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寒门首辅养成记>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41节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41节

  三家关系亲密,这点事也不怕叫他们知道,林氏就把主支的打算说了出来。
  孙浔沉吟道:“你家人丁单薄,主支那边也是如此,梅长同应该不止给你们写信,应该也该长风堂那边写信了,长风堂那边家里有两个女儿。”
  十多年前分宗,大房嫡子梅长同留守淮安主支梅林堂。二房独子梅长湖一家到南溪县安家,名号为清江堂。梅长湖的三堂叔梅平江带着一大家子去了江西吉安府定居,号长风堂。
  渔娘听过那三叔祖梅平江的事,三叔祖是老来子,比她爹小十多岁。
  渔娘的祖父梅平寿靠读书当官时,梅平江刚及冠,正是读书的时候,渔娘祖父去世时,他才考中举人。后来天下大乱,分宗后梅平江带着一家人去了吉安府,在万安县谋了个教谕的差事,养活一家人。
  长风堂那边日子日子过得不差,听说家里三儿两女,子嗣比他们家兴旺。在儿女婚事上,渔娘听说只有一个大儿子已经成婚了,下面四个姐妹兄弟都还未婚配。
  于氏:“叫我说,不管是为什么,等渔娘及笄后,你们夫妻也该带着两个孩子去淮安走一趟,给祖宗上上香。不能渔娘都要议亲了,还没见过老家的人,不知道祖宗坟墓在哪儿吧。”
  林氏原本也准备去带着孩子回淮安一趟,主支这般积极,她反而有些迟疑,总怕中间有什么事。
  “娘,怕什么,遇到事就解决事,咱们不愿意,他们还能把我绑了不成?”渔娘觉得一点小事,不值当她娘如此烦忧。
  阮氏帮着劝林氏:“毕竟是血亲,有什么事当面说清楚,比你们一封信一封信送来送去有用得多。”
  孙浔:“你若是和师弟商量好了要回淮安,我们夫妻陪你们一家一块儿回去。”
  林氏点点头,露出个笑脸来:“多谢师兄师嫂,回去我跟长湖商量商量再跟您二位说。”
  阮氏笑道:“这就对了嘛,别什么事都往心头放,今儿重阳节来爬山,咱们就该高高兴兴的。”
  “等等我。”
  梅长湖写完信骑马赶来,贺宁远大笑道:“你来得正巧,咱们正要往山上去。”
  “抓紧了,别赶不上白云观的午食了。”
  “渔娘,你带着二郎走前面。”
  “哎。”
  贺文嘉读书去了,三家六个大人,只剩渔娘和二郎姐弟俩了,都照顾着他们呢。
  渔娘牵着弟弟走在前头,心里想着,家里孩子是少了些。
  “姐姐,你想什么。”
  “什么都没想,赶紧走。”
  渔娘只看了二郎一眼,这小孩儿感觉敏锐着呢。
  第35章 委屈的贺二郎
  九月的南山还未到最好看的时节,李晓月嘴里含着糖,说话含混不清:“你下个月来不来?十月底山腰下的树叶红的黄的绿的,从白云观往山下瞧,可好看了。”
  “唉,下个月来不了,不过也难讲,若是没什么事情,下个月我也来山上看你。”
  李晓月奇怪道:“听说你如今不用每日去找先生读书,怎的没空?”
  “你不明白,山下不比山上,说是不忙,有些烦心事不知道从哪儿就冒出来了。”
  “是吗?我觉得山下比山上好,山上太安静了,除了鸟雀、松鼠陪我玩儿,我都找不到其他人。”
  “你的师姐们不陪你玩儿?”
  “师姐们要念经做功课,要种地,都很忙。”李晓月补充道:“我也忙,师父说我学医学的好,今年允许我给上山的香客把脉。”
  “挺厉害呀,可能开方了?”
  李晓月高兴地笑:“能开,我开的方子大半都能用,有些方子开得不好,师父教我改。”
  “你加油呀,你年纪这么小就会开方,再等些年,积攒些经验,一定会更厉害。”
  “我师父也这般说,她说再等一两年,等我再练练本事,会给我找家药铺学两年,多见些病症。”
  “南溪县的邓家你知道吗?不如去邓家?”
  “邓家我知道,邓家的老大夫偶有拿不准的妇人病症,就会上山来找我师父商量药方。”
  邓家虽然好,李晓月心野,想着既然下山了,就要去更远的地方。
  渔娘也明白了,等这丫头长大了,估计在山上待不住,所以李道长才一心教她本事,盼着她以后下山了也能养活自己。
  渔娘摸摸她右侧的脸颊,可惜了,胎里带出来的胎记,靠吃药涂抹膏药根本消除不了。
  李晓月冲渔娘笑:“没关系的,我师娘说,男子薄幸,我的脸坏了,不得人欢喜,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渔娘也笑起来:“你娘说得对。”
  到李晓月这一步,除了养她教她的师父以外没有其他牵绊,倒不用像她这个俗人,考虑许多。
  和往常一样,在白云观用了午食,略歇了歇,三家人这就下山了。
  慢慢走到山下,到家时天色将黑,二郎趴在他爹怀里睡得昏天黑地。
  也没叫醒他,梅长湖把儿子抱回房间叫他睡。
  渔娘也累了,没跟爹娘一块儿用晚食,自己回自己院里吃。
  走了一天的山路,洗漱一番后,梅长湖林氏夫妻俩叫后厨送了两碗汤面,夫妻俩用了晚食后,说起女儿的婚事来。
  “给主支的信你可寄出去了?”
  “没,知道你早晨在气头上,我哪敢听风就是雨。”
  林氏笑了一声,随即叹气:“爱子心无尽,日日常怀忧。若不是怕对女儿名声不好,又实在找不到好的,我都想给闺女招赘了。这样女儿和咱们住一块儿,再不用担心她嫁到别人家不自在,被女婿家欺负。”
  “胡说,招赘能招到什么好人来?再说了,等二郎长大,二郎也成婚了,儿媳妇不会对渔娘这个大姑姐指指点点?”
  人都有私心,他们夫妻什么好东西都想给女儿,儿媳妇难道就不厌恶渔娘占了未来孙子孙女的好处?
  梅长湖安慰妻子:“别乱想,不过费些心思罢了,咱们定会给渔娘寻个稳重靠得住的好夫婿。”
  林氏点点头:“明日你重新给淮安那边写封信,就说咱们今年不去淮安,等明年开春后,咱们带着渔娘和二郎回淮安祭祖。”
  今天下山的路上,林氏把她和师兄师嫂商量的话告诉梅长湖了,梅长湖也点头答应了。
  “去一趟吧,不说孩子们,咱们跟堂哥一家也十多年没见了。我们这辈年岁都不小了,不趁现在身子骨好还能走动走动,以后怕是更难回了。”
  “三堂叔也老了吧,春日时写信,还说冬天时受凉患了百日咳,断断续续到入春时都未断根。”
  “回去一趟吧,到底是一家人,有什么话当面好好说。”
  梅家夫妻在商量明日开春后去淮安的事,隔壁贺家也在说这事,阮氏心里有奇怪的预感。
  “哎,你说,孙先生夫妻俩早不回去晚不回去,今天说要跟梅家一块儿回去,是不是为了承嗣的事?”
  贺宁远靠着椅子泡脚,热水逼出了一身热汗,松快了许多,他舒坦道:“不管承不承嗣,孙先生肯定要回去一趟。孙家梅家是师兄弟,一块儿回淮安有什么好讲的。”
  阮氏不这样看:“今天你也听见了,梅家压根儿没准备把渔娘嫁进高门大户,恨不得女儿嫁在眼前,日日看着才好。你说,孙先生会不会从孙家挑个年貌相当的年轻人,跟梅家结亲。”
  贺宁远脑子里转了一圈,道:“还真有这个可能。”
  渔娘若是嫁给孙浔选的承嗣之人,他们夫妻就成了渔娘公婆,不管如何说,孙家那小子也不敢对渔娘如何,渔娘出嫁后还能过得跟家里时一般自在。
  “这跟招赘比起来,也不差了。”
  阮氏急道:“那咱们二郎不就没机会了。”
  “哼,你那个二郎如今还是个二傻子,他哪里来的机会?”
  “贺宁远!你怎么说话的?”
  贺宁远骂了儿子一句,又被妻子凶了回来,贺宁远轻哼:“我还是那句话,你别急,且看着吧,二郎若是比孙家送来承嗣的小子强,梅家难道不会选咱们二郎?”
  “那谁知道,万一孙家送来的年轻人是个厉害人呢。”
  贺宁远扯来帕子擦脚,一边道:“孙家什么样我不算全知道,不过这些年来也听得一二消息,孙家若是真有个出息的后辈,也不会一直缠着孙先生这边不放。”
  孙家如此腆着脸,不就是因为族里出不了能人,死马当活马医,怎么着都要塞一个孙家年轻人到孙先生手里,看看能不能教出来么。
  “孙家真这样差?能出孙先生这样的读书人,应该不至于此吧。”
  “呵呵,孙浔当年能闯下偌大的名声,那是梅家老爷子带出来的,孙家有那个本事?”
  孙浔少有提及孙家的事,贺宁远跟梅长湖关系亲近,十多年来偶尔听得一两句,也能拼出个大概来。
  “别想了,累了一日了,赶紧睡吧。你整日操心这些,不如写信给二郎,叫他好好读书,早日出息,立业后才好准备成家的事。”
  阮氏也觉得儿子就该先立业再成家,当年大郎也是,考中举人才成的婚。
  在小儿子身上如此着急,阮氏主要是舍不得渔娘这样从小看着长大的好姑娘,被别家臭小子娶了去。
  贺文嘉才不知道他爹娘在操心他成家的事,隔日收到家里送来的书信,他一个头两个大,他爹吃火药了?谁得罪他了?好端端的怎么写信来骂他?
  “我读书还不够勤奋?我爹见都没见过我如今读书的辛苦模样就来骂我,还有没有天理了?”
  “我瞧瞧。”
  下晚课,朱润玉、黄有功、王苍来贺文嘉这儿一块儿做功课,贺文嘉被他爹送来的信气得跺脚,黄有功过去凑热闹。
  黄有功看完信后,顿时大笑:“贺兄,你爹骂你的词比我爹骂我文雅数倍。”
  朱润玉闻言,也凑过去看,看完信后他笑道:“若是伯父亲来,我们三个帮你做证,像你这般读书勤奋的学子,除了甲班名列前茅那几个之外,府学内没人比得过你。”
  “朱兄这话说的在理!”
  贺文嘉觉得朱润玉这话说得无比公正,他读书如此努力,还没来得及回家跟爹娘炫耀呢,他爹骂他的信倒是先寄来了。
  以前读书的时候,孙先生主要教他和王苍、渔娘,渔娘偶尔懒散,他跟王苍一样要考科举,他不会跟渔娘比,只会追着王苍。
  到府学后,王苍考进了甲班,他考进了乙班,两人在不同的教舍读书,他深感自己被抛下得太远,现在他读书比以前更加努力,不为别的,就想不跟王苍一个学舍,至少他也要考进甲班。
  贺文嘉底子好,自己也肯努力,其他先生们都看在眼里,再加上和贺文嘉关系好的许耕从中斡旋,为了助他学得更好,先生们一个个都给他布置功课,他如今晚学下课后,还要写功课到月上中天才能睡。
  王苍也看到贺叔写的信了,他道:“是不是渔,梅家……”
  王苍话到嘴边,突然想到黄有功和朱润玉在,不好直接提渔娘的闺名,又把话咽下了。
  贺文嘉也想到了,是不是渔娘读书努力,他爹又恨铁不成钢了?渔娘应该在写她的话本,怎么会读书比以前还努力?
  “哼,究竟是不是,等我写信回家问问就知道了。”
  贺文嘉不止写信了,他还叫贴身小厮贺升亲自送信回家,再顺便打听打听渔娘这些日子在干什么。
  想明白后,贺文嘉一屁股坐下:“看书看书,等年底大考,我定要考到甲班去。”
  他现在就能想到,若是考不到甲班,等年底家去过年,他爹肯定会对他冷嘲热讽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