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李遥舟敛起脸上的怒气,压下因为伏案而褶皱的衣袖,转身看向李绍时神色缓和了许多:“哥,对不起,凤鸣……”
李绍脸上浮起痛惜,勉强挤出一丝难看的笑:“凤鸣已经被押解去北境的采石场,你也托人打点了,剩下就看他的命了。”
他上前两步,拍了拍李遥舟的肩膀:“大人也是秉公执法,我知道不怪你,你也是被架起来不得已如此,怨只怨我平日教子无方。”
“哥……”李遥舟心里无比难受,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可谁又能真正过得去这个坎儿。
李家门庭虽贵,但李遥舟从小过得也并不好,他们家是偏远旁支,父亲又去的早,就算李遥舟从小就表现出天赋,可家族里的资源就这么多,有人占了分到其他人身上的就少了。
所以小时候他都是和自己同样丧父的堂哥相依为命,这么多年也一直守望相助,可如今堂哥唯一的儿子却被自己提拔起来的手下亲手毁了。
偏偏他们非但不能报仇,还只能将下手的人供着。
李绍见堂弟这般,苦笑一声:“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如今是虞钦的事情,你要将他怎么办?”
虞钦的事情,李遥舟吐了一口浊气,他的亲侄子在采石场受苦,虞钦平步青云,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这一刻李遥舟承认自己不是圣人,做不到弃亲情于不顾:“再等等,再等等吧。”
李绍唇轻轻颤动,半晌无言。
李遥舟心中一定,冷声道:“毕竟虞大人年纪轻轻,缺乏经验,贸然请朝廷进官恐怕不太合适。”
李绍这时候也注意到李遥舟桌上已经被弄脏的奏报,嗯了一声,心中的郁结总算散了两分。
两人相视一眼,就如同过去的几十年一般瞬间懂了对方的心思。
最近正是官员考评的时候,凭着虞钦往日的政绩,上报朝廷也该给他进官了,实际上这还是考虑到他的性别刻意压了几番的结果。
毕竟虞钦实在才干出众,他的能力完全可以掩盖性别的劣势,可上官考评主动权就在李遥舟手里,他再是出众,再会煽动人心又如何。
李遥舟就是要让他营营汲汲竹篮打水一场空,反正自己只是考虑到大局想再考察一番,又没有抹杀他的功绩。
或许这是李遥舟自欺欺人般的想法,但这样的结果虞钦不想接也要接。
他二人三言两语决定了对虞钦的处置,正巧刘儒兴也行色匆匆带来了关于虞钦的第二个消息。
就连本来在这场祭祀中存在感不高的上阳县令陆平生、何柏青也不得不为他奔波一番。
李遥舟坐在桌前,神色虚幻的看着那张被他弄脏了的评书,耳边是刘儒兴又急又气的埋怨。
“大人就是那个虞钦,他怎么就心思那么阴沉,现在整个南平郡恐怕都传遍了,大人你假惺惺装腔作势,我们其他人不作为,只有他虞钦一心为了百姓。”
“他啊真的不怕和整个南平郡的官员为敌吗?大人,虞钦也太不将你放在眼里了。”刘儒兴恨恨的对自己得来的一番消息做了总结。
听他提到整个南平郡的官员时,何柏青和陆平生对视了一眼。
见屋子里一片寂静,李郡守坐在那处一动未动,阳光打在他一半脸上,遮挡住另一边的阴影。
第46章 沾沾喜气
气氛莫名凝滞,原本一心告状的刘儒兴终于反应过来,闭上了嘴。
何柏青见此心底悠悠叹了一口气,上前一步:“大人,接下来怎么办?”
李遥舟终于抬起头,靠在椅子上眯眼打量着眼前这几位熟悉的下官:“孙殊贞,你说呢?”
孙殊贞已经尽量往人后躲了,可还是被揪了出来,他硬着头皮上前两步:“大人,衙门办事向来都是有据可循,我哪里有什么主意。”
他面上似乎多了几分诚惶诚恐,刘儒兴讥笑一声:“好一个有据可循,你可真是忠心耿耿,虞钦本人都不在这里,你还不忘自己的主子。”
他这话说得极为羞辱人,孙殊贞平日负责府衙的账务钱粮,虞钦这些年为衙署创收了不少,可以说如今府库三分之二的存银都是他想办法赚来的,两人走的近也正常。
可话到刘儒兴嘴边怎么别人好好一个朝廷官吏像下人一样。
何柏青眉头轻皱:“刘大人,好好说话,大人还在看着呢。”
刘儒兴看了眼眸色沉沉正盯着两人的李郡守一眼,沉默着朝后退了半步。
李遥舟却突然嗤笑出声,大马金刀横坐在椅子上:“依孙大人所言,你觉得我应该按照什么旧例。”
当然是有政绩斐然者应上报朝廷破格加官,最好将郡守的位置让出来给他家公子坐,心里暗暗想着,孙殊贞面上却露出几分犹豫,小心翼翼试探道:“我觉得虞大人很厉害,大人不妨帮帮他。”
李遥舟看着孙殊贞半晌,突然捋着胡须哈哈大笑,起身走到他身旁,重重的拍了一把他的肩膀:“你说的没有错,孙大人还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初心未改。”
见他还在点头应和,何柏青闭了闭眼,这个糊涂蛋,这么多年了还是一如既往的迟钝且没眼色。
别人都上赶着和郡守大人同仇敌忾,偏他还在为虞钦说话,这不等于扎顶头上司的心吗?
不过换一个角度,他还真的要感谢虞钦,要不是虞钦发掘出他严谨细心精于算学的特性,他恐怕一辈子到底都只是个寂寂无名的小文书。
刘儒兴见状一时间竟摸不清楚这位上官的心思,不由道:“大人,他将我们所有人都当成了踏脚石,你听听现在百姓都是怎么传的。说我们沽名钓誉,说虞钦勤政爱民这才感动了高祖皇帝显灵,他这分明就是妖言惑众。”
李遥舟看他一眼,这也是个面子精明的糊涂蛋,他摆了摆手,打住了刘儒兴的话头:“可百姓说的对,高祖显灵是怜悯百姓,这是皇恩浩荡,虞大人用心良苦,感动上苍,我们也确实该为他表功。”
刘儒兴这次是真的不可置信,以至于他看李郡守时视线直接到令人觉得冒犯。
李绍站在李郡守身后,如过去的几十年那般,他攥紧了拳头倏地又松开,从后面的书架上拿了空的评书,双手捧到李遥舟面前:“大人说的没错,虞大人劳苦功高,正是该为他表功,否则要寒了为官者的心,大人不妨趁热打铁,送他上青云。”
他强笑着将评书打开,摆放在李遥舟面前,整个书房又是一阵寂静。
没有人想到竟然是李绍第一个提出李遥舟应该为虞钦表功,要知道今日似乎是李凤鸣流放北境出发的日子。
李绍迎着众人的视线,咽下嘴里的血沫,这才继续道:“大人素来公正,虞大人此次有高祖相助,从前也矜矜业业这么些年,大人不是一直很欣赏他吗?趁着这个机会也该升一升了。”
李遥舟看着李绍眼底的青黑,喉头仿佛被什么东西塞住,沉默的看着兄长坚定的动作,到底接过了文书,手指碰到文书的那一瞬,他在心里轻轻告诉自己来日方长。
素来坚定落子无悔的人,第一次产生了后悔的情绪,谁能想到从前虞钦对付别人的手段用在他们身上依旧犀利精准,一击必中。
刘儒兴一个劲儿说一定是虞钦散播谣言,可李郡守知道他不会做自毁长城的事情,但是这一番谣言背后一定有虞钦的推波助澜。
李遥舟在提笔的这一刻突然想明白昨日在祭台旁那些和他应和,一个劲儿感激自己的百姓,他们是找了人做戏,可不该有那么多人。
他原本没有多想只以为是自己所作所为被百姓铭记在心,自发流露真情实感,如今看来恐怕也是受人指使,毕竟那些百姓在官员面前一向谨小慎微。
捧杀,李遥舟心里突然浮现这么一个词。
原来这就是虞钦的布局,在自己下定决心彻底按住他的时候,虞钦也同样开始动手布局了。
当时在祭台上那些有心人找来的百姓呼应的越厉害,旁观的众人心里刻下的印象就越深,等虞钦真正求来雨水后那种强烈的对比也会更加明显。
同样都是为官,一个为了作秀不惜将自己的勤政宣扬的人尽皆知到令人反感,另外一个却只会默默无闻的为百姓做实事。
直至今日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虞钦凭借这一番操作将李郡守和他两人的对比矛盾摆在了所有百姓面前。
那么倘若这个时候他受到了李郡守不公的待遇,这会将这件事的核心矛盾不断放大,对李郡守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