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早知道我就好好学做饭了。”有人不禁嘀咕。
  其实人皆叹气附和,倒没有人想要起床去后院看看。
  如果只有知青院这些人在,他们中脸皮厚的也就去了,也不是为了分一口吃的,就是想多闻闻香气。
  但刘念也在,哪怕她才嫁出去没几天,他们也不好意思去沾她的光。
  都是知青,他们没注意到她的病弱让她吃了大亏陷在了丰收村,还让她用生命做抗争,说到底是他们没用。
  刘念没发觉他们的心思,她对旁人的心思一向迟钝,只对善意恶意敏感,像葛春花母子表面讨好她暗地却在咒骂她的,她一眼就能看穿。
  在知青院待到下午两点,她这才回去。
  路过刘家时,她听到刘家小子正在教堂妹数兔子。一双手数得到的数,刘永红却一直数不明白,让她听了不由想发笑。
  同样是犯错,幼崽犯错有时笑笑就过了,成年人犯错却让人笑不出来。
  当她回到家看到厅里下去没多少的板栗,以及明显被偷藏过偷吃过的痕迹,她懒得再多说。
  “回来了。娘要忙其他活呢,也有些活让我搭把手,就没有把板栗都剥了。”
  潘大壮笑嘻嘻地解释,打量刘念的脸色。
  后头,听到声音的葛春花也走了出来,跟刘念比划着像是在解释什么。
  刘念没说话,把草帽摘下来挂墙上,又掸了掸身上的雨滴。
  隔了一会儿,她目光一动有了主意。
  “倒吊吧。”
  母子俩对看一眼心头一紧,还想再做点什么,已经回到梁上的萝记伸出根须将两人的腿一圈圈绑住倒吊着挂在梁上。
  刘念也没让萝记把两人悬空挂起,两人的胳膊还是能触到地面的。
  葛春花一阵扑腾后发现还能碰到地面倒是没那么慌,朝刘念比划想跟她好好讲道理,却没得刘念一个眼神。
  潘大壮还能出声,吓得惨叫几声后就被萝记封住了嘴,只能吭吭几声。
  “什么时候把活干完什么时候放下来。”
  “额!”
  两人想求情,却只能看着刘念回了房间把门关上。
  完了!
  两人同时叹气,早知道就不偷懒了,这不是看没有人监工,这么多山货也的确一天处理不完,两人才想试试摆烂。
  还以为刘念嫁过来这么多天了,总该体谅他们一点,想不到还是这么狠心。
  “这女人天生就是恶毒心肠,他们不就少干点活,怎么能把他们吊起来!”
  “他们可是她的婆婆和男人,她怎么敢下这样的手,大壮的腿还伤着呢!”
  两人在心里骂骂咧咧,葛春花还想用开板栗壳的刀子砍绑着腿的藤条,刀子还没有碰到藤条,梁上又垂下一条根须一记甩在她脸上。
  “啪”一声脆响后,她的脸上出现一道血淋淋的痕迹。
  不遮不掩就打在她脸上,还打掉了她一颗牙。
  葛春花愣了半晌,感觉嘴里脸上都火辣辣的还带着铁锈味,呸了一口,她吐出一颗牙,目光也随之越发直了。
  她怎么敢?她怎么敢!
  葛春花都快气疯了,眼前一阵阵发黑却没能晕过去。
  潘大壮也傻了,沉默片刻后乖乖开始剥板栗。
  他不想挨打,尤其不想被打在脸上。
  刘念是真不怕,难道她没想过他可以拉着他娘去村里让别人看脸上的伤,让人知道她是怎么虐待婆婆的!
  他现在是不能动,不代表之后也动不了。
  熬过眼前这一关,他一定要好好说她。
  刘念的确不怕,村里谁又能想到柔弱无依的她会打人呢,退一万步说,就算别人知道她打了又能如何,这是家庭内部矛盾,别人没法管。
  在屋里她本打算修行,听到隔壁磨磨的声音她才想起答应张静静做粉条的事。
  粉条是一定会做的,问题这磨始终不是自家的,要是总这么借也不是办法,还是得自家有。
  做磨盘有技术含量,应该没法让潘家母子做,得去外面定一个。
  她又想到这事得让知青院的人出面,免得之后有旁人来借用。
  为此,她第二天又跑了一趟知青院。
  程勤奋听她说磨的事,免不了要去刘家问问,正好把怎么养兔子的事跟他们说说。
  今日还是在下雨,但比昨天的雨要小,刘永安正说要上山拔草喂兔子,程勤奋就来了。
  “喂的草最好是干草,不能带水。喂的水也最好是白开水,不能是生水脏水;你们平时喝水也记得喝凉白开,不然要闹肚子。要注意兔子窝的卫生,最好每天打扫;保持安静,别老去看兔子吓兔子,尤其是带崽的兔子。”
  程勤奋说完怕他们记不住,“你们认字不,要不要我帮你们写下来?”
  “那就麻烦程知青了。”刘永平客气地说,惹得刘永安看了他一眼。
  两人都没上学,只悄悄跟人认过自己的名字,就是程勤奋写下来也看不懂。
  刘永安这时才想到自家哥哥可能想上学,眼珠子一转就说:“程知青,我们能跟你学认字不,下雨天怪无聊的。”
  “倒不是不行。”他也怪无聊的。
  “那我们割完草去知青院找你?”
  “行。对了,我想问问你们知道村里谁家能打磨盘吗?”
  “我们村没有人打,隔壁村有,好像就是刘知青的男人的四叔的岳父家就是打磨盘的。”
  想不到问到了自己人头上,程勤奋无语,又想刘念连这个都不知道,估计在潘家也不好过。
  轻叹一声,他又笑着看向嘴皮子溜的刘永安。
  “连这个都知道,你这脑瓜子好使,认字肯定快。”
  “那是,我聪明着呢。”
  刘永安得意,又朝刘永平挤眼。
  要不是他脑瓜子好使,两人也找不到地方学认字。刘爷爷曾跟他们说过,一定要好好认字,将来才有可能出息。
  第165章 年代文炮灰19
  买石磨的事最后还是由程勤奋出面。
  程勤奋猜测刘念时不时能拿出肉来,不是靠的跟她关系似乎并不好的夫家,也许是有别的门路。
  他没有多余的好奇心,与刘念交好又没有坏处,何必因为追究太多坏了交情。
  磨盘送来是在几天后。
  秋雨总算停了,气温又回升了不少,已经把外套翻出来的程勤奋又把外套塞回箱子。
  本地人知道当地气候,已经开始趁着天晴晒被子准备被褥,谁知道下次降温是微降还是骤降,早点准备总没错。新来的知青不清楚,却知道跟着老知青学。
  送石盘来的是潘四婶娘家侄子,送到后程勤奋检查了一下就塞了一个布包。
  布包蓬蓬的,看着像是装了不少东西,其实里面就五块钱。
  价钱是一早就说定的,潘四婶侄子也不怕知青骗人,接过布包没有检查就放身后背蒌。
  “你是还要去大旺家?”程勤奋不由问了一句。
  “对。我奶让我来看看我姑。”
  顺便拿了些榛子和一条鱼过来,当是走亲戚的礼,也是谢谢介绍生意。
  “能帮忙搬一下磨盘吗,就搬到你姑家不远的人家,说不定你也认得,就潘大壮家。
  我们院的刘知青嫁到那家,前些天张知青托她做点东西需要用磨盘,你姑家的又借给潘三叔家了,我们也不好意思去借,这才想到做一个。现在要先紧着她用,得搬到她家去。”
  这个手磨可不轻,程勤奋觉得自己也就够力气从知青院搬到刘家。
  “成。”潘四婶侄子挺好说话。
  “谢谢了。”
  程勤奋道了谢,又招呼今日在院里的张静静。
  “张姐,你的地瓜要今天拿过去吗?我可以帮你抬。”
  “好。”
  张静静答应了一声,拎了两筐地瓜出来,小的那筐让程勤奋拿着,大的那筐由她和赵菲抬。
  一百斤地瓜还是挺重的,赵四婶侄子一看他们要抬那么多东西,帮他们搬手磨的些许埋怨也消散了。
  约十来分钟的路,因为赵菲和张静静的走走歇歇硬是走了许久。
  赵四婶侄子已经早到了潘大壮家,把手磨放在门口等着后面的人,见程勤奋拎着地瓜走得面红耳赤极为吃力,还上搭了一把手。
  “多谢了,力气活不好干。”程勤奋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
  赵四婶侄子笑笑,暗想,搬这么点重的东西哪算力气活。
  刘念听到动静,拉开虚掩的门望向外面。
  “程知青?”她略有些意外,扫了一眼地上放着的东西,眼中的不解化成了笑,又看向他的身后,“怎么今天送过来。你早点说,我可以去接静静姐。”
  “手磨送到时张知青正好在院里,我们就一起过来了。这是送手磨来的王哥,是潘家四婶的侄子。”
  “那还是亲戚,进来坐,喝口水。”
  “不用,我还要去找我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