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00节
陈氏心里暗自惊讶,她听说这位梅娘子有座书楼陪嫁,暗自猜测应藏的是四书五经一类的圣贤书,没想到真藏农书?
她们三人说的这些话魏氏、张氏插不上嘴,渔娘止住话头,问张氏前几日绣的扇面可绣好了。
芸娘喜欢做针线,一下被吸引了,赶紧问张氏绣的什么。
“绣的是四喜景,还是魏妹妹给我的绣样。”
陈氏搭话:“四喜景是苏绣那个花样?”
张氏点点头:“是苏绣的样子,不过我用的是蜀绣的针法。”
芸娘更感兴趣了:“好姐姐,可能给我瞧瞧。”
张氏笑着答应:“你等等,我叫丫头去拿过来。”
几人围着绣样说话,渔娘倒不插嘴,过了好一会儿,陈氏想起渔娘,问她意见。
渔娘矜持地放下茶盏:“我针线活一般,叫我欣赏的话我还可以。”
芸娘吐槽:“你的手艺那叫一般?明明是惨不忍睹。”
渔娘气地咬牙,这个芸娘!
魏氏和张氏大笑,纷纷说芸娘这话,一个字都没有错的。
渔娘又叫陈氏惊讶,她不会做针线,竟不怕人说,反而这般坦然。
陈氏从小到大读书、管家、做针线,一样都没有放松过的。想到这儿,陈氏竟有些羡慕这位梅娘子。
晚上,回船舱休息,陈氏把这话告诉夫君。
烛光下,王苍淡淡一笑:“你若是不喜欢,也可以不做针线,家中不缺绣娘。”
陈氏摇摇头:“都习惯了。”
“习惯可以改,你自己喜欢才重要。”
自己喜欢吗?
陈氏有些恍惚,从小到大,她要学的事很多,喜欢的却不多,也无人真的在意她喜不喜欢。
第73章 梅贺两家大喜
“快快快,快去禀报老爷夫人,咱们家小姐回来了!”梅家下人骑快马跑回家中,翻身下马就冲进大门边跑边喊。
“小姐回来了?”
“哎哟,前两日我们夫人还在念叨,说小姐和姑爷该回来了。”
“咱们姑爷如今是进士了,当官啦!”
前院听到消息的下人激动地叫嚷,不当差的下人都跑去大门跟前看热闹。
隔壁贺家门房处的下人听到响动,跑过来梅家问:“什么事啊?”
梅家管门房的管事梅大立刻就道:“你怎么还在这儿站着?咱们家小姐刚才下船回家来,你们家少爷肯定一路回来了,你还不快去禀报主子。”
“哎哟,真回来了?我这就去禀报主子!”
“真是的,咱们家去码头候着的小子干什么去的,也不知道回来报一下。”
门房的人麻溜跑去禀报,阮氏闻声大喜:“下船了?渔娘跟文嘉都回来了?”
“回来了,都回来了,梅管家安排小厮这几日在码头候着,见到人就回来禀报了。”
阮氏这时也想不起贺家在码头的小厮来,她立即道:“快,老爷今儿上午去铺里了,你派个小子去把老爷请回来。”
“是,小的这就去。”
不用贺家下人去叫人,梅家下人跑去铺子里喊自家老爷回家,梅长湖抬脚就去贺家的绸缎铺子,把贺宁远叫上。
两人一块儿回家,刚吩咐下人把鞭炮拿出来摆好,车队就到了。
“点火。”
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响,炸开的硝烟整得梅贺两家大门前烟雾缭绕,就跟仙境一样。
“爹,您也有点太多鞭炮了吧。”
“不多不多。”梅长湖笑呵呵地跑去马车跟前,亲手去扶女儿。
渔娘提着裙摆下马车,看他爹一眼,故意笑着问:“平时嫌我烦人,我这一走,您还挺想我是吧。”
“你这个不孝女,还记不记得家中还有爹娘?一走大半年,我和你娘在家惦记着你跟什么似的,你倒好,一个月才给家中写一封信。”
“梅老爷,您这话说的,一月一封信您还嫌写少了?叫人送信多费劲呀!”
梅长湖心里高兴,却板着脸,很不高兴的样子:“我缺你钱花了,给你那许多嫁妆不够你使唤人送信?”
“银子啥时候都缺的,该省省,该花花嘛。”
林氏笑着瞪了他们父女俩一眼:“多大的人了,一点小事还能吵架,叫人看笑话。”
渔娘笑眯眯地松开他爹去抱她娘:“我可想您了。”
“乖乖,娘也想你。”
鞭炮声响过,街坊都来看热闹了。
另外一边,贺文嘉当众跪下给爹娘磕头:“这些年来,叫爹娘为我操心了。”
贺宁远和阮氏顿时眼泪汪汪,一点都忍不住,阮氏一把抱着儿子站起来:“我的儿呀,这些年读书可苦了你了。”
“娘,我可辛苦了!”
听儿子突然来这么一句,贺宁远忍住泪笑骂:“谁读书不辛苦?就你跟别人不一样似的。”
贺文茂慢慢悠悠自己走出来,妻子孟氏抱着女儿安安跟在旁边。
一岁两个月的小丫头好奇地左顾右盼,咦,抱着祖母的那是谁?
渔娘给公婆行礼,扭头看到安安顿时眼前一亮:“大嫂,安安开口说话了吗?”
孟氏被白白胖胖的闺女压得胳膊疼,抱着孩子换了下手,笑道:“会喊爹娘了,祖父祖母还不会,只会喊祖祖。”
渔娘忍不住捏捏她肥嘟嘟的小下巴,逗她:“知不知道我是谁呀?”
“咦,呀呀!”
小丫头扭头看她娘,又扭头看她爹,不明白的模样,傻乎乎的可爱。
孟氏再抱不住了,松手叫她站地上,小丫头不答应,抱着她娘的脖子不松手。
“给我抱试试。”
渔娘伸手,安安也不怕她,扭头就扑到渔娘怀里,把渔娘高兴坏了。
“贺文嘉,你快来看安安。”
贺文嘉扶着阮氏的胳膊笑着过来:“哟,大哥大嫂,怎么把小丫头养得这般胖?”
贺文茂瞪他:“安安可爱得很,哪里胖了。”
贺文嘉啧了声,瞧瞧这护的,胖还不许人说。
贺文嘉又看了他大哥一眼,这会儿脸上没有敷药膏,他瞧着疤痕比去年秋天他走时又淡了些。
孙浔于氏夫妻俩从街头那边过来,温子乔、梅羡林、孙平也来了。
“见过先生师娘!”
贺文嘉先行礼,渔娘抱着安安也蹲身行礼。
安安看到于氏,一边嚷嚷一边对于氏伸出了手,于氏接过她抱在怀里:“安安真乖,这项圈也好看!”
安安似乎听懂了,扬起肥脖子,努力展示脖子上挂着的金项圈。这是四月时,安安满周岁于氏送的贺礼,这几日拿出来给她戴,她竟知道是谁给她的。
孟氏笑道:“师娘您是不知,今儿本来要给她换我娘做的粉裙子,我说项圈跟裙子不配,给她换下来,她硬是不肯,我要取她的项圈她就缩成一团不叫我拿。”
于氏笑的眉尾的皱纹都散开了:“她喜欢就叫她戴着吧,孩子家的也不讲什么美丑。”
渔娘凑过去:“师娘,我也想要项圈。”
“有,你若是想要,一会儿跟我去家里拿。”
“好嘞!”
林氏笑道:“安安多大岁数你多大,你也不好意思。”
渔娘轻哼,她就要。
几人说话的功夫,王苍扶着他夫人陈氏过来给孙先生行礼,陈氏行礼后还不忘看了孙先生夫妻一眼。
这位孙先生就是教出会元、榜眼、探花的先生呐!
孙浔笑着道:“这一路你也辛苦了,你先家去拜见你娘吧,过几日得空闲了,再来家里坐坐。”
“是!”
王苍带着陈氏拜见梅家、贺家长辈,见礼后这就要走了。
走前,王苍仔细看了看贺文茂脸上的伤疤:“贺大哥以后有何打算?”
“养病,读书。”
离下一届会试还有三年,贺文茂知道他脸上的伤疤肯定会淡下来。
他要去考进士,他的仇,自己会报。
“以贺大哥的学识,中进士不过早晚的事。我和余庆就在京城等你来。”
贺文茂点点头:“家去吧,你家摆酒再通知我们。”
王苍点点头。
王苍夫妻上马车离开,马车上,陈氏笑着跟王苍说:“梅贺两家真是好姻缘,我一个外人瞧了都羡慕。”
夫妻感情好且不说,两家长辈都是真心爱孩子的,能投生在这样的人家,上辈子肯定积了许多福报。
王苍微微一笑:“我打小就羡慕渔娘和文嘉。”
陈氏主动握住他的手:“我们没有那样的父母,等我们有了儿女,我们可以成为那样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