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寒门首辅养成记>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72节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72节

  贺文嘉不一样,看到渔娘俏生生地站在里间,他的脚不由自主地就朝她过去,却被他娘阮氏一把拉回去。
  阮氏一边拉着儿子一边低声呵斥:“你今儿给我乖巧些,叫你梅叔不高兴了,今儿这婚事谈不成你可别怪我和你爹。”
  贺文嘉乖乖地收住脚步,舍不得不看她,就悄悄对她摆摆手。
  渔娘装作没瞧见,见师父师娘进来,亲自给师父师娘端茶,随后又给贺叔和阮婶上茶。
  贺文嘉趁长辈在说话没空关注他时,他悄悄走到渔娘跟前:“今儿你不给我端茶?”
  渔娘瞥了他一眼,叫他老实些。
  “今儿来你家提亲,我娘可开心了,听丫头说,她早上起来,身上的衣裳都换了两身,生怕不合适。”
  “我也开心,我昨天傍晚回来,听管家说我爹娘请了先生今儿要给我提亲,我在床上翻来滚去半夜都睡不着,偏早上起来精神头又好得不得了。”
  贺文嘉压低声音跟渔娘说话,渔娘轻推了他一下,叫他站远一些。
  梅长湖转身看到贺二郎紧挨着闺女,他猛地咳嗽一声,渔娘抬起头来。
  “渔娘这两日整理游记的书稿累了,你别在这儿站着了,回你的院子歇一歇。”
  “是。”
  渔娘退下,行动间飘扬的绣花缠枝裙摆拂过他的袍角,贺文嘉下意识想伸手,却被梅长湖叫住。
  “二郎既无事,给我倒杯茶来。”
  贺文嘉慢了一下,贺宁远瞪他:“你梅叔叫你倒茶,愣着干什么。”
  渔娘走不见了,贺文嘉重又机灵起来:“梅叔想喝什么?我这就给您泡茶去。”
  “哼,秋天能喝什么茶?”
  “乌龙、红茶、黑茶都可,不过您爱喝老鹰茶,要不我给您泡一壶老鹰茶去?”贺文嘉嘴皮子利索极了。
  林氏笑道:“你娘爱喝香片,今儿泡的香片给你爹娘倒一杯。”
  “行呢。”
  渔娘刚才端的茶阮氏喝了大半,贺文嘉又给添上,当然,要先给看他不顺眼的未来老丈人先续上。
  林氏表明了态度,阮氏心里的弦儿一下松了,又跟往常一样,亲热道:“二郎,你林婶疼你,还不给你林婶也倒杯茶来。”
  “哎。”
  林氏杯中还是满的,这会儿也不扫兴,喝了两口,才叫贺文嘉续茶。
  于氏笑道:“你们两家当了十多年的邻居了,本来就亲近,这提亲呀,不用我们夫妻在你们两家也能谈妥当。”
  阮氏和于氏的椅子挨着,阮氏握着于氏的手道:“您和孙先生对渔娘来说如同半父,二郎也是你们从小看大的,他们两个的婚事,不请你们来那怎么能行。”
  孙浔笑着问师弟:“婚事说妥当了,订婚的日子你可有讲究?”
  两家暗中通过气了,反悔肯定不能反悔,梅长湖道:“我选了几个日子,你们瞧瞧。”
  梅长湖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红纸来,上面写着三个好日子:“我去白云观找道长算过,这几个日子都很好。”
  贺宁远一边接过红纸一边暗道,梅兄既然去白云观算过日子,那他肯定给两个孩子合过姻缘了。
  阮氏凑过去瞧,上面有三个日子,十二月初六,来年的二月初八,六月二十二。
  贺宁远和阮氏对视一眼,贺宁远就笑道:“梅兄,我看十二月初六是个好日子,刚巧又是渔娘的生日,双喜临门,再好不过了。”
  梅长湖不用猜就知道贺家要选这个日子,他却道:“我看来年的六月二十二是个好日子。”
  贺文嘉眼巴巴地望向孙先生。
  “六月二十二这个日子看着挺好,可文嘉八月要去益州府赶考,不好叫他分心。师弟,师弟妹,不如另选个日子?”孙浔这个被贺宁远请来提亲的人,这会儿要当些事的。
  贺文嘉又眼巴巴地望向未来丈母娘。
  林氏低头轻笑,抬起头来才道:“老爷,不如就选腊月初六吧,早些把亲事定下,二郎也好专心科考。”
  夫人都发话了,梅长湖不好再给脸色瞧,他只好松口道:“那就听夫人的,腊月初六定亲。”
  贺文嘉心头大喜,见长辈没瞧见自己,转身就想出去找渔娘,没曾想一出门就被梅长湖叫住。
  “二郎明年秋天就要考举人了,也别闲着,家去多看看书吧。”
  贺文嘉迟疑,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吗?
  梅长湖瞪着他,贺文嘉一下肩膀都沉下来了,唉,他和渔娘还未成婚,梅叔不让他见渔娘。
  林氏见状笑道:“别听你梅叔的,渔娘这几日刚把她的游记修改出来,还没拿给她先生瞧,你今日若是得空,就去书楼帮渔娘看看吧。”
  “哎,林婶婶,我这就去。”
  不等梅叔说话,贺文嘉高兴地跑了,绝不等梅叔拦住他。
  梅长湖心里冷哼一声,林氏拍拍他的手,扭头跟阮氏说起话来。
  “你家大郎可要家来过年?”
  “还没说呢,这才十月,估计要等到下月写信才会说来不来家过年。”
  阮氏笑道:“大郎夫妻就算家来过年也要等到小年夜去了,可惜,赶不上渔娘和文嘉订婚。”
  “无妨,渔娘和文嘉成婚大约要等到二郎举人试之后,大郎夫妻应该在吧。”
  听林氏这般说成亲的打算,贺宁远夫妻心里也有数了。
  贺宁远:“在的,后年大郎要进京赶考,不能在家过年。明年秋天他应会回来一趟,再上京去。”
  明年文嘉若是能中举,刚好兄弟俩可以一块儿进京。
  孙浔:“大郎明年秋天去京城也好,到时可以跟徐州府府学的举子们一块儿出发。师弟和我家在京城都有一处宅子,到时大郎可去家里住,也能清静些备考。”
  “孙先生为大郎考虑的周到。”阮氏客气道。
  几人在说着明后年的打算,几句话的功夫,贺文嘉已经冲到西跨院了。
  “渔娘在哪间屋?”
  “回二少爷的话,我家小姐在书楼。”
  贺文嘉一甩袍子,跑进书楼,一步两层楼梯上去:“渔娘,我来了。”
  渔娘正趴在三楼窗边眺望南边两条街外的码头和南溪河,见贺文嘉找上来,她笑道:“我爹肯让你来了?”
  贺文嘉一屁股坐下,又往渔娘跟前蹭:“哎,梅叔如今见我跟没好脸色了,只林婶心疼我,叫我来瞧瞧你。”
  渔娘拿自己的帕子给他擦汗:“订婚的日子可定下了?”
  “定下了,腊月初六,你生日那天。”
  渔娘体贴关心自己,贺文嘉赶忙把自己的脸凑过去,立在一旁的小林氏轻咳一声,提醒小姐注意分寸。
  贺文嘉不满地斜了小林氏一眼,小林氏垂着眼皮道:“小姐,时辰不早了,要不您和二少爷去楼下走一走?再过一个时辰,就该用午食了。”
  “既如此,你去后厨房瞧瞧今日有哪些菜,再去把二郎叫来,就说我叫他过来吃点心。”
  渔娘把小林氏打发走,小林氏低头退下。
  贺文嘉此时就跟条躁动的狼狗一样扭来扭去冲渔娘笑,渔娘笑着把帕子丢给他:“自己擦。”
  贺文嘉也不恼,捡着帕子随意给自己擦了两下,又把帕子塞自己兜里。
  渔娘无语:“脏帕子收着做什么?”
  “脏了也无事,回去我自己洗了就干净了。”
  贺文嘉得寸进尺:“渔娘,咱们都定亲了,要不你抽空给我做条帕子吧,也不用绣花什么的,你就在帕子角上留个你的小字,春山两个字不难吧。”
  “哪有在帕子上绣字的?”
  渔娘好气又好笑:“我虽不擅针线,潦草绣两棵兰草我还是行的。”
  “能绣一条小鱼吗?就跟我送你的墨玉镯子上的那尾游鱼一样。”
  “有点难,我试试吧。”
  贺文嘉顿时笑得龇牙咧嘴,渔娘对他真好。
  渔娘也笑,两人相对而坐傻笑。
  阿青、阿朱等丫头不敢看,都悄悄低下了头。
  “小郎君来了。”
  楼下响起了小丫头传话的声音,贺文嘉道:“小林妈妈才出去,二郎这么快就来了?”
  传话的小橘先一步上来:“没人去请,小郎君自己个儿来的。”
  从去年开始,梅羡林小朋友被她姐姐压着走路、跑步,一年多了,梅羡林人瘦了,也长高了许多,虽然小脸还是肉嘟嘟的,眉眼却清俊了人许多,他冷眼瞧人时,有三分他姐姐的锐利。
  贺文嘉本想去抱他,被他这样瞧着,贺文嘉心里一咯噔,感觉这个小舅子深得他未来岳父的真传。
  渔娘拉弟弟过去坐:“怎么自己来了?听爹娘说这几日你在家常看《春秋》?”
  “嗯,里头的故事有意思,随意看看。”
  梅羡林聪明,比起比他大两三岁的孙平,他如今仍旧学有余力,孙浔建议他不用着急赶进度,有空闲就看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渔娘有心帮贺文嘉说话,就说:“贺文嘉主经是《春秋》,你若是读到不懂的地方,你可多问问他。”
  贺文嘉也连忙道:“问我,我都读过。”
  梅羡林看他一眼,扭头靠着姐姐的胳膊:“不懂我问姐姐。”
  贺文嘉尴尬笑了笑:“问渔娘也行,渔娘学史学得好。”
  梅羡林瞅他一眼,我的姐姐学识渊博我知道,还用你说?
  贺文嘉心头直道:完了完了,小舅子跟他未来老丈人是一个臭脾气,看来以后只能指望他未来丈母娘了。
  梅羡林这个小孩儿在这儿,防着呢,贺文嘉也不好往渔娘跟前凑,没事可做,只得去看渔娘整理出来的江南游记。
  他盘腿靠坐在矮榻引枕上看书,看了一会儿,竟入迷了,连渔娘带着小舅子什么时候走了也不知道。
  “二爷,主院摆饭了,小姐请您过去。”
  贺文嘉把没看完的游记放在贺升手里:“你带着,下午我继续看。”
  “哎。”
  贺文嘉下楼去主院,今日男女不分桌,贺文嘉凑到渔娘跟前:“我觉得你写的江南游记比之前那本更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