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第49节

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第49节

  只是因为现在付秋然在国外,她们不能打电话过去恭喜她。
  到第二天早上,俞妙则特意早早起床,计算好西班牙那边的时间,然后打电话给付秋然,恭喜她获得imo金牌。
  “谢谢你呀!等你拿金牌的时候,我绝对是第一个打电话恭喜你的。”付秋然心情很愉悦,笑着跟她说道。
  两人开心地说了一会话,俞妙则才又想起说:“秋然姐,明年我要提前升高中了。到时候我去找你。”
  其实她知道,付秋然肯定也在杨老师面前给她说过好话,不然杨老师也不会提到说她和付秋然在以前比赛的时候认识的事。
  秋然姐对她们这些小妹妹一直都很关照,她真的很感激秋然姐。
  “这可能不行了。”付秋然轻笑着说道,“明年九月,大概率我就上大学了。”
  “哇,恭喜你呀!”俞妙则特别惊喜。
  付秋然愉快地笑道:“我在上都大学等你呀,希望你早点成为我的小师妹。”
  俞妙则一口就答应了:“我肯定去上都大学找你。”
  两个小姑娘约定好后,才结束这通电话。
  她下定决心,等到高中一定好好学习,认真参加比赛,争取早点去上都大学找秋然姐玩。
  夏天的太阳出来得早,等她站在走廊外面打完电话,已经日正当空了。
  俞妙则就在阳台外洗漱完,然后提前去饭堂买了早餐,吃完再回教室。
  这段时间她要学的东西很多,并且还要自己整理出有些没能完全搞懂的知识点,准备回家后就看dvd碟片弄清楚,或者打电话问老师。
  然后还要同步给脑子里的物竞知识点查漏补缺。
  所以虽然她学得很快,但在物竞突破班的这段时间她也并不比其他同学悠闲。
  直到物竞暑假班结束前一天,大家参加结班考试。
  这也是俞妙则进入物竞班后参加的第一次正式考试。
  她看着时间,再认真完成着试卷。
  交卷后,两个老师就开始赶工赶点地批改试卷,然后在最后一节课评讲试卷。
  下午是自习时间,老师们在隔壁办公室批改试卷,改到哪个同学的试卷就会将本人喊过去,当面批改。
  俞妙则坐在教室第一排,有同学进进出出她都能注意到。
  于是就欣赏到前面好几个同学,被老师叫到后,都是拖着沉重的脚步表情严肃地走出教室,等回来教室时基本都是天塌下来的样子。
  还有同学偷偷摸摸过来,问俞妙则做完了吗。
  俞妙则决定给他重击:“做完啦。这不挺简单的吗?”
  于是对方很受伤地走了。
  她就是故意的,让他们那么关心她的成绩。
  大概出去又回来了七八个同学,才终于有人来叫她,说罗老师喊她过去。
  尽管俞妙则也挺不喜欢这种当着学生的面批改成绩这种当面处刑的事,但她快要溢出来的自信心也让她觉得没什么所谓。
  反正别人是心惊胆战地盯着老师用红笔画出的每一个叉叉勾勾,而迎接她的只有老师的表扬和欣慰的表情。
  脚步轻快地走到隔壁办公室,另一位陈老师也正在给另一个同学批改试卷,在她进来的时候,三人也都将目光投向这边。
  俞妙则就走到罗老师的办公桌边,看见罗老师将她的试卷拿出来。
  “题目做得还顺利吗?”罗老师向她问道。
  “还挺好的。”俞妙则点头。
  于是陈老师和另一个同学又再次往这边看了一眼。
  罗老师不紧不慢地将红笔搁在墨水缸旁,还跟俞妙则聊了起来:“其实物理也是很有趣的一门学科,并不比数学差。”
  “是呀。”俞妙则甜甜地笑着。
  “你以后是准备同时学数竞和物竞吗?”罗老师又问。
  俞妙则点头。
  罗老师就问她,有没有跟杨老师那边说好。
  她说都说好了,杨老师还答应帮她安排物竞老师。
  “那挺好的。”罗老师就笑道。
  然后就看到罗老师给钢笔吸满红色墨水,才开始给她批改试卷。
  罗老师看得很细致,尤其是后面的实验题,俞妙则站在旁边看见罗老师的红笔墨水没落在试卷上都晕染开一个红点了。
  直到将整张试卷的题目都改完了,罗老师才终于松开眉头,颇为赞许地说她完成得不错。
  俞妙则便高兴地回到教室,继续看其他科目的书本。
  倒是别的同学在看到俞妙则神情轻松地回来后,更加面如死灰了。
  本来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水平,每次考完试,被老师念叨着也就算了。
  但是现在有了一个特别鲜明的对比立在这里,结果他们连低一届的学生都比不过,罗老师肯定会骂他们更起劲了。
  于是一个个视死如归地等待着老师的审判。
  俞妙则继续争分夺秒地看书,认认真真地准备起竞赛。
  到晚自习的时候,罗老师才将全部批改完的试卷拿到教室,然后站在讲台上挨个点名发试卷。
  这又是公开处刑了。
  按照成绩从后往前念着,大家在白天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但现在还是忍不住希望自己能排到更前面的名次。
  有的同学在下午改完试卷的时候就破防得哭了,现在来领取试卷又是一副快要哭出来的表情。
  俞妙则一边看着书,一边听着班上的热闹。
  直到最后,才轮到她上前领取试卷。
  教室里似乎陷入诡异的安静,然后在两秒后响起掌声。
  发完试卷,罗老师就开始简略说起这次考试的情况。
  “你们都是从上学期开始学物竞的,学校组织大家来参加致学杯,主要是想让你们知道竞赛的深浅。今年一年,等到明年就上高中了,留给你们准备的时间也不多了。”
  “可能你们想说,你们也没打算能进国家队啊,竞赛的目标也不是能被直接保送进去啊;但是如果你们就是这样的成绩继续下去,你们觉得就能在物竞上走得比数竞更好吗?”
  罗老师说话也是犀利,毫不留情地将很多同学从数竞转来物竞的事实给说出来,然后让他们至少也要为了自己的未来好好想想。
  不过对于这次考得还不错的几个同学,也是大力表扬。
  其中就有林淑。
  林淑参加过两次初联,一次三等奖,一次二等奖。
  但是她在物竞班这边却学得不错,至少比从前在数竞班蔫黄蔫黄的状态好多了。
  因此这次考试,她的分数在班上也是仅次于俞妙则的。
  她也是卯足了劲,希望能在致学杯拿到一个好的奖项,为明年的自招做准备。
  最后罗老师称赞了第一次考试就大放异彩的俞妙则,说人家还是刚读完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像他们一样学过一整年的物理和半年的物竞,就能考到这样的好成绩,和他们简直是天差地别,他们怎么就不能学学人家呢。
  结果不知道是谁在后面直接嘀咕了一句:“勤能补拙,但是补不了脑啊!”
  气得罗老师站在讲台上就要拿粉笔头扔人。
  其他几个同学也有点幽怨地望了一眼那个同学。
  大家都是学竞赛的,自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靠勤奋来弥补天赋的不足,不然那不成了勤奋的小笨蛋吗?
  哪有缺心眼的上赶着给自己认领的。
  罗老师并不理会他们的嘀嘀咕咕,就说给他们一个晚自修的时间,将试卷上的错题都弄明白,明天上午就由他抽点同学上来讲试卷。
  于是本来就面如死灰的同学们更加如迎世界末日了。
  等到罗老师回到办公室后,教室里的学生们只是沉寂了不到一分钟,就有人从座位里爬出来,过来找俞妙则求助:“妙则,你可以给我讲一下这道题吗?”
  俞妙则也觉得天塌了,怎么又变成寒假数竞突破班的情况了。
  她便勉为其难地看了一眼,然后觉得这道题目挺简单的。
  “这个直接用欧姆定律公式代进来计算每组数据就行了,得出阻值最大的那组数据就是答案。”俞妙则直接说了一个最简单粗暴的方法;但是这道题的分值也不值得浪费这么多的时间,她便又说了另一个做题思路,直接观测六组检测数据的波值。
  那个同学点头表示明白,却又问:“但是怎么知道是在p点的左侧还是右侧?”
  俞妙则觉得他疯了:“看电流方向。”
  天呐!一个物竞生怎么允许问出这种问题?
  “抱歉,我电学模块学得不是很好。”那个学生显然有点尴尬地说道。
  俞妙则:看出来了。
  所以她很理解刚才罗老师说的话。
  后面还有几个同学等着来向她请教,俞妙则就给他们用最传统的解法讲着题目。
  因为物竞还由东道国设有解答最佳奖,竞赛生很早就开始培养创新解题思路了。
  但是俞妙则刚在讲题的时候碰壁了,所以也不求创不创新了,首先还是让他们听懂吧。
  这一晚下来,她觉得比连轴转做七套试卷还要累。
  回到宿舍后,她倒头就睡着了。
  到第二天上课时,罗老师果然开始点学生来讲题。
  估计罗老师在阅卷的时候就已经标记了一部分学生,现在点的学生也全部都是没有解出来这些题目的学生,然后让他们到讲台上来讲。
  被点到名字的同学就手忙脚乱地上来。
  大部分同学在昨晚也通过翻书寻找答案或求助同学的方式解出来了,还有一部分同学上来后就拿着粉笔在黑板前站桩。
  罗老师也看不下去,就点了其他同学再上来讲解,然后他再补充一遍。
  坐在下面的一张张面孔都在认真听着。
  有些同学平时不求甚解,只是囫囵吞枣地学到浅显的部分,更深层次的知识点就已经学得很费劲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