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39节
这一天,府学前门的客栈酒楼到处都是等录取名单的学子,梅家的书铺就开在府学前门,街上到处是人,连带着书铺的生意都比平时好几分。
王苍和贺文嘉在家歇了半日,也没去茶马街,下午从府学后门绕路去府学前门凑热闹,被黄有功撞上,黄有功热情招呼他们,并且给王苍和贺文嘉介绍他新认识的朋友。
“这位是朱润玉朱兄,他是叙州府本地人,跟咱们一样也是考生。”
王苍、贺文嘉拱手行礼,介绍自己的姓甚名谁,家住何处,朱润玉一听就道:“你们去岁可去过田家宴会?”
“去过,去送钱。”贺文嘉大大咧咧道。
朱润玉嘴角微翘:“巧了不是,我家也去送钱了。”
黄有功诧异:“你们认识?”
朱润玉笑道:“勉强算见过吧,今天托黄兄弟的福,我们才算认识。”
“哈哈哈,说明你们本来就有缘分。”
贺文嘉拍着黄有功胳膊道:“今天认识了新朋友,咱们去吃顿好的。”
朱润玉立即道:“我请,我知道有家食铺的酸鸭汤做得不错,暑热天吃这个最好。”
“那咱们就走吧。”
黄有功是个爱交友的,又碰上贺文嘉这个话多的人,两人凑一块儿,饭桌上说得热闹极了,朱润玉和王苍两个话不多的人,都被他们带起了兴致。
用了午食后,四人也没找个凉快的地儿喝茶,朱润玉带他们去三思书铺买书。
“不瞒诸位,最近叙州府有本游记极其受欢迎,听说府学内的先生还在课堂上亲口夸过,说这是近几十年写得最好的巴蜀游记。”
黄有功一拍大腿,激动道:“朱兄,你说的是不是那本《山河畅游·巴蜀》,江湖浪人写的?”
“正是,正是。”
“嘿呀,我也听说过这本书,我们县学的刘教谕不知道从哪儿买了一本,一个劲儿地夸,我们都想买一本,可富顺县书铺没有卖。”
“《山河畅游·巴蜀》这本书本来就很抢手,富顺县地方小,可能书铺没有进货,不过在叙州府肯定买得着。”
“哈哈,还是叙州府这样的大地方好呀,再抢手的书随便都能买。”
“黄兄误会了,也不是哪个书铺都能买,就算在叙州府内,也只有府学外面的三思书铺买得到。听书铺的掌柜说,印刷这本书的书坊和三思书铺是同一个东家。”
“难怪难怪!黄兄快带我去,我定要多买几本给同窗们带回去。”黄有功十分急切。
“那咱们赶紧走,前面转个弯就到了。”
黄有功和朱润玉两人走得飞快,王苍和贺文嘉落后几步,一句话没说。
三思书铺内到处是看书买书的学子,黄有功先一步进去,转身催促:“王兄弟,贺兄弟,快进来。”
王苍和贺文嘉两人对视一眼,来都来了,进去买一本吧,给渔娘多添两本销量。
黄有功挤进去,还没张口就被小二哥拒了。
“要买《山河畅游·巴蜀》?明天请赶早,已经卖完了。”
贺文嘉嘴角扭曲,嫉妒的,渔娘真要名传天下了?
第34章 婚事上的算计
八月二十九一大早,府学正门外热闹得跟举人试放榜一般,许多学子往里挤,里的人被身后的人挤到站不住脚,最前面的学子几乎被按在墙上,气到骂将起来。
“老夫我鞋子都挤掉了,尔等小儿不知尊老,简直岂有此理。”
年纪小的学子听了不乐意了:“老丈你都多大岁数了?家去带孙子吧,跟我等抢什么府学名额?”
旁边的人都齐声附和:“您老眼昏花,估计也看不清榜上的字,您且让让位置,到时候我帮您看。”
胡须斑白的老丈怒了:“前朝尚有六旬学子登科,我还不到知天命之年,也没到垂垂老矣的时候,凭什么不让老夫上进?”
这么多人大夏天挤在一处可难受了,有些学子没有上前挤,站在树荫下大喊道:“别吵了,大门开了,马上贴红榜了。”
韩贤得了贴红榜的活儿,门一打开他就高声训斥道:“尔等都是读圣贤书的人,吵老吵去,简直有辱斯文。”
现场立刻安静了。
“考试已考完,你们答得如何,自己该心里有数,这时候着急有什么用?”
“都给我退开!”
韩贤一声令下,从后往前,学子退到十步开外。
韩贤黑着脸,指挥两个府学内的学工把红榜贴上,走时交代学工:“你们站在这儿,若是有谁敢挤上前来,你们且把名字记着,他们若是中榜之人就报与我,我定要告诉学正把他撸下来,名额让给其他人去。”
“是。”
韩贤甩袖子走了,挤作一团,浑身臭汗直流的学子们也不敢吭声,只默默看着红榜。
红榜上四十六个人,有人看头一遍没看到自己的名字,不甘心又把名单看了两遍,三遍,还是没有。
唉,今年没考上,待明年再来吧。
一千余人参考,只录了四十六个人,无疑绝大多数人都会失望而归。
等看榜的人走得差不多了,王苍和贺文嘉才走上前去,王苍的名字排在甲班头一个,一眼就看到了。
贺文嘉笑着恭喜他:“厉害呀!”
王苍露出个笑容:“我也未想到会考得如此之好,你的名次也不错。”
身边有人在议论考进甲班的三个人,猜测他们定是举人出身,否则也不会力压群雄。
王苍闻言,笑容渐深,待学业将成,后年的乡试,他定然会全力以赴。
“王兄,贺兄,恭喜呀!”
黄有功和朱润玉并肩走过来,贺文嘉回头,大笑一声:“咱们同喜同喜,大家都考得不错。”
王苍排名第一将入甲班,贺文嘉排名第五入乙班,黄有功和朱润玉排名十名开外,将入丙班。
朱润玉和黄有功对视一眼,笑对贺文嘉言道:“我和黄兄年纪比你和王兄大,却只能入丙班,真是汗颜。”
“这有甚?排名又不是不变,一年有两次分班考试,年底你们考试再考上来就是,咱们一起努力往甲班冲。”
“甲班是举人班,但凡能在甲班站得住脚的秀才,下一届考中举人的机会非常大。”
黄有功对自己的学识心里有数:“一步一步来吧,先冲乙班,考进乙班站稳了再冲甲班。”
朱润玉跟黄有功的想法一样,他们千辛万苦考进府学读书为的不是甲班的名头,而是为了增长学识。
贺文嘉:“对了,你们刚才干什么去了,我和王苍在大门口等了好一会儿没见你们来。”
黄有功得意地露出怀中的书皮:“当然是买《山河畅游·巴蜀》去了,昨日书铺的掌柜说今天有新书到,刚才趁着大家都急着看榜,我和朱兄就跑去三思书铺买书。你们可要买?现在去还来得及。”
王苍轻笑:“我和文嘉已经买过了,谢谢黄兄告知。”
朱润玉恍然大悟:“我竟忘了,昨日没想起来,三思书铺的东家是南溪县人,你和贺兄出身南溪县,定然早就买到书了。”
“正是。”
黄有功故作生气:“好呀,你们两个昨日竟然没有告诉我和朱兄。”
“哎呀,你昨日不也没问嘛。”贺文嘉拉着黄有功走:“脑袋都要晒晕了,咱们别在这儿站着了,赶紧找个阴凉的地儿坐坐。”
今日出了红榜,没考中的学子回客栈收拾行李,将要返乡或是另寻书院读书。今日酒楼里人少,四人凑钱在府学外最大的酒楼——银杏楼,点了一桌菜,没点酒。
等菜的功夫,朱润玉给黄有功倒茶:“九月初一正式开课,明天后天还有两日工夫安排杂事,黄兄要住学舍还是在外面租个院子住?”
“我出来读书身边只带着一个小厮,学舍内可能让我等带着小厮入住?若是可以,我准备住学舍。”
朱润玉摇摇头:“府学的学舍地方不大,从建立之初到现在都未曾扩建过,学舍甲班是两人一间,甲班之下都是四人间,住得很不宽裕,不允许带小厮书童。”
黄有功发愁:“那就只能在外面租个小院住了。”
黄有功家在富顺县算是小有家资的小地主,家里有地赁给人种,另外在县里有两三家铺子,一年也有几百两银子收入,家里供他外出求学,租个院子住的钱还是出得起。
黄有功看向朱润玉、王苍和贺文嘉,问道:“朱兄住家里,王兄、贺兄如何打算?”
贺文嘉指了指窗外,府学的后山:“家里给我们俩在后门外买了一处小院子。”
黄有功羡慕:“真有钱!”
“有钱也是家里的,不是我们挣的,没什么好羡慕的。”
黄有功锤贺文嘉一下:“你可别说了,再说我真嫉妒了。”
王苍、贺文嘉、朱润玉都笑了起来,朱润玉笑道:“那你还要多嫉妒一个人。”
“谁?”
“我,我家住茶马坊,每日往返府学和家里太远,我家也在府学后门给我置办了一处小院子。”
黄有功正要开口,朱润玉继续道:“府学后门那片地狭长,建不了许多院子,据我所知,街的两边建了二三十套小院子,或租或卖,都是给府学的学子们准备的。”
“你没有提前做打算,这会儿现找院子估计找不到,你若是不嫌弃,我把我家院子东厢两间房子租给你,我们做个伴。”
黄有功眼睛一亮:“哟,朱兄大气!”
“不用夸我,府学后门的院子一向抢手,你若是租一间院子,一月收你六两银子算是客气的。”朱润玉笑道:“我对你也客气,租你两间房,一月收你二两银子可同意?”
“同意同意,朱兄简直太客气了。”
王苍、贺文嘉顿时笑起来,怪道朱润玉肯主动把自家房子租给认识才两日的黄有功,这等性子豁达不计较的同窗,最该交好。
昨日萍水相逢,只简单交换了姓名。今日榜单已出,以后就是日日得见的同窗,四人说话比昨日就更亲热了些,都说起自己后面两日的安排来。
富顺县距叙州府远了些,黄有功不回家了,只写了封信,和他买的《山河畅游·巴蜀》放一起花钱托人送回家中。
王苍和贺文嘉明日要回家一趟,后日回来。
四人在银杏楼用了午食后,去府学后山互相认了院门,黄有功拿着朱润玉给的钥匙,带着小厮去置办东西去了,王苍和贺文嘉坐马车去码头乘船。
南溪县码头。
家里知道今日府学出榜,都猜到无论成不成他们都要回来。
王苍和贺文嘉傍晚到码头时,候在码头上的王贺两家下人忙迎上去。
贺文嘉从船头跳下来,说话高声武气,得意至极:“贺全,你快家去告诉我爹,就说我考上了,考了第五。”
贺全激动地一拍大腿,应了声:“哎,小的这就家去告诉老爷。”
“你再去梅家一趟,告诉渔娘我和王苍都考上了,王苍第一,我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