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第97节

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第97节

  俞妙则一副你真要我命的表情:“十月就要确定毕业选题了!”
  “那你要写什么?”南荣敏又问。
  “想写火箭动力方向的。但是申师姐听了我的想法,说有风险。”俞妙则无奈地耸耸肩。
  申谰的原话是说,这个论题写好了就是优秀论文,写得不好就等死吧。
  倒是她听说今年老师给大三学生上论文指导课,一个班有一半的同学交上去的模板都是探月相关的,老师一看一个皱眉。
  不过毕竟探月是新热话题,更具有实际意义,大家都想要写这个也能理解。
  倒是天文系那边的蔡晴学姐找过俞妙则,问她要不要搭伙再干一票,做天体模型的项目。
  俞妙则也没有直接拒绝,只是说要考虑一下。
  她是有过星星梦的,如果大学时还瞻前顾后就太怂了。
  但其实天体模型这个项目,全名是叫做天体模型数字化,和俞妙则的专业相关度只能算是很勉强才有些沾边。
  并且蔡晴的这个项目,从她大四组局组到现在研二,看起来不像有什么发展前途。
  有点像是驴人的。
  抬头看见今晚的星星依然很明亮,俞妙则就决定暂时不再去想这件事情了。
  戴上泳镜后,俞妙则就一头扎进水中。
  南荣敏也才将挂到脑门上的泳镜戴好,然后追着游上来。
  到暑假时,俞妙则依然是到吴教授的课题组暑假实习。
  这一年的时间,课题组里有师兄师姐毕业离开了,也来了新的师兄师姐。
  一直对俞妙则很关照的申师姐也走了,在毕业后去了海市。
  现在课题组就变成依然整体嬉皮笑脸的关师兄带着一群师弟师妹干活,每天像是鸡飞狗跳一样。
  等到明年春学期开学后,俞妙则就要以准新生的身份过来了。
  相比于其他同学到大四就开始安心搞论文时,俞妙则的大三阶段还有很多排课。
  只不过从论文选题开始,校园墙里每天都有人在哀嚎。
  以前她们是旁观者,而现在她们也变成挺有感触的其中一员。
  前期论文导师基本不怎么管这群学生,大家报上去的论文选题,只要不是一眼看着太离谱的,都会给了通过。
  但是学院群里每天都会有新笑话。
  比如隔壁学院的某某学生的选题竟然是制造永动机,据说把他可怜的导师气得差点进了医院;还有某某学生的论题是证明地幔铁路计划的合理性,因为太过离谱而让人觉得不太像是真的。
  俞妙则就在安安分分地磨着开题报告。
  查资料和撰写论文对她来说都并不难,只是有时候忙着忙着就忘了时间,一瞥发现已经凌晨两点半了。
  这样就导致第二天起来特别痛苦,上课的时候都没有什么精神,只能猛猛喝着咖啡提神。
  到周末没有课的时候,一觉醒来就是中午十二点了。
  渐入寒冬,下午还没有下课,天就已经灰蒙蒙的黑了。
  冬季的学校里只能看见一大片白茫茫的雪景,还有站在大雪中光秃秃的树枝。
  每年这个时候,她们就会特别期待春天。
  只不过等到春天到来,南荣敏却延迟了半个月才回来。
  再见面时,南荣敏就满面春风得意地跟俞妙则说,她已经确定好在海市云科院那边的导师了。
  俞妙则也很开心地恭贺了她。
  将毕业论文和升学这两件大事落实下来,大家都能彻底松一口气。
  因为大三第二学期的课程已经很少了,南荣敏就几乎每个星期都往返着海市和上都,都快要变成空中飞人了。
  俞妙则也开始正式到实验室里干活。
  到她修完本科学分提前了一年毕业时,班上不少同学都特意来祝贺她。
  心直口快的同学笑着说,现在俞妙则要提前升学了,总算他们可以来竞争一下下学期的专业第一了。
  大概从初中到大学,她都是永远矗立在山峰最高处的丰碑,别人遥遥望着,却永远也没有机会越过去。
  研究生开学后,俞妙则就要搬到新宿舍,和两个同样是研一开学的姑娘同住。
  不过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基本在研一的第一学期就能够处理好学校内的所有课程,后面的时间就是安心地待在实验室。
  为了方便平时过去实验室干活,俞妙则就直接搬到学校外面住。
  春去秋又来,这一整年她完成了发论文,以及跟已经读到博一的蔡学姐完成了数字化天体模型系统,只不过她还将原来的天体模型演示添加上一个行星临界区域。
  国外正在构建地球哨兵卫星系列,但是据说这个系列卫星主要是对地球的地面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观测。
  而行星临界,更类似于近洛希极限的一个计算和监测点。
  “太空警卫队吗?”蔡晴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天上,才犹豫地说道,“可如果真到了能派上用场的那一天,再让太空警卫来执行任务,好像也来不及吧?”
  看见天空上忽闪忽闪的星星,每一颗星星从宇宙中走过都能留下星轨的痕迹。
  俞妙则就走到望远镜后,只是看着更为遥远的宇宙。
  会有那一天吗?这是所有人都不会希望的结果。
  好像进入千禧年后,每一年都会有新的关于世界末日的传闻涌动着,但最后都被证实不过是讹传。
  回到实验室,正好和关师兄在门口碰了面,然后一起被吴教授喊过去了。
  关师兄是在明年博士毕业,俞妙则也即将结束五年的学业。
  其实上都大学航院的学生当中,如果是要继续走科研路线的,每年毕业后选择去海市那边的学生都占到1/4。
  吴教授找俞妙则来谈话,主要是想要劝她留在上都读博。
  不过读博这件事从始至终都不在俞妙则的规划之中。
  见她心意已决,吴教授只是说觉得可惜。
  但如果不读博的话,对于她要去海市研究所发展,吴教授觉得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海市航天研究所在每年都会发布招聘公告,招聘博士毕业生,及优秀的硕士毕业生。
  俞妙则就属于后者,优秀的硕士毕业生。
  春节过后,俞妙则回到学校处理了一些手续,就飞往海市。
  她在海市的熟人还挺多的,南荣敏在海市的云研院读研,饶梦君从去年十月就开始在海市的新海联报实习,俞妙则的表姐李桐也在海美院读书。
  刚下飞机,就看见南荣敏依然夸张地拿着旗子地摇摆着,在挤挤攘攘的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了。
  “妙妙,这里这里。”她挎着一个蓝色的水晶小背包,见到俞妙则就喊着。
  见面后亲热地拥抱了一下,南荣敏就问她具体的面试时间。
  俞妙则是提前一天过来的,面试时间是在明天下午。
  新年前南荣敏交付了新房,吃过晚饭后就兴致勃勃地要拉着俞妙则去看她的新房子。
  结果刚一进门,就看见玄关处贴着一排夸张的锦旗。
  “我的天!”俞妙则大为震惊。
  “都是单位发的。现在不是呼吁大家多做好人好事嘛!”南荣敏开心地笑起来跟她说道,“这个是扶老奶奶过马路的,这个是拾金不昧的,这个是地铁制凶的……”
  俞妙则大开眼界,然后震惊加倍。
  果然海市才是最适合南荣敏发展的大舞台。
  走进客厅里,就看见南荣敏先将灯关了,再打开安装在墙上的一个装置面板;就看见无数灯光从四面八方照射过来,汇聚成很生动的裸眼3d的旋转木马。
  她是将自己的家改装成一个3d影像棚了。
  旋转木马转动起来,欢愉轻快的音乐响起,就好像回到了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时代。
  延时完毕后,南荣敏才骄傲地望向俞妙则:“觉得怎么样?”
  “这真的太厉害了!”俞妙则啧啧连叹。
  小时候她就想着,未来应该会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只是短短十年,世界日新月异,就好像正以飞快的速度奔向另一个时代。
  拉开阳台的推拉门,窗外不远处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太阳会从大海的尽头升起,然后沉入另一面的地平线。
  此时只看见一弯新月漂浮在海面上。
  第二天早上,俞妙则特意过去一趟海大。
  湖心岛上的许愿树依然婆娑,风吹过,悬挂在许愿树上的挂牌就会随风摇摆着。
  很久之前,她就决定要再来海大许愿树,许下新的愿望。
  她的新愿望……
  是希望能够顺利进到海市航天研究所。
  也希望未来能够事事如意。
  就像七年前挂在许愿树上的挂牌,这次俞妙则依然将许完愿挂牌挂到树上。
  只不过在许愿的这种事情上,南荣敏永远都比她要虔诚。
  她们好像还是七年前的那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天真又快乐。
  到
  下午,俞妙则就过去航天研究所面试。
  没有任何意外,一切都很顺利。
  她当场就得到了录用的结果,两周后要过来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研究所这边安排食宿,等到办理手续时需要填写申请。
  这一桩事总算确定下来,俞妙则也觉得彻底安心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