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霍厌悲不自觉翻了个白眼。
“有屁快放。”
“粗鄙不堪。”
“好巧不巧,那味药方,本宫还记得。”
霍厌悲抬眸望向姚月。
上一世,西北时疫,传男不传女,西辽趁机发难,霍厌悲率妇兵以应之。
那味药方,就是时疫的解药。
说起来,这还是霍厌悲无意间发现的。
而霍厌悲之所以这般确信,西北的军权会回到她的手上,也是因为这时疫。
上一世,现在的这位天子派出的人,可都没挺过去呢。
或许真的是天姥有眼吧,霍厌悲想。
而若是姚月真的也记得那解药的方子……局势一时就又要变得不分明了。
毕竟——姚月是个真疯子。
对此,霍厌悲深有体会。
眼前的女子以扇掩面,一双水润的干净的大眼睛一闪一闪,仿佛真的很惋惜。
只听她蹙眉道:“霍将军,真可惜啊……这回,你又没得选了。”
霍厌悲气不过,举了举手中的枪又放下,最后一把将手中的琵琶扔向她。
姚月笑着抱着琵琶,甚至还随手弹了几下。
轻轻哼着不知名的古谣,马车继续向前。
霍厌悲也不上车,走在车窗边,她还是忍不住问道:“那你又去招惹李娇做甚?你看不出来吗,她们不是同一个人。”
“若本宫说……她们是呢。”用扇子挑起车帘,她眸光流转,有一种难以言述的兴奋。
霍厌悲盯着她,眯眯眼,坚定道:“你果然就没清醒过。”
姚月闻言只是大笑,她笑得前俯后仰的,眼中有泪花在闪烁。
良久,她才低声道:“本宫……一直都很清醒的……”
声音很轻很轻,像是月光下蝴蝶透明的翅膀。
第58章 妥,女手撑天,安也,稳也。
霍厌悲自那日离去后就不见了踪迹。
国子监内,庄文贞一直在家中准备明年的殿试,许元真回巴蜀老家接手了母亲的生意,季华献近日里将季氏翻来覆去清洗了好几遍,何蔓生林尧大概被姚月安排走了,江驰柔如愿嫁入了高门王氏,宋稚的衣冠冢被李娇立在了僻静之处。
就这样,国子监的书院时光如影子般在日光下消散了。
李娇忙里偷闲回了趟李氏。
早在前些日子,李娇就让婋娘跟在李妙妙身边,有些江湖上的手段,在这些世家大族里竟好用得出奇。
天光晃晃垂落人间,亮堂堂的,李妙妙微微仰头,整个人在光下发光。
她是比阳光更明媚动人的存在。
一袭明红织团花缂丝袍,金冠玉饰,她眉眼威仪,贵气满身。
竟真的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
权力,比这世间最华美的妆饰要更夺目,比这世间最深刻的爱恋要更滋润人。从来都是。
李执已经卧病多日了。
对此,李妙妙虽然颇为难过,但也只是淡淡道:“阿秭,父亲毕竟年纪大了……”
李娇点头,也不多问。
男的就是会活得更短些,没办法,生者如寄,可能这生年的千岁忧就是要大女人来承受吧。
这段日子里,李氏族内的诸位叔父,死的死,病的病。
一时间,李妙妙竟成了族内最有话语权的人。
而这中间又有几多曲折晦朔,恐怕只有李妙妙自己知道。
虽说这般行事确实是少了几分体面,但有些时候,只要手上的刀够硬,杀快了起来,便也再无所谓什么体面不体面的了。
而这一点,还是李娇教会李妙妙的。
“不过这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啊。”李娇暗示道。
李妙妙轻轻拭了拭眼角并不存在的眼泪,怅然道:“家门不幸,族内的各位兄弟都不是读书的料啊……”
李娇含笑看着她故作悲伤的模样,静待下文。
瞪着双水脉脉的大眼睛,李妙妙柔柔道:“幸而今秋圣上开了女子应试的口子,而今……只能依靠三妹妹去那科举场上闯上一闯了。”
李婧如,年少时就曾扮作男儿闯入李氏族学。
后来被发现了,还是因为那个叫李青的孩子回回都得第一,族老想要过继这孩子到自己身边,结果派人一去查看,族内哪有什么李青。
不过这件事很快就被压下去了——让个女儿一直得第一,简直是在打其他所有人的脸。
想到这,李娇勾着嘴角,轻声问道:“你呢?”
李妙妙马上一副头疼得不行的模样,连忙摆手道:“阿秭,你快莫要再说读书了,我的头又该受罪了……”
看她这古灵精怪的模样,李娇忍不住捏捏她的脸,忍笑不语。
瘪瘪嘴掩盖自己的心虚,李妙妙皱眉嗔怒道:“你知道的!我不是这块料啊!”
说着还抱着李娇的手臂摇来摇去,李娇揉揉她脑袋,轻声道:“好好好,不说了不说了,要不然啊……一会有个小鬼又要开始闹了!”
李妙妙羞得将头埋在李娇怀中:“坏阿秭!就知道取笑我!”
二人正打闹着,舒兰快步走上前来:“娘子,三娘子来了。”
“婧如?快请!”李妙妙连忙坐起身来。
程夫人的事情后来被压得听不见半点风声,李执病后没多久,李妙妙就派人将李婧如人接回来了。
而今,眼下族内风波稍定,李妙妙还打算派人将程夫人也从乡下庄子接回来。
就在前几日,天子下诏,于今冬临时开设制举,设置极谏科、博学科与诗赋科,广纳贤才,登第者交中书门下立即授官。
按旧制,天子亲试,帝京各世家皆可举荐一人应举。
李氏内暗流涌动,波谲云诡间,李妙妙还是力排众议,以李执的名义举荐了李婧如。
而今,李氏族内,恐怕不少人都蛰伏在暗处——等着这场制举之后,她们这几人从枝头跌落下来。
到那时,生啖其肉恐怕也不为过。
不过李妙妙倒是也从来未曾怕过——毕竟,她们中,谁还没被吃过呢?
无论如何,最差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李婧如从屋外走进来,阳光洒在她的发丝上,金黄金黄的。
一身素袍,头发用一根玉钗挽起,手指上还沾着些墨渍,显然是刚从书房出来。
玉影翩然,神凝秋水,她天然自带一股定气,是一种长期沉浸于书海中的安然与疏朗。
“我听说大姐姐回来了。”她定然走上前来,在李娇身旁坐下,眼含着淡淡的笑意道。
李娇定睛看向婧如:“三妹妹长大了。”
妙妙不明所以看向李娇。
李娇解释道:“所谓养心养气,三妹妹小小年纪,竟养出了一股浩然之气。”
婧如浅笑着摇头,轻叹道:“身弱之人,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来安放身心罢了。”
紫砂炉内的山泉水煮得正沸,李娇隔着帕子拿起,滚水冲进紫泥壶中,温盏后倒出。
老寿眉配上一片陈皮,闷泡一小会儿,香气馥郁,茶汤甜润,很适合秋天。
三人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会儿闲天,李婧如放下手中的茶盏,犹豫不定间缓缓开口道:“我听族人说……二姐姐打算将母亲接回来……”
说起这件事,妙妙一脸坦然:“叔母毕竟年纪大了,庄子上的人做事不仔细,还是回本家吧。”
“可是……”婧如还想要说些什么。
李妙妙挥挥手打断她:“婧如,我知道你的顾虑,只是……叔母亦是苦命之人。”
有些账,李妙妙有自己的算法。
要求怪石嶙峋间的苦松长出挺拔直耸的枝干,反正李妙妙自己做不到。
但既然她侥幸长出了长枝,总想要为她们去遮一遮那道上的风雨——不论前行者还是后来人。
毕竟,无论如何,她们总还算得上是一条大道上的同路人。
握住李婧如的手,李妙妙眉目间是一种舒展的笑颜,只听她柔声道:“安心将你母亲接回来,族内的非议不必去理会。”
“嗯。”李婧如没有再说些什么。
若是还要言谢,那就有些太客套了。
没做多久,李婧如起身告辞,接着回去看书。
这么多年,兜兜转转,既然好不容易又拿起了笔,她也不愿再放下了。
这场仗,她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漂亮亮。
婧如走后,李娇直直盯着李妙妙,一动不动。
“干嘛?”李妙妙一脸莫名其妙。
“妙妙也长大了。”李娇忍笑捏了捏她的脸颊。
用尽全力按下嘴角,李妙妙不自觉微微仰头,颇为神气:“那当然!也不看看我是谁的阿妹!”
就在这时,舒兰慌乱跑进来。
“怎么了?”
“门口……门口有人来提亲!”
第59章 娡,女心之声,正道也。
远山堪堪衔住了半轮红日,红得发亮、发灰,像是一滴融融的流动的将落未落的血泪,看得人心里不由森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