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囚笼> 第147章

第147章

  “我必须要带人回去。”满玄竹此时心急如焚,胸口仿佛被一块巨石堵住,焦虑不已。
  她深知在这个时候带走兵力,无疑是将自己和柳淳熙等人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可是如果北梁一旦攻破了山月关,后果不堪设想,而如今朝廷的兵力又大多集中在对抗他们这一方。
  满玄竹心中明白,或许唯有与朝廷谈和,才有可能暂时缓解眼前的危机,然而她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没有人会甘心就这样轻易谈和。
  更何况她们“叛军”的罪名已经坐实,一旦战争结束,朝廷是绝不会轻易放过萧家军的,而且就算答应谈和,谁又能保证朝廷会真心实意地与她们一起对抗外敌,而不是用同样的方式与北梁谈和?
  满玄竹不敢轻易冒险,她不能将南燕的未来和萧家军所有人的性命都寄托在朝廷的承诺上,可是如果她真的带兵离开,那么萧筱竹等人又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她满心焦急,脑海中思绪万千,却始终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就在这时,一道坚定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大将军,你带兵回去支援边关吧。”
  满玄竹猛地抬起头,双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问道:“可是我若带兵离开,那你们又该如何应对这里的局势?”
  不过片刻,柳淳熙心中已经有了对策,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道:“将军只需带走一半的兵力,别忘了东辰长公主曾经许下的承诺。”
  “你当真如此相信她?”满玄竹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是,我信她。”柳淳熙的双手紧紧攥起,指节泛白,她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自己没有看错人,东辰长公主是那样一个理智且充满野心的人,她相信对方不会让自己失望。
  柳淳熙接着说道:“而且如今北梁来袭,朝廷也很快会派人来谈和,来者应当是关榆。”
  情况紧急,容不得满玄竹过多思考,几刻之后,她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坚定地说道:“我这一生还从未做过没有把握的事。”
  “但这一次,我愿意赌一赌!”
  柳淳熙与满玄竹对视着,两人的眼中都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担忧,有忐忑,但更多的是期望。
  远在一边的朝廷的情况也紧张万分,依旧吵闹不已,苏璐樱往昔那份悠然自得的神态早已消失不见,她听着朝中大臣们激烈的争论,只觉脑袋好似要被炸开一般,疼痛难忍。
  心中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苏璐樱猛地一拍扶手,“啪”的一声脆响在殿中回荡,她怒不可遏地喝道:“你们商议了这么长的时间,难道就不能给哀家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对策来吗?”
  这时一位大臣硬着头皮在众人的目光中缓缓出列,他微微欠身说道:“太后,依臣之见,当下应当与萧家军谈和,如今北梁大军压境,内忧外患之际,实在不宜再继续陷入内战的泥潭啊。”
  此言一出,立刻有好几位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继续内战,无疑是给北梁可乘之机,当务之急,确实应该谈和。”
  “臣也认为,与萧家军谈和方为上策。”
  一时间,殿内众人的声音渐渐平息,四周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苏璐樱微微眯起双眼,目光锐利,直直地盯着殿中的那一人,开口道:“哀家记得关爱卿此前一直都是主战,言辞颇为激烈,如今却突然主张与萧家军谈和,这其中的转变,倒是让人有些意外。”
  “不知关爱卿是何想法?”
  关榆感受到那刺骨的目光,却依旧神色镇定,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太后,如今局势已然大变,策略自然也需随之调整,况且臣所说的谈和,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妥协求和。”
  “哦?”苏璐樱原本紧绷的脊背微微放松,微微前倾,饶有兴致地说道,“那你且说来听听。”
  这些年来关榆办事得力,从未出过差错,不仅帮她铲除了朝中诸多怀有异心之人,还在权力收拢一事上助了她一臂之力,功劳着实不小。
  关榆微微拱手,神色自信地说道:“此次叛军来势凶猛,其根源在于有满大将军等一众将领的领导,他们一呼百应,才使得叛军声势浩大。依臣之见,只要设法擒获叛军的领头人物,那么叛军便会群龙无首,其势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顿了顿,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接着说:“而且臣有一计,无需耗费一兵一卒,便可将叛军的领头人一举拿下。”
  第127章
  两日后, 军营前蓦地出现了一队不速之客,帐外一名士兵神色匆匆,高声禀报道:“报!军营外来了一队人马!”
  彼时柳淳熙与萧筱竹正于帐内商议要事, 萧筱竹闻言动作微微一顿,柳淳熙的眼中则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
  萧筱竹黛眉轻蹙, 面露疑惑之色, 问道:“来者何人?”
  士兵连忙回道:“为首那人自称是关榆。”
  此言一出, 帐内顿时一片寂静。白逸思和叶霖几乎同时将目光投向萧筱竹, 只见萧筱竹眉眼低垂,周身散发着冰冷的气息,仿佛能冻结周围的空气。
  她冷哼一声, 眸光闪烁, 语气中带着一丝隐隐的怒意:“她带了多少人过来?”
  帐外,士兵的声音再次传来:“回禀世子,不多,也就十来个人。”
  萧筱竹听后抬手轻拍了一下桌面, 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 冷笑道:“哼,丞相大人只带了这么点人,想必是有十足把握了, 我倒要听听她到底想说些什么!”
  看着前方脚步匆匆的萧筱竹,柳淳熙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些往事,当初考虑到萧筱竹和关榆之间的矛盾,她并未告知萧筱竹自己在北梁与关榆见面的事,而且如今她也不确定关榆是否还站在自己这边, 所以这件事暂时也不急于一时。
  萧筱竹面色冷峻,脚步虽快却略显凌乱, 柳淳熙等人紧跟在她身后。叶霖见状,在后面小声嘟囔道:“嘴上说着再也不想见到那个人,可真到了要见面的时候,也没看出有多不情愿嘛。”
  也不知走在前方的萧筱竹是否听到了这句话,她的步伐微微变小了一些,但速度依旧不减。
  此时关榆静静地伫立在军营之前,微风轻拂,撩起她的衣袖,身影在风中显得愈发单薄。在外人眼中,她永远是那般冷静自持,可只有她自己清楚,此刻内心的波澜早已翻涌不止。
  她藏在袖中的双手不自觉地攥紧,指节泛白。
  不多时,前方传来一阵清晰的脚步声,关榆的心猛地一紧,身形微不可察地颤了颤,手攥得更紧了,视线不由自主地低垂,脑袋也微微偏向一旁。
  这时,一道清冷的声音从前方传来:“关大人不远千里来到此处,为何不多带些人马?”
  关榆的身体顿了顿,尽管已经许久未曾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但那声音仿佛早已刻入她的灵魂。
  她常常在梦中与这声音的主人交谈,也时常会梦到那一年她与萧筱竹在京城的日子,可此刻真正面对,心中却满是复杂的情绪。
  关榆缓缓抬起头,目光直视着前方的萧筱竹,萧筱竹的双眸比三年前更黑更浓,眼中的英气也更胜往昔,比起在京城时多了几分飒爽的风采。
  都说京城是个养人的地方,可如今看来,也不尽然。
  她瘦了不少。
  这是萧筱竹见到关榆的第一反应,关榆比三年前更加消瘦,身形单薄,感觉现在的一阵轻飘飘的风都能将她吹倒。
  看来高官厚禄也并非那么好享受,京城的繁华也未必能滋养出圆润的面容。
  关榆微微欠身,对着萧筱竹恭敬地作揖道:“萧世子乃当世豪杰,行事光明磊落,下官自然无需大张旗鼓地带大队人马前来。”
  这公事公办的态度,让萧筱竹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名火,她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豪杰之士可不会做出举兵造反的事,关丞相怕不是看错人了?”
  关榆并未理会萧筱竹话语中的嘲讽,目光坚定而诚恳:“下官此次前来,是真心实意想要谈和,并非来兴兵作战,若带太多人,反倒显得我等缺乏诚意,还望世子不要误会。”
  她微微拱手,语气平和地说道:“世子不妨与下官静下心来,一同探讨一下如今南燕的局势?”
  萧筱竹轻踢了一脚脚边的碎石,头也不抬地说道:“营中简陋,只怕进去后会弄脏了丞相大人的衣袖,所以关丞相有什么话,就在这儿说吧。”
  关榆身旁的一人听了这话,正要开口反驳,却被她抬手制止,她平静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虽未言语,却让那人心中一紧,不敢再出声。
  关榆似乎并未在意萧筱竹的咄咄逼人,顺着她的话,语气依旧平和:“那就依世子所言,就在此处谈吧。”
  关榆那波澜不惊的表情,让萧筱竹心中涌起一丝诧异,记得她们第一次见面时,这人可是敢拿刀抵着自己的脖子,何曾这般温顺过?
  萧筱竹突然觉得有些索然无味,可话已出口,关榆也应了下来,她一时之间也不好意思再让人进帐内详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