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不过很快,他就将这一丝悸动压了下去。
他看着怀里的美人,威严精明的眼底飞快的闪过一抹复杂,笑着道:“既然爱妃都这么说了,为了不辜负爱妃的信任,朕答应你,朕一定将风儿教导成为最优秀的皇子。”
这一刻,他心里是真的有一点不舍了。
不过转念一想,等他彻底稳固了手里的皇权,天下之大,他想要多少美人没有?便是如何宝月这样温婉美貌、全心全意信任崇拜他的女子,比比皆是,他心里那点不舍立即就烟消云散了。
何况他对何宝月也算仁至义尽。
虽然他是利用了她,但是这半年以来,只要不涉及到朝堂上的事,他对她都是有求必应。
该享受的不该享受的,她都享受了,也该知足了。
现在他还答应她,把她的儿子培养成最优秀的皇子,就算将来不能继承皇位,他也会给他一个不错的安排。
这样,她死后也该瞑目了吧。
对于皇帝心头那点想法,何宝月再清楚不过,她有些想笑,于是就真的笑了:“那臣妾就先替风儿谢过皇上了。”
只希望到时候,你不要后悔才是。
第652章 美人拒当背锅侠(16)
从承明殿中出来,正是亥时五刻(十点一刻)。
何宝月回到自己寝宫,写了两封信让宫人连夜给德妃和宋贵嫔送去,毕竟她这次用的是非常手段,要想瞒天过海,必然需要里应外合的。
不过这事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无非是看人心所向。
经历了诸多小世界,何宝月对封建王朝的统治体系,可以说了解得十分透彻。
都说天子脚下,万事皆清,实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法罢了。
现实是,哪怕就在皇宫门口发生的事情,只要没人专程告知皇帝,那么皇帝终其一生或许都不会知道这件事。
所以历史上那些明君,大都慧眼识珠,鲜少有不懂得善用人才的。
只有手底下的人拥趸你,真心实意替你办事,成为你的眼、你的手,将百姓和国家的问题一一传达给你,替你把纸上的方案一一落到实处,你才可能做到明察秋毫、治国有方。
包括那些喜欢微服私巡的,手里若没几个能臣,他敢天天这么不务正业?
承明殿里,皇帝心里始终有些犹疑,于是叫来陆公公,询问他何宝月来的时候,自己是否睡着了。
陆公公想了想,只说是不清楚,也许是睡着了。
毕竟贵妃来了之后,把他们都留在了外面,独自一人进了承明殿,他也没亲眼看见殿内的情况,怎么可能知道皇帝睡着没睡着,只能给出这么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顿了顿。
陆公公又补充解释一句:“不过,贵妃娘娘临来之前,打扮了好一阵儿,或许皇上是等得困倦了,故此小憩了片刻?”
听陆公公这么一说。
皇帝也回想起自己刚醒来时,何贵妃说她只是稍微多打扮了一会儿,过来却瞧看见他睡着了,语气似乎还觉得有些委屈,看来这次确实是他最近奏折看得太多,身体有些吃不消,才会不小心睡着了。
殊不知,这一切都在何宝月的算计之中。
皇帝生性多疑,何宝月自是知道的,所以进承明殿的时候,她才会把人都留在门外,就是猜到他会在事后找人求证,其实她大可以在皇帝摆好睡姿后,故意找个借口让陆公公进来看一眼,让证词更加明确,但那样一来就显得刻意了。
有的时候,太过明显的证词,反而惹人生疑。
特别是像皇帝这种疑心病重的人,当他怀疑一件事的时候,你越是让他听到笃定的答案,他越是觉得这一切早有预谋,反而是陆公公这种模棱两可的证词,在他看来才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次日是沐休,没有早朝。
于是在皇帝浑然不知的情况下,那名收到回折的官员带着盖过玉印的折子,于当天下午到户部领取了足够的赈灾物资,然后拉着物资浩浩荡荡赶往了灾区。
本来到户部领取物资,流程并没有这么容易。
奈何皇帝这半年作了太多死,让部分不知情的中立派的大臣寒了心,其中就包括了户部尚书这位一心为国的老臣,因为皇帝一直拖着雪灾一事不处理,户部尚书这段时间已经急得连上了好几十封折子,求皇帝赶紧下旨救灾,每次早朝也要提醒个十来次。
可皇帝始终无所作为。
眼下皇帝总算是愿意解决问题,尽管方案奢侈得让他肉痛,皇帝那边也还没有给他通知,就只有这么一封盖了印章的折子,但他还是很爽快的给了物资,还催促来领物资的官员拿了东西就赶紧走,免得皇帝一个后悔,直接下旨收回成命。
第653章 美人拒当背锅侠(17)
见户部尚书这么上道。
前来领物资的中年官员也提醒了他一句:“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不过大人若是真的在意北方百姓的死活,在赈灾结束之前,大人最好别在皇上面前再提及此事。”
户部尚书面露一丝狐疑:“你的意思是……?”
中年官员叹了口气道:“哎,微臣这不是担心皇上要是突然后悔,心血来潮又出个什么昏招,我这带着物资,走得再快,也快不过传旨公公的快马加鞭,您说是不?而且这半年您也看到了,皇上……我担心这些物资就算送到了灾区,也未必能分到百姓手里啊。”
若是放在半年前,户部尚书听到这话,肯定要骂这中年官员妖言惑众,欺君罔上。
但是现在,户部尚书一想到皇帝这半年来干的那些荒唐事,一桩桩一件件,就差把沉迷美色、昏庸无道八个大字写在了脸上,不由得就忧从中来,痛心疾首不已:“都是那妖妃迷惑了皇上,才让皇上变得如此荒唐,红颜祸水,红颜祸水啊!”
中年官员一愣:“……?”
然而不等他再说什么,户部尚书又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放心,本官这就上奏皇上便是拼上这颗脑袋不要,也一定要让皇上处置了那祸国殃民的妖女!”
说完。
怀抱着慷慨就义的精神,户部尚书大步流星的转身回到自己的办公房,提笔挥毫,洋洋洒洒、引经据典的写了一封讨伐妖妃的折子。
中年官员摇摇头,一挥手,让手底下的人推着物资走了。
罢了,有些人的思想,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扭正过来的,等什么时候跟他一样,被人捏住了命脉,估计压根不用扭,它就正了。
不过赈灾的事情,瞒得住皇帝,却瞒不住各级官员。
这个时候,何宝月之前半年经营的势力,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不用他们做什么危险的事情,只需要把一些消息带给他们各自阵营的官员。
于是隔天早朝,官员们谁也没在朝堂上提及雪灾的事。
反皇派一方以为己方有人动用了手段,迫使皇帝妥协了,才把赈灾的事情派给了他们的人,对此都喜闻乐见,自然不会得了便宜还卖乖,亲皇派一方则以为这次也是皇帝做的局,赈灾一事中肯定有什么坑等着反皇派跳,都暗搓搓的等着看笑话,当然也不会说什么。
至于少数几个中立派,生怕皇帝又闹幺蛾子,都恨不得皇帝不要再想起这件事才好,所以更不会说。
皇帝只觉得今天的早朝怪怪的,之前亲皇派不怎么提雪灾的事,那是因为知道他有意借此事做局,怎么现在连反皇派和那几个中立的官员都不提了,这一早上都在说些不痛不痒的小事。
正当他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准备主动提一提这件事时。
一名反皇派的官员站出来,义正辞严道:“皇上,微臣有话要说,北方雪灾……”
话没说完。
全体官员心头都咯噔了一声,辅国大将军曹鸿瑾当即站了出来,拔高声音打断道:“启禀皇上,微臣有事要奏!”
皇帝顿时笑了,这才对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然后他端坐在龙椅上,高高在上的抬手指了指曹鸿瑾,道:“你说。”
末了。
又指向那名准备提雪灾一事的反皇派官员:“你闭嘴。”
第654章 美人拒当背锅侠(18)
然而,这两人都是何宝月安排的托儿。
而事情接下来的走向,更是让皇帝始料未及。
曹鸿瑾启奏的事,是京郊近日发生的一桩惨案,樵夫一家五口被杀,疑是一伙盗匪所为,希望皇上能派人彻查,一举端掉这个无恶不作的土匪窝。
话才说完。
反皇派中就有官员冷笑一声站出来,拿出一些模棱两可的证据,直言这件事根本就是曹鸿瑾自编自导,原因是曹鸿瑾在京郊圈养私军,无意间被樵夫发现,曹鸿瑾不禁杀人灭口,还想把这件事赖在土匪头上。
曹鸿瑾自是不认,直言对方血口喷人。
然后双方不出意外的当场争吵起来,接着亲皇派的官员纷纷站出来替曹鸿瑾鸣冤,反皇派的官员则欢快的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