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安十乌从不顾忌外人的眼光,将他掌心翻来覆去检查一番,微微松了口气:“那是谁上次掌心起了血泡也不说,要不是我发现及时帮你处理,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好。”
虞钦只含笑看他帮自己揉手腕,从前练剑的时候不知道磨破了多少水泡,通常多磨砺几次起了茧子自然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
陆琪心里酸溜溜的,但到底记得正事,重重咳嗽了一声:“这里看情况也差不多了,咱们待会儿去干什么?”
安十乌这才想起来给虞钦介绍这位自称是商人的官老爷:“钦哥,这位大人是来咱们蓉城暗访呢,真巧第一个就遇上了你。”
他眨了下眼睛,虞钦愣了一瞬下意识去朝一旁笑眯眯的中年男人看去。
对方勾了勾唇没有说话,虞钦立刻反应过来他找上自己恐怕不是偶然,想到这里他肃了肃神色,起身微微拱手:“大人接下来有什么安排,若是不嫌弃我可以为大人做个向导。”
郑懿君看着眼前如芝兰玉树,不卑不亢的虞钦抬手示意他坐下。
时间真是个有意思的东西,六年前他欣赏虞钦的才干破格提拔他成为梁朝第一个步入官场的哥儿。
他当时并没有召见虞钦,而是期待这人凭自己的功业走进王都,可惜一场声势浩荡的丰登节祭拜彻底打破了曾经的念头。
说来有趣,因为虞钦这个先例,朝堂上陆续出现了哥儿的身影,但他们大多出身官宦仕族,任的也是文书一类的闲职,没有一个像虞钦这般是真正在地方做出成绩。
这个人会让自己失望吗?他看着虞钦半晌未言。
虞钦恍若未觉,任由他深沉审视的目光打量,郑康站在郑懿君身后眉眼半垂,心里却对虞钦这个时候还能保持不动声色十分钦佩。
他们这位君王的凝视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受的起的。
陆琪心底一阵发寒,这变脸的速度,且这般气势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不是个大官说不过去,怎么安十乌眼睛就这么犀利。
气氛有瞬间的凝滞,虞钦抬眸神色恭敬的又问了一遍:“大人?”
可真沉得住气,比他那个狗熊一样的儿子还有某些大臣强了许多,郑懿君勾唇:“听说你召集百姓沿河开挖了一条灌溉渠,走吧,一起去看看。”
灌溉渠在蓉城是个稀罕东西,因为这里常年并不缺雨水,可这次大旱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庄稼收的差不多之后,虞钦就招募了许多沿河居住的百姓去修渠。
安十乌听他这般说,心中越发确定这位就是冲着虞钦来的。
莫不是因为上次丰登节祭祀的事情,他心底暗暗思忖的同时已经眼疾手快和郑康一左一右扶着这位大人起身。
突然被抢了活儿的郑康一愣,笑眯眯的看了一眼安十乌,见自家主子并没有其他反应,便也任由他表现。
大约是受了家里的熏陶,安十乌待人处事是真正有一套,细心妥帖却又不会用力过猛,反而令人如沐春风。
同行了一路,他基本不怎么插话,只静静看着虞钦和郑懿君交谈,分寸拿捏的极好,郑康都有些心动考虑着将安十乌带回去好好培养一番。
碧波翻滚的河道旁,虞钦几人一出现,立刻就有干活的百姓热情上来搭话,神态恭敬又不失熟稔。
郑懿君站在马车旁,看着虞钦耐心回应他们,奏报里说虞钦在当地声望极高看来不是无的放矢。
或许是老丈那句胡言,他莫名又想到了玄昭,仁善宽厚是君子的品德,可当这份仁善的对象变成了朝中大臣而不是泱泱百姓,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主子,您看。”郑康像是突然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将郑懿君的神思拉了回来。
他顺着郑康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幢高约三十尺的巨型石碑矗立于河道尽头,仿佛定海神针般迎接着狂风巨浪的冲击,他挑了挑眉:“往里面走看看。”
虞钦自然无不可,河道的路不好走,几人行进速度并不快,一路上有往来干活的百姓哪怕是抬头的功夫只要抬头看到也都会和虞钦打招呼。
目之所及,几乎所有人都干的热火朝天,明明是抬着沉重的石头,头顶烈日炎炎,偏他们还说说笑笑。
“徭役繁重,我倒是第一次看见有人干这些活儿还能这般开心。”郑懿君感慨着问出了心底的疑问。
第53章 功德碑
虞钦侧身示意他小心脚下的石块,闻言解释道:“之前我们在募捐会的时候筹集了些许钱财,所以官府征集徭役的同时,会给干活的百姓发放工钱。”
“您看到这些用木楔划分的路段了吗,完成一个路段给十两银子,多劳多得,他们干的越多,拿的钱也越多,自然就开心。”
郑懿君看着那些木头柱子觉得颇为新奇,不过这般方法也只有十分富裕的南平郡才行得通。
虞钦靠着打开商路盘活了蓉城的商业,那些商人赚的盆满钵满,又用这种方式回馈给百姓,这一圈下来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他难得夸赞了一句:“你倒是有本事。”
郑康始终是笑眯眯的样子,心底也感慨万分,原以为陛下心底对虞钦不满,如今看来这位虞大人说不好要有大造化,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能够合理解释祭祀上的那场大雨。
安十乌听到大人肯定虞钦心底也有几分骄傲,就见虞钦转头看向他:“这主意是安十乌想出来。”
郑懿君闻言看了虞钦一眼,也终于将视线分给了身后跟着的安十乌一分。
几人快到石碑底下的时候正好碰上府衙里的几位同僚,何柏青最先注意到虞钦,喊了一声:“虞大人。”
虞钦走近这才发现县衙里大部分人都在,他眉眼轻动:“几位大人也来视察河道?”
安十乌看着还算热情的何柏青,又看向另一边围在刘儒兴身旁的其他人摸了摸下巴,所以虞钦竟然被衙门的人排挤了。
安十乌毫不收敛的打量,令何柏青略有些尴尬的顺了一把胡须:“你这是领朋友过来看功德碑吗?”
虞钦侧身看了一眼,身旁那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他身后的位置,心底便明白对方还不愿意暴露身份,于是点了点头:“这是准备参加大集会的富商,我带着过来走一走。”
何柏青下意识看去,就见那人略有些拘谨的站在一处,心里有了底,大概又是虞钦找来的冤大头。
他淡淡嗯了一声,转头和虞钦寒暄。
安十乌见刚刚还满脸捉摸不定的大官老爷和自己并排而立,尤其是对方还轻轻攥着袖口似乎在强装镇定,不由瞪大了眼睛,这演技进步的也太快了。
或许是他神色过于浮夸,郑懿君抬眸淡淡一眼,安十乌仿佛被掐住了脖子,尴尬的转头。
这边何柏青果然将这两张陌生的面孔抛之脑后,略有些遗憾对虞钦道:“这河道修缮的进度不错,虞大人辛苦……”
大家都清楚按照这灌溉渠的规划,日后他们不仅不再惧怕干旱,就是遇上洪水也能从这里排放到低矮的地方,绝对又是大功一件,可惜虞钦即刻就要调走了,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还是自己的死对头。
虞钦本人对何柏青未尽的遗憾之言不置可否,本来他这次修建水渠也只是为了弥补那些百姓,之前那场祭祀他收获的已经足够了。
而且即便这项水利不是在自己手中圆满,难道百姓会忘记他的功劳吗?更何况李郡守突然将上阳县划给自己,看似是他吃了亏,其实倒阴差阳错办了一件好事。
何柏青不知道虞钦心中所想,正想宽慰一二,就见刘儒兴兴致勃勃走了过来:“还未恭喜虞大人高升,上阳可是个好地方,祝虞大人也能在任上做出一番事业。”
刘儒兴心底是真的高兴,任凭虞钦大出风头又怎么样,还不是要被调任到犄角旮旯的地方吃灰。
这副小人得志的嘴脸竟然是一个县的长官,安十乌低头无聊扭袖子的动作停下,抬头似笑非笑的看着刘儒兴:“不知道的还以为刘大人是在幸灾乐祸,不过承大人吉言,凭我们虞大人的本事自然在哪里都不会埋没。”
安十乌这般直言不讳,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
刘儒兴眯眼打量了他一番,随即一副无视的姿态对虞钦道:“内眷还是要好好管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他这一番话就是明说安十乌是吃软饭的赘婿,换个男人都会翻脸,说不好回去还会和虞钦闹矛盾。
安十乌却笑眯眯的:“刘大人治家还是有一套的,养在别院里的外室被打死了都没人敢说一句,可惜了一条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