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家里只有他和卫煊在,安静的客厅中只有新闻的声音是热闹的,骆清逸散漫地坐在地上,便听实况新闻边修改实验书面报告,面前是虚拟屏幕,手边散落了一地的纸质文件。卫煊坐在他身边不远处的沙发上,腿上搁着一本厚厚的书。
直播间里,主持人还在介绍:“此次华夏政府邀请四星政府人员参观‘空谷天文基地’,这个天文基地是地球目前所存最为久远的天文基地,据说是华夏进入星际时代之后将几百个国家的天文实验数据整合在一起之后建成,千百年来依旧在维持工作,并且为人类寻找同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想请问一下特邀嘉宾李教授,您觉得华夏政府在会议期间安排的第一站参观点为天文站寓意为何呢?”
接着是一道温文尔雅的声音,说话较为慢悠悠,但是咬字十分清晰:“这个天文站对华夏来说,是极为特殊的存在,当年,就是这个地方的接收器接到了来自联邦的信号,从此打开了地球的星际时代。而我们相信,在这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依旧会存在我们还未联系上的人类同胞,我们期待和联邦一起迎接更多的同类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中。”
“这真是一件值得浪漫并且鼓励我们期待未来的事情,李教授,我们有个小道消息还说,这个空间站可谓是‘历史和现在’齐聚,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当然可以,地球公元1974年历,人类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单面射电望远镜,自此地球人开始向宇宙发射各种信号,我们怀揣梦想,希望邻星友人发现我们的存在并且主动与我们联系。”
“公元1974年?那可太遥远了,据说那是地球才进入科技时代没多少年,你们那会儿就不怕接收到信息的是一些不法之徒吗——您知道,好几个星球就是这么被星际海盗摧毁的。”
“是的,后来地球曾经兴起过一段时间的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影视,很多人都想追回自1974年起发向太空的信号,担心那些电报一旦被解码,我们会迎来灭顶之灾,地球人就这样,怀着对未知宇宙的担忧与期待,迎来了星际时代。上百年间,我们发送了数万条信号,早期发送的到达目的地需要上万年,回来应该也需要上万年,但是越是发展,我们发送的信号的速度就越快,而且向我们发送回信的星球的电波速度似乎也在加快,直到去年为止,我们已经收到了60封‘回信’,除去49封回信出自友邦,5封回信出自星际海盗,剩下来的6封,来自我们近几百年内新加入的新星球。”
卫煊突然抬起了头:“自第五颗自治星落实后,宇宙中新发现的存在生命的星球不过15颗。”
其中有2颗小星球十分不幸,被发现时还处于封建迷信时代,被星际海盗利用得彻底,如今已经被占领了——并且仍旧把能乘坐不知名物体上天的星际海盗当做神祇,无论是联邦还是帝国,都没能突破星际海盗的防线把这两颗星球解救出来。
还有3颗出自帝国境内,也是在战争期间被发现的。
被当时的联盟纳入援助范围的一共有10颗,难不成其中6颗都是地球发现的?
直播间整个都被弹幕淹没了:“我们小学历史课上就有,1800年前,天文基地接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号,破译用了整整50年,后来战战兢兢发了个回复之后就没信息了,然后,1200年后,我们星球迎来了星际时代……”
“坐标m1572星团,我们星球就是联邦书本上的‘最年轻的加入者’,据说我们在2300年前接收到了好几封‘交友电报’,破译用了12年,设置回信用了5年,如今我们加入联邦,才300年。”
“……”
“我们难道收到的都是地球当年发出来的信号?”
弹幕都被震惊了。
直播节目中,李教授眉眼间都是笑意:“地球曾经曾经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变革,我们怀揣担忧与希冀,庆幸的是我们迎来了友善的同胞们,地球曾经向宇宙发出上万份电报,在接到回信前,我们不想要停止它,希望未来联系上的星球,也能得到华夏曾经得到的待遇。”
大家都被华夏人这种“只要我天文台不关闭,我就能等到当初发出去的上万封电报”的自信惊呆了。
骆清逸靠近卫煊:“学一个新成语如何。”
卫煊低头看向他:“?”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不远处的投屏上,透过重重弹幕,穿过直播间三位端坐的主持人,那硕大的天文站中,现场混乱的惊呼声里,一个接收器骤然抬头,发出预约的铃声。
第74章 七十四
万众瞩目中,“空谷”基站中一个接收器抬起头发出响声,最开始他们还没人想到这时怎么回事,等到旁边的接收器连锁反应似的也开始响,他们才惊觉这竟然是接收到了新星球的信号回复了。
工作人员原本就在一旁陪同昏昏欲睡的外星领导人员们讲解,此时哪里还换这些什么都听不懂的外行人,直接一窝蜂涌了上去,还有人比较理智,知道这是现场直播,不能表现得太有失风度,但是他用错了方法,只听他大喊:“别太激动,接收器经常接收到数千年前星球发出来的电报,甚至是重复电报,不一定是发现了新星球。”
这一声倒是把大家喊“稳”下来了。
“这是哪个区的接收器?这区的相关负责人员呢!”
“赶紧调频定位,记录器呢?”
“……”
现场凌却不乱,紧紧一分钟不到,相关负责人员就到位了,双眼放光地看着正在响个不停的接收器。
而听了他的喊声的领导人,在翻译器的翻一下,也觉得这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情,当下反倒不打算走了,他们就想等着确认这是“日常虚惊一场”之后对华夏来个恰到好处的嘲讽——不会让华夏太难看,但是能满足一下他们的嘴瘾。
直播间的导播也是个搞事情的,面对突发情况也没去断播,反倒是怼了上去,切成两个屏幕,一个屏幕是人头攒头的接收器区域,另一个屏幕是对此觉得十分新奇的领导人。
就见华夏的接待人员看出了领导人的意图,没记着赶他们走,反而十分沉着冷静:“天文站经常会接收到来自宇宙的电波,但是由于电波来到地球前不知道经过了多久,所以其实很多电波的发射地都是已经发现的星球,还有一些是宇宙环境下产生的声波。”根本没提可能是陌生星球发来回信这一可能。
直播间里,特邀的专家也是这样对大家说的。
“但是,每一次接受到电波,都是一件让人十分激动的事情,银河系目前仅发现地球这颗行星拥有生命,所以大多数电波在来到地球前已经经过十分漫长的时间,几百上千年前,发送电波过来的星球的人们,一定也和我们一样,怀揣着‘有一日能相遇’的希望,所以每次接到电波,都是我们与他们相遇的更近一步。”虽然也许这些星球已经在联邦的成员名单中,但是他们坚信,每一封电波的发出,都是带着“希望”的。
无垠宇宙中,你恰好接到我千年前发出的询问,数百年后,我恰好收到你的回信。
人类是这偌大的宇宙中,紧系彼此的生命体。彼此的联系因为终有一日会有所回响,所以在漫长的光年和匆逝的时光中,人类的存在有了意义。
[突……突然觉得好感动,不说每一个星球,但是大部分星球在破解电波信号的时候,应该都是激动于“我们不孤单”这个认知的吧。]
[我们星球有一本童话,讲的就是星球接收宇宙电波破解之后发送“回信”,数百年后联盟的人来到我们星球,童话书上写着,“那一天,神迹降临”。]
弹幕议论纷纷,虽然大家对于会发现新星球这种事不抱太大希望,但是华夏人这种固执的坚持,实实在在刷了一波好感度。
有没有人看出问题卫煊不知道,他自己却觉得不对劲:“就算天文站隔三差五能接收到信息,你们应该已经习以为常,这些人看起来也太激动了。”
直播间里,比起大家的激动,李教授还在慢慢解释天文站的其他意义,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嘴角勾起了很大的弧度,看上去心情非常好。实况转播中,不少领导人恰到好处地对这封突如其来的电报很好奇,现如今宇宙的有生命的星球众多,解码一段电波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但是他们表现出很想看华夏人现场揭秘,虽然在大家的认知里,新发现一颗星球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是因为他们隐隐的期待,大家还是认为他们很期待新的星球,根本没想到他们打算事后嘲讽。
天文站负责人带着如沐春风的笑容,点点头同意了。
直播间的画面完全被切换了,整个大屏幕都是华夏的工作人员们解码电波。
他们先是从接收器中大致划出了电波的方向,在大范围内找到已发现的星球常用密码等等,对此进行细节的缩小。
“这个接收器接受的是地球在2000-2500年前发出的电波,目标是nc1201星系群,当时科技还不是很发达,他们觉得nc1201有个空洞区域,发出去的电波应该得不到回信,不过研发新的接收器的时候还是把那个地方划出来了。”别人不知道工作人员为什么那么快定位了大致的电波方向,骆清逸在课上讲过这个这些,自然记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