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寒门首辅养成记>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27节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27节

  沈重光看着阿青和渔娘身后的护卫笑:“好歹我还记得你们。”
  沈重光是沈从鸣的孙子。沈从鸣跟渔娘的祖父原是好友。
  当年渔娘的祖父过世,又碰上战乱,一家人选择从京城去南溪县躲难。选南溪县一是因为南溪县偏远,二是因为沈从鸣在南溪县当县令,他们一大家至去投奔也算有人照料。
  说起沈从鸣来,大晋朝建立后,那时候新朝初立,除了朝廷中的重要官员被换了一遍,地方上的官员还是前朝的旧官。
  沈从鸣在南溪县当了十四年的县令,这才调去山西阳城,南溪县下一任县令才换成罗县令。
  梅沈两家十分要好,两家的孩子自然是认得的。沈重光比渔娘大五六岁,渔娘和贺文嘉跟沈重光玩过几年,后来沈重光考中秀才后外出读书,他祖父又调任阳城,就没再见过了。
  渔娘笑道:“沈大哥,您怎么在这儿?嫂子也在太原府?”
  “哎呀,何止我和你嫂子在,我祖父我爹娘,还有我弟弟们都在太原府。”
  沈重光笑道:“今年开春我祖父调任到太原府任通判,我祖父肯定给你家写信了,算算日子,你爹应该收到信了。”
  “沈祖父高升了?恭喜恭喜啊!”
  “哈哈哈,我祖父以为他会在县令的位置上致仕,他也没想到临退时还能往上走一步。”
  沈重光邀请渔娘去他家,又问她怎么来太原府了。
  “这事儿说来话长,咱们找个地方慢慢说吧。”
  “行,这会儿就去我家,我祖母我娘前些日子还提到你和文嘉,说文嘉都入朝当官了,我这个当哥哥的还是个举人,真是汗颜。”
  渔娘笑道:“这有什么可比的,他不过是运气好。”
  沈重光摇了摇头,唉声叹气:“哎,还是渔娘妹妹贴心,我知道你是哄我。”
  渔娘忍俊不禁,也不劝他了:“你稍等我一会儿,我叫人去买些礼,一会儿跟你去你家。”
  “你买吧,随便买点,咱们两家不必讲这些虚的。”
  沈重光扭头看到楼上的好友冲他招手,他转身对渔娘说:“今天我跟好友们在木楼上开诗会,你先去买东西,我上去跟他们道个别。”
  渔娘点点头。
  这儿到处都是商铺和南来北往的商人,买伴手礼快得很,渔娘站在原地略等了等,阿青一会儿工夫就置办来一份齐全的礼物。
  沈重光也回来了。
  渔娘身后跟着马车,她问道:“沈大哥怎么回去?”
  “我么,我坐外头吧。”
  “沈大哥不介意的话自然可以。”
  沈重光才不介意这些,他跳上车辕跟车夫坐一块儿,时而扭头跟马车里的渔娘说话。
  马车行了两刻钟就到沈家了,还挺快。
  沈重光跳下马车,笑道:“主要是衙门离木塔不远,我祖父年纪大了,日日要去衙门,也不好住得太远累着我祖父。”
  沈重光请渔娘进门,对家里管家说:“家里来贵客了,快去请我祖母和我娘来。”
  “是。”
  渔娘有许多年没见到沈家祖母和婶婶了,这次意外相见,两人都惊喜,特别是沈家祖母,抱着渔娘就不撒手,好不容易撒手了,又拉着渔娘的手不放。
  “好姑娘,快叫祖母看看你,这些年跟着老头子离开南溪县呀,我最是舍不得你。一晃眼你都这么大了!”
  “你娘写信来说,你嫁给贺家那小子了,叫我说那小子太过跳脱不稳重,不合适,他哪里配得上你。”
  沈重光他娘笑道:“娘,您这般说就偏颇了,梅家贺家两家知根知底,还有比这更好的亲事?”
  沈家祖母叹道:“也成吧,听说那小子已经是翰林了,也算不错了。”
  沈家祖母瞪沈重光一眼,对渔娘说:“你沈大哥比你和贺家那小子大五六岁呢,都是三个孩子的爹了,如今还是个举人,可叫我老人家发愁了,我还想叫他回去南溪县,叫你先生教一教他。”
  渔娘扶着沈家祖母坐,笑问:“那您可给我先生写信了?”
  “写了,你先生说他呀,读书还算用功,就是策论写得不好。这策论写得不好呀,主要是见识有限,你先生叫重光外出游学,你婶婶舍不得。”
  “你婶婶担心得也对,外头危险,咱们家又没有养厉害的护卫,出门在外又没个保护的,终究是不好。”
  渔娘看了眼沈家祖母,不只是婶婶不愿意,估计沈家祖母心里也担心吧。
  沈家第三代三个儿子,会读书的只有沈重光一个,家里怕他在外出事也正常。
  沈家祖母说起孙子就烦心:“阳城那边的先生不行,前两月搬来太原府吧,太原府府学的先生听说教书不错,就是我看太原府府学里有些学子们太过豪奢,心思没用到读书上,我怕重光被他们带坏了。”
  沈重光无奈:“祖母,您都说我是三个孩子的爹了,我这么大的人了,您还担心这个?”
  “当长辈的哪有不为小辈担心的?除非我入土闭眼了。”
  “您看您,又说丧气话。”
  沈家祖母拉着渔娘的手:“乖乖,你写了那么多书,你可能教一教你沈大哥?叫他后年会试考中?”
  沈重光哀叹:“祖母,我还要脸呢。”
  “渔娘又不是外人,问问怎么了?再说,当官重要还是要脸重要?”
  渔娘忍不住笑,许多年不见,沈家祖母说话还是这般直爽!
  沈重光在屋里坐不住了,扭头跑了。沈家祖母轻哼:“白长那么大个,竟是个脸皮薄的,这样如何当的好官?跟他祖父一样没出息。”
  渔娘真想捂住耳朵,这种话是她这个小辈能听的?
  渔娘轻咳一声:“沈祖母,我还没告诉您吧,我如今也当先生了。”
  沈家祖母和婶婶都惊了:“你当先生了?教什么的?你爹娘写信怎么没告诉我?”
  “教弟子修舆图,也就是这一两月的事,我爹娘他们还不知道呢。”
  沈家祖母恍然大悟:“是了,你这丫头从小就喜欢这个,如今竟能收徒了?收的都是些什么人,你年纪轻,可别叫人忽悠了乱收弟子。”
  “额……也不算乱收,我两个弟子一个是举人,一个是秀才。”
  “乖乖,你如今真是出息了!”
  “比你沈大哥出息!”
  “快跟沈祖母说说怎么回事。”
  收徒之事嘛,还要从她写游记开始说起。
  渔娘把前后的事情说给沈家祖母和婶婶听,两人听完都说不出话来,没想到其中还有皇上的缘故。
  “渔娘呀,你沈大哥跟你那个大弟子,叫侯慎的,年纪差不多嘛。”
  渔娘眨眨眼:“所以……”
  “要不你收你沈大哥为徒吧,多条出路也好。”
  沈祖母想呀,能去职方司当五品郎中也是沈家冒青烟了,她家老头子勤勤恳恳当了一辈子的官儿,如今也只是个外任的六品通判。
  渔娘:“这……不合适吧。”
  沈祖母一拍大腿,合适,她觉着很合适!
  第91章 小夫妻挺有本事
  沈从鸣在衙门办差,忙到下值时才能坐下歇一歇,当这个通判比当县令累多了,他老头子简直有点撑不住。
  “老爷,南溪县梅家的小姐来咱们家了。”
  “渔娘?那孩子不是在京城吗?”
  沈从鸣刚坐上马车就听到小厮禀报渔娘来家里的消息,连忙追问是怎么回事。
  “小的也不清楚,听家里管家说,是孙少爷带回家来的。这会儿贵客跟咱们家老夫人、夫人在一块儿说话呢。”
  沈从鸣催促马夫:“快着些,老夫赶着家去。”
  “老爷您坐稳了。”
  沈从鸣急匆匆回到家中,还没进正院就听到他夫人哈哈大笑的声音,他嘴角不自觉地翘起来。
  “老爷回来了!”
  院子里的下人请安,屋里的人都听见了。
  渔娘站起身,脚步还没迈开,就见沈祖父进门了。渔娘忙行礼:“渔娘见过沈祖父!”
  沈从鸣笑着哎了声,赶紧叫她起身。他上下打量渔娘一番:“当年我们走时你还是个小丫头模样,几年不见,你长这么高了,像你祖父。”
  渔娘笑道:“我爹娘长得也挺高的,我或是像我爹娘。”
  沈从鸣一口咬定:“肯定是像你祖父!你长得高像你祖父,会读书也像你祖父。你爹是个不中用的,你哪能像他。”
  沈祖母怨怪道:“你个老头子,说话忒难听了,哪有当着女儿的面说人家爹不好的。”
  沈祖父轻哼:“他喊我一声叔父,我还说他不得了?”
  “说得,说得,您是长辈自然说得。”渔娘扶他老人家坐下。
  沈从鸣坐下忍不住锤了锤酸疼的腰,他笑着跟渔娘说:“你先生把你教得好,你写的书呀,几本游记和那本《青云志》,我和你沈祖母都看过,写得好!你青云志里借张青云之手写的策论,比你沈大哥强多了,他若是有你几分本事,早就考中进士了哦。”
  沈祖母帮腔:“可不是,渔娘如今得了皇命,都开始收徒弟了,我还说叫我们家大郎也拜渔娘为师。”
  渔娘无奈:“您老人家怎么又提这事了。”
  沈从鸣:“哦,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渔娘想简单解释两句就算了,沈祖母是个会说的,不等渔娘开口就把游记、舆图、侯家之事说得清清楚楚。
  末了,沈祖母还反问一句:“老头子,你说合适不合适吧。”
  沈从鸣心想,这倒也是一条路子!
  可如今朝中的局势瞬息万变,他就算是个地方上的微末小官他也听到过一些消息,江苏的事情还没落定,还有其他几个省,后头且有的闹腾。
  他沈家没个依靠,不像侯家在皇上那儿挂了名的,他家重光万一有个什么,他老头子可承受不起。
  沈从鸣出身低微,又不爱奉承上官,他还是从前朝熬到今朝的官员,在一些事情上,他比一般官员更加谨慎。
  渔娘微笑着道:“沈祖父,您庇护我家十余年,我们两家的感情不用明言,只要能帮得上沈大哥,不用您开口,我就给您办了。我若是做的不好,我爹娘都要写信来骂我。”
  在渔娘看来,沈重光打小被长辈看顾长大,跟侯家那两兄弟比,性子弱了些,不适合干这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