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第83节

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第83节

  俞妙则和南荣敏再次进入数学奥赛国家队。
  今年的国家队成员和前几年相似,都是由两个女孩和四个男孩组成。
  除她们两人外,另外四个男生当中,李寂和另一个男生同样也是海市的,另外两个男生则是其他省份的。
  国家队成员名单在报纸和网络上双重公告,其他学科的国家队名单也在这段时间陆续出炉。
  关于天才少女的话题也在满天飞舞着,从报纸到网络都在热烈讨论着;人们可能对竞赛一知半解,但对天才的追捧却永远不会消退。
  俞妙则还在社群里看到过自己的话题楼。
  自从国家队名单公示后,她曾经就读过的学校全部都挂上喜报庆祝,还有从前记者采访她的新闻稿也都集合起来。
  网友会在心里自动美化她学奥数之前的经历;而在老师同学们的记忆中,也只保留着她是那个五年级就被保送初中,每次考试都能考到年级第一名的学生。
  毕竟在五年级之前尽管她的学习并不很拔尖,但也算是很不错的成绩。
  不过俞妙则也没有太多心思关注网上的消息。
  接下来这几个月,她都忙碌于数学和物理的竞赛学习。
  将出国参赛的护照和手续办理好,其次还有对她来说也没有什么难度的学考。
  俞妙则在五月末回到荣城实验中学,便看到学校门口又挂上新的喜报横幅。
  [热烈恭贺我校高一学生俞妙则进入数学国家队和物理国家队]
  俞妙则站在门口欣赏一会,才进到学校。
  她要准备即将到来的学考,回到学校后就到竞赛班旁边的自习教室学习。
  学考的语数英三科是选择题+填空题的题型,其他
  小科则是全部选择题。
  俞妙则象征性地快速刷了一套题,确实也没什么难度。
  自习教室里也有不少竞赛班的学生,就算原本不认识俞妙则的同学,现在也都认识她了。
  晚上回到宿舍,舍友们才知道她回来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课间的时候就陆续有学生故意跑到自习教室外徘徊着,想要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天才是怎么样的。
  俞妙则对周围的环境很敏锐,每个课间都能感受到外面有很多学生在故意往教室里面搜寻张望着。
  得知她回来的饶梦君和林淑也过来找她。
  眼看着比她们年纪小的小妹妹都上大学了,让她们心里也焦急起来。
  现在距离下一届奥赛还有四个月,饶梦君在准备着明年数竞比赛,林淑也憋着气想要冲刺明年的物竞。
  饶梦君的数竞之路走得比较难。
  在俞妙则漫游未来的时候,她记得她就见到2015年的饶梦君,大学毕业后的饶梦君已经成为新海联报的记者,她对这份工作似乎也很喜欢。
  看起来饶梦君并没有通过竞赛保送大学,而且也读了一个和数学,甚至和理科没有任何关系的新闻专业。
  但尽管没有竞赛保送,饶梦君的文化课成绩也很不错,现在年级里能排到前三名,有时候还能拿到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俞妙则继续刷着学考题目,做完一张卷子就后仰坐着跟旁边的两人小声聊着天。
  后面又听饶梦君吐槽起赵丹,说她挺讨厌的,只要别人拿到年级第一她就哭,好像第一名是她家创造出来的东西一样。
  “要不是妙妙不在,哪能有她什么事!”饶梦君很不高兴地说起,“之前中考的时候她就没考过妙妙。”
  赵丹?这名字貌似有点熟悉。
  俞妙则想了想,记起来是上学期舍友跟她说过的,第一次月考后就在背后跟同学蛐蛐说自己没她厉害的那个隔壁班的女生。
  听起来应该是个很讨人厌的女孩。
  本来月考就是全年级公平竞争的考试,赵丹又不能像俞妙则在竞赛班拿到断层第一;拿不到第一名就在走廊里哭,弄得好像别人抢走她的第一名是多么罪恶的事情。
  饶梦君和赵丹是同班同学,因为连续两次将赵丹挤到第二名,导致她们在班级里就像乌眼鸡一样。
  俞妙则自然是向着好朋友的,更何况本来也是饶梦君有理,就附和着安慰她。
  说起来,其实她到高中后都从来没有参加过高中的月考。
  早早拿到保送名额,其他同学还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她已经根本不需要为升学的事情发愁了。
  坏处也就是她跟高中同学根本没有相处过。
  除了竞赛班的同学,她也就和舍友们比较熟悉。
  但因为十二月后她就基本不在学校里,和舍友们相处的时间也很短。
  如果长大后回忆起高中生涯,她的高中记忆可能也就只有高中竞赛了。
  两人又问她下学期也不回来上课吗?
  俞妙则摇头。
  都保送了,还回来上什么课?
  回来考完学考,她就算是高中毕业了。
  荣城的学考主要是高二学生参加,部分高一学生也可以申请提前参加。
  对于俞妙则来说,便只是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
  学考期间,其他同学都放假了。
  回到学校一周的时间,很快参加完学考,俞妙则又匆忙赶赴下一段行程。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时间是在7月6日到7月12日,今年比赛是在中亚邻国举行。
  国家队集合后飞到目的地,报到后的时间已经很晚了,参赛选手们就入住酒店。
  这是俞妙则第一次出国,看见外面和国内完全不同的异域风光,小姑娘一路上都挺高兴的。
  南荣敏也很高兴,下飞机后就小声说着话。
  她们都不会当地语言,不过队里有翻译老师跟着。
  这边的时差不大,国内的参赛学生不用太困难地调过来时差问题。
  今年有五百多名选手参赛,来自98个国家。
  各国领队和参赛学生抵达这边的第三天,就是比赛第一天考试。
  考试时长是4.5个小时,从早上九点考到下午一点半。
  题目也主要是代数、几何、组合数学和数论等数学领域问题。
  俞妙则拿到试卷后,就飞速浏览一遍题目。
  一般来说,每年imo考试的题目中,第一天考试的第3题和第二天考试的第6题的难度系数是最大的。
  前面俞妙则做得比较快,等到做完第3题也觉得并不算难。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平时的饭点,但考试还没有结束。
  做完题目的俞妙则在一边思考着题目的其他解法,一边想着肚子好饿这件事。
  终于熬到考试结束后,她感觉已经能够直接追着一头牛啃着吃掉了。
  在酒店给自己补充完能量后,俞妙则回到房间,见到南荣敏后也只是挥挥手,然后倒头就睡了。
  这一觉睡醒后,原本的疲惫被一扫而空。
  看见隔壁床的南荣敏还在睡觉,俞妙则就拿出手机,给妈妈发信息说着话。
  这个时候全国的中学都已经放假了。
  也有很多有心的高中同学和初中同学特意给她发来短信祝福。
  等南荣敏醒来后,两人就一同下楼吃晚饭。
  中午太饿了,到现在俞妙则才有心思坐下好好品味美食。
  对于美食,她没有什么地域偏爱。
  无论是中餐的各种菜系,还是西餐的牛排披萨面包,她都喜欢吃。
  到imo比赛考试的第二天,完成考卷的4-6题。
  俞妙则快速看了一眼,总体来说难度比昨天的题目稍微上升,但也并不算很难。
  做完今天的卷子,参赛学生们的任务也就结束了。
  下午休息好,俞妙则和南荣敏还出去在异国他乡的街头转悠着,觉得挺好玩的。
  在外面还会遇见其他国家的参赛选手,大家就用简单的英语来交流着,俞妙则也觉得挺新奇的。
  她们提前兑换好这边的货币,就开心地买着东西。
  回到酒店后,隔壁房间的两个外国女孩还邀请她们过去玩卡牌游戏。
  imo的参赛女队员不多,考完试后大家就能开心地社交聊天着
  两个女孩来自去年的东道主国,一个叫爱丽丝,一个叫莫妮卡,都是长相特别甜蜜的小姑娘。
  玩游戏的时候,爱丽丝还教她们几句简单的西语,她们也教两个小姑娘学中文。
  imo比赛的第四天,考试第一天的成绩就出来了。
  第一题:国家队平均分6.83分
  第二题:国家队平均分7分,即全员满分
  第三题:国家队平均分4.83分
  俞妙则的得分是21分,三道题都是满分。
  到第五天,考试第二天的成绩也出来了。
  俞妙则以42分获得满分成绩。
  今年的金牌线是27分,国家队六位参赛学生都荣获金牌,并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在闭幕式后的第二天,她们就跟着国家队回国。
  刚下飞机,就迎来热情的各家媒体的记者采访。
  而俞妙则和南荣敏就像赶场子一样,下飞机后就继续奔赴已经集合完毕的ipho国家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