道:“刚才想说什么,你接着说。”
  网友们:哈哈哈哈哈。
  【陛下的脾气太好了,不是我们瞎说,但凡换后世的任何一位忌惮心理比较强的皇帝,李斯和张良这样的早就死了三回了。】
  【陛下是会哄人的,好了你说吧。】
  【前面的,张良现在是陛下的白月光。】
  李斯缓慢地眨了一下眼睛,他在被打岔之前要说的是———
  何淼乐不可支,扶着门框子笑弯了腰:“你不会忘了自己想说什么了吧。”
  李斯又缓慢地看了何淼一眼。
  网友们给出贴切翻译:【何淼淼,咱们的梁子结下了。】
  李斯还真是被何淼给打岔的忘了要说什么,偏越是想要想起越是想不起来,难道他真的老了?不可能。
  他还年轻着呢,还能给陛下效力三十年。
  为了不让人看出来自己忘言,李斯想了另一个题目:“陛,少府大人,下官觉得何司丞在骊山搞出来这个水泥厂太小打小闹了,应该从全大秦开始扩展。”
  水泥厂那块地方,是嬴政用始皇帝的本身份上次给何淼的地盘,换句话说是赏赐给他的宅院,养猪造水泥都算是何淼的私产。
  李斯这么一建议,就意味着何淼要把自己的东西交给陛下,否则跟他忠心耿耿的人设不符合。
  但是何淼本来也没有要自己生产水泥赚钱,而且他目前做出来的水泥,都是送到咸阳给陛下建造宫殿用了的。
  所以李斯刚说完,何淼就说要把烧水泥的方法交给陛下。
  还有,专家组给他提供图纸,让他在水泥厂正在弄着的那套榨油设备,都一并交了。
  李斯那双眼皮耷拉的眼睛都睁大了,这小子是个狠人,竟然真的一点财物不给自己留,若是他早出山三十年,如今的大秦三公绝对有他一席之地。
  一刻钟之后,张良肩头带着雪花回来,说已经扫出来了一条路,请少府移步。
  李斯再次强烈地感受到清汤菜的威胁。
  出门,张伞。
  大家都震惊的看着他不知从哪里捞出来的奇怪玩意。
  何淼笑着对一众打量着他手里油纸伞的奇异目光道:“这就是我这几天做出来的东西了,雨伞,先让你们体验一下。”
  现在只有木头伞盖以及帝王华盖,何淼这个可以自由伸缩的油纸伞出来,瞬间成为众人眼中最靓的仔。
  李斯打量了一下,如此精巧的手工:这何淼难道是墨家子弟?
  墨家人会机巧,但培养出来的子弟中有一半都是刺客。
  到了水泥厂,李斯又发现了这里的其他变化,片片雪花之下的一个草棚子下面摆放着几个高大的木头轮子。
  上次来的时候绝对没有这些。
  木头轮子不是全用木头拼出来的,还有几个地方镶嵌着品质足矣做宝剑的钢铁。
  但,这到底是做什么的东西?见所未见。
  别说多年来过着养尊处优生活的李斯看不出来,就连从富贵公子到落魄侠士的眼界在这几年大大扩展的张良也看不出来。
  “这是什么玩意?”刘邦问出来众人的疑惑。
  “榨油的,”何淼从入料口开始给大家讲解,“我们老家的人都吃植物油,菜籽、芝麻、花生、大豆都是最常见的榨油原材料。不过我现在才刚把这个东西做出来,还不确定能不能用。”
  植物中也有油脂?
  芝麻花生又是什么?
  李斯今天是全方位的认识到了何淼这个小孩手中把握的东西,那种危机感更加的浓烈。
  嬴政已知全貌,对着套榨油设备的效果很是期待,何淼约好了让陛下半个月后再来,跟他一起榨油。
  西方网友又有忍不住想说嘴的。
  【你们的穿越者都穿越好几个月了,竟然连一套榨油设备都没有肝出来。】
  华国网友现在一点都不会生气了,看看小视窗啊。
  【是是是,我们很慢,你们快,快的连一个没有苦味的盐都提炼不出。】
  何淼现在已经习惯了弹幕上的大吵小吵,紧跟着又带着陛下去看自己这边的造纸设备。
  他这边已经不是单纯的做书写纸,换了浸泡材料准备做宣纸与质地更绵软的餐巾纸。有弹幕在倒是不用担心技术瓶颈的问题,只是在秦朝这种生产力条件下有些技术很难突破的问题。
  好在他现在是在大秦最顶尖的技术中心,多的是手艺高超可以突破生产力限制的工匠替他想办法,餐巾纸有望在开春之前造出来。
  何淼这一番解说和展望让陛下的心情很不错。
  嬴政问道:“既然纸也能做出来柔软的,那是否有保暖的效果?”
  【还真有,】网友激动,【在贫穷的时候真的有人穿纸衣保暖,比芦花杨花的保暖效果要好很多的。】
  【陛下太聪明了,大秦工匠也是两千年前最聪明的人。】
  又有西方网友:【聪明又怎么样,还不是为了给自己修建陵墓抓那么多人的暴君。】
  何淼看到这个就有点生气了,也不知道这些西方网友怎么回事,他们那边没有穿越者之前,夸始皇大大这个【暴君】的人还挺多。
  现在他们却经常从各种角度贬低始皇大大。
  “听说是能的,把纸塞到衣服里应该比芦花保暖。”何淼一边说一边去看威廉那边的情况,好家伙,对方还在赶路,路的两边也没有什么人。
  暂时对照不了。
  不过何淼可知道,西方的统治者也是很热衷于修建自己的陵墓居所的,他们那边的劳动者与骊山的囚徒工比较起来还不一定有更好的条件呢。
  至少在自己还没来的时候,骊山的囚徒工一天两顿能吃饱。
  现在有了他的干预和扶苏的时常看护,囚徒们的工作环境更是全面提升。
  听说城西渭水南岸正在修建阿房宫的工人们都很想来骊山干活儿。
  何淼还没有去阿房宫看过,这个消息还是听有次出了远门的李韬所说,当时听到阿房宫正在建的消息,现代专家们激动的一夜没睡,连夜给他打包发来很多阿房宫的研究资料。
  准备完善大秦咸阳周边地图的地理研究学者,也是保持每日一催何淼去阿房宫跑地图的频率。
  何淼被催得没脾气了,就问李韬能不能跟他一起去阿房宫建筑地看看,李韬告诉他那边才开始打地基通水沟,什么都看不见,让他等到明年夏天的时候再去。
  当下,嬴政得到纸可以保暖的肯定答案,也并没有多么开心,依然愁眉不展。如今的纸比丝绸还贵,非大富之家都见不到纸呢。
  而富贵的人家,有皮毛有丝绸有炭火,何愁取暖。
  除非纸的制造力能够提升上去,在价钱上达到后世几个铜钱就能买一沓的水平。
  转身吩咐了蒙毅去选几个优秀的工匠过来,嬴政接着去看何淼坚持喂的那些猪。猪能养好也不错,之前可以让多年不知肉味的黔首能改善一下伙食。
  还可给军营里的兵多一些肉。
  猪圈上面有猪棚遮挡,雪花飘不进去,每天有人一天三回专门将煮的热乎乎的猪食倒入食槽中,扑扇着大耳朵在食槽边吭哧吭哧吃饭的半大小猪,看起来都肥得很明显。
  无论如何,这样的养猪条件有够奢侈的。
  张良很不喜欢。
  每年冬季多的是吃不上的黔首冻饿在道边,而何司丞养的猪却能有每日三餐。
  一日三餐,这是连骊山有些官吏都没有的待遇。
  每每都让张良生出人不如猪的感慨。
  这也是张良到现在都对何淼观感一般的一大原因。
  何淼指了指众猪里面最肥的黑白花猪给陛下说道:“您看那个头,这两个月长了一百斤,它最肥吃饭也最猛。可能因为是野猪与家猪生的崽,连病都没有生过。我们预计到明年夏天,它能长到三百斤。所以我还想请李将军开春了去山里捉野猪,章少府您觉得可以吗?”
  三百斤的猪陛下也没见过,点头:“山上若有野猪,便叫李将军全都捉下来,一来可以与家猪繁衍,二来省得春季下山祸害居住在山边的百姓。”
  “嗯,”何淼拍马屁,“还是章少府考虑得全面,这下李将军就不能用捉野猪跟我讲条件了。”
  嬴政微笑:原来你是没有说得过李韬啊。
  接着何淼巴拉巴拉说了很多以后他的养猪技术在民间传开之后的美好展望,连知道他来历的陛下都觉得这小孩有点吹牛的时候,他的话才说完了。
  人人能吃肉,家家有面吃,那样的大秦,得富裕到什么程度?又得占领多少土地才可以实现这样的小康?
  看完猪,众人又在水泥厂墙边的一株被埋在雪下的南瓜枯叶底下扒拉出来几个红薯差不多大的,没有来得及长大的小南瓜。
  回到温泉中心,何淼就将这些已经冻透的南瓜扔到炭火堆里埋了起来。
  小火焖了半个时辰,刨开竟然还有丝丝南瓜的香甜味在屋内飘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