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南汀然刚想反驳,却立刻被张鸿扬岔开话题:
  “南总认为州维智能照明系统中的ai仿照了越洋的对话能力,做到个性化回答。但据我所知,大部分智能在大量数据训练下也能实现这一点。南总为什么会觉得是抄袭,可以谈谈您的看法吗?”
  面对张鸿扬的疑问,南汀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张教授觉得同一份数据能训练出一样的ai吗?”
  张鸿扬皱了下眉,不懂南汀然这句话的意思。
  南汀然得不到回答也不介意,接着说:“很显然是不能的,训练算法、参数以及随机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ai的差异,可以说这世上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ai。”
  “这,我们在讨论什么哲学吗?”张鸿扬僵硬地笑笑,“所以您也认为州维的对话ai和越洋不一样了?”
  南汀然点头:“我认可二者不同,但也没有否认二者存在相似之处。在博览会中,州维演示了对话ai,而ai的回答与越洋的思考方式很像。”
  周秉渊想反驳,南汀然快速截断:“举个例子吧。越洋是很有自我意识的,当用户指责她时她会做出反击。之前州维演示的时候也还原了这一场景──用户吐槽说这光太暗了你真没用时,州维ai的回答是……”
  南汀然看向周秉渊,而后者在心里给出了答案:我尊重你的看法,我也保留我的意见。
  “我尊重你的看法…… ”张鸿扬有些瞠然地接上南汀然的话。目前的对话ai延续了之前的“助手”身份,面对被用户质疑指责的场景,多是不卑不亢地回复一句“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以达到服务用户的目的。越洋则有个性的多。
  而张鸿扬这才意识到州维对话ai也和越洋一样有个性。
  南汀然颔首:“多谢张教授理解。”
  “哼,这能代表什么!”周秉渊质疑,“你总不能用那些烂大街的ai来约束州维。”
  南汀然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周秉渊,耸肩:“确实不能代表什么,所以才需要张教授帮忙审查核心代码。 ”
  两个多小时后,软件测评中心出具了相似度报告。打印的三份纸质版报告分别交到她们手中,供她们参考。
  于畅畅看了会报告,低声对南汀然说:“相似度超过30%。这个数字看起来不低,但实际上包含了常规的模式和api调用,并不能鉴定为抄袭。”于畅畅停顿了一下,往后翻了一页,仔细观察被列为相似片段的代码,还未等她看出什么,张鸿扬先开口了。
  “咳,”张鸿扬清了清嗓子,正对着直播摄像头,“我先说我的结论吧,我认为州维科技并未抄袭。”
  闻言,南汀然放下了翘起的二郎腿,正襟危坐。
  第 92 章
  方才还有点急赤白脸的周秉渊顿时松了口气,对张鸿扬说:“那麻烦张教授展开说说。”
  “对话ai的关键是对话策略,即ai对用户的输入作出适当的反应决策。从代码上来看,州维ai采用强化学习来实现对话策略,而越洋采用的是深度学习。州维在强化学习中设立了奖励函数,使ai更适应复杂动态的环境;而越洋对训练数据有更高更多的要求……”
  周秉渊不太懂张鸿扬口中的“强化学习”、“深度学习”,但他还是装作了如指掌的模样点头示意,最后给张鸿扬做了总结:“这么说来,州维并没有抄袭对吧。”
  张鸿扬严谨地重复:“从代码上确实看不出来。”
  话音落下,周秉渊得意地扬起唇角,又问于畅畅:“于老师您觉得呢?”
  于畅畅再次把报告从头到尾翻了一遍,轻拍南汀然紧攥的拳头,道:“我同意张教授的观点。不过周总可以展示训练所用的数据吗?”于畅畅想到一个新的可能──二者相似不是因为代码,而是因为训练所用的数据。可,州维能从哪里得到越洋的训练数据呢?
  周秉渊直截了当地拒绝:“不可以,我们不公开训练数据。”
  周秉渊对于畅畅还算得上客气,对南汀然就没有好脸色了,他板起脸,道:“南小姐,你又想用训练数据雷同来构陷州维吗?”
  也不是不存在这一可能。
  南汀然开口想这么说,转念觉得这样的言语听起来更像在胡搅蛮缠,最终还是阖了阖眼,不情愿地道谢:“感谢张教授到场,也感谢各位网民的关注。今后舟立将谨言慎行,专注研发和创新,为大家带来更多产品。”虽然嘴上说得体面,但南汀然不准备就这么放过州维。
  既然从代码上无法认定州维抄袭,那就像于老师所说的从训练数据着手。越洋的训练数据是宋又杉和系统一起构建的,这些数据包含了各类用户行为,质量很高,是舟立的宝贵资源,不能轻易被州维偷了使用。对于这块,南汀然重点落在舟立内部的自查自纠——只有内部人员才能获取到越洋的训练数据,并交给州维。
  这次直播对舟立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只是在互联网上被群嘲了几天,等网民们转移了注意力舟立就还是之前卖手机的舟立,所以舟立并未在乎网络上的舆论。不过由于训练数据疑似泄露的问题,舟立上下气氛有些紧张,每个人都绷着精神工作。
  宋又杉推开部长办公室的玻璃门,笑了笑当作打招呼:“部长,找我有什么事吗?”其实宋又杉从薛忆口中已经知道了事由,部长找她们一对一谈话就是想揪出潜藏在舟立的内鬼。
  她坐在部长对面,挠了下后脑勺,等部长开口。
  “杉杉,找你来就是想了解一下你的基本情况。刚进来的时候你说你是单身,现在呢,谈对象了吗?”部长打了宋又杉个措手不及。
  等会,不是说数据泄露的吗?怎么问起她私人生活了。
  宋又杉梗着脖子摇头。
  “哦。”勉强混过这个问题,之后的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那你现在住哪?平时是怎么上下班的?工资够用吗?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部长语气轻柔,宋又杉却有点汗流浃背。部长为什么突然问这些,难道是察觉到了她的小心思,告诫她不要开启办公室恋情?她倒是想,但这也不是她一个人能决定的。
  宋又杉秉着多说多措的原则,挑拣着回答了:“就住在xx区,离公司不远。”是因为离公司近才住的,不是因为南总。
  “开车上下班。”不是她开车。
  “工资够用,生活挺幸福的。哈哈。”
  部长了然颔首:“我知道训练数据主要来自于你,不可能会做出泄露数据这种事。你别在意,我也是按南总说的例行询问。出去吧,让下一个人进来。”
  宋又杉明明白白地进来,迷迷糊糊地出去,碰到小忆师姐问她怎么了还支吾着说不出来。
  直到下班坐上南汀然的车,才隐约咂摸出什么来,颇为兴奋地和南汀然分享:“我想了想部长问我的问题,发现确实能透露出一些东西。比如说,部长问我有没有对象,是在调查是否有外人能接触到公司数据;再比如,问我工资够不够用、生活有没有困难,就是在排除被对方公司用金钱收买的可能性。”
  “是这样。”南汀然笑着赞同,随即蹙起眉,“这样的询问其实并不能发现什么,只能加大力度让内鬼自己露出马脚。说起来,这事从州维参加博览会开始就有些诡异──周秉渊突然开始搞智能家居,推出的首款产品是带有对话ai的智能照明系统,在博览会上和越洋打擂台。之后冒出来的张教授虽然有点怪,但他提出的结论于老师也是认可的。怎么想这件事都是针对州维的一场营销。”
  宋又杉无意识地抚摸着安全带,接上南汀然的话安抚道:“只要我们找到州维侵权的证据,就能打击它。不如我问问系统有什么办法吧。”系统在她们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了,不像之前那般极力推销它的服务。如果不主动找它帮忙,它甚至都不出声。
  宋又杉说干就干,在心里和系统对话,告知此事。
  系统沉默了一会,回答道:【越洋可以说是我一手训练出来的,我对越洋的训练数据了如指掌。如果能链接上我和州维对话ai,我就能确认它是否侵权。可问题是这并不能作为切实有效的证据。】系统说得很明白,它只能协助判断,无法给出证据,除非向大众披露它的存在,并展示它和宋又杉训练越洋的全过程。
  然而系统在她们的脑子里,无法在现实中露出真面目。
  无奈,工作之余,抓内鬼行动还得继续。
  与舟立状态相反的是彻底打出名声的州维科技,收获了不少大众的好感──本来智能家居未曾进入大众的视野,州维科技默默无闻,而如今州维科技既背靠周氏,又拥有独特产品,许多人都愿意购入支持。
  州维科技如同当时推出舟立nu4的舟立,激起全民热潮。
  周秉渊没有哪一刻像此时春风得意,亲自到技术部鼓励员工继续努力,为州维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