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寒门首辅养成记>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93节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93节

  “小的过了,梅家的门房说,明日他们家主子要跟着先生去拜见长辈。”
  张夫人皱眉:“梅家不是只有林家一门亲吗?”
  “梅家小娘子的夫君贺郎君拜了师父,那师父是范江阔范尚书的堂哥。”
  “什么?梅家跟范家有亲?”
  “坏了,梅家的宅子只怕买不到了。”
  初次上门,人家就肯把话得这般清楚,有关系人脉也不怕他们知道,一看就知不是那等任人拿捏的。
  张夫人皱眉摇头,表情十分遗憾,真是可惜了。
  第68章 拜访林家舅母
  今日不是休息日,贺文嘉和渔娘去林家,大舅舅今日姚上值,家中只有大舅母黄氏,大表哥林仁朴夫妻,三表哥林仁时夫妻,以及表弟林仁高。
  林家的下人一早知道家中有贵客前来,林家的管家一早就候在门房处,也不怕冷,过一会儿就去门外瞭望。
  门房里有个叫六儿的家生子,因他年纪小,有些怕家中大管家,大管家在门房坐着,他都不敢往火盆跟前凑,见大管家又去门外瞧,他悄摸摸从后门溜了,跑去自家的小家。
  “爹,我听门房的黄管事说今儿有亲戚要来,哪房的亲戚这般有留脸面啊,夫人还叫大少爷三少爷从书院里请假回来待客,头一回见着呢。”
  “您是没瞧见,大冷天的大管家也不怕冷,一会儿就去门口瞅一眼,吓得我都不敢在门房待了。”
  六儿他爹横眼瞪他:“不争气的玩意儿,你是家生子,大管家打小看着你长大,还能吃了你不成?”
  六儿缩头缩脚的,冲他爹傻笑:“就是怕嘛,我听他们说,大管家年轻时在战场上可是杀神。”
  六儿他爹叹气,再是杀神又如何,没给自己拼来大功劳,又伤了一条胳膊,再也举不起长枪,若不是主子当年把他接到家中体贴照顾,只怕要老无所依了。
  “爹,你还没说是哪家亲戚,老家西北来的?还是二老爷山东来的?”
  “都不是,来的是咱们家姑奶奶的闺女。”
  姑奶奶?林家的姑奶奶多少年前就嫁了,那时候六儿还没降生。
  “呀,怪不得呢,是叙州府那位姑奶奶吧,早前每年只送节礼,今年总算见到人了。”
  六儿还记得大老爷最喜欢叙州府送来的叙府大曲,还有松花蛋及各种山货。
  姑奶奶虽然多少年没来家中,林家下人都知道,大老爷二老爷都惦记着那位远嫁的姑奶奶。
  “哼,你知道什么,姑奶奶原来就嫁在京城,算什么远嫁。”
  “那户人家不行了?怎么从京城走了?”
  那就说来话长了,六儿他爹要去做事,不耐烦跟他说。
  六儿从桌上捞了一个橘子吃,六儿他爹看他碍眼:“当差就好好当差,给我滚出去。”
  十三四岁的小子要脸面,六儿也怕他爹真动手揍他,赶忙溜了。
  六儿跑去门房当差,他走的这会儿功夫,客人就到了。
  一辆有些特别的马车从角门进来,大管家和后院的管事妈妈都跟着马车往里走,六儿不敢过去,乖巧地靠着门墙低头站着。
  过了会儿,夫人和少夫人,以及他们家的大爷、三爷,以及二房的四爷都来二门前迎客,六儿吓得更不敢动了。
  二门前,贺文嘉和渔娘下马车拜见黄氏,渔娘规矩行礼,黄氏忍不住流泪,一边喊着好孩子一边扶她起来。
  “你跟你娘长得真像啊。你娘真是狠心,你出生长这么大了,如今都成亲了,这么多年都不带你姐弟二人来林家见见我和你舅舅。”
  渔娘双手扶着大舅母,笑道:“我娘虽没带着我们姐弟来,但我娘心中可惦记着你们。”
  黄氏擦了眼泪笑:“尽说些瞎话骗我,去年你们一家去淮安,怎么没想着来一趟京城?我看呐,就是你娘懒,不乐意来京城。”
  大表嫂李氏笑着道:“去岁表妹写了一本话本,又写了游记,年头忙到年尾,估计也没空闲。”
  林家是知道渔娘江湖浪人的身份,此时说起渔娘写的书来,两位表哥和一位表弟都看向渔娘,忍不住打量一番,这位表妹乍一看是个再好不过的大家闺秀,没想到写书竟挂个江湖浪人的名号,倒是奇特。
  贺文嘉也跟着渔娘行礼,黄氏只看了他一眼,对他笑着点点头,随后,目光还是落在渔娘身上。
  三表嫂笑道:“表妹从南方来,头一回见识这样的风刀霜剑吧,一定冷着了。”
  黄氏摸着侄女的手:“可冷了?”
  渔娘乖巧道:“身上穿得暖和,倒也还行。”
  黄氏牵着她进屋:“咱们去屋里坐坐,舅母带你认认人。”
  “哎,我听舅母的。”
  黄氏牵着渔娘走,大表嫂、三表嫂也跟着去,丫头婆子簇拥着主子们,最后留下被冷落的贺文嘉,和林家三位爷。
  林仁朴笑着请贺文嘉进门,边走边道:“还没恭喜妹夫,姑丈前些日子写的信到了,说妹夫中举人了,真是少年英才。”
  “当不得大表哥夸赞,只是运气好罢了。”
  “学识不扎实,运气好也中不了,妹夫既然能考中乡试第二,那就是有真本事的人。”林仁朴看了眼堂弟林仁高。
  林仁高撇撇嘴,悄悄叹气,大堂哥又在点他了。
  林仁高原本跟二堂哥林仁时同年中的秀才,因他比二堂哥小三岁,家中都夸他有读书的天分。
  谁知到了如今,二表哥今年中举,他却连副榜都没上。
  没考上就算了,偏偏他当时觉得自己考得不错,乡试考完第二日,他就约着三五好友出城游玩,还跟人比作诗,他一人力压群雄,好不得意。
  结果,考秀才时不如他的二堂哥中举了,写诗被他力压的秀才也中举了,只他没中。
  你说这事闹的,不知道叫多少人瞧了笑话。
  好在林仁高心大,也不把这些讥笑放心里,这会儿被大堂哥含沙射影地骂了一句,他就当没听到。
  三表哥林仁时拍着贺文嘉肩膀道:“我和我哥开春也要参加会试,我嘛,今年勉强中举,估摸着明年会试希望不大。希望你和我大哥一举得中。”
  贺文嘉当然也想中,但是,他这会儿怎么觉得三表哥说这话的语气不太对呢。
  林仁高低头笑,看这位妹夫有些紧张的模样,就好心指点一句:“早前淮安那边想把渔娘说给陈家那小子,堂伯和我爹就很不高兴,都说配不上渔娘。”
  林仁朴斜了林仁高一眼:“渔娘是你叫的,你得叫表姐。”
  林仁高又低头,叹气,现在堂哥怎么瞧他都不顺眼了。
  贺文嘉明白了,林家这是觉得他配不上渔娘呀,怪不得刚才大舅母对他都没几句好话,眼里心里只有渔娘。
  说话间进正院,大家自行落座,黄氏拉着渔娘见过她的表哥表弟表嫂们。
  “咱们林家人丁稀薄,两家就一处排辈分了,我生的两个,你大表哥林仁朴,三表哥林仁时,你小舅家的二表哥林仁行不在,这是你四表弟林仁高。”
  渔娘先给两位表哥表嫂见礼,收了四份见面礼。随后她给表弟林仁高送了份见面礼。
  黄氏又笑道:“你大表哥家一儿一女,桃娘昨日吹了风有些咳嗽,今儿就没叫她来。诚哥早上吃了奶又睡了,等他睡醒了再过来。”
  虽然头回见面,毕竟是血亲,黄氏对渔娘十分亲切介绍完家中孩子,又问她爹娘如何,二郎如何,甚至还关心师父师娘的身体。
  黄氏听渔娘说她师父师娘在京城的宅子铺子都给了她,黄氏叹息道:“他们夫妻俩再不会来京城了吧。”
  “或许要来,不过应该不会长住。我爹娘和师父师娘都习惯了南溪县的日子。”
  渔娘笑着道:“再说,我家与我公婆家比邻,就算我们不在,他们几个结伴春天踏青,夏天去山下避暑,每逢中秋重阳又去登高,一年四季过得都热闹。”
  若不是为了以后长久安稳,为了家族后代,渔娘也觉得像她爹娘这样过一辈子挺好。
  黄氏笑着道:“可不是,好日子谁不想过?要不是怕被人排挤,断了家族后辈的路,那些劳什子宴会我才不耐烦去。”
  大表嫂李氏给婆婆倒茶:“快过年了,年前各家帖子都送来了,昨儿我瞧了一回,小年前各家帖子虽多,大都是可去可不去的。唯有安国侯家老夫人寿宴咱们需得去一趟。”
  渔娘垂眸细想,安国侯,小舅当初就是被安国侯提拔起来的,他们家老夫人过寿,于情于理林家都该去。
  另外,安国侯乃是四公六侯之一,安国侯出身草莽,身份低微,除了皇上谁都不沾,林家这样的武将之家,亲近安国侯府也不用担心惹来麻烦。
  黄氏看着两个儿媳道:“安国侯府的寿宴肯定要去的,到时候渔娘一块儿去。”
  大表嫂黄氏和三表嫂耿氏都笑着点头,都说会好好照看渔娘。
  “渔娘就先谢过舅母和两位嫂子了。”
  有些话不需明说,林家人心里都有数,贺文嘉和渔娘就是冲着站稳脚跟来的,有林家人引路,也能容易些。
  “文嘉呀,有些话我需嘱咐你一句。”
  贺文嘉忙道:“舅母请说。”
  “我林家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经营了几代人,姻亲故旧终究是有一些的。我们拿你当自家人看,你也要对得起渔娘才是。”
  “是,舅母的话我记住了。”
  黄氏说这话意在敲打贺文嘉,贺文嘉也不辩解,瞎保证,只是低头听着。
  林仁朴、林仁时、林仁高对视一眼,总归,他们家对贺文嘉大体还算满意。
  贺文嘉自己能立起来,再有他们家帮着,十年二十年后,贺家也能在京城站稳脚跟,林家也能多门得力的亲戚。
  到时候,羡林到年纪了,也来京城,梅家的门楣也就重新立起来了。
  林家人待渔娘亲热,中午设宴宴请,也不分桌,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
  下午坐一块儿喝茶说话,两位表嫂说起渔娘的书,比起游记她们更爱《青云志》,还问她什么时候有空再写话本。
  “才到京城有许多事要忙,开年文嘉又要考试,总要等到明年夏天才有空闲。”渔娘也在琢磨再写一本话本。
  “渔娘呀,你舅舅可喜欢你写的游记,你的书他每本都有,自己看了还不算,还拿去给同僚们瞧,跟人夸你写的书好。”
  渔娘不好意思:“写着玩的,哪里值得舅舅这般夸奖。”
  黄氏笑道:“我说了不算,等你舅舅下值回来,你听他自己说。”
  今日上午有太阳,下午天阴,林长书从衙门回来时天色将黑,贺文嘉和渔娘前去拜见,林长书笑着说:“都是一家人,不用讲虚礼,先坐下用饭吧。”
  晚上一家人也没分桌,饭桌上林长书对渔娘这个外甥女格外亲切,渔娘直观地从大舅身上感受到他对自己的欣赏。
  用了晚食,一家人坐下喝茶更是言笑晏晏,谈及诗书,南北风俗,什么都觉得有意思。
  “今儿文嘉和渔娘别回去了,留下住一晚吧。”
  贺文嘉道:“舅舅留客本不该辞,可我们已跟师父讲好,明日要去范家拜见长辈。”
  林仁朴、林仁时、林仁高都看向林长书。
  林长书笑容和煦:“你师父对你用心,确实该去拜见范大人。不过我这个当舅舅,该说不说,也得提醒你们一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