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上春漪 第177节
“沈老板怎么在这儿?”
苏妙漪挑挑眉,露出笑容,“今日这场合,来的都是行首,沈老板站在这儿,那又将我置于何地啊?”
沈谦好整以暇地站在那儿,丝毫没露出尴尬的神色。
“是我叫他来的。”
坐在第一位的酒行蔡行首朗声道,“我是怕苏行首今日来不了,所以才叫了沈老板过来。苏行首莫要介意。”
苏妙漪笑了,“那如今我都到了,是不是该把沈老板请出去了?”
“既然来都来了,就一起听听吧。”
蔡行首笑着向左右看了看,“左右咱们这议事厅够宽敞,多一个人也站得下。”
其他人纷纷附和。
这个老狐狸……
苏妙漪唇角还上扬着,眼里却没了笑意。
“东家,先坐下吧。”
祝襄在她身后低声提醒了一句。
苏妙漪这才走到蔡行首的对面坐下,一抬眼,发现蔡行首正摩挲着手指上的一个冰料飘红仙鹤扳指,那是骑鹤馆总掌事的信物,几日前还在裘家,在裘恕的手上。
“这是裘……哦,不对,是闫如芥交出来的。如今由我代管。”
见苏妙漪看着扳指,蔡行首解释了一句。
苏妙漪颔首,收回视线。
议事厅的门被再次打开,一个修长如玉的身影走了进来,“诸位久等了。”
站着的行首们还未反应过来,蔡行首却是一惊,起身行礼,“端王殿下!”
众人连忙跟着行礼,苏妙漪亦然。
所有人都在心中暗自思量,自从齐之远被革职、端王接任汴京府尹后,与骑鹤馆打交道的就成了府衙里的通判。这还是第一次,端王直接在骑鹤馆里露面,可见今日之事,朝廷格外重视。
“都免礼吧。”
端王一挥衣袖,径直越过众人,坐在了苏妙漪和蔡行首之间的上座。
端王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苏妙漪,“近日汴京城里的各大商行都不太平,所以本王才请诸位来商议,看看是不是能尽快解决这乱象,稳定局势。”
众人面面相觑,议事厅内一片死寂。
“怎么,本王在此,诸位不敢畅所欲言?”
不论是站着的坐着的,都暗自看向坐在端王下首的蔡行首和苏妙漪。一个手握总掌事的信物,代管骑鹤馆,而另一个则是新起之秀,前段时日因着“免行钱”的事,更是威望大增,若没有闫如芥这回事,她恐怕才是下一任总掌事……
“殿下,小人以为群龙无首,当务之急,还是得定一位说得上话的人,统揽大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说话的竟是沈谦。
端王也朝沈谦看去,“你的意思是……”
沈谦站了出来,朝端王行礼道,“裘家无德,需得重选一位总掌事。”
议事厅内一静。
端王神色微动,目光扫向蔡行首和他手上的总掌事扳指,绕了一圈才落在苏妙漪身上,却见她低眉敛目地端坐着,唇畔噙着一丝冷笑。
“此事本王也考虑过了。”
端王收回视线,颔首道,“骑鹤馆的确还是得有一个主心骨。蔡行首……”
他转向蔡行首。
听得端王的唤声,蔡行首脸上装得波澜不惊,可眼角眉梢的喜意却是再难压下,他直接站了起来,向端王施礼道,“蔡某定不负殿下所托……”
话音未落,端王便启唇道,“那就好,还请你将这仙鹤扳指交由苏行首吧。”
此话一出,满场皆惊。
就连苏妙漪也有些意外地抬眼,看向端王。
蔡行首脸色僵住,还有些将信将疑,“殿下说交给谁……”
“怎么,本王说得不够清楚么?”
端王也敛去了面上的笑意,神色郑重了些,“来之前,本王已经请示了父皇,父皇金口玉言——骑鹤馆的下一任总掌事,是苏妙漪。”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苏妙漪身上。
“这怎么可能?!”
沈谦变了脸色,失声嚷了起来。
端王的眼神陡然锐利,“你是在质疑本王,还是在质疑父皇?”
沈谦扑通一声跪下,虽冷汗涟涟,却还硬着头皮道,“草民不敢!只是,只是闫如芥一事风波未定,苏妙漪是闫如芥的继女,此刻已经自身难保,如何能做骑鹤馆的掌事人,这怕是不能服众……”
“是么?”
端王扫视了一圈,“你们不服?”
议事厅内鸦雀无声。
沈谦咬着牙,垂死挣扎,“草民说的是百姓……”
“裘恕。”
端王忽然扬声打断了他,起身对众人道,“也就是闫如芥,已将所有家财赠予皇室,包括他名下的所有产业。从今往后,裘家的所有田地就是皇家田庄,所有铺子也直接由内廷的少府管理……”
苏妙漪脑子里轰然一响,蓦地站起了身。
她不可置信地望着端王,看着他的唇瓣开开合合,却觉得那声音逐渐模糊。
“鉴于汴京城里的商行大多都与裘家有生意往来,所以未来的日子,官府和骑鹤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竭尽心力完成这次交接,而父皇、本王还有闫如芥,一致认为,这件事交给苏行首是最合适的……”
剩下的话,苏妙漪一个字都听不清了。
直到蔡行首黑着脸,将那仙鹤扳指从自己手上硬生生摘了下来,交给祝襄,祝襄又递了过来,她才恍然回神,“……”
“苏行首,你还在等什么?”
端王强调了一遍,“这可是父皇的意思。”
苏妙漪攥了攥手,双手接过那扳指,缓缓戴在了自己的食指上。
第99章
议事结束, 行首们三五成群地从骑鹤馆内离开。就在他们纷纷议论着裘恕将所有产业交给皇室的举动时,一个纤细窈窕的身影风风火火地从他们身边掠过。
“苏妙漪!”
下一刻,端王出现在他们身后, 叫住了刚走马上任的骑鹤馆总掌事,“本王还有事要与苏行首商议, 请留步。”
“……”
祝襄守在骑鹤馆的静室外,室内, 端王和苏妙漪相对而坐。
“本王还以为,那日同你说的话,你听进去了, 也去裘家劝过了, 所以昨夜裘恕才会进宫面见父皇。”
“……我什么都没说。”
“看出来了……否则今日在议事厅, 你就不会是那样的表情。只是, 裘恕既然都做出了选择,你还有什么好替他不平的,安安分分做你的掌事人, 莫要再多生事端。”
苏妙漪掀起眼看向端王, 口吻有些冷硬, “殿下将我留下来,就是为了教我做事?”
“本王是想告诉你,裘恕昨夜进宫提了三个要求,其中两个都是关于你的。一个是让你做骑鹤馆的掌事人,另一个就是慈幼庄的安置, 他提出, 慈幼庄必须由你苏妙漪和内廷一起管理。”
苏妙漪垂眼,很快明白了裘恕的用意,“我知道了。”
顿了顿, 她忍不住又追问道,“你方才说三个要求,还有一个是什么?”
端王的神色变得有些复杂,“裘恕向父皇求了个官职。”
“官职?”
“府库司郎中,负责筹集押送军粮军饷。”
从骑鹤馆离开,苏妙漪就去了裘府。自从那日送虞汀兰回来后,这还是她第一次来裘府。
几日的光景,裘府已经不是她记忆中那个富贵显赫的模样。脏污不堪、坑坑洼洼的院墙,被人砸下来的檐瓦碎片,还有满地无人打理的枯枝和落叶,隐蔽的侧门都是如此状况,也能想到正门更是不堪入目。
苏妙漪从侧门进了裘府,仆役领着她去见裘恕。经过回廊时,她看见来来往往的下人们无不灰头土脸、心事重重的。
“容相,这边请。”
一个仆役的声音隔着花格窗,从回廊另一边传来。
苏妙漪步伐一顿,转眼就透过花格窗的缝隙窥见了一张熟悉的侧脸。
“容玠?”
她蓦地转身往回走,绕过回廊尽头将人堵住,“你怎么在这儿?”
“奉陛下之命,送裘郎中回府。”
“裘郎中……”
苏妙漪没什么滋味地笑了一声,“裘郎中。”
“裘家的危困不日便可解除,妙漪,这未必是件坏事。”
苏妙漪反问,“世叔为何会突然进宫,是不是你同他说……”
容玠静静地望着她。
怀疑的话语在苏妙漪唇齿间滚了一遭,到底还是被她咽了回去。
二人正沉默地僵持着。
裘恕却是忽然出现在了回廊另一头,唤了苏妙漪一声。
他朝苏妙漪笑了笑,“此事与容相无关,是我自己的决定。”
苏妙漪跟着裘恕进了书房,一踏进门,她就按捺不住性子地问道,“为何不能再多等些时日,为何偏要这么急着做决定,还是这种覆水难收的决定?你可知道他们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