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不然母皇怎会只字不提她的功绩?
第539章 陛下请三思(47)
看着二皇女懵逼的样子。
坐在笔架上看戏的099顿时笑出了声:【哈哈哈,傻眼了吧?让你和大佬耍心眼!不过就算你不耍心眼,大佬也不可能答应你的要求的,谁叫你是个反派呢!】
反派要洗白,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原剧情里害得芜国那么惨,血流成河都不足以形容,虽然在原剧情里,二皇女算不是主谋,那也是头号帮凶,多少冤魂恨不能啖其肉啃其骨,要化解这份罪孽,光是这点功绩怎么行?
听着099幸灾乐祸的话。
帝青璃不禁用眼神余光瞥了它一眼。
小东西倒还没蠢到家。
最终,二皇女因为不能确定帝青璃是否看过奏折,迟疑片刻后,还是恭恭敬敬的告退离开了,想着大不了午饭过后再入宫一趟。
正常情况。
像二皇女这种做出巨大功绩,赏赐都会放在早朝上进行,所以二皇女以为,她只需在明日早朝之前,进宫与母皇说清楚自己想法即可。
谁料她前脚刚回到府上。
后脚圣旨就到了,大意是赞许她为芜国农耕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特赐封她丹书铁劵一枚,以及一大堆名贵的补品!
二皇女:“……”
如果她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被母皇摆了一道。
她就真的是脑子被驴吃了!
她要这只能免死不能免罪的丹书铁劵有什么破用,她要的是一辈子衣食无忧的逍遥快活日子好不好!
偏偏前来送圣旨的内侍总管,临走之前还笑眯眯的说了句:“希望二皇女能够再接再厉,不要辜负了陛下的期望。”
二皇女:“……”
滚你大爷的再接再厉!
二皇女捏着圣旨。
深吸一口气,努力克制内心的暴躁。
行。
不就是一点功绩嘛,大不了她再去弄就是!
她就不信母皇下次还能坑她!
于是半个月后。
二皇女又出发了。
这次她去了丘平国,听说那边的百姓擅技巧,发明了许多方便农耕的器具,甚至还有军事方面的器具,她这次就是要去“学”技术。
二皇女离开后不久。
钦天监的官员们也接到圣旨,相继离开了京城,奔赴芜国各地,去为各地百姓普及天气和地理知识,教他们预防一些常见的灾患。
起初。
钦天监的官员们一个个豪气万丈,乐在其中,觉得他们钦天监终于得到了重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天气预报部门,而是实打实的在为百姓做贡献。
然而是一年过去,两年过去……
钦天监的官员们年年出差两次,一次为期一个月,加上来回浪费在路上的时间,一年到头有大半时间都在外地,偶尔想夫人孩子了,也只能抬头看看月亮,别提有多苦多心酸了。
到了第五年,钦天监的官员们终于受不了了。
虽然这几年里,他们俸禄涨了,官职品级也升了,可年年出差几个月,舟车劳顿,他们就是铁打的也受不了呀。
就连最有事业心的姚监正,也感觉到了吃不消,不得不找到帝青璃商量。
帝青璃没有为难她,经过之前几年的普及,芜国大部分百姓都已经有了基本的天气地理知识,剩下的倒也不必着急,于是将每年两次的官员派遣,改成了每年一次,人数也从以前的全体钦天监官员,下降到了之前的三分之一。
钦天监经验丰富的官员,年纪大都在四十岁左右。
若是放在后世,四十岁正值壮年,但这个时代,医疗水平不如后世发达,四十岁已经算步入老年时期了,钦天监的官员能坚持这么多年才跟她开口,其实已经超出了她的预估。
听说以后不用再年年出差。
钦天监的官员们都狠狠地松了口气,若是再像之前那样奔波下去,她们估计都得提前下去见列祖列宗。
与此同时。
这几年里,二皇女把周围各国都出使了个遍,想尽办法的想用功绩跟母皇换个衣食无忧的未来,可每次结果都不如人意。
一开始二皇女是不服气的,甚至想过带着金银财宝离开芜国,隐居他乡。
奈何自小在女尊国长大的她,实在接受不了男尊国的某些莫名其妙的习俗,特别是女子不得三夫四侍这一点,让她接受无能,最终不得不重新回归芜国,然后任劳任怨的给芜国谋福利。
到如今,她差不多也快麻木了。
她算是看明白了,母皇压根就没打算让她闲着,即便她现在已经不想赚功绩换未来了,母皇也能找到她无法拒绝的充足理由,让她重新踏上征途。
关键是她这些年走南闯北,竟还喜欢上了这样的日子!
二皇女:“……”
二皇女觉得自己大约可能是被母皇折腾坏了脑子。
哎。
这辈子她是不奢望了,只求下辈子她能生在一个富商家,上头最好还有个聪明睿智,德行如大皇姐的姐姐。
这样,她总能当个衣食无忧的米虫了吧?
夕阳西下,马背之上,二皇女眺望着远方的山水,若有所思的想着。
“驾!”
片刻后,她低喝一声,一扬马鞭,带着身后浩浩荡荡的队伍,迎着漫天晚霞,英姿飒爽的奔向广阔的远方。
或许,这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540章 陛下请三思(48)
帝青璃一共在这个世界待了十年。
并于五十岁时的某一天夜里,下旨传位于大皇女,同时册封二皇女为摄政王。
文武百官听闻这个消息时,除了司农司和工部的大臣没有太大反应之外,其他人都觉得陛下是不是疯了,连夜起身进宫,想要恳求陛下三思而后行。
然而。
帝青璃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机会,让内侍将圣旨送出去后,就躺在床上干净利落的咽了气。
此刻,宫里灯火通明。
大臣们匆匆赶来,齐刷刷跪在帝青璃的寝殿外,尚未来得及开口,就见内侍总管眼眶通红的从寝殿中走出来,满面哀痛之色道:“诸位大臣,陛下已经去了。”
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
直接将满朝文武都炸懵了,好几个大臣当场红了眼眶:“怎么会,陛下早朝时不都还好好的吗?”
这时。
急急忙忙拿着圣旨赶至宫中,想问问母皇什么意思的二皇女也怔住了,整个人的神情都有些恍惚。
母皇去了……
面对一众大臣的疑惑,内侍声音哽咽地解释道:“陛下近两年身体一直不大好,只是陛下不愿让大家担心,故而一直不让奴婢们往外说。”
大皇女带着十几名御医匆匆赶来时,正好听到内侍这番话,眼泪瞬间蓄满了眼眶。
方才她接到圣旨时,心中就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安,是以并未立即过来,而是先去了一趟太医院,不曾想,她还是晚了一步。
好一会儿。
大皇女才按捺住心中的悲恸,开口吩咐道:“来人,立即传召其余皇子皇女入宫。”
……
一千年后。
某校高一某班的课堂上。
历史老师正在讲课。
“……众所周知,芜国这位摄政王年轻的时候,也曾是个整日斗鸡遛狗,桀骜不驯的纨绔女,朝中许多大臣都对她十分不喜。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她的人生,有同学知道是什么事吗?”
话音刚落,就有女生举起手踊跃发言:“老师我知道,是她跟姜国前质子霍雍的虐恋!”
另外一个男生反驳:“小说看多了吧你,一点常识都没有,慕容玉什么时候跟姜国那个没担当的逃兵有过恋情?历史上这两人从始至终就没有过任何交集!慕容玉会变成后来的样子,是因为长治女皇教女有方,没看到历史上,慕容玉每次都是被长治女皇喊去谈话之后,才会去做那些利国利民的事吗?”
女生不乐意了:“你才没常识,前段时间我国出土的芜国时期一位官员后人的传记里,慕容玉曾有一段时间跟霍雍关系密切!而且如果你说的是对的,那你怎么解释长治女皇死后的几十年里,慕容玉继续为芜国做出了许多巨大贡献?”
这时,另外一个同学喊了一嗓子:“我觉得你们说的都不对!”
接着他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历史上是因为摄政王贪吃,把司农司费尽心思弄到的高产农作物吃了,闯了大祸,长治女皇责令她赔偿司农司的损失,她赔偿不起,只能去南义国弄作物回来赔偿,然后意外发现别国有好多美食,经过这件事后,她开始隔三差五出使他国,就是为了寻找美食!”
最后他总结:“我觉得慕容玉要是生活在现在,肯定是个超级吃货!”
第541章 陛下请三思(49)
然而他的观点很快也受到了同学们的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