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潘彬彬在监狱里一切安好,”章迟轻松地说,“我们过来只是向你确认一下一些事情。”
  “什么事?”吕权露出失落的表情,轻声问道。
  “在潘彬彬入狱期间,你去探望过他吗?”
  吕权叹了一口气,说,“我没去见他,不过每次都是我亲自开车送我老婆和小姨过去的。”
  “为什么不去见见他?”章迟说,“反正都是一家人,而且你也千里迢迢去到那里了。”
  “哎!实不相瞒,我根本就不希望我老婆和他再扯上关系。我们是良好公民,遵纪守法;就算做不到拾金不昧,至少我也从不违反法律。家里突然来一个‘劳改犯’,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好,我老婆和小姨一点不会为孩子考虑考虑……”
  吕权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的苦恼,两名警探都没费心思听后面的话;两名在适当的时候插了一句告辞的话,脚底抹油溜走了。
  另一边厢,莫柠、丁瑶和唐诺一行三人正坐在一间简陋但温馨的客厅里面,沙发呈“l”形靠近摆放,前面是一张油漆斑驳却纤尘不染的实木桌子,桌上有些不太新鲜水果——香蕉和苹果。潘彬彬的妹妹也正好休假,她为三位体面的客人端了三杯凉白开;莫柠接过之后,一口没喝就放在桌上;丁瑶象征性地抿了一小口再放下;唐诺则喝了小半杯。
  众人已经相互介绍过了。潘彬彬的姐姐叫潘翠翠,27岁,育有两个男孩(因为要招待客人,孩子被送到了邻居家),怀里还有一个四个月大的孩子。妹妹叫潘倩倩,22岁,未婚,有固定的男朋友,暂住姐姐家,筹划明年结婚。
  “警官,我们家彬彬是好人,他不会干报纸上说的那些事情的,那些都是污蔑,”潘翠翠激动地说,“都是之前那个姓许的,他抓了彬彬当替罪羊,造孽呀!他不得好死。”
  “姐,”潘倩倩握住了姐姐的手,面向唐诺说,“警官,你说翻案是什么意思?”
  “警方追查到新的线索,要进行确认。意思就是可能有机会证实你哥哥的清白,你愿意合作吗?”
  “愿意!愿意!”潘翠翠抢了妹妹的话茬,说,“合作,合作,坚决合作。”
  “好,”唐诺扬起迷人的微笑,说,“你真是一位好姐姐。”
  潘翠翠乐呵呵地挥了挥手,说,“瞧您说的。”
  唐诺轻咳一声,说,“那我们进入正题吧!这五年来,你们每年都会去监狱探望潘彬彬,对吗?”
  “对对对。”潘翠翠连声道,“每年他生日那天都去。要不是怕我家那个老古董不高兴,我巴不得每个月都去看彬彬。”
  “有你这样的姐姐真幸运,”唐诺笑着说,“这期间,潘彬彬有没有交过什么东西给你们?或者让你们去什么地方拿些东西?”
  “没有。”潘翠翠摇摇头,转向妹妹,说,“倩倩,你呢?”
  “没有。”潘倩倩的语气冷漠而且不友善。
  “那他有没有跟你们提起过什么人?或者问起过什么事情?”
  潘翠翠迟疑了一会儿,接着慢慢地摇摇头,说,“没有,彬彬从来不说他的事情,我想他是为了不让我们担心,所以每次见面都是我和妹妹在说话,主要说我们的近况。”
  “他对你们的情况有什么想法吗?应该挺开心吧?听见你们都有了着落。”
  “那孩子心重。我们刚来到敬州那段时间日子过得苦,彬彬听了一直骂骂咧咧,他以为是自己拖累了我们,还说了些我们听不懂的话——让我们耐心等等,会有人帮助我们的之类的。后来我认识了吕权,没多久我们结婚了,彬彬知道之后也不高兴,说吕权配不上我们家之类的,”潘翠翠长出一口气,“那孩子就太有志气了。不过最近两年,彬彬的脾气明显好多了,对他姐夫的埋汰也少了,我想他总算懂事了。”
  “倩倩小姐呢?你哥对你有什么期待吗?”唐诺亲切地问。
  “警官,这是我和我哥之间的私事,我不认为和翻案有什么关系,我不想说。”
  “当然,”唐诺没有放弃,继续说,“根据监狱的记录,你每个月都会独自去监狱探望你哥一次,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聊吧?”
  “我们兄妹俩感情深厚,不碍事吧!”潘倩倩的语气更冷淡了,说,“警官,你要真想调查五年前的劫案,就不应该在我们身上浪费时间。我哥是无辜的,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没和我们说。我们只希望他顺利出狱,好一家团聚。”
  “一家团聚,”唐诺还在坚持,说,“这么说来你们准备回阳江?”
  “不回,”潘倩倩果断地说,“那里不是我们的家,我哥、我姐在哪里,我家就在哪里。”
  “倩倩——”潘翠翠语带责备地唤了一声,“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妈还在家里呢?你考虑过妈的感受吗?”
  “等哥哥出来,我们就把妈接过来一起生活,再也不回那个鬼地方。”潘倩倩说着说着红了眼眶。
  “把妈接过来——”潘翠翠迟疑了,带着妇人的狡黠和自私,用试探的口吻说,“我们现在的情况怎么能照顾好妈呢?要是彬彬出来了,我们还会经历一段困难时期,要帮彬彬重新立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呀!”
  “姐,这件事情你不用担心,我和哥——”潘倩倩突然意识到不速之客们还在场,懊恼地咬咬嘴唇,说,“总之,我会想办法的。”
  “哎呦!时间不早了,”唐诺看看手表说,“今天打扰二位了,我们要先行告辞了。”
  “不客气,不客气。”潘翠翠起身,热诚地说,“我送送你们。”
  “千万别,”唐诺说,“可不敢劳你——还有宝宝。”
  “没关系,孕妇就是要多走动走动。”潘翠翠说,“我正好去邻居那把两个大孩子接回家。”
  “母亲就是伟大,辛苦啦!”
  “怎么会辛苦呢?当妈妈是一种福气,天大的福气。”潘翠翠说着,突然扫了丁瑶一眼,欲言又止,幸好她最后还是没有把话说出口。
  第40章 第10章
  xx年11月12日案发第一天
  每天早上六点到七点之间,张二娃都会骑着自行车在南口街绕行一周,给各家各户送牛奶和报纸;他三年前才从去省城打工的表哥手里接下这份工作,每天准时准点,从来没有给客户带来任何麻烦,所以他比表哥更受南口街的居民喜爱,获得的报酬自然更多——他现在有一半是出手阔绰的南口街居民打赏给他的小费。
  南口街整长1.2公里,呈“l”形分布,这里距离敬州市中心不到15公里。十年前,一位颇有远见的地产投机商看中了这块近郊土地,花了点小钱从南口镇政府手上盘下这块地。一年后,市政府的一条主干道划到了南口镇,正好穿过南口街。投机商义不容辞地捐给政府足够开辟一条双向四车道的土地,让这条现称“城郊大道”的出城大道正好穿过自己的地盘。正所谓路通财通,历时七年的城郊大道开通的第二个月,白发斑斑的地产商在自己的地皮上启动了奠基大典。两年之后,城郊大道南口镇路段就出现了两排从外表难以区分的联排别墅,别墅都是单门单户,前面有私家小花园;屋里有室内车库,并排可以停两辆车;因为出现了别墅区,城郊大道南口镇路段也与时俱进地更名为南口街,成为敬州新贵们的云集之地。住在这一片的基本上都是在敬州有一份好工作的青年夫妻,他们重视生活品质,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在市中心负担一套像南口街上的别墅那般像模像样的房子,于是他们选择搬到交通便利的南口街来。
  南口街32号订了牛奶,不想只定了报纸的客户,能够远远地给扔到门前就可以;牛奶的玻璃瓶子可不耐摔,张二娃需要从自行车上下来,把装满牛奶的瓶子放在32号门口,再把昨天的空瓶子收回去。住在32号的是一家四口——青年夫妻和他们的一双儿女——丈夫姓邓、妻子姓郭。这家人很和善,堪称睦邻友好的典范。最主要的是,这家的男主人出手最为阔绰,因此张二娃送这家的东西也最积极妥帖。
  张二娃把自行车停在篱笆门外,穿过前院的便道,再登上几级台阶;他在惯常放空奶瓶的角落里面没有发现自己要找的东西,于是他在附近找了找,还是一无所获。考虑到今天是工作日,张二娃清楚这家的男主人应该起床了,便走到左边的玻璃窗前轻轻敲了敲窗户。敲了一分钟都没有人回应,张二娃便趴在玻璃窗上,试着看一下屋里的情况。
  “啊!”屋里的景象吓得张二娃直往后退,还因为左脚绊右脚往后摔了一跤,他根本顾不得疼痛还是肮脏,一路连滚带爬地冲到了200米外的南口镇警察局——自行车被遗忘在了32号的篱笆门外。
  上午九点,南口街32号,从总署前来的警探们已经就位。有三辆总局来的警车停在32号门前,一辆法医办公室的车、一辆犯罪现场勘查组的车和一辆刑警队的车;32号对面是31号,而31号的车道上则停了唐诺开过来的林肯轿车。警探、法医、照相师、痕检人员——每个人都各司其职——现场的调查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