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这一下。
  亲皇派的大臣傻眼了,皇帝傻眼了,一众御林军也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是该冲进去捉拿妖妃,还是该调转矛头竖起防卫。
  陆公公茫然的看着这一切,脑子里一片凌乱,已经分不清这些人到底谁忠谁奸。
  就在他思考着,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时,他身边的小太监迟疑着凑到他耳边小声提醒了一句:“干爹,之前贵妃娘娘突然提醒您爱惜自个儿身体,会不会……会不会就是提醒您别参合这事儿啊?”
  陆公公瞬间如醍醐灌顶,背后更是冒出一阵冷汗。
  他惨白着脸色,看了看拿着剑挡在殿门外的皇上,又回过头,看了看殿内那道若隐若现的美丽身影,只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
  再后来,局面变得十分混乱。
  两边都喊着要杀妖妃、清君侧,但两边谁也不想让对方抢占了功劳,结果这场以“清君侧”为名的哗变,就演变成了两方人马的对峙,双方文臣站在承明殿外上演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
  不知道的,估计都要以为自己这是来到了金銮殿上。
  直到皇上突然歪嘴斜眼,浑身抽搐着倒在地上,惊到了众人,这场荒唐如闹剧的骂战才终于告一段落。
  不过双方并未就此离开。
  皇上被抬进承明殿,两边的大臣互相防备对方,都不准对方的人去叫太医,最后还是何贵妃差人去叫来的太医,见皇上嘴角有涎水流出,又细心的让人打了水来给皇上净面。
  陆公公看在眼里,心里觉得有些悲哀。
  在宫里活了这么多年,他也不是那二愣子,一开始事发突然,他确实有点不知所措,后来冷静下来,站在外头看了那么半天,他其实早看明白了。
  但看明白了又能如何呢。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瞧着皇上这模样,十有八九是好不了了。
  果然。
  太医过来看完之后,都摇头叹息不已,表示皇上这是犯了卒中,没办法根治,只能慢慢调养,但最后能恢复成什么样子,他们也不敢保证。
  殿外的大臣听到这个消息,全都懵了。
  其中一个大臣问:“诸位太医,皇上犯了卒中,那以后还能上朝吗?”
  为首的御前太医遗憾的摇了摇头:“恐怕是不能了。”
  ——
  作者有话说:
  第665章 美人拒当背锅侠(29)
  听到这不幸的消,息反皇派大臣们表面上流露出几分哀戚,内心却已经开始谋划起了别的。
  亲皇派大臣难以接受这个结果,不顾阻拦冲进了承明殿,他们要亲眼看看皇上是不是真的病得严重,拥挤之下,一个大臣不小心碰掉了龙案上的折子,他连忙俯身捡起折子放回远处,正欲离开,却看到奏折旁边放着两份金灿灿的诏书。
  这大臣一愣,下意识拿起诏书打开看了一眼。
  走在后面的大臣见状,也纷纷围了过来。
  待看完两份诏书里的内容,大臣们不禁面面相觑,心里都有些惊疑不定,因为这两份诏书,一份是赐封六皇子魏齐天为太子的诏书,一份是皇帝的罪己诏。
  两份诏书笔墨初干,一看就是他们到来之前就写好的。
  可是,皇上之前分明已经和他们商议清楚,待除去妖妃,一切便可功成圆满,只要他将来励精图治,世人自然会将过错都推到妖妃身上,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两份诏书?
  大臣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
  不多时,御史大夫等人情绪低沉的从内室走出来,见其他人都围在龙案前,便走上前去问了一句:“你们在干什么?”
  闻言。
  那个拿着诏书的大臣,连忙转身将诏书递了过去:“御史大人,您看……”
  御史大夫接过诏书仔细看完。
  沉吟片刻,叹了口气道:“诸位大人还是先进去看看皇上吧,关于这两份诏书,待诸位大人看完皇上,再出来商议如何处理也不迟。”
  ……
  帝青璃没有看完这场闹剧。
  她来这里也不全是为了看热闹,主要还是为了以防万一出现变故。
  现在皇帝卒中,再杀何宝月也没了意义。
  至少在那些不知背后真相的人看来,这样做除了徒添杀戮之外没有任何好处,而这两个派系的人凑在一起,最后的结果无非也就是那样了——
  鹬蚌相争时,不会想到还有一个渔夫正看着他们的。
  而当激进获得的收益,并不会比当下更多时,人就会选择安于现状。
  何况皇帝那份罪己诏,已经给了所有人一个台阶。
  一个月后。
  北方传来消息,赈灾事宜一切顺利,之后在反皇派大臣的极力推动下,年仅两岁半的魏齐天举行了登基大典,成为历史上最小的皇帝。
  反皇派本以为小皇帝是个容易拿捏的傀儡。
  却没想到,小皇帝背后的太妃娘娘在这个时候露出了自己的锋芒,在小皇帝登基第二天,就以小皇帝的名义下诏大赦天下,减税三年。
  至于本该制衡后宫的皇后……
  现在应该是太后了,对这一切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太后娘娘,太妃有事邀您过去商议。”
  慈宁宫里,太后看着眼前的宫人,有些自嘲的问道:“她现在还有什么事,是需要跟我商量的?”
  “这……奴婢不知。”
  宫人低垂着头,态度十分恭敬,让人挑不出错来,就是这含含混混的回答,让太后有些恼火。
  但是恼火完,她还是得跟着走一趟。
  虽然实际是坐轿撵去,并不需要她自己走,但她堂堂太后,却要屈尊去见太妃,本就已经是矮了一头。
  第666章 美人拒当背锅侠(30)
  可是又能怎样呢?
  路上,太后回想起那一日,当时新皇尚未登基,她还是皇后,何太妃还是何贵妃。
  她去看望皇上,遇见了何贵妃。
  因为皇上仪容有损,不宜让外人瞧见,所以宫人都被留在殿外。
  殿内只有她、何贵妃和皇上。
  何贵妃就当着她的面,坐在床榻边,温柔的拉着皇上的手说:“皇上,您之前说臣妾是您的福星,臣妾左思右想,觉得若是不做点什么,委实对不起您这句赞誉,又想到皇上之前还说,每日处理政务太累,所以臣妾决定替您受这个累,现在,皇上终于不用每日劳累了,可还觉得满意?”
  一席话,听得她是头皮发麻、毛骨悚然。
  她觉得何贵妃是个疯子,害怕的转身跑出去叫来太医,让他们查一查皇上是否中了毒,但最后什么也没查出来,御前太医还告诉她,皇上那日犯了卒中,何贵妃也曾怀疑是有人下毒,叫他们仔细检查过。
  打那次起,她就再不敢招惹这疯子了。
  好在这疯子也不是对谁都疯,只要不招惹到她,她也能像个正常人一样跟你交流,即便如此,太后还是会下意识照顾对方的情绪。
  她才不到四十岁。
  不想跟太上皇一样躺在床上,流着涎水、毫无尊严的活到五六十,甚至七八十岁。
  -
  腊八前夕。
  秋思殿也挂起了漂亮的红色宫灯,帝青璃站在屋檐下,看着宫人忙上忙下装点这座冷宫,竟也感受到了一丝喜庆与热闹。
  几名宫人将一副对联拿到她面前展开。
  其中一个笑着问道:“夫人,您看这幅对联怎样?”
  上联写着: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下联写着: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福乐安康。
  帝青璃看着上面的字迹,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这是阿月写的?”
  话音刚落。
  忽听院外传来了女子温婉动听的声音,笑吟吟道:“我就知道瞒不过阿姒,怎么样,阿姒可还喜欢?”
  帝青璃循声转头望去,就看到何宝月披着一身雪白狐裘走了进来,身后跟了四名宫人,每个手里都提着一个偌大的食盒。
  帝青璃笑着打趣一句:“何大贵人这是忙完了?”
  何宝月快走几步来到帝青璃面前,笑着挽起她的胳膊道:“倒也不算完全忙完,我这不是心里惦念着阿姒,忙里偷闲过来陪你了,阿姒可是在怪我来得太迟?是我不好,一会儿我自罚三杯,给阿姒赔个不是,可好?”
  帝青璃眉梢微挑:“罚酒?我看你是自己嘴馋,想喝酒了罢?”
  “都叫阿姒看出来了,看来等下我想多喝两杯也是不成了……我特意让御膳房做了一桌河间府的特色菜,今晚我们不醉不归。”
  何宝月一边笑说着,一边拉着帝青璃往殿内走去。
  尽管时隔半年多未见,两人却并没有因此感到生疏与隔阂。
  放在心里的朋友,许久未见也是熟悉的。
  进得殿内,四名宫人摆好餐食,就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虚掩上了房门,防止屋内炭盆烧出的暖气跑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