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囚笼> 第82章

第82章

  关榆满脸愁容,半死不活的走去宴席。
  过去的路上萧筱竹一直闷闷不乐,柳淳熙半是好奇半是打趣道:“世子怎么不高兴?”
  “啧。”萧筱竹看向柳淳熙:“能不能好好说话?”
  白逸思眉毛一挑,正要开口时柳淳熙却抬手拦住了她。
  柳淳熙满不在意地笑了笑:“这里可是皇宫,你最好安分一点。”
  白逸思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该死,这位萧世子之前在行宫时就明里暗里打听柳淳熙的伤势,现在看起来她们之间似乎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白逸思随及眯起了眼,往她们二人之间走去,扑向了柳淳熙:“殿下小心!”
  并未摔倒的柳淳熙被白逸思扶着,她心中无奈,但也没有推开这人,顺着这人的话朝着萧筱竹道:“地太滑了,方才差点就摔了。”
  “流丝,你来扶着我吧。”
  萧筱竹对这两人拙劣的演技嗤之以鼻,但也没有揭穿,她当下心中烦躁,才懒得对这些起兴趣。
  关榆的神情一直在她脑海挥之不去,她烦躁地踢了一脚地上的雪,重重呼出了一口气。
  柳淳熙见她发疯,也没管,径直地朝宴席走去。
  在宴席坐下没一会儿,前方便传来了声响。
  一片寂静之中,只见一队龙旗开道,威风严肃的羽林军肃立两旁,中间簇拥着一顶八抬大轿,轿上黄缎覆盖,绣着五爪金龙,威风凛凛。
  轿中坐着的便是柳裕安,他于万众瞩目中,缓缓步入了宴席。
  柳裕安身着一袭龙袍,每一步都显得庄重而威严,他头戴皇冠,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的一切。
  席中百官早已站好,躬身行礼,齐呼万岁。
  “诸位爱卿请起,今日难得过节,不必多礼。”柳裕安坐在高位缓缓开口,声音温和而有力,没了往日严肃的样子,话语回荡在大殿的每一个角落,他举起一杯酒:“诸位爱卿,此时除夕佳节,朕与尔等同庆。”
  他的目光扫过席中所有人,在一两人的身上停留地格外久。
  “朕深知,江山社稷非一人之力可成,乃万民之心所向,百官之力所至。因此,朕愿与诸位共饮此杯,为庆祝佳节,更为祈愿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护佑我国大好河山!”
  言罢,柳裕安仰头而尽,举手示意百官同饮。
  顿时席间杯盘交错,乐声悠扬,一片其乐融融。
  饮酒谈笑间,叶霖低声说了句:“奇怪。”
  柳淳熙在一旁侧耳问道:“什么奇怪?”
  叶霖悄悄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了身居高位的那人,柳淳熙的目光随之移去。
  “你不觉得陛下的脸色看起来很好吗?”
  她父皇如今的脸色比以前红润了不少,但这有什么不好吗?
  柳淳熙:“是比以前好很多,怎么了?”
  叶霖神情严肃,托着下巴思索道:“那些丹药我看过,的确拥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但所有事物都是物极必反,你父皇不过才吃了两月,效果就如此好。”可她又找不出丹药不对的地方。
  这样说着,柳淳熙的心也微微沉了下去。
  “哎呀,算了,”叶霖百思不得其解,没再去想:“也许那神丹当真有如此功效呢。”
  这时柳裕安举起一杯酒,颇为平和道:“怀英啊,你们萧家一直以来严守边关,前几年边关吃紧,西戎频频烦扰,算来你们已有四年没有回京了,朕今日敬你们一杯。”
  “陛下言重了。”萧怀英与满玄竹一起站起身,举起酒杯说道:“这是微臣应该做的。”
  两人的动作间满含恭敬之意,待饮下杯中美酒之后,柳裕安满意地笑了笑。
  随后柳裕安主动询问起边疆的事情,萧怀英与满玄竹讲述了许多事,不过都是些寻常小事甚至还有几件溴事,引得席中众人大笑。
  萧怀英笑道:“小儿顽劣,在京城一定没少给陛下闯祸。”
  萧筱竹在一旁不满道:“爹,我什么时候闯祸了?”
  “你的性子我还不了解?”
  “嘁,你的小时候爱闯祸不代表我也这样。”
  第72章
  说着这两人就快要吵起来了, 柳裕安笑了两声,摆手道:“好了,朕每次见你们父子俩, 你们都要吵上一架,耳朵都听起茧子了。”
  满玄竹拍了萧怀英的手臂一下, 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随后又对柳裕安笑道:“让陛下见笑了。”
  “没事, 这样挺好, 热闹。”柳裕安抬起一只手指着萧筱竹道:“不过怀英啊,这次朕要替景玉说说话,景玉这几年在京城可从未闯过祸, 前不久秋猎时朕还将他调进了羽林军, 他已经不是你心中的混小子了。”
  萧怀英面露感激:“能得陛下赏识是景玉的荣幸。”
  萧筱竹紧跟着双手抱拳过顶,喊道:“臣得陛下赏识,必会躬身力行,替陛下分忧。”
  言罢, 席中众人皆喊道:“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好!好!”柳裕安扬起手, 笑道:“得诸位助力,是朕之幸,也是大燕之幸!”
  柳裕安龙颜大悦, 这时座中的谭清举起酒杯站起身来:“陛下,值此新春佳节之际,臣在此恭祝陛下龙体康健,万寿无疆。”
  “好,好!爱卿请坐。”柳裕安饮下酒, 发懵的脑袋逐渐清醒,他这时看到谭清才想起来某事:“说起来, 前些日子《国史大典》刚编修完成,朕还未好好赏赐你。”
  谭清:“为国效力,是微臣应该做的,微臣不求赏赐。”
  此言一出,席中的有些大臣便暗自嗤笑一声,老狐狸,若当真不求赏赐,又何须在宴席上开口?
  这些大臣向来看不惯谭清清高的做派,对他的行为都感到不满,而另一些大臣则在心中疑惑,谭清作为前朝旧臣,为求自保,这些年来从不参与朝中争斗,今日何故在宴席上出头?
  柳裕安摆足了威严又不失温和的样子:“赏赐是必须的,爱卿不必推辞。”
  谭清闻言,嘴角勾起一丝淡笑,说了句令众人都震惊的话语:“那微臣便斗胆向陛下讨要一份赏赐。”
  柳裕安大笑几声,说道:“爱卿是国之栋梁,也是朕之股肱,尽管开口。”
  谭清缓缓起身,步至中央,以最为恭敬的姿态说道:“《国史大典》非微臣一人能所为,若没有翰林院其余人的助力,微臣恐怕在埋入黄土之前都不能完成。”
  “爱卿谦虚了,你的能力朕是知道的。”柳裕安将视线移向了方才谭清身旁坐着的一些人,那些人他大多都认识,毕竟能参与《国史大典》纂修的人都是翰林院有能力者,只有一人他没有印象。
  “爱卿的意思朕已经知晓,你放心,待宴会结束,朕便会传旨,参与纂修《国史大典》的人,朕一个都不会亏待!”
  关榆跟着其余人一起俯身谢道:“谢陛下赏赐。”
  等待谭清重回座位时,柳裕安忽然看着关榆问道:“你是何时进入的翰林院?”
  关榆应道:“回陛下,微臣在两年前进入翰林院。”
  柳裕安淡淡嗯了一声:“你年纪轻轻便能入翰林,可见聪慧过人。”
  “陛下谬赞了,微臣惭愧。”
  谭清见关榆依旧是之前那副样子,有些恨铁不成钢,他开口道:“陛下,关榆这次可是出了不少力,她虽年纪小,但精通史学。”
  “哦?”柳裕安似乎来了兴趣。
  座中众人的神色也由迷惑转为清明,原来老狐狸的目的在这儿。
  现在谁还不知道这些日子皇上在为太子找侍读,太子顽劣,已经气走了好几位侍读,皇上如今正发愁呢。
  一顿宴席吃下来,不是拍马屁就是在拍马屁的路上,喝酒喝得叶霖双眼失去了往日神采,好在这场宴席结束她便会离开皇宫,但柳淳熙可还有晚宴。
  除夕晚宴是皇室家宴,皇帝会邀请后宫嫔妃、皇亲国戚与朝廷重臣共进晚宴,晚宴之后还会一起欣赏烟花爆竹。
  等这一切结束之后,众人离开皇宫,而柳淳熙等公主皇子与后宫嫔妃还要陪着皇帝一起守岁。
  等到年岁更替,新的一年正式到来,柳淳熙才会离开皇宫,而上午还得进宫上朝去给皇帝拜年,朝会结束便是长达七天的年假。
  叶霖想到柳淳熙接下来的安排,不由叹息一声:“啧,你这公主当的也挺累。”
  说完她拍了拍柳淳熙的肩,说道:“我走了。”
  柳淳熙点点头:“我让流芸送你回去。”她见这人双颊粉红,脚步混乱,想来有些醉了,还是让流芸送她回去较好。
  叶霖嘴上逞能,摆摆手道:“不用,我又没喝醉,自己就能回去。”
  “哦,那你可知你现在并未往出宫的方向走。”
  叶霖闻言站定仔细一看,发觉自己好像没有走错,但她又拿不准,最终还是选择相信柳淳熙的话。
  她双手叉着腰道:“行吧,我和流芸一起回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