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两相冲撞之下,结果不言而喻。
  或许是受周可儿气运影响,也或许是七王爷温绥清早有这个想法,造反的事准备得很快,短短不到四个月,两人就聚集了十几万兵力,趁着七月皇帝去避暑山庄的路上,发动了兵变。
  谁料皇帝去避暑山庄是诱饵。
  事实上,皇帝早有察觉温绥清的动作,但不能确定,故意卖了个破绽给他,就是为了引他出手。
  结果自然是惨败收场。
  最后,温绥清被发配看守皇陵,终身不得回京,周可儿乃至整个周家都受到牵连,锒铛入狱,周可儿名下经营规模极大的成衣店被查封,周家财富尽数充归国库。
  本该伴随周可儿一生的气运,也被国运撕下来大半。
  即使如此,周可儿身上残留的气运,依然足够支持她过好一生,所以周可儿入狱后不久,就被人救出了天牢,不知去向,但周家其他人就没那么幸运了,九人无一例外被流放千里,去了苦寒之地。
  平西侯府作为七王爷党,同样受到了贬斥。
  皇帝看在老平西王当年的功劳,加上关键时刻,薛成珏救驾有功,只是剥夺了平西侯的爵位世袭权,换言之,现在平西侯就是最后一代爵位,一旦他死了,薛家后辈如果没有出息,那么薛家就会沦为平民。
  不过薛长青例外。
  薛长青为了争取周可儿原谅,不顾家人劝说,亲身参与了谋逆,算是始作俑者之一,皇帝不能容忍,直接让他跟周可儿家人一起,刺字流放千里。
  除了周家和平西侯府,另外还有数十名朝廷官员受到牵连。
  贬斥的贬斥,革职的革职,入狱的入狱,流放的流放,皇帝一通雷霆手段操作下来,带来的影响就是朝廷出现了许多官职空缺,给了今年刚入仕的新人许多机会。
  第304章 团宠住隔壁(66)
  谢青武在春试中成绩中等偏上,不算特别突出。
  不过在后面殿试中,因为心理素质过硬,表现颇为亮眼,最终被点为二甲第一,也就是殿试第四,又名传胪。
  授予进士后,谢青武又通过朝试入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
  原本像他这样没身份没背景的寒门子弟,想要从翰林院脱颖而出挤进入朝堂,只能在翰林院慢慢熬资历。
  但是现在。
  因为七王爷造反导致朝中官员空缺,官职层层提拔下来,翰林院往年的庶吉士大都得到了提升,而谢青武这个成绩不错的新人也受到了提拔,晋升为从六品修撰。
  而正常情况下。
  从六品修撰理应是应届状元的职位。
  对于这出乎意料的结果。
  帝青璃一时不知该作何评价,鱼素儿这个蝴蝶翅膀带来的变化,当真是翻天覆地。
  099也有些一言难尽:【这可真是……托了周可儿的福?】
  帝青璃:“……”
  看着面前吃饭吃得飞快,整个人充满斗志和热情的谢青武,帝青璃也不知道这是福还是祸。
  朝堂是个大染缸。
  如果能在翰林院呆上几年,沉淀一下,有个心理准备之后再进去,适应起来相对会容易很多,但现在谢青武完完全全就一愣头青,一头扎进朝堂这个大染缸里,结果如何谁也无法确定。
  “小璃,我去处理公务了,你慢慢吃!”
  谢青武匆匆吃完饭,搁下碗筷,笑着朝帝青璃招呼一句,就起身匆匆往自己房间走去。
  谢青武这两天刚上任,处理起公务还很生疏。
  很多工作白天在翰林院做不完的,只能晚上带回家来继续完成。
  帝青璃没有阻止。
  现在家里就三个人,除了兄妹俩,还有一个负责家务和煮饭的嫂子,兄妹两平时都称她李嫂,跟之前雇佣的厨娘不同,李嫂是帝青璃从牙行买回来的,厨艺不如厨娘,但也比现在的帝青璃好许多。
  住处是重新买的两进。
  之前那位车夫,在确定谢青武考上之后,帝青璃就给了他三十两银子,让他自己回了烷南府。
  -
  随着周可儿的气运被啃食。
  气运碾压也随之消失,帝青璃考虑再三后,开始尝试写书。
  起初的时候。
  看她书的人少,书店老板给的润笔费不多,除去笔墨费,基本不赚,后面她的笔名渐渐有了一点人气,润笔费逐渐增加,才开始有了一些收入……
  转眼三年过去。
  出乎帝青璃的意料的是,谢青武在官场混得还不错,偶尔遇到刁难和烦恼,他也能很快重新调整好心态。
  而此时的谢青武也已经知道,他的恩师竟然曾是帝师。
  不过关于恩师的身份,他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既然恩师选择归隐乡野,他这个做学生的自然不能违背恩师的意愿,但是每逢过节,谢青武都会托人送礼物回去给恩师,感谢他的教导。
  第二年年底的时候。
  老爷子、老太太、谢平全、李氏被接到了京城,在四位长辈的把关下,谢青武的亲事有了着落,对象是朝中一位正五品官员的嫡女。
  而今,谢青武成婚在即。
  为了喝谢青武的喜酒,谢平安和杨氏商量一番,以三成收成的租价,把地租给了谢平安的发小。
  然后谢青松跟师父请了假,谢青文也跟东家请了假。
  就连谢青芷都拉上了陈言书,带着两个孩子,一家近二十口人,赶了近两个月的路,热热闹闹、风尘仆仆的抵达了京城。
  第305章 团宠住隔壁(67)
  谢平安、杨氏夫妇三年没见帝青璃。
  看到皮肤白皙了不少的帝青璃,杨氏几乎落泪,上前两步搂着帝青璃,好一阵不说话。
  帝青璃迟疑了下,抬起手轻轻拍着她的背。
  谢青芷在旁边瞧见了,也笑嘻嘻的跑过来要帝青璃抱。
  杨氏本来就不是特别感性的人,被她这么一打岔,心里那点久别重逢的伤感情绪顿时烟消云散,之后一家人就欢欢喜喜的进了宅子。
  宅子不大,一下子涌进近二十人,顿时变得非常热闹,特别是谢青文、谢青松、谢青芷三人的孩子,趁着大人们坐在一起闲聊,七八个小孩就围着大人跑跑跳跳,好不热闹欢快。
  孩童清脆的笑声传遍了整个宅子。
  老爷子、老太太来京城一年多,两个老人都很想念孩子们,现在看到几个孩子在眼前活蹦乱跳,两个老人脸上都跟着露出了喜爱的笑容。
  谢青武的婚事不算盛大。
  至少在京城这样繁华的地方,算不上盛大,但全程热闹喜庆,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谢青武成亲后。
  同辈中,就剩帝青璃的亲事还没有着落。
  一家人又很是操心了一段时间,奈何帝青璃已经二十多岁,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老姑娘了,想要找个好人家太难,谢家人又不想委屈她给人做小或是续弦,找来找去,也没找到一门合适人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谢家人渐渐也就放下了,不再勉强。
  帝青璃在这个世界活了三十五年。
  自造反的事过后,她没有再听说过周可儿的任何消息,所以在送走谢平安、杨氏夫妇后第二年,完结了名下最后一本书,就在一个清晨闭上了眼。
  此时的谢家,已经在京城站稳脚跟。
  谢青武凭自己的努力,一路从从六品编撰,做到了从一品户部尚书的位置,下朝回来的他听到下人前来报丧,得知小妹于清晨与世长辞的消息,这个年近五十,头发已经花白的大男人,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他忍不住上前两步,用力抓着下人的胳膊,强忍哽咽的问:“是不是弄错了,她才不到四十五岁,怎么会说没就没了?怎么会……”
  话未说完。
  谢青武的眼泪就控制不住的落了下来。
  与此同时。
  谢家其他四个兄弟姐妹,也都先后听说了这个消息。
  早在十多年前,谢家就举家搬到了京城。
  谢青芷的夫家陈家紧跟谢家的脚步,在谢家举家搬到京城后第二年,也在谢家的帮助下搬到了京城。
  五兄妹的住宅相距不远。
  除了帝青璃,其余四人每个都已是儿孙成群,有出息的不少,好几个更是紧随谢青武的脚步,踏入了仕途,其中最优秀的两个孩子,已经做到了正四品官员,前途似锦。
  听说帝青璃死讯。
  反应最大的还是谢青芷,已经是个优雅老太太的她,直接伤心得哭晕了过去,把陈言书吓得不行,赶紧让人去请大夫。
  七天后。
  帝青璃下葬,数十个谢家子孙为她摔盆捧灵。
  谢青芷在墓前哭得几度失声。
  谢青文、谢青武、谢青松三个男人稍微要冷静一些,但也都是眼眶通红。
  这个时候。
  下葬队伍后方传来一阵骚动,众人转过头,就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缓步走来。
  谢家人不明所以的看着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