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06节
“你们蒋家有人脉,我相信蒋兄的本事。”
蒋雪村笑:“既然贺兄都这般说了,那我也真诚一点。”
今儿中午时,他的小厮打听到那几位挨了二十大板的御史送回家中,家里人慌忙去太医院请太医,结果太医院内的太医都忙,没空去那几位御史家看病,那几家只能去药铺请民间大夫。
这事儿不知道怎么传到白光白老大人耳朵里,白大人拄着拐杖进宫骂皇上,说自古以来御史就有闻风上奏的规矩,哪能因为这个就把都察院的御史打二十大板?
肖秀震惊,官员竟然能骂皇上?这是当面骂呀!
贺文嘉问:“这位白老大人,是不是皇上曾经的先生。”
蒋雪村拊掌笑道:“还是贺大人知道得多,正是那位白大人。”
肖秀语气酸溜溜的:“世家子跟我等寒门子弟就是不一样,我这等寒门子弟连官衙、贵人家的大门朝哪个方向开都不知道。”
蒋雪村无视他。
蒋雪村跟贺文嘉道:“这不算什么,后头还有精彩的。”
“哦,你说说?”
白大人退下去之前是都察院的御史,他又是皇上曾经的先生,骂起来自然十分不留情面,消息出去,自然就叫其他人知道。
“先是钟大人去宫里请罪,后有吏部尚书陈大人去帮钟大人说情。陈大人说钟大人有先贤遗风,为官又公正廉洁,那几个御史弹劾钟大人分明是不安好心,陈大人请皇上还钟大人清白,别误了钟大人清算天下田亩的差事。”
这一长串话听下来,贺文嘉怎么觉得陈大人在以退为进,把钟大人抬得高高的,不怕他万一摔下来吗?
或许,这才是陈方进的目的吧。
皇上要用钟大人清算江苏田亩,世家拦不住,只能以退为进,提前给钟大人挖坑。
“你怎么知道的?”
“你若是叫人去打听打听,也能知道。”
无论是宫里还是陈大人、钟大人,都没想瞒。
蒋雪村嘛,闲的没事儿,顺便拿这个消息跟贺文嘉拉近关系。
贺文嘉觉得不对:“你跟我说这个做什么?”
蒋雪村真心道:“当然是跟你分享消息,想跟你做朋友,咱们关系亲近了,以后才好携手共进。今天你也看到了,那些自觉老资历的老翰林们抱团,我们今科进翰林院的六个人可比不过人家,自然要同舟共济。”
蒋雪村是世家大族的子弟,他说的话贺文嘉最多信一半。
“蒋大人,你跟王探花是同窗,王探花是陈家女婿。”肖秀提醒道。
蒋雪村没搭理他。
贺文嘉看了肖秀一眼,给蒋雪村倒酒:“你一个东山书院出身的世家子,跟我等寒门子弟混一块儿可没什么好处。”
蒋雪村接过酒一口干,抿抿嘴,味道一般。
放下杯子,蒋雪村毫不客气道:“贺兄,我家是有世家谱的。”
所以别在他面前装模作样,小心他戳穿他。
贺文嘉却不怕:“我家既没有占着大片大片的土地,没养隐户,没有串联人脉,也没有万贯家财,皇上说我等小家族子弟是寒门,那就是寒门。”
听贺文嘉如此说,贺家虽不比蒋家,那也不能说自己寒门吧。肖秀扭头看贺文嘉一眼,又看蒋雪村。
蒋雪村被肖秀的目光气到了,终于忍不住,他不客气道:“肖大人,您也是快四十的人了,就算你出身寒微,家中长辈无人教你为人处世,你读书读到秀才举人,好歹也能从师长同窗身上学得一二吧。”
“这世间就是非黑即白了吗?你家穷你就高贵吗?皇上既允许我蒋雪村入仕自有皇上的道理,你若是不赞同,别给我使脸色,找皇上去!”
蒋雪村一顿骂,肖秀气得站起身:“好好好,你蒋大人有理,我没理行了吧。”
贺文嘉赶忙把肖秀按下来:“肖大人别生气,蒋大人性情中人,他只是就事论事,并不是挑剔你本人。”
蒋雪村冷笑:“贺文嘉,这话说的你信不信?”
贺文嘉立刻道:“你刚才说你想跟我们同舟共济,真的假的?”
蒋雪村闭嘴了。
肖秀到底没走,坐下来,故意轻哼一声:“我长你十几岁,这次我就不跟你计较。”
蒋雪村臭着一张脸,心里暗骂自己有毛病,明知道肖秀是这个德行,叫他来做什么。
贺文嘉帮腔:“肖大人,蒋大人说的话也没错,都是同朝为官,没必要搞得跟敌人一样,你说呢?”
贺文嘉觉得肖秀有些不知道眉眼高低,寒门领袖姚大人和世家领头人陈大人都在朝堂上说说笑笑,你一个小翰林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肖秀既能考上进士,也不是真蠢,论进士名次、论出身都压不过,他也就顺势低头了。
“我这人说话不中听,蒋大人别往心里去。”
蒋雪村皮笑肉不笑:“肖大人言语如刀,利着呢,我可不敢往心里去。”
好好的聚会,没有拉近关系,倒招来是非,没意思。
第76章 御前红人
贺文嘉回去得快,他到家时渔娘还没用完晚食,贺文嘉看看桌上的菜色,一屁股坐下:“给爷来碗绿豆粥。”
伺候的人赶忙拿来干净的碗盛了一碗送过去。
“你不是叫人回来传话,说跟蒋雪村他们去酒楼吗?没吃饱?”渔娘给他夹菜。
“吃饱了,回来又饿了。”
渔娘意有所指:“真是去吃饭了?”
“那肯定吃饭,蒋雪村再是风流才子,穿着官服总不会拉我去青楼吧。”
渔娘瞪他:“我是问你这个吗?”
贺文嘉吃了口酸辣木耳就粥,笑道:“蒋雪村主动示好,我以为他也想世家转寒门。”
“结果呢?”
“肖秀说话不中听,蒋雪村那个世家公子也不是能忍的,两人吵了起来。蒋雪村骂肖秀出身差,没有教养,不会做人。”
“蒋雪村出身好年轻气盛就算了,我记得那个肖秀年纪不小了吧。”渔娘觉得不应该呀。
贺文嘉点点头:“肖秀比你爹小不了几岁。我猜呀,他虽然出身寒门,可能是因为会读书,算是寒门贵子,平日里身边的人都捧着他,以至于他说话有些口没遮拦。”
世家和寒门之间的矛盾谁不知道?就他拿着自己寒门的身份当作压制蒋雪村的筹码,真是叫人笑话。
“肖秀若是这样的性子,你以后别跟他来往太密。”
贺文嘉自然知道:“我怕他说话没分寸,哪天坏了事把我拖下水,我可担不起。我看呐,比起留在京中,他更适合下放地方。”
小夫妻俩无话不谈,说到蒋雪村,渔娘回忆了一下世家谱:“蒋家不算大世家,他们家在世家谱上只能算中等世家。如今安徽的田亩还未清算丈量,蒋家若是识趣,损失些田地家财,也不是不能脱身。”
就是不知道蒋家是不是真想脱离世家,愿不愿意以土地和财产跟皇上卖好。
贺文嘉也不知道:“且看吧,总之跟咱们没关系。”
喝完一碗粥贺文嘉就放下了,推开碗筷,舒坦地摸摸肚子:“你记不记得孙先生有个朋友姓郭?”
“郭?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翰林院里有个老翰林,名叫郭有德,他说他认识我的师父,也知道我的先生是谁。”
郭有德?渔娘仔细想了想,摇摇头:“我常帮先生整理书信,没有这个人。”
贺文嘉摸摸下巴,仔细想了想:“郭大人年岁不小了,前朝末年时他肯定是读书人。那时候孙先生名声大,他知道孙先生的名号也正常。”
大晋朝建立至今都十八载了,朝堂中前朝的读书人也不少,孙先生的身份没什么忌讳的,郭大人那般说,估计就是随口说的,没什么另外的意思。
贺文嘉前前后后想了一遍,郭大人对他不像是有恶意的样子,就放下了。
夏日里白天长,用了晚食天还未黑,贺文嘉拖着渔娘去院子里溜达闲谈,贺文嘉不知道说了什么讨人厌的话,渔娘气得追着他打,贺文嘉笑着跑了,渔娘咬牙追了两圈才追上。
“看你还胡说不。”
贺文嘉笑着求饶:“我错了,我错了,以后再不说了。”
渔娘白他一眼,转身去书房:“不是要用算术的书么,跟我来呀!”
“哎,这就来!”
小夫妻俩去书房了,只阿青跟去伺候,其他几个在正院里打扫,给主子准备洗漱用品等。
小丫头小橘避着人小声问:“阿朱姐姐,刚才二少爷说什么了惹主子打他?”
阿朱轻敲她脑袋:“主子们的事不要胡乱打听,还有,别叫二少爷,以后得叫老爷,叫主子夫人。”
“阿朱姐姐我知道了。”
阿朱微微一笑:“饿了不,饿了就去后头用饭,这儿有我看着。”
阿橘真饿了:“那我先去,一会儿来换阿朱姐姐。”
“去吧。”
主院要留人的,平日里是小林氏、阿青、阿朱三个轮流看着院子,今天小林氏去林家的庄子了,家中只有阿青阿朱在。
书房里,渔娘一边找书一边说今天去林家的事。
“你知道的,大表哥和三表哥都去考会试了,两人差了点运气,都没考上。两个表哥在家歇了半月,照样去太学读书去了。”
“你中会元、榜眼的时候舅母都送了礼来,今日我去舅母家送了礼就当还了,不过送东西到底不算妥当,找日子你也要去舅舅家一趟才好。”
“还有,舅母知道我们来京城不久,咱们又年轻,如何过日子也没个定例,舅母今日教了我许多。”
“就说过冬吧,咱们家在京城附近没有庄子,这个季节要定冬储的秋菜了,我叫小林嫂子跟林家的管家去办了,估计要三五日才能回京。”
去岁他们来的迟,家中各色菜蔬准备的不妥当,若不是林家分了他们家许多菜,只怕他们要日日买高价洞子货了。
今年提前准备,不叫舅舅舅母为他们操心。
渔娘把算术书找出来摆好,叹道:“可惜了,原以为三表哥中不了,大表哥应该能中的。”
贺文嘉没跟林仁朴深入交流过学识,之前偶尔去林家,大舅舅问他们功课,贺文嘉在一旁也是听过他答的。
“你别担心,我觉得大表哥学识不差,这次没中,可能是运气不好,三年后再来就是。”
“真不差?”
到底男女有别,渔娘也没听大表哥当面说过读书的事,更没看过他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